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法轮宝忏

  又有佛母守护四众真言。见孔雀明王经下卷十六页。

一心奉请文殊师利菩萨五字真言曼荼罗法(拜观同上)  大士欲利益未来众生。速得成就摩诃般若。自入三摩地。现大神变。十万亿佛。一时集会。同音说此真言。诵此一徧。如尽诵一切如来修多罗藏。先两手金刚缚。竖二中指。屈上节。相拄如剑形。真言曰。
  阿啰跛左曩
  曼荼罗随意大小。中央文殊童子。形如郁金色。种种璎珞。庄严其身。左手持金刚剑。右持梵夹。坐於月轮中。月轮四面周旋。书五字真言。次画八供养及四摄。行者入坛。如法念诵已。当结定印。谛观菩萨演说五字真言。五色光明。从口而出。入於行者心月之中。阿字当前。余四字右绕次第而布。心思其义 阿字。是无生义。啰字。是清净无染离尘垢义。跛字。亦无第一义谛诸法平等义。左字。是诸法无有诸行义。曩字。诸法无有性相言说文字皆不可得义 以曩字无性相故。左字无诸行。左字无诸行故。跛字无第一义。以跛字无第一义故。啰字无有尘垢。以啰字无尘垢故。阿字法本不生。阿字法本不生故。曩字无有性相 如是观心。本来清净。无所染着。离我我所分别之相。入此门者名三摩地真实修习。诵一徧。能除行者一切苦难。两徧。除灭亿劫生死重罪。三徧。三昧现前。四徧。总持不忘。五徧。速成无上正觉(此处人不能信。不知四种念诵中。此为真实念诵。依此字义观想修行。果能觉悟无有性相。乃至法本不生。则此心清净无染。离诸分别。岂不能除苦灭罪。速证菩提乎 或谓瑜伽法品。以一徧作一俱胝徧。二徧作二俱胝徧。则随机所说。数不同耳)。如是念诵。满一月已。文殊现身空中说法。行者即得宿命智。辩才无碍。自在神足。胜愿成就。速证如来金刚法身。
  若作印坛。中央画剑。四面各於本方。画八供养契及四摄契 若作三昧耶坛。中书五字。及八供养四摄种子字 若作羯磨坛。中安般若经卷。对於此坛。依转字轮法念诵(转字轮法。即右绕布五字种。而且念且观且思也)又五髻真言。十指相合而离。成五峰。印心两肩喉。最后顶上。成五方如来。此名五髻印。真言曰。
  曩谟三曼多没驮喃(一) 阿钵啰(二合)底贺多舍娑娜喃(二) 怛你也(二合)他(三) 唵(引)(四) 啰啰(五) 三摩(二合)啰(六) 阿钵啰(二合)底贺多舍娑娜喃(七) 俱摩啰路颇陀哩抳(八) 吽(九) 娑颇(二合)咤娑颇(二合)咤(十) 娑嚩(二合)(引)贺(引)(十一)

一心奉请金刚爱染王心真言曼拏啰法(拜观同上)  徧照如来。於普贤满月光明心殿中。入三摩地。振金刚吼音。说此义利坚固爱染王真言。於一切瑜加中。最尊最胜。能令一切见者。皆生父母妻子之想。亦能令持佛顶部如来部莲华部金刚部羯磨部等真言不得成就者。诵此真言三十万徧。速获悉地。以两手内相叉为缚。直竖中二指。右压左。中分横相交。真言曰。
  唵(引)(一) 摩诃(引)啰誐(二) 嚩日啰(二合)瑟抳(二合)沙(三) 嚩日啰(二合)萨怛嚩(二合)(四) 惹(引)(五) 吽(引)(六) [錽-火+公](引)(七) 斛(引)(八)
  又一字心明。二手作金刚缚。竖中二指相合。二头指曲如钩形。二大指二小指竖合。如五峰杵。真言曰。
  吽(引)(一) 咤枳吽(引)(二) 惹(入音)(三)
  当於白月鬼宿值日。取净白[迭*毛]。画本尊像。身色如日。住炽盛轮。面有三目。作威怒视。首戴师子忿怒冠。於其顶上。安五钴金刚钩。五色华髻。垂覆於耳。身有六臂。左第一手持金刚铃右第一手执五峰杵。住金刚萨埵形。次左执弓。次右执箭。如射天星斗光。成大染法。下二手。右上左下。执莲华作打势。以诸华鬘。绞结严身。结加趺坐。住於赤色莲华之上。莲下画二宝瓶。吐诸宝气。像面向东。行人於像前结羯磨印。用二金刚拳。状如放箭。诵根本明。兼示三昧耶印。及一字心密印。恶心众生。当即断灭。又若结金刚界三十七羯磨印(羯磨三昧三种印相。当与金刚顶初会经。及略出念诵经。参互详考)。及诵本业真言。速能成就一切事业。
  若作敬爱法。取红莲华蕊。百八护摩。一宿即得敬爱 若欲摄伏一切有情。取白檀香。刻作本尊形。五指为量。长带於身。彼皆摄伏 若於饮食加持七徧。能消诸毒。如得甘露 若七曜凌逼。水火风魔顶行恶类。为作障碍。当画彼形。置师子口中。念诵一千八遍。速灭不生 又或持诵行人。无始世以来。本有俱生障。忽然现作金刚萨埵形。於顶之上。现一金刚轮。足下现一金刚轮。两手中各现一一金刚轮。又於心上现一金刚轮。徧身放光。照触行人。其心如醉。不知所从来处。即诵一字心明。可除灭之。
  持诵真言者  起一散乱心  此障能为便  若持一字心  结五峰印相  出入随於息  常於自心中  观一吽字声  此障即除灭  不见身与心  但观字因起  等同於太空  常住此等身  是名微细定  自性障皆灭

一心奉请七俱胝佛母尊那(即准提)菩萨真言曼荼罗法(拜观同上)  世尊入等虚空大海变化神通三昧三摩地。出生大准提明王。说此真言。能令在家出家菩萨。持诵之者。灭一切罪。丰饶财宝。生人天趣。作帝王家子。无有灾横病恼。遇佛菩萨。常得出家。若出家菩萨。具诸禁戒依教修行。现世所求出世间悉地。速得现前也。二手小指无名指。相叉入掌。二中指直竖。头相着。二头指头。附二中指上节侧。二大指。各附二头指侧即成妙印。真言曰。
  娜么飒哆(引)喃(引)(一) 三藐三勃驮(引)俱(引)胝南(引)(二) 怛侄(徒也反)他(长引)(三) 唵(引)(四) 折隶(五) 主隶(六) 准提(七) 娑嚩(二合)(引)诃(引)(八)
  画本尊。身黄白色。坐莲华上。身佩圆光。着轻縠衣。如十波罗蜜菩萨。衣上下皆作白色。以绶带系腰。朝霞络身。以白螺为手钏。其臂钏。七宝庄严。一一手小指上。皆着宝环。头戴宝冠。身垂璎珞。有十八臂。三目。上二手作说法相。右第二手施无畏。右三手剑。右四数珠。五俱缘果。六钺斧。七钩。八拔折罗。九宝鬘。左二手持如意宝幢。三手莲华。四澡观。五索。六轮。七螺。八贤瓶。九般若波罗蜜经。莲华下画水池。难陀跋难陀二龙王。共扶华茎。左边画持诵人。手执香炉。瞻仰圣者。准提佛母。愍持诵人。垂目顾视。上画二净居天。持鬘供养(此准提法。有观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八臂三十二臂八十四臂之不同。瑜伽大教王经。说准提二十六臂。自毗卢遮那以下。诸佛菩萨金刚明王等。臂有多寡。目亦有多寡。皆从大智变化三摩地所出生。故自不可泥也)。像成。当[巾*((ㄇ@人)/登)]坛中。每日三时持诵。结布字契。二手内相叉。二大指二头指二小指相合直竖。即成印相。从顶至足。观一一真言字。屈曲分明。流出光华。照诸六道轮回苦众生。深起悲愍。施与安乐。用真言九字。布列己身。即成以如来印八大菩萨所加持身。梵书唵字在顶。为如来乌瑟腻沙。作黄金色。成无相法界。以大拇指触。梵书左字。在两目。成乌瑟腻沙大轮。亦作金色。以头指触。梵书隶字在颈上。成不动尊明王。手执螺及羂索。作深黑色。复以大指触。梵书祖字在心。成多罗菩萨。身大青色。现忿怒相。利牙外出。象皮为衣。一手执剑。一手执髑髅。满中盛血。大拇指触。梵书隶字在两肩。成不空羂索菩萨。面有三目。手执莲华羂索军持等。或作金色。或作赤色。以大拇指触。梵书尊字安脐轮中。成本尊尊那菩萨。身作白色。而於身中能生诸佛。以大拇指触。梵书祢字在两[月*坒]。成金刚手菩萨。身有圆光。如日坏劫。以小指触。梵字娑嚩(二合)安两腨(音喘足肚也)。成伊迦惹咤菩萨。而有三头六臂。右第一手执宝杖。第二手执羂索。左第一手执[矢*曷]桩誐。第二手执髑髅。身青色。以象皮为衣。以小指触。梵书诃字在两足。成嚩日啰(二合)曩契菩萨。身色如月。右二手执剑及钺斧。左二手执羂索及莲华。此菩萨是马头明王所化。有大威力。若有被德叉迦龙所蠚(音螫)者。一切诸力。无能救度。唯嚩日啰(二合)曩契可为救度。以小指触。如是结印加持。其身即成金刚不坏。灭一切障。无量吉祥。念诵数毕。即结定印。端身闭目。澄心静意。想於胸臆间。炳现圆明。如满月轮。决定能证本清净心。於圆明中。想梵书唵字。余八字右旋(此法。吴坤修所刻棱严咒疏本最详)。於圆明上布列。了了分明。心不散动。即与般若相应(但吴刻之书。是全咒文。并加部林等。此九字法最捷。不必泛观全咒也。少则捷)。其九圣字观。中唵。前左。次隶(右旋)。次祖。次隶。后尊。次祢。次娑嚩(二合)。次诃。月轮观成。思惟字义 唵。三生义。亦是一切法本不生义 左。一切法不生不灭义 隶。一切法相无所得义 祖。一切法无起住义 隶。一切法无垢义 尊(又作综)。一切法无等觉义 祢。一切法无取舍义 娑嚩。(二合)一切法平等无言说义 诃。一切法无因义由一切法不生故。即得不生不灭。由不生不灭故。即得相无所得。由相无所得故。即得无起住。由无起住故。即得无垢。由无垢故。即得无等觉。由无等觉故。即得无取舍。由无取舍故。即得平等无言说。由平等无言说故。即得无因无果。般若相应。无所得。以方便入胜义。证法界真如。以此为三摩地念诵。若寻常方便。诵十万徧。梦吐黑物。二十万徧。梦好境界。罪极重者。七十万徧。罪灭福生也。此三摩地念诵。於一一真言字。实相理相应。不假持珠徧数以为剂限。但证理门。心不散动。住本尊瑜伽为限。得效最速。
  若欲知未来事。先涂小坛。令一具相童子。澡浴换衣。以真言加持香。涂童子手。加持华。置其手中。掩童子面。立於坛中。又别加持华。一徧一打童子手背。乃至二十一徧。即问善恶之事。童子皆说。
  又法。取一明镜置坛中。以华加持百八徧。然后诵真言。一徧一掷。打镜上。即有文字现於镜面。说善恶事。
  若儿童夜啼。令童女右搓线。以真言加持。作二十一结。系颈下。其啼即止。
  患鬼魅病。加持白芥子一百八徧。打彼病者。满二十一徧。鬼即驰走。
  以瞿摩夷作坛。麸炭画地。作鬼魅形。加持石榴枝鞭之。彼鬼即啼泣而走。
  又病人身在远处。不能自来。或杨柳枝。或桃枝。或华。加持一百八徧。将往病人所。以枝拂病人。以华使病人嗅。或以华打病人。即鬼去病瘥。
  患痈肿等。或毒虫啮。加持檀香汁。和土为垽涂疮上即愈。
  女人无子。以牛黄书此真言於桦皮上。令带之。
  或女人夫不敬重。取一新瓶。满盛水。於瓶中着七宝及诸灵药五谷白芥子。以缯帛系瓶项。以真言加持一百八徧。令女人结根本印。安顶上。以水灌顶。即得宠爱敬重。亦令有子。在胎牢固於高山顶上。诵一俱胝徧。金刚手菩萨。将此人入阿修罗宫。寿命一劫。得见弥勒。听闻正法。获不退转。

一心奉请颦眉毗俱胝菩萨真言曼荼罗法(拜观同上)  世尊入虚空藏最胜金刚三摩地。出生颦眉毗菩萨。说此大法甘露真言。诸佛菩萨赞叹欢喜。外道天魔皆生恐怖。六道众生闻者。皆发菩提心。在地狱者。闻之皆得停苦。先反列二手小指。各在无名指背上。次各列无名指在中指背上。二腕相着。竖二中指头相拄。竖二大指二头指。然其头指稍屈。似不屈势。头指来去。真言曰。
  曩莫萨嚩怛陀(去引)蘖帝(引)毗喻(二合)(引)(一) 啰曷(二合)毗药(二合)三(去)藐三(去)母第(引)毗药(二合)(二) 唵(引)(三) 婆野曩(引)舍[宁*页](四) 怛啰(二合)(引)萨[宁*页]怛啰(二合)(引)娑野怛啰(二合)(引)细(五) 鼻哩(二合)矩胝怛胝(六)吠(微闭反)(引)(下同)怛胝吠(引)怛胝(七) 吠(引)啰胝吠(引)啰胝(八) 湿吠(二合)帝惹致[宁*页]娑嚩(二合)(引)贺(引)(九)
  用白绢。中画释迦。左金刚手。右观自在。其佛金色。状如十六岁童子。观自在之左。画颦俱胝(在佛之〔石〕)。形如天女。身色皆白。三目四臂。右第一手持杖。二执念珠。左第一手持瓶。二执莲华。衣服赤白。貌极端正。头戴华冠。次画持明人在下。胡跪。手执香炉。瞻仰圣者。行者从白月一日至十五日。食大麦乳粥。恒诵真言。至黑月八日。三日三夜不食。供养像时。其像放光。入佛脚指中。见此相时。悉果心愿 此真言威力。能钩召诸龙夜叉阿修罗等。悉来现前。若诵一俱胝徧。能降诸魔。善作一切成就法。亦能调伏障难恶人。令其破坏。恶法不成。
  有入阿修罗宫一法。於八年中。日诵真言满三千徧。作三眼印。两手中指名指小指。反相叉入掌中。直竖二头指相拄。二大指附头指侧竖。起立并二脚反列手。正当额上。指头正当眉间。下垂面。作瞋形。以真言加持白芥子一百八徧。一诵一散。以打地上。其地即开行人得入。欲住彼得见弥勒者。即任意住。取其财物出来。亦得无罪。食其果子。寿命千岁。
  毗俱胝一字真言。以两手四指。各握一指作拳。先右手在左腋下。改以左手在右腋下。屈左膝。身就左边。右脚斜直竖。真言曰。
  唵(引)(一) 苾[口*凌](二合)(去音)(长呼)(二)
  结印已。诵大身真言(想即前咒)七徧。即摄后脚(想是左脚)。脚跟正当在右膝下。脚莫着地。右旋一匝口诵吽字。唱一声已。诵一字真言。四顾看望。起大瞋形。成是法印。打一切金刚眷属。生大怖畏。诸天魔等。悉皆推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