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法轮宝忏


一心奉请曼荼啰四种界(拜观同上)
  一金刚橛。地界。二金刚墙。八方界。三金刚纲。上方界。四火院界。

一心奉请曼荼啰四种护(拜观同上)
  金刚索护东方。金刚幢旛护西方。金刚迦利护南方。金刚峰护北方。

一心奉请大界商羯啰(拜观同上)
  一字顶轮王真言。若有诵者。五由旬内。一切真言神。不现威德。不与悉地。以一字顶轮威德殊绝故。若结此商羯啰大界。则一字真言。不为障碍也(商羯啰大界。指三十七圣曼拏啰也)。

一心奉请一切息灾曼荼啰(拜观同上)
  世间悉地有四种。第一息灾。次增益。次敬爱。次降伏。息灾者。宜月生一日至八日。增益宜九日至十五日。敬爱宜十六至二十三日。降伏宜二十四至月尽日(一之亥起至八。仍是七日也。小建则二十三起)。作息灾法者。面向北。像面向南。交胫竖膝吉祥而坐。於本尊前涂饰圆坛(本尊随真言而现。固不能一定。今略标尊那一法。余圣可例推)。观本尊作白色。所献华果饮食并自身衣服。皆作白色。涂香用白檀。烧香用沈水。点酥灯。以慈悲眼分明称诵。不缓不急。与慈心相应。慈悲眼者。坚固如山。其睛不眴。从月一日初时起首。至八日一期。每日三时澡浴。三时换衣。至日满日。或断食。或三白食。三白食谓粳米及乳酪也。如是念诵。则能息灾除难。获得吉祥。

一心奉请一心增益曼荼啰(拜观同上)
  若作增益法者。面向东。像面向西。结莲华座加趺而坐。本尊前涂拭方坛。观本尊作黄色。所献华果饮食并自身衣服等。皆作黄色。涂香用白檀。加少郁金。烧白檀香。然油麻油灯。以金刚眼顾视。金刚眼者。秉爱重之心。现欢悦之眼也。金刚语言而为念诵。与喜悦心相应。从月九日日出时起首。至十五日一期满。准前三时澡浴三时换衣。至日满时准前断食及三白食。如是念诵。能增福德及诸胜事。

一心奉请一切敬爱曼荼啰(拜观同上)
  若作敬爱法者。面向西。像面向东。竖膝并脚。臀不着地。为贤坐。本尊前涂莲华形坛。观本尊作赤色。身着绯衣。所献华果饮食等尽皆赤色。涂香用郁金。烧香用丁香苏合香。和蜜烧之。然诸果油灯。即以明目而摄服之。明目者。踊动速瞬眼睫是也。称诵紧捷。与喜怒心相应。从十六日后夜时起首(后夜时。日之丑寅时也)。至二十三日(至丑寅满)。一期满。至日满时。澡浴食法悉准前。如是念诵。则能钩召若男若女。调伏鬼神怨敌。皆令回心欢喜敬爱於我。

一心奉请一切降伏曼荼啰(拜观同上)
  若作降伏者。面向南。像面向北。右脚正立。斜引左脚。如楷书丁字。曲身倚立。本尊前涂三角坛。观本尊作青色。或黑色。身着青衣。献青色华。臭华。不香华。及曼陀罗华等。饮食用石榴汁染作黑色。或作青色。涂香用柏木。阏伽用牛尿。以黑色华及芥子柏木涂香等。各取少分置阏伽中。烧安息香。然芥子油。以瞋恨眼。作色威怒。分明诵之。与忿怒心相应。瞋恨眼者。举眉斜目齿齩上唇也。从二十四日午时或中夜时起首(中夜。即二十四日子正也。子初仍属前一日)。至月尽日。一期圆满。满日澡浴食法如前。如是念诵。则能降伏毒龙恶兽。毁灭佛性。邪见恶人。违背君主。如是等类。作此法时。彼等必有觉触。身心不安。或病。或至不济。即劝彼令发善心。悔过自责。为作息灾法。即得如故。

一心奉请曼荼啰中四种念诵(拜观同上)
  一音声念诵。一切声是也。二金刚念诵。合口动舌默诵是也。三三摩地念诵。心念是也。四真实念诵。如字义修行是也。

一心奉请四种曼荼啰中各别音声(拜观同上)
  息灾念声轨式。清和调匀。声静自知。句末寂静和声婆嚩(二合)诃字。增益念声轨式。不大不小。调喋捷利。句末喜利。紧称吽字。若摄召敬爱念声轨式。紧捷旋利。声固外闻。句末震肃。喜怒二称弱字。若降伏法念声轨式。忿怒瞋謑。挫颲诃黜。声畏远闻。句末倍加奋怒。謑声吽泮咤(半音)字。謑。耻辱也。

一心奉请曼荼啰中成就金刚杵(拜观同上)
  苏婆呼童子经中说。不持金刚杵。无由得成就。金刚杵者。菩提心义。能断坏二边。契於中道。中有十六大菩萨位。亦表十六空。为中道两边。各有五股。五佛五智义。亦表十波罗蜜。能摧十种烦恼。成十种真如。便登十地。证金刚三业。获金刚智。坐金刚者。亦是一切智智。亦名如来自觉圣智。若不修此三摩地。得成佛者。无有是处。

一心奉请曼荼啰中五部真言(拜观同上)
  [錽-火+公] 吽 怛囕(二合) 纥哩(二合) 恶

一心奉请曼荼啰中五佛身光字种(拜观同上)
  唵。白色。毗卢遮那佛身光也。吽。青色。阿閦[鞥-合+(白-日+田)]佛身光也。惹。黄金色。宝生佛身光也。护。黄色。阿弥陀佛身光也。婆具五色。不空成就佛身光也。

一心奉请曼荼啰中五根本真言(拜观同上)  徧照如本根本真言曰。
  唵阿
  阿閦如来根本真言曰。
  唵吽
  宝生如来根本真言曰。
  唵怛囕(二合)
  阿弥彼如来根本真言曰。
  唵[口*纥]哩(二合)
  不空如来根本真言曰。
  唵吭

一心奉请一切法门二种曼荼啰(拜观同上)
  一画像坛。二作法坛。

一心奉请三种曼荼啰(拜观同上)
  一手印坛。二咒语坛。三心想坛也 又一上师三宝坛。二显密护神坛。三六道有情坛。

一心奉请曼荼啰行法二利三心(拜观同上)
  直心通利自他。上也。深心自利。中也。悲心利他。下也。

一心奉请曼荼啰中归依发心受戒三真言(拜观同上)
  归依用唵婆龛。发菩提心用唵补提即答没怛巴达野弥。授三昧耶戒用唵三昧耶萨埵[錽-火+公]

一心奉请入曼荼啰初方便◇啰字真言(拜观同上)。
  凡梵字。有众形同音。众音同形。小异大同。异同同异。此书未能多列。拟补刻梵字音形质疑。以便检阅。今殊不及也 初观啰字。从心中飞出。现於对面。先青后红。上腾虚空。化作三尖火轮。烧自身心。从顶至踵。净无有余

一心奉请入曼荼啰初方便◇阿字真言(拜观同上)。
  次观於虚空月轮中。出现一白色阿字。生成己身。百体既圆。根尘并妙

一心奉请入曼荼啰初方便◇吽字真言(拜观同上)。
  次观虚空中。自然而有金色吽字。流注光明。灌於顶门十字缝中。而成圣体。

一心奉请入曼荼啰金刚杵观(拜观同上)
  前云。金刚杵。即菩提心义。谓能断坏二边。契於中道。而望卵求时之辈。不由道路。自取金刚秽迹一咒而炼之。乃着於有矣(凡密部所行。不着於有无二边。方成金刚宝用。乃至邪不着。正亦不着。魔不着。佛亦不着。故用秽物。现瞋相。行慢法。或一时能成就圣用而不妨。一涉恶情悰。则不堪涉想矣)。其宝杵之名。杵之相。杵之妄想。杵之如如。杵之正智。噫 又观颈上出一莲华。华中现一梵书阿字(此壬字集中所云字。皆直指梵书。后不注。可例推也)。阿字化为月轮。月轮复化吽字。吽字化为五股金刚。落於舌上。成金刚舌。又观两手间出一阿字。阿字化为月轮。月轮复化吽字。吽字化为白色五股金刚杵。落於手中。成金刚手。

一心奉请曼荼啰金刚三印(拜观同上)
  先以两手。各将大指(第一母指。二指为头指。三为中指。四为无名指。五为小指)捻名指(即无名指)根。将余指紧握作拳。名金刚拳。又以两手十指相叉。指露於外而紧握(此名外相叉。若指全不露。名内相叉)。名金刚缚。又以此金刚缚。翻转手掌向上。名金刚掌。此三印。乃一切印之所从出生也。

一心奉请入曼荼啰急方便金轮大菩萨真言(拜观同上)  古师因后人。慧浅心疎。不能受持广大仪轨。略其重迭。存其要领。无论三坛五部一切真言坛。可皆通用 教中明言。一切真言手印。皆从师受。未入灌顶轮坛。輙结手印作法。得盗法罪。所作不成。若於如来像前。诵金刚轮大菩萨真言二十一徧。即如见佛。即当入一切曼荼啰。所求诸法。皆得成就。此之印相。以二手内相叉。二头指并伸直。二中指缠头指初节前。各以峰相拄。二大指并伸直当心。真言曰。
  曩莫悉底哩野(四合)地尾(二合)迦(引)南(引)(一) 萨嚩怛他(引)誐跢(引)喃(引)(二) 暗(三) 尾啰喏尾啰喏(四) 摩诃作羯啰(二合)嚩日哩(二合)(五) 娑跢娑跢(六) 娑啰帝娑啰帝(七) 怛啰(二合)以怛啰(二合)以(八) 尾默么你(九) 三畔惹你(十) 怛啰(二合)么底(十一) 悉驮(引)儗俚(二合)(十二) 怛囕(二合)(引)娑嚩(二合)(引)贺(引)(十三)

一心奉请入曼荼啰次第方便观法真言手印(拜观同上)  入坛礼佛。先诵净法界真言二十一徧。想脐轮中出一啰字。发智慧火。烧除浮念妄想。并所触垢污。不沐成浴。心等虚空。与清净法界。理事相应(此须与前啰字真言条。参观并用。乃移神换剎之妙机也)。以二手作金刚拳。置於[月*坒]上。为手印。真言曰。
  唵(引)(一) 囕(二) 娑嚩(二合)(引)贺(引)(三)
  次诵护身真言(或直依此用。或兼用阿字真言条亦可)二十一徧。既护自身。亦护他人。仍用金刚拳为印。真言曰。
  唵(引)(一) 齿临(离禁切)(二合)(二)
  次结三部心印。及诵真言加持三业。佛部心印。二手右压左。内相叉为拳。二大指并竖。勿使头屈。默诵三遍咒。顶上散印(凡印皆宜顶上散之)。真言曰。
  唵(引)(一) 尔(惹以反)曩[口*尔]翼(二合)迦(半音)(二)
  由此真言印加持故。一切如来。普皆云集。能令行者身业清净。
  次结莲华部心印。仍以右压左(以右手大指。入於左手大指头指间。为右压左)。内相叉为拳。复以左大指入掌。握右头指头。而使右大指直竖。为印。真言曰。
  唵(引)(一) 阿(去引)噜(转舌呼)力迦(半音)(二)
  由此真言印加持故。一切莲华部族诸大菩萨。普皆云集。能令行者口业清净。
  次结金刚部心印。仍以右压左。内相叉为拳。复屈右大指入掌。握左头指头。左大指直竖。为印。真言曰。
  唵(引)(一) 嚩日啰(二合)(引)地力(二合)迦(半音)(二)
  由此真言印加持故。一切金刚部族诸大菩萨。普皆云集。能令行者意业清净。
  次结迎请众圣印。二手仰相叉。以二头指头相拄。如车辂。随诵真言。以二大指各拨二中指头。向身招之。或三遍。或七遍。真言曰。
  曩么悉底哩(三合)野(一) 地尾(二合)迦南(二) 萨嚩怛他(去)(引)誐跢(引)南(三) 唵(引)(四) 嚩日啰(二合)(引)儗(倪以反)娘(五) 羯啰洒(二合)野娑嚩(二合)(引)贺(引)(六)
  想此车辂至本尊某佛某菩萨某金刚所。本尊及诸眷属。乘此车辂降赴道场。各按本位而坐。次想己身为行者。身着袈裟。手执香炉。胡跪佛右(两膝并跪也。一作互跪)。一心瞻仰本尊。诵五悔文。
  归命十方  正等正觉  最胜妙法  大菩萨僧  我净三业  敬礼殷勤  忏悔多生  一切罪业  普贤行愿  金刚三昧  所生所起  一切福力  缘觉声闻  种类有情  无量善根  我皆随喜  世尊成道  光照三千  我先劝请  转於妙法  化世既熟  佛将涅盘  我劝久住  悲救一切  忏劝随喜  所有善根  不昧菩提  常逢真友  宿命离难  相好严身  入华严[纟-八]  获波罗蜜  力用宏富  眷属精良  缘力无边  随心钩召  虚空为界  楼阁栖神  现妙莲华  徧一切土  六通四辩  八自在身  应现无方  满众生愿  引入佛智  无尽重重  如金刚幢  无能动者

一心奉请入曼荼啰真实前方便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真言(拜观同上)  金刚手菩萨。受摩酰首罗天王请。即入怖畏金刚大忿怒徧喜三摩地。说乌枢瑟摩明王真言。一切部多。悉见其身为乌枢瑟摩所压伏。如遇劫烧。迷闷欲绝。此真言法。若暂闻者。一切事业。悉皆成就。不有非时夭横。见者敬爱。怨敌远离。一切密言。皆得成验。诸金刚法。任运当成。若持此明(明即咒也)满一万徧。即同登坛具足灌顶。如遇明师之所传授。结普焰印。先以手背相着。指头垂下。名下合掌。后乃深交诸指(举二手起。内相叉。不作拳也)。二小指如针。大开掌。二大指互捻头指甲侧。真言曰。
  唵(引)(一) 吽癹咤(咤半音呼)癹癹(二) 邬仡啰(二合)戍啰播宁(三) 吽吽吽(四) 癹癹癹(五) 唵扰羝宁啰曩(二合)娜(六) 吽吽吽(七) 癹癹癹(八) 唵唵唵(九) 摩诃么攞娑嚩(二合)(引)诃(引)(十)
  第一[巾*((ㄇ@人)/登)]画像。以径方两肘白[迭*毛]。命良工图如来像。坐师子座。手作说法相(以左手大指头指头相捻。并舒中名小三指。右手亦然。及以左手仰掌。横约着心。以右手腕。着左手名小指等头。以掌向外。散其三指。此为说法相也)。如来左。画金刚手菩萨。右手执杵。左作问法相(着其五指。微屈之。引手向前。掌向如来也)。次画大威力乌刍瑟么明王大忿怒形。目赤色(如狸眼也。狗牙露锋出。黄发上冲)。通身靛黑色。举身焰起而有四臂。右上手执剑。次下执索。左上打车棒。下三股叉。器仗上并焰起。如来右。画金刚部母么么枳。多发美貌。通身靘色。胡跪合掌。恭敬白佛。部母右。行者胡跪。手执香炉。供养於佛。於此像前。面东诵真言。乞食禁语。兀如枯木。满六十万徧。一切世出世间法。无不成就(成就多用护摩法。护摩如火祭)。
  若以粳米和牛酥。护摩十万徧。生有相之子。
  若以茴香华和三甜。护摩一千八徧。满七日。得金钱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