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礼忏部
- 准提三昧行法
准提三昧行法
(奉请竟。首者述请意)。
唯愿本师七俱胝准提佛母。三世准提如来。十方十佛世尊。不移本际。平等慈熏。来降道场。证我行法。
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中道秘要。显现道场。受我供养。
本尊准提菩萨摩诃萨。大轮不动尊等同坛菩萨。乘本愿力。来到道场。神咒加持。随心满愿。摩诃迦叶。诸大声闻。同运慈悲。俱时来降。
无能胜多罗菩萨。诃利帝母等。诸大明王。愿为说法。授与法药。却诸魔障。示现吉祥。
梵释四王。天龙八部。净居天子。持明诸仙。随我请来。坚守道场。拥护国界。令我所修。不违本愿(齐一礼)。
五赞叹申诚
(面向法座。烧香散华。心念三宝微妙功德。又了身口意业。充满法界。赞叹三宝。无生无灭。无有自性。本经无显赞文。今取龙树持准提明藏偈。用以赞之)。
常以大慈悲 调伏诸众生 成福功德海 是故我赞礼 真如纯一理 离欲坏诸趣 利生住寂静 是故我赞礼 坚固持净戒 证入解脱门 住最功德剎 是故我赞礼 准提功德聚 寂静心常持 一切诸大难 无能侵害者 天上及人间 受福如佛等 遇此如意宝 定获大菩提
以此叹佛功德。修行大乘。无上善根。奉福上界诸天。龙神八部。此土神祇。护正法者。又为国王帝主。土境万民。师僧父母。知识檀越。广及法界众生。愿藉此善根。平等熏修。十恶五逆三障消灭。功德智慧二种庄严。开总持门。成种智道。
(此三障消灭二种庄严。自是修忏正愿。若人以为总略。或有别愿。当随智力。如实说之。但所求之事。不可增长生死。所运之心。必须利益群品。申竟。致礼)。
六作礼
(三宝体是无缘慈悲。常欲拔济一切众生。但为无机。不能起应。我既奉请赞叹。冥应不虚。故今如对目前。受我礼拜。烧众名香。五体投地)。
一心顶礼。本师七俱胝佛母准提世尊(想云。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准提佛母影现中。我身影现准提前。头面接足归命礼。下去诸佛菩萨。当随位改。如七俱胝佛。即云七俱胝佛影现中。云云)。 一心顶礼。过去七俱胝准提世尊。 一心顶礼。现在七俱胝准提世尊。 一心顶礼。未来七俱胝准提世尊。 一心顶礼。东方无忧世界。善德世尊。 一心顶礼。南方欢喜世界。栴檀德世尊。 一心顶礼。西方名善世界。无量明世尊。 一心顶礼。北方无动世界。相德世尊。 一心顶礼。东南方月明世界。无忧德世尊。 一心顶礼。西南方众相世界。宝施世尊。 一心顶礼。西北方众音世界。华德世尊。 一心顶礼。东北方安隐世界。三乘行世尊。 一心顶礼。下方广大世界。明德世尊。 一心顶礼。上方众月世界。广众德世尊。 一心顶礼。七俱胝如来三身赞说。准提陀罗尼(三礼。想云。真空法性如虚空。常住法宝难思议。我身影现法宝前。一心如法归命礼。下同)。 一心顶礼。五部所摄诸陀罗尼。及十方三世一切尊法。 一心顶礼。本尊准提菩萨摩诃萨(三礼。想云。为求灭障接足礼。此是忏悔主故)。 一心顶礼。大轮明王菩萨摩诃萨。 一心顶礼。不动尊明王菩萨摩诃萨。 一心顶礼。观自在菩萨摩诃萨。 一心顶礼。金刚手菩萨摩诃萨。 一心顶礼。不空羂索菩萨摩诃萨。 一心顶礼。伊迦惹咤菩萨摩诃萨。 一心顶礼。嚩日啰(二合)曩契菩萨摩诃萨。 一心顶礼。十方三世一切菩萨摩诃萨。 一心顶礼。摩诃迦叶。一切诸大声闻缘觉贤圣僧。
七持咒
此真言道。广大圆融。实相无相。离诸分别。性同虚空。具足三德。不纵不横。平等遮持。为功德聚。诸佛於此。不动如如。百六十心。善超无碍。而诸众生。不自证得。无明随顺。三有沦胥。犹持火烬。旋转不停。揆厥所由。见闻为咎。故我准提如来。悲生无际。从本垂迹。三密顿化。迹从本垂。九字齐彰。契理地之智色。发教门之声缘。称体宣流。结成梵字。欲令众生。开妙觉之知见。成本然之智身。即此见闻。而非见闻。法界色声。同一究竟。夫第一义理。本无声字。而声字能事。为一理门。缘声入智。因字尽性。离乎声字。亦无解脱。今之行者。标心立行。破障显理。若不布字缘声。入三摩地。无由就路还家。从因证果。故此修法。随立二门。即缘声布字持。与入三摩地持。龙树名此为有相持。无相持也。无相持。至第十章明。有相持者。详此声字。并是色法。通为教体。马鸣云。色性即智。说名智身。天台谓之念法门身也。念诵仪云。从顶至足。以九梵字。安布行者身。故以◇唵字布於顶。则成一切种智也。以◇折字布於两瞳神。则成真俗二谛也。以◇戾字布左右眼。即成慈悲也。以◇主字布於颈喉。即成无碍辩也。以◇戾字布左右肩。成四弘誓也。以◇准字布心。成如来藏也。以◇提字布脐。成三三昧也。以◇(莎婆)字布两[月*坒]。成地波罗蜜也(金光明云。十地脚足。天台疏。以十度是十地脚)。以◇诃字布两足。是定慧成矣。如是诸法。聚联成身。色性既智。智性亦色。当此智身布成之时障於是乎破。德亦以是显。上冥法体。下应群生。报智身色。垂成于斯矣。又复应知九梵字门。入九贤圣位。因果一合。身法相冥。即成以如来印八大菩萨所加持身。本迹虽殊。不思议一。称胜法门。盖有由矣。
既安布已。然后声诵。其诵法者。先了音声性空。字色无相。声不缓急。字无前后。心性无性。心不异缘。屈曲梵声。与九梵字历历分明。所布咒身。与九圣相了了不昧。如是念持。进焉不已。一一辨了。无间明暗。自然即见本尊相好光明。眷属围绕。与我对坐。是为布字缘声持法也(正身威仪。烧香散华。同声作是愿言)。
我(某甲)今欲念诵。唯愿本尊诸佛菩萨。加持护念。愿令速得随意。所求悉地圆满。
(三唱竟。一礼。布字偈云。先观圆明无相身。以唵布顶成种智。折布瞳神二谛明。戾布两眼慈悲视。主布颈喉辨无碍。戾布两肩弘誓在。准布如来密藏心。提布脐腰三三昧。莎婆布[月*坒]地波蜜。呵布两足定慧成。如是布字想念已。便成准提胜法门。首者作白说咒缘起)。
尔时世尊。愍念未来薄福恶业诸众生故。即入准提三摩地。说过去七俱胝佛所说陀罗尼。
(众共手结契印。口诵咒言。心存布梵。其契印法。以二手小指无名指。相叉入掌。二中指直竖相拄。二头指附二中指上节。二大指附二头指侧。即成)。
南无飒哆南(一) 三藐三勃陀俱胝南(二) 怛侄他(长)(引)(三)唵折戾(四) 主戾(五) 准提(六) 莎婆诃(七)
【◇】
(坛中不便列坐。但行立诵持一百八徧。是悉地满数。今求三品悉地。是宜三周百八。不多不少。首者依法持珠记数。数满归位。以印向顶解散。首者白闻咒证位)。
佛说此大准提陀罗尼法时。无量众生远尘离垢。得证准提陀罗尼功德。得见十方诸佛菩萨圣众。决定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白竟。同声作愿)。
我(某甲)以此念诵功德。一切众生所修真行。求上中下悉地。速得成就(三唱一礼)。
八修行五悔
初忏悔法
经云。无量劫来。五逆十恶重罪消灭。则永无病苦。不堕恶趣。在所生处。离苦得乐。亲遇诸佛。成就菩提。然我今日专守迷愚。不事忏悔。则三涂百劫。堕苦无暇。安问菩提。何从见佛。故当忆念先世罪业。起大怖畏。发露忏悔。忏名忏谢。悔名惭愧。求哀改过。是真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亦名悔者。虽各立行。同能灭罪。劝请则灭波旬请佛入灭之罪。随喜则灭嫉他修善之愆。回向则灭倒求三界之心。发愿则灭修行退志之过。竭尽三业。不惜身命。泣血雨泪。披露罪根。法华三昧云。业性虽空。果报不失。颠倒因缘。起诸重罪。流泪悲泣。口宣忏悔(先普忏。想云。我及众生。无始常为三业六根重罪所障。不见诸佛。不知出要。但顺生死。不知妙理。我今虽知。犹与一切众生。同为一切重罪所障。今对准提菩萨尊前。普为众生。归命忏悔。唯愿加护。令障消灭。想已。唱云)。
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悉愿断除三障。归命忏悔。
(唱已。五体投地。复为自忏。想云。我与众生。无始来今。由爱见故。内计我人。外加恶友。不随喜他一毫之善。唯徧三业广造众罪。事虽不广。恶心徧布。昼夜相续。无有间断。覆讳过失。不欲人知。不畏恶道。无惭无愧。拨无因果。故於今日深信因果。生重惭愧。生大怖畏。发露忏悔。断相续心。发菩提心。断恶修善。勤策三业。翻昔重过。随喜凡圣一毫。之善。念十方佛。有大福慧。能救拔我。及诸众生。从二死海置三德岸。从无始来。不知诸法本性空寂。广造众恶。今知空寂。为求菩提。为众生故。广修众善。徧断众恶。唯愿准提。慈悲摄受。想讫。唱云)。
至心忏悔。(比丘某甲)等。与法界一切众生。现前一念。广大圆明。具诸总持。安住秘藏。良由无始。随顺迷流。障此圆明。失守秘藏。六根六尘。交生染着。循环三界。无暂停时。为身口意。无恶不造。恣杀生命。偷盗邪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贪欲瞋恚。邪见愚痴。如是十恶。自作教他。随喜恶人。赞叹恶法。重以起猛恶心。造无间业。弒父害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又复纵狂迷想。开结使门。邪徤保常。世聪增慢。不信方等。互用招提。于诸佛所。法说非法。非法说法。于诸众生。有德失德。非冤称冤。出世法律。不乐奉持。治世伦常。至乖训教。如是等罪。无量无边。舍兹形命。当堕恶道。唯我。
七俱胝佛母准提世尊。愍念我故。入三摩地。说此准提。大陀罗尼。若有众生。能诵持者。十恶五逆。悉皆消灭。故于今日。依法修行。奉对忏悔。不敢覆藏。仰愿。
本尊准提菩萨摩诃萨。具足五眼。真实见知。十八变手。殷懃加护。先令梦中。得见圣众。口吐黑物。身现吉祥。次入三摩。速圆悉地。十度普摄。定慧现前。所有业障。当下消除。一切恶报。未来不受。三有永离。诸根毕静。迷流妙湛。心月圆明。同佛受用。开总持门。与诸众生。终归秘藏。
(此文与上普忏。及下四悔。俱宜三说。若时促者。夜三或可一说。昼三幸勿简略。说竟。起身唱结)。
忏悔已。归命礼三宝(一礼)。
次劝请法(烧香互跪)
我(某甲)。至心劝请。十方一切佛。现前得道者。今请转法轮。安乐诸群生。十方一切佛。若欲舍寿命。我今头面礼。劝请久住世。
劝请已。归命礼三宝。
次随喜法
我(某甲)。至心随喜。所有布施福。持戒修禅行。从身口意生。去来今所有。习学三乘人。成就三乘者。一切凡夫福。皆随而欢喜。
随喜已。皈命礼三宝。
次回向法
我(某甲)。至心回向。我所有福德。一切皆和合。为诸众生故。正回向佛道。罪应如是忏。劝请随喜福。回向於菩提。及真如法界。
回向已。皈命礼三宝。
次发愿法
我(某甲)。至心发愿。愿诸众生等。悉发菩提心。定慧常现前。证地波罗蜜。愿我命终时。往生安乐剎。得记还娑婆。教化诸众生。
发愿已。归命礼三宝。
九行道旋绕
(正身威仪。右绕法座。烧香散华。徐步安庠。观前所修供养礼拜诵持五悔等。一一性空。了无所得。举足下足。不住行相。香光庄严。影现十方。心想如梦。梵声如向。同作契呗)。
南无十方佛 南无十方法 南无十方僧 南无七俱胝佛母准提佛 南无七俱胝佛母准提陀罗尼 南无本尊准提菩萨 南无观自在菩萨 南无金刚手菩萨 南无大轮明王菩萨
(或三称。或七称。还至像前)。
自皈依佛 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 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 和南圣众
十入三摩地
行者礼忏讫。应出道场。别於一处。身就绳床。入三摩地。念诵仪云。端身闭目。澄心静虑。当於胸臆。炳现圆明。如满月相。而於圆明中布唵字。余八字右旋布於定中。既不散动。即与般若波罗蜜相应。即画一○相。随而思惟字母种性相义。◇唵是一切法本不生义。亦是三身义(此是不空译。据果义也)又流注不生灭义。亦是最胜义(流注。即微细烦恼。此金刚智译。据因义也)。◇折是无行义(金译)。又一切法不生不灭义(不译。此以寂止为行)。◇戾是无相义。◇主是无起住义。◇戾是无垢义。◇准是无等觉义。◇提是无取舍义。◇婆是平等无言说义。◇诃是无因寂静。无住涅盘义。此○明相。此九梵字。与今家十乘。更无差忒。言十乘者。初观不思议境。二真正发菩提心。三善巧安心止观。四破法徧。五识通塞。六调适道品。七对治助开。八知位次。九能安忍。十离法爱。今輙释其意。真言九字。即依不思议观境。发菩提心等九法乘也。以初○相。是其理境。圆明绝待。本不生灭。无行。无相。无起。无垢。无等。无取。无言。无住。然九字真诠。相由以进。由本不生。即得无行。以至由无言说。即得双忘因果。般若相应。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入胜义实。则证真如。无断无续。圆转无端。是为初旋陀罗尼门。○相如车体。方便如具度。若能如是修行。定慧现前。证地波罗蜜。疾至无上正等菩提。故知○相与九梵字。十乘意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