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礼忏部
- 华严经海印道场忏仪
华严经海印道场忏仪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毗卢遮那众生身
十方尽归命 灭罪增净信 愿生华藏海 极乐净土中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毗卢遮那国土身(偈同上)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毗卢遮那业报身(偈同上)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毗卢遮那声闻身(偈同上)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毗卢遮那独觉身(偈同上)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毗卢遮那菩萨身(偈同上)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毗卢遮那如来身(偈同上)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毗卢遮那智身(偈同上)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毗卢遮那法身(偈同上)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毗卢遮那虚空身(偈同上)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毗卢遮那四万五千偈三十九品略本经
十方尽归命 灭罪增净信 愿生华藏海 极乐净土中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毗卢遮那十万偈四十八品下本经(偈同上)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毗卢遮那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中本经(偈同上)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毗卢遮那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品上本经(偈同上)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毗卢遮那海云能持普眼经(偈同上)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毗卢遮那同说经(偈同上)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毗卢遮那异说经(偈同上)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毗卢遮那主伴经(偈同上)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毗卢遮那眷属经(偈同上)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毗卢遮那圆满经(偈同上)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毗卢遮那普贤文殊等同生一切海众
十方尽归命 灭罪增净信 愿生华藏海 极乐净土中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毗卢遮那三十九类异生一切海众(偈同上)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毗卢遮那依口光召於眉间一切海众(偈同上)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毗卢遮那及树内众宫殿内众生内众等一切海众(偈同上)
次为诸部众礼敬三宝(自下日初时分依此应礼)
为梵王帝释三十三天福德增盛故。敬礼常住三宝。 为四大天王龙神八部日月星宿增盛威光故。敬礼常住三宝。 为当今皇帝圣寿无穷弘扬正法故。敬礼常住三宝。 为皇后贵妃公主太子诸王福延万叶深信正法故。敬礼常住三宝。 为文武官僚天下黎民信乐佛法故。敬礼常住三宝。 为师僧知识同会善友十方施主三涂八难愿得难障解脱故。敬礼常住三宝。 为山神地神海神江神河神树神昼神夜神空泽神苗稼神饮食神草木神水火风神主空主药主城主宅诸神灵等灭罪增福故。敬礼常住三宝。 为国界安宁灾危殄灭佛事兴隆法轮永转故。敬礼常住三宝。 为琰魔罗界十八狱帝三十大王三十三王三十六王十八狱主主命主摄无毒诸鬼王等愿得离苦解脱故。敬礼常住三宝。 为地府辅王小臣主掌首领执杖公曹狱吏主净主水主铁主土主火主天下十类罪人愿得离苦解脱故。敬礼常住三宝。 为十类孤魂三类九类十类饿鬼三十六部大力妖魅诸饿鬼等愿得离苦解脱故。敬礼常住三宝。 为十类傍生住海住水住地住空蛇类鱼类鰕类象类马类三十六亿诸畜生等得离苦解脱故。敬礼常住三宝。
普礼真言
唵萨[口*栗]末怛达遏怛遏怛巴[口*捺]难葛浪弥
(应想普徧敬礼一切贤圣等处)。
功德山陀罗尼咒
捺么莫[口*捺]也捺[口*栗][口*捺][口*栗]麻也捺么珊遏也唵席宁呼鲁鲁席[各*宁]噜屹呤巴屹令巴席[口*捺]呤布噜呤萨曷
大集经云。若人诵此咒一徧者。如礼大佛名经四万五千四百徧。又如转大藏经六十万五千四百徧。又造罪过十佛剎土。入阿鼻地狱。受罪劫尽。更生。若诵此咒一徧。此等重罪皆悉消灭。不堕地狱。命终已后。决定往生极乐世界。得见阿弥陀佛上品上生。
礼敬已。至心归命。礼本尊毗卢遮那佛。
第四忏悔业障
(礼佛已竟。於法座前。正身威仪。恭敬胡跪。右膝着地。烧香散华。存想三宝。畟塞虚空。普贤菩萨无量庄严。眷属围绕。为忏悔主。一一皆如对自目前。一心一意。生郑重心惭愧。发露忏悔。无量劫来。六根三业所造一切恶业。断相续心。从於今时。尽未来际中不更造。所以者何。业性虽空。果报不失。若有造恶不忏。虽是虚妄。颠倒因缘。则还受虚妄果报。然忏悔词句。多取大藏经论中文也)。
弟子比丘(某甲)普为四恩三有及法界众生等。并愿断除诸业障。归命忏悔。
次十恶业报忏悔
(夫欲忏悔者。先知展转生起因。由无始不觉起贪瞋痴。发身口意。造一切业。谓善恶不动等。若约责心。善恶俱忏。以善恶业迷时皆是贪爱心所作故。若就所作罪状。则惟忏悔恶业。以悟后乃至成佛毕竟不舍善行故。善是顺于理故。迷时以取相求报故。成身过患。悟后但离其病。不除善法。故不忏也。恶业背理招苦。一向须断。故徧忏也。就忏中复有二种。一若□犯遮罪。先须依教作法忏之。遮罪者。体非毒恶。但以佛戒遮制不许。即不合作。作即成犯。若犯性罪。复须起行。性罪者。谓杀盗等十恶。体性是恶。佛未出世。未有戒制之时作之。法尔有罪。堕於三涂故也。言起行者。一事忏。二理忏。事忏如方等佛名经等。亦令作法兼起行也。谓彼方等经令先严净道场。香泥涂地。及室内作圆坛。彩画县五色幡。烧海岸香。点酥油灯。敷设高座。请二十四尊像。多亦无妨。供肴膳。尽心力新净。衣服鞋履。无新洗故。出入着脱。令无参杂。七日长斋。一日三时洗浴。初日供养僧。随意多少。别请一明了内外律者为师。受二十四戒及陀罗尼。对师说罪。要八日至十五日。当以七日为期。此不可减。若能更进。随意堪任。十人已还。不得过此。俗众亦得。须办单缝三衣。备佛法式。旋绕一百二十匝。却坐思惟。广如经说○又彼文中。令兴七种心以为方便。一者惭愧。二者恐怖。三者厌离。四者发菩提心。五者怨亲平等。六者念报佛恩。七者观罪性空兴。如是七种心已缘想。十方诸佛贤圣。擎拳合掌。披陈至祷。惭愧改革等。若准天台止观。须达顺逆。十心为先识。十种顺生死心。以为所治。一妄计我人。起於身见。二内具烦恼。外遇恶缘。我心增盛。三内外既具。灭善心事。不喜他善。四纵恣三业无恶不为。五事虽不广。恶心徧布。六恶心相续。昼夜不断。七覆讳过失。不欲人知。八虏扈抵突。不畏恶道。九无惭无愧不惧凡圣。十拨无因果。作一阐提。从无始来。若自及他。无不皆尔。次起逆生死心。从后翻破。一明信因果。二惭愧克责。屏罪惭天。显罪愧人三怖畏恶道。翻抵突也。四不覆瑕疵。翻覆藏也。五断相续心。如再犯王法。吐已还食也。六发菩提心。心等虚空。翻前恶徧。七修功补过。翻前纵恶。八守护正法。翻前灭善。九念十方佛。翻恶缘也。十观罪性空。见无我也。若具此者。无罪不灭。若不解者。设入道场。徒为劳苦)。
惟愿帝网无尽佛法僧宝。毗卢遮那如来。普贤文殊海会圣众。世出世神。慈悲本愿。放大光明。照於法会。证盟护念。哀愍摄受。愿我及一切众生海。自从无始。直至今时。业海无尽。帝网重重。一切罪业。发露忏悔舍利弗悔过经云。舍利弗白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意欲求佛道者。若前世为恶。当云何忏悔。佛言。善哉善哉。若欲求阿罗汉缘觉佛道。欲知去来之事者。常以平旦日中日没人定夜半鸡鸣时。澡漱整衣服叉手礼拜十方。自所向处。当悔过言。(某甲)等宿命。从无数劫来。所犯过恶。於今世所犯淫妷。所犯瞋怒。所犯愚痴。不知佛时。不知法时。不知比丘僧时。不知善恶时。若身犯过。若口犯过。若心犯过。若意犯过。若以意害佛。嫉恶经道。若斗比丘僧。若杀阿罗汉。若自杀父母。犯身三口四意。三自杀生。教人杀生。见人杀生。代其喜身。自行盗。教人行盗。见人行盗。代其喜身。自欺人。教人欺人。见人欺人。代其喜身。自两舌。教人两舌。见人两舌。代其喜身。自骂詈。教人骂詈。见人骂詈。代其喜身。自妄语。教人妄语。见人妄语。代其喜身。自嫉妒。教人嫉妒。见人嫉妒。代其喜身。自贪饵。教人贪饵。见人贪饵。代其喜身。自不信。教人不信。见人不信。代其喜身。自不信。作善得善。作恶得恶。教人作恶。见人作恶。代其喜身。自盗佛寺中财物。若盗比丘僧财物教。人行盗见。人行盗。代其喜身。自经秤。小斗短尺欺人。以重秤大斗长尺侵人。教人侵人。见人侵人。代其喜身。自作贼。教人作贼。见人作贼。代其喜身。自恶逆。教人恶逆。见人恶逆。代其喜身。所谓无始以来。身生五处者。在泥犁中时。在禽兽中时。在薜荔中时。在人中时。身在五道中。生时所犯过恶。不孝父母。不顺於师。不敬善友。不敬沙门道人。不敬长老。轻易父母。轻易於师。轻易求阿罗汉道者。轻易求辟支佛道者。若诽谤嫉妒。见佛道言非。见恶道言是。见正言不正。见不正言正。(某)等诸所作过恶。愿从十方诸佛。求哀悔过。令(某)等今世不犯此过殃。后世永不犯此过殃。所以从十方诸佛求哀者。何佛能洞视彻听。不敢於佛前欺诳。(某)等有过恶。不敢覆藏。从今已后。皆不敢复犯。佛语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意不欲入泥犁禽兽薜荔中者。诸所作过。皆当悔过。不敢覆藏。受戒已后。不当复作恶。不欲生边地无佛处无经处无比丘僧处无义理处无善恶处者。皆当悔过。不当覆藏。意不欲愚痴聋盲喑痖。不欲生屠士渔猎狱吏贫家者。皆当悔过。不当覆藏。女人欲求男子者。皆当悔过。欲得须陀洹道。不复入泥犁薜荔中者。皆当悔过。欲得斯陀含道。上天作人。欲得阿那含道上二四天。欲得阿罗汉泥洹去者。欲於世间得阿罗汉道者。欲得辟支佛道者。欲得知去来之事者。皆当悔过。不敢覆藏。佛语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各当日夜三时。稽首於十方现在诸佛作礼。又从无始以来。毁戒犯记句。违越法律。妄想分别。爱着我人。一切罪障悉愿消灭。杂乱浊心。障碍间断。悉愿清净身心不安。忧愁热恼。悉得解脱。嗔恚躁动。面愠不喜。呵责损害悉得清净。互相恼乱。斗诤不和。官事口舌。诤论忧恼。罪业消灭。无德传戒。无才为师。学寡利他。不净说法。虚食信施。心行染欲。悉愿消灭。
我等为无明所覆。不识十恶业报罪因。今遇道场。乃能觉知。归命毗卢遮那如来及一切贤圣海众。烧香散华。一切苦报发露忏悔。不敢覆藏。由此因缘。我及法界众生海一切业报。愿皆清净。
次忏悔灭罪印咒
二羽金刚缚 进力屈二节 禅智押二度 诵忏悔密言
唵萨[口*栗]末(二合)巴(引)巴眉悉普怛[口*捺]曷捺末日啰也莎曷(应诵三徧)
百劫积集罪 一念顿荡除 如火焚枯草 灭尽无有余
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忏悔已。至心归命。礼本尊毗卢遮那佛。
第五随喜功德
十方一切诸众生 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 所有功德皆随喜
随喜已。至心归命。礼本尊毗卢遮那佛。
第六请转法轮
十方所有世间灯 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 转於无上妙法轮
请转已。至心归命。礼本尊毗卢遮那佛。
第七请佛住世
诸佛若欲示涅盘 我悉至诚而劝请 惟愿久住剎尘劫 利乐一切诸众生
请住已。至心归命。礼本尊毗卢遮那佛。
第八常随佛学
我随一切如来学 修习普贤圆满行 供养过去诸如来 及与现在十方佛 未来一切天人师 一切意乐皆圆满 我愿普随三世学 速得成就大菩提
随学已。至心归命。礼本尊毗卢遮那佛。
第九恒顺众生
所有十方一切剎 广大清净妙庄严 众会围绕诸如来 悉在菩提树王下 十方所有诸众生 愿离忧患常安乐 获得甚深正法利 灭除烦恼尽无余
恒顺已。至心归命。礼本尊毗卢遮那佛。
第十普皆回向
所有礼赞供养佛 请佛住世转法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 回向众生及佛道
回向已。至心归命。礼本尊毗卢遮那佛。
弟子比丘(某)等。为一切众生。至心发愿。
愿我临欲命终时 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 即得往生安乐剎 我既往生彼国已 现前成就此大愿 一切圆满尽无余 利乐一切众生界 彼佛众会咸清净 我时於胜莲华生 亲睹如来无量光 现前授我菩提记 蒙彼如来授记已 化身无数百俱胝 智力广大徧十方 普利一切众生界 乃至虚空世界尽 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一切无尽时 我愿究竟恒无尽
发愿已。至心归命。礼本尊毗卢遮那佛。
(此下诵无常者。然此礼忏。理事广常。於六时中。难於克定。今便於此第一晌。具写余六时所用之文。验本简看唱者。先须诵熟。各以本时用之。无常偈者。后每晌别书。经论中无常偈者。此即六时通用。或别一任随意念之。又若有暇时。则应念劝世一百颂。警策无常亦得。今以寅时为首。具录六时云)。
(白)众等听说寅朝无常偈
欲求寂灭乐 当学沙门法 衣食计身命 精粗随众等 诸众等寅朝 清净记六念
又各念无常偈(此即可每上必须用之)
诸行无常 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 寂灭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