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法轮宝忏

  非常品第五十一。说生死中。堕泪多於恒水。流血亦多於恒水。劝修无常想。说音响王求得子成辟支起塔供养事。以证之。说比丘及尼。应除心五弊。断心五结。五弊者。疑佛法僧。犯戒不毁。为生天而修行。五结者。懈怠。眠寐。心乱。根不定。喜在闹。佛说比丘。应精进持戒。胜犯戒众。如王治国。佛说宁长睡。不於觉寤乱思造业。佛说长者。以金诱四子归依三宝。得无量福报。舍利弗为阿那邠邸长者说法。令其生天。佛说四种妇人法。令长者儿妇。改过见道。佛为舍利弗说生死苦。亦说生者宜在豪贵 大爱道般涅盘品第五十二。大爱道等五百比丘尼。及二沙弥尼灭度。佛自供养大爱道。以报养育之恩。婆陀比丘尼忆宿命而笑。因为众尼说之。佛说生死劫长。应生厌患。一作大城芥子喻。一作天衣拂石喻。佛说随时闻法五功德。为师子大将。说师子五功德。为波斯匿王说福田有胜劣。施心宜平等。因波斯匿王杀庶母百子而悔过。为说四苦难免。十恶报剧。应正法治化。莫以非法。佛为王释十梦而王归信。

一心奉请佛说阿罗汉具德经(拜观同上)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佛在祇园。说百弟子之德。及说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之德。与增壹阿含弟子比丘尼等品同本。

一心奉请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拜观同上)  刘宋中天竺沙门求那跋陀罗译。
  为波斯匿王。说先后丑妙。四人不同。出增壹阿含四意断品。

一心奉请佛说波斯匿王太后崩尘土坌身经(拜观同上)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说四畏如四山合。无能避。亦名除忧患经。亦出四意断品。

一心奉请须摩提女经。及佛说三摩竭经。佛说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拜观同上)  第一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第二吴天竺沙门竺炎律译。第三宋北印度沙门施护译。
  俱出增壹阿含须陀品。

一心奉请佛说婆罗门避死经(拜观同上)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
  出增壹阿含增上品。

一心奉请食施获五福报经(拜观同上)  出东晋录。亦名佛说施色力经。
  谓命色力安辩也。出增壹阿含善聚品。

一心奉请频婆娑罗王诣佛供养经(拜观同上)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出增壹阿含等见品。

一心奉请佛说长者子六过出家经(拜观同上)  刘宋沙门释慧简译。
  出增壹阿含邪聚品。

一心奉请佛说央崛魔经。及佛说央崛经(拜观同上)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二本同。
  出增壹阿含力品。

一心奉请佛说力士移山经。及佛说四未曾有法经(拜观同上)  竺法护译。二本同。
  出阿含八难品。后一译兼说阿难同轮王四法。

一心奉请佛说舍利弗目犍连游四衢经(拜观同上)  后汉康居国沙门康孟详译。
  众声喧闹。佛不许见。因诸天请。佛召见之。出增壹阿含马王品。

一心奉请七佛父母姓字经(拜观同上)  曹魏失译人名。
  出增壹阿含十不善品。

一心奉请佛说放牛经。及缘起经(拜观同上)  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第二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
  出增壹阿含放牛品。以放牛十一法。喻比丘十一法也。后一经亦出放牛品。释十二缘起义。

一心奉请佛说十一想思念如来经(拜观同上)  刘宋中天竺沙门求那跋陀罗译。
  共二经。初明十一想。次明十一果报。出增壹阿含礼三宝品。

一心奉请佛说四泥犁经(拜观同上)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说提舍瞿波离等四人苦果。及述其因。亦出礼三宝品。

一心奉请阿那邠邸化七子经(拜观同上)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
  出增壹阿含非常品。

一心奉请玉耶女经。及玉耶经。河遬达经(拜观同上)  西晋录失译人名。第二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第三刘宋中天竺沙门求那跋陀罗译。
  给孤长者儿妇。不行妇礼。长者请佛。为说女人十恶。又说五善三恶之法。分别七种妇之差别。乃悔过求受十戒。戒杀盗淫妄酒。及恶骂绮语嫉妒瞋恚邪信。出非常品。
  后二并同上宋译兼有子报父母恩法。

一心奉请佛说大爱道般涅盘经(拜观同上)  西晋河内沙门白法祖译。
  连下共四经。皆出大爱道般涅盘品。

一心奉请佛母般泥洹经(拜观同上)  刘宋沙门释慧简译。
  后附佛般泥洹后变记半纸。次第说十百年事。

一心奉请舍卫国王梦见十事经。及佛说国王不黎先尼十梦经(拜观同上)
  失译人名。附西晋录。第二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一心奉请中阿含经(拜观同上)  东晋罽宾国沙门瞿昙僧伽提婆译。
  七法品第一 一善法经。谓知法知义知时知节知己知众知人 二昼度树经。以天树从叶萎至华敷。喻比丘从舍家至证四果 三城喻经。以王舍城七事具足。四食丰饶。喻比丘七财具足。四禅成就。七财。信惭愧进闻念慧 四水喻经。以常卧水中乃至住岸等四人。喻常作恶乃至成四果者 五木积喻经。宁抱火木。不抱女人。宁断骨髓。不以破戒身受按摩。宁截髀。不以破戒身受礼敬。宁鍱烙身。不以破戒身受衣服。宁吞铁丸。不以破戒食人信施。宁卧铁床。不以破戒身受卧具。宁倒入釜中。不以破戒入温室 六善人往来经。七种那含喻 七世间福经。施房床座衣等。为世间七种福。闻佛名及弟子极喜。乃至受戒。为出世七种福 八七日经。以劫尽七日并出而观无常 九七车经。满慈子。为舍梨子。说波斯匿七车速行之喻。喻净戒。心净。见净。疑盖净。道非道知见净。道净知见净。道迹断智净。展转施设无余涅盘 十漏尽经。谓有漏。或从见断。或从护断。或从离断。或从用断。或从忍断。或从除断。或从思惟断。
  业相应品第二 一盐喻经。不修身戒心智者。作不善业。必招地狱之报。能修身戒心智者。设有不善业。受轻报。如一两盐。投少水中。则不可饮。投恒水中。则不觉盐。又作夺羊负债二喻 二和破经。佛为破和外道。说无明尽者。不受后有。及说六善住处。谓眼见色不喜不忧等 三度经。破外道宿命尊佑无因缘三种论。显正教六处法。六界法 四罗云经。倾水覆盆。戒罗云莫妄语。又说象护鼻喻。人照镜喻 五思经。说故作十恶。必受恶报。若不故作。则不定受。及劝修四无量心 六伽蓝经。为伽蓝国众人。说戒十恶。修慈悲喜舍。得四安稳住处 七伽弥尼经。为伽弥尼天子。说黑白果报。如石如油。一沈一浮 八师子经。为师子大臣。说宗本不可作可作等义 九尼犍经。为比丘说破尼揵义。尼犍五可憎恶。如来得五称誉 十波罗牢经。为波罗牢说知幻非即幻。及说现法不定受报。并四无量心远离法。定疑断疑惑。
  舍梨子相应品第三 一等心经。舍梨子为诸比丘。分别内结外结。等心天以此白佛。佛於众中赞之 二成就戒经。舍梨子说成就戒定慧者。现法证灭定。设不究竟。生意生天中。必知灭定。乌陀夷非之。如是至三。次於佛前。亦三说三非。佛乃诃乌陀夷。并诃阿难。次因白净尊者。说五法可爱敬尊重。勅诸比丘。尊重舍梨子 三智经。舍梨子答黑齿比丘之问。黑齿白佛。佛设种种问。舍梨子一一善答。佛赞许之 四师子吼经。有一梵行。於佛前诬舍梨子轻慢之。佛召舍梨子故问虚实。舍梨子说截角牛。截手旃陀罗。地水火风。埽帚晡旃尼。破膏瓶。死尸系等喻。明无此事。彼比丘乃求悔过。佛勅舍梨子受之 五水喻经。舍梨子说五阴恼法。谓於身口意净不净等。皆莫生恼。四喻於水。一喻旷野病人 六瞿尼师经。瞿尼师比丘。在无事室。调笑憍扰。舍梨子乃於众中说无事比丘当学敬重。不调笑。不憍傲。护根知足。精进。正念智。知时知善坐。论律阿毗昙。论息解脱。论漏尽智通。人间比丘亦然 七梵志陀然经。舍梨为知友陀然说法。令信佛。次又为其量时。说四无量心 八教化病经。舍梨子为给孤长者说法。令病得愈。长者自说造园因缘 九大拘絺那经。舍梨子问比丘成就见得正见入正法。拘絺那答之。知不善不善根。知善善根。知食集灭道。知漏集灭道。知苦集灭道。乃至从老死。一一说至无明。若无明已尽明已生。无所复作 十象迹喻经。一切善法。皆四圣谛所摄。如诸迹中。象迹第一。因广说内外四大观 十一分别圣谛品。佛赞舍梨子善能说法已。入於静室。舍梨即为大众广述四谛义。
  未曾有法品第四 一未曾有经。阿难述佛种种未曾有事。佛教令更受持如来知生住灭智 二侍者经。目连劝阿难侍佛。阿难乞三愿。佛赞其种种未曾有法 三薄拘罗经。因一异学问薄拘罗八十年来行欲事否。薄拘罗为说种种未曾有知足之行 四阿修罗经。阿修罗说大海八未曾有法。佛亦为说佛法中八未曾有法 五地动经。说三因缘地动。及说如来於天人中说法。不可思议 六瞻波经。目连牵犯戒比丘去。佛为目连重说八重海喻 七郁伽长者经上。郁伽大醉。见佛得醒。闻法证果。以妻施人。佛赞其八未曾有法 八郁伽长者经下。长者恒设大施。海中没失大船。众比丘令阿难辞其施会。郁伽但愿如转轮王希求出家 九手长者经上。以四摄摄众修四无量心。天赞之而不喜。佛叹其八未曾有法 十手长者经下。佛又赞其八未曾有法。谓少欲信惭愧进念定慧。
  习相应品第五 一何义经。阿难问持戒为何义。佛言。令不悔义。如是展转问。欢悦得喜得止得乐得定见知如实得厌无欲。即得解脱淫怒痴 二不思经。持戒即得不悔。不须思量 三念经。谓多忘无正智。便害正念正智。害护诸根护戒。乃至害涅盘 四惭愧经上。明有惭愧。便习爱恭敬。便有信有正思惟正念正智。护根护戒。乃至涅盘 五惭愧经下。舍利子复说坏树皮喻 六戒经上。明犯戒便害不悔等 七戒经下。舍梨子复说害树根喻 九恭敬经上。明恭敬能具威仪。具学法。具戒身定慧等。乃至涅盘 九恭敬经下。明恭敬能展转护根。乃至无欲涅盘 十本际经。谓无明为爱习。五盖为无明习。三恶行为五盖习。不护根为恶行习。不正念智为不护根习。不正思惟为不正念智习。不信为不正思惟习。闻恶法为不信习。近恶知识为闻恶法习。恶人为近恶知识习。七觉为明脱习。四念处为七觉习。三妙行为念处习。护根为妙行习。乃至正念智。正思惟。正信。闻法。近善知识。善人。展转为习 十一食经上。食与习同。而说大海以大河为食。乃至雨为食喻 十二食经下。法同喻稍略 十三尽智经。谓尽智以解脱为习。乃至不悔以护戒为习。护戒又以护根为习。如是正念智。正思惟。正信。观法忍。玩诵法。受持法。观法义。耳界闻善法。往诣奉事善知识。展转为习 十四涅盘经。明涅盘以解脱为习。乃至正信以苦为习。苦以无明为习。徧观十二因缘而得涅盘 十五弥酰经。弥酰侍佛。辞佛住静处求断。反起欲恚害三害念。乃归佛所。佛为说心解脱未熟。欲令熟者。有五习法。一与善知识俱。二护戒威仪。三说圣法。四精进断恶修善。五观兴衰法。又修四法。恶露断欲。慈断恚。出入息断乱。无常断慢。而皆以与善知识俱。乃得成后四事及四法 十六即为比丘说经。重说上义也。
  王相应品第六 一七宝经。七觉如轮王宝 二三十二相经 三四洲经。说顶生王不知足而死之事 四牛粪喻经。佛以手爪抄少牛粪而告比丘。不见有少色不变常住而一向乐也。觉想行识。亦复如是 五频[鞥-合+(白-日+田)]娑罗王迎佛经。为说无常等法。令证果 六[鞥-合+(白-日+田)]婆丽陵耆经。说迦叶佛时难提波罗陶师。劝优多罗童子见佛出家事 七天使经。说阎王以生老病死治罪五种事诘责罪人。名为五天使者。及说地狱众苦 八乌鸟喻经。说比丘莫如獭究暮鹫食吐鸟豺乌。当如猩狸 九说本经。阿那律说过去因。佛更为说未来弥勒佛事 十大天奈林经。说往古大天轮王。发白出家。教子孙亦如是出家。凡八万四千世。最后王名弥尼。广行戒善 十一大善见王经。说往古王於拘尸城修四无量。六返舍身。今如来入灭为第七 十二三十喻经。戒德为严饰具。乃至心解脱为珠宝 十三转轮王经。说增减劫。由善恶业。戒诸比丘。应如螺转轮王。谓念处为自境界。如意足为寿。戒为色。禅为乐。无漏为力。能降伏魔 十四蜱肆经。鸠摩罗迦叶。以种种喻。断蜱肆王无后世见。又以种种喻。令舍见。舍欲恚怖痴。乃受三归。行布施。但不至心。仅生丛树林空宫殿中。
  长寿王品第七 一长寿王本起经。为斗诤比丘。说长寿王及长生太子事。比丘不改过。佛以神足至阿那律等三人住处。见其习无事而赞之。并为修天眼法 二天品经。佛为比丘说自己修行得光明事。凡八事。谓见形色说乃至曾生此天等 三八念经。阿那律陀作是七念。道从无欲。非有欲得。及知足远离精勤正念定意智慧。一一对。明佛知其所念。便往赞之。并为说道。从不戏乐不戏行不戏得。非从戏乐戏行戏得。是名八大人念 四净不动道经。说三种净不动道。三种净无所有处道。一净无想道。及说涅盘圣解脱 五郁伽支罗经。为一比丘略说法要。谓四念处应与三定四共俱禅并修。亦修四无量心。必得果证 六娑鸡帝三族姓子经。为阿那律等。三年少说离欲法。乃至说授四辈生处记义 七梵天请佛经。佛知梵天邪见无常计常往为说法。并诃魔说。令梵天得正见 八有胜天经。仙余财主。请阿那律饭。问大心无量心义。阿那律为分别之。并说光天净天徧净光差别因果 九迦絺那经。八百比丘并世尊。共为阿那律作衣。佛勅阿那律为众说法。从信心出家。持戒护根除盖得禅。乃至证六通三明。是名迦絺那法 十念身经。为诸比丘广说念身法。成就十八功德 十一支离弥梨经。拘絺罗诃质多罗象子比丘。不恭敬。不善观。并为其亲友比丘。说种种退失法喻。於后象子。果舍戒还俗 十二长老上尊睡眠经。因目连昼眠。佛为说除睡法。并说究竟梵行法 十三无刺经。因诸比丘知声为定刺。佛为更说犯为戒刺。严饰为护根刺。乃至欲恚痴三刺。唯阿罗诃离之 十四真人经。佛为比丘说恃善法者。为不真人法。不自贵贱他。为真人法 十五说处经。教阿难训诲年少比丘说处。谓应说五盛阴。内六处。外六处。六识身。更乐觉想思爱。六界。缘起。念处。正断。如意。四禅。四想。四无量。四无想。四无色。四圣种。四果。五熟解脱想。五解脱处。五根。五力。五出要戒。七财七觉八正。又说顶法。及顶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