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疏注

  △第二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至)佛号师子光胜照。
  △第三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至)佛号净光智胜幢。
  △第四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至)无量精进力善出现。
  △第五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至)其形普方而多有隅角。
  言普方者。都望则方。而一面之中。亦有多角。隅即是角。
  梵音摩尼王云以覆其上(至)佛号香光喜力海。
  △第六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至)佛号普光自在幢。
  △第七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至)欢喜海功德名称自在光。
  △第八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至)佛号广大名称智海幢。
  △第九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至)清净月光明相无能摧伏。
  △第十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至)佛号一切法海最胜王。
  △第十一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至)佛号无量功德法。
  △第十二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至)佛号超释梵。
  △第十三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至)此世界名娑婆。
  主剎即此娑婆。
  以金刚庄严为际(至)庄严虚空云而覆其上。
  言形如虚空者。静法云。大小乘经。并说虚空体无形质。不可见相。今云有形者。回文者误。梵本云三曼多(周圆)第嚩皤博曩(天宫)伽伽那(虚空)阿楞迦罗(庄严盖覆)僧塞怛那。(形状)回文应以形状置周圆之前。虚空安天宫之上。然后合缀饰云。其形周圆。似空居天宫庄严之具。而覆其上。静法此正。深有理致。今依经通之。亦有理在。谓空虽无形。随俗说故。以俗典指空为天。谓天为圆穹。其形如鏊。是故书说天。势围平野。亦如法华云。梵王为众生之父。亦随俗说耳。
  十三佛剎微尘数世界(至)毗卢遮那如来世尊。
  △第十四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至)佛号徧法界胜音。
  △第十五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至)其状犹如卍字之形。
  形如卍字者。静法云。室利[革*未]瑳。本非是字。乃是德者之相。正翻吉祥海云。众德深广如海。益物如云。古来三藏误译洛剎曩。为恶剎攞。遂以相为字。故为谬耳。然此相以为吉祥万德之所集成。因目为万。意在语略义含。合云万相耳。
  摩尼树香水海云(至)佛号不可摧伏力普照幢。
  △第十六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至)佛号清净日功德眼。
  △第十七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至)无碍智光明徧照十方。
  △第十八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至)佛号无量方便最胜幢。
  △第十九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至)佛号普照法界虚空光。
  △第二十层。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至)佛号福德相光明。
  △三类结所余。此中非唯结数。兼总显上文所依住等。文分为四。初总结都数。
  诸佛子此徧照十方(至)佛剎微尘数广大世界。
  即举本剎种。结有若干。此所结剎定是主剎。以下文指此不可说佛剎。更有两重绕故。其直上中间有十九佛剎。而结有不可说者。以旁论故。不尔。岂一剎种最下。唯一主剎。故知如向所说主剎。横竖共论有不可说。故下结其所在。云及在香水河中。思之。
  △二结形类三。初总列十门。
  各各所依住各各形状(至)各各力加持周匝围绕。
  既言周匝围绕。明知傍去。
  △二广说十门。
  所谓十佛剎微尘数回转形(至)微尘数门闼形世界。
  世界形状。有十八句。望前剎种形中。阙须弥山形。及严具形。余皆全同。但此约剎为异耳。
  △三结归都数。
  如是等有不可说佛剎微尘数。
  △三结眷属。
  此一一世界各有十佛剎(至)广大世界周匝围绕。
  然有两重主伴。此一一者。指上不可说尘数也。若望前文。主剎直上。绕数渐增。今总相说。故云一一各有十剎尘也。又是欲显无尽义故。
  此诸世界一一复有(至)微尘数世界而为眷属。
  如上之言。文含二义。一即总指前能绕所绕之数。绕一世界。不欲繁文。故云如上。二者如上。亦用十佛剎。为能绕也。依此则似译人文繁理隐。何不言一一复有十佛剎尘数耶。若依前义。则译者之妙。
  △四彰所在。
  如是所说一切世界(至)及围绕此海香水河中。
  即最□香海。□言及在香河。明知傍去。
  (入第九经)。
  △二明右旋十海。即绕处□妙华光海。有其十也。各有剎种十海。即为十段。初离垢焰藏海二。初牒中海以定方。
  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至)妙华光香水海东。
  即是所绕。从东为首。
  △二明能绕之海二。初海华剎种。
  次有香水海名离垢焰藏(至)以菩萨行吼音为体。
  △二明种所持剎。有二十重。下九海例然。今第一海二十重中。各有七事。一相去远近。二剎名。三形状。四所依。五上覆。六眷属。七佛号。或有说体。或说清净。即或八或九。其第一重无去远近。但有最下方言。然文并可知。有难即释。第一重。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至)佛号眉间光徧照。
  △第二重。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德华藏。
  剎名。
  其形周圆依一切宝华蕊(至)佛号一切无边法海慧。
  △第三重。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至)佛号功德相光明普照。
  △第四重。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至)佛号善眷属出兴徧照。
  △第五重。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至)佛号法喜无尽慧。
  △第六重。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至)佛号清净普光明。
  △第七重。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至)佛号功德华清净眼。
  △第八重。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至)佛号慧力无能胜。
  △第九重。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至)广大目如空中净月。
  △第十重。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至)佛号金色须弥灯。
  △第十一重。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至)佛号逈照法界光明智。
  △第十二重。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至)佛号宝灯普照幢。
  △第十三重。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至)佛号莲华焰徧照。
  △第十四重。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至)名宝藏庄严状如四洲。
  水中可居曰洲。准俱舍。东洲如半月。南洲如车。西如满月。北则畟方。四洲形异。而云如者。似此界也。
  依宝璎珞须弥住(至)佛号无尽福开敷华。
  △第十五重。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至)佛号甘露音。
  △第十六重。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至)佛号最胜法无等智。
  △第十七重。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至)佛号徧照虚空光明音。
  △第十八重。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至)佛号普现胜光明。
  △第十九重。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至)无边功德称普光明。
  △第二十重。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至)佛号普照虚空灯。
  此中文无标结大数。准例合有。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六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七(入第九卷经第四纸)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二无尽光明轮海。此下九海文皆有二。初牒前海为所依。
  诸佛子此离垢焰藏香水海南。
  皆不牒中。海为所绕。故云南也。第三海去。但言右旋。不云南者。十海如环。绕於中海。故不正南也。如以十迭绕於一盘。方所可见。又第二已去。或无莲华者。前总释种中云。或有依莲华住。或有依海。故或无也。
  △二明能依之海二。初明海华剎种。
  次有香水海(至)以一切佛功德海音声为体。
  △二明所持剎二十重。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至)佛号莲华光欢喜面。
  上一世界。文即有七。后一文八。加纯净故。中间唯三。谓相去数量剎名佛号。余八海例然。
  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至)佛号法界净光明。
  △三金刚宝焰光明海二。初牒前海为所依。
  诸佛子此无尽光明轮香水海右旋。
  △二明能依之海二。初海华剎种。
  次有香水海名金刚宝焰(至)一切如来名音声为体。
  △二明所持之剎二十重。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至)佛号大变化光明网。
  △四帝青宝庄严海二。初牒前海为所依。
  诸佛子此金刚宝焰香水海右旋。
  △二明能依之海二。初海华剎种。
  次有香水海名帝青宝庄严(至)无边佛音声为体。
  △二明所持之剎二十重。
  於此最下方有世界(至)佛号解脱精进日。
  △五金刚轮庄严海二。初牒前海为所依。
  诸佛子此帝青宝庄严香水海右旋。
  △二明能依之海二。初海华剎种。
  次有香水海名金刚轮(至)普贤智所生音声为体。
  △二明能依之剎二十重。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至)佛号最胜觉神通王。
  △六莲华因陀罗海二。初牒前海为所依。
  诸佛子此金刚轮庄严底香水海右旋。
  △二明能依之海二。初海华剎种。
  次有香水海名莲华(至)一切佛智光音声为体。
  △二明所持之剎二十重。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至)有世界名真珠华藏。
  真珠藏者。即蚌类也。
  佛号法界宝光明(至)佛号徧照世间最胜音。
  △七积集宝香藏海二。初牒前海为所依。
  诸佛子此华因陀罗网香水海右旋。
  △二明能依之海二。初海华剎种。
  次有香水海名积集宝(至)以一切佛法轮音声为体。
  △二明所持之剎二十重。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至)佛号示现无畏云。
  △八宝庄严海二。初牒前海为所依。
  诸佛子此积集宝香藏香水海右旋。
  △二明能依之海二。初海华剎种。
  次有香水海名宝庄严(至)佛剎神变声为体。
  △二明所持之剎二十重。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至)佛号普眼大明灯。
  △九金刚宝聚海二。初牒前海为所依。
  诸佛子此宝庄严香水海右旋。
  △二明能依之海二。初海华剎种。
  次有香水海名金刚宝聚(至)方便法音声为体。
  △二明所持之剎二十重。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至)佛号清净眼。
  △十天城宝牒海二。初牒前海为所依。
  诸佛子此金刚宝聚香水海右旋。
  △二明能依之海二。初海华剎种。
  次有香水海名天城宝堞(至)平等法轮音为体。
  △二明所持之剎二十重。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至)佛号普照法界无碍光。
  文并可知。有欲解释剎中佛名。足可留思。
  (入第十经)。
  △三明十海所管之海。一海各管不可说佛剎尘数。现文但各说十。即为百海。亦有剎种。及所持剎十海。即为十段。但记次前十海之名。此文居然易了。十段中一一有二。
  初标能管之海以定方。即前右旋初海。
  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至)彼离垢焰藏香水海东。
  △二列所管之海次第。於所管中各有三节。初能管海边。邻次列九。
  次有香水海名变化微妙身(至)世界种名宝焰灯。
  唯此一段九中阙一。
  △二总结一海所管之大数。
  如是等不可说佛剎微尘数香水海。
  △三广最近轮围一海。於中文皆有二。初举海种名体。
  其最近轮围山香水海(至)世界海清净劫音声为体。
  △二所持之剎亦皆二十重。於中超间。文皆四节。初举下层。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至)佛号最胜三昧精进慧。
  △二超至第十。
  此上过十佛剎微尘数世界(至)佛号无障碍法界灯。
  金刚幢者。即中央香海剎种中第十重剎。
  △三超至第十三。
  此上过三佛剎微尘数世界与娑婆世界齐等。
  以等此中央娑婆故。
  有世界名放光藏佛号徧法界无障碍慧明。
  △四超至第二十。
  此上过七佛剎微尘数世界(至)佛号觉分华。
  更至第二十重者。以最上故。言最上者。剎种最上。若二十重最上。何以得此最上之名。设不欲繁文。何以不加乃至最上耶。然超间者。意存略故。云齐等者。恐失次故。又上下横竖。皆相当故。又此随所管海有不可说。皆望本能管之海。随其方面。一道布列。故下但云。此海之外。不言右旋等。
  △初标能管之海以定方。即前右绕次海。
  诸佛子彼无尽光明轮香水海外。
  △二列所管之海次第三。初从能管海边。邻次列九。
  次有香水海名具足妙光(至)名毗瑠璃末种种庄严。
  △二总结一结所管大数。
  如是等不可说佛剎微尘数香水海。
  △三广说最近轮围一海二。初举海种名体。
  其最近轮围山香水海(至)以一切佛摧伏魔音为体。
  △二所持之剎亦二十重四。初举下层。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名焰炬幢佛号世间功德海。
  △二超至第十。
  此上过十佛剎微尘数世界(至)佛号师子力宝云。
  △三超至第十三。
  此上与娑婆世界齐等(至)佛号一切智海王。
  △四超至第二十。
  於此世界种最上方有世界(至)佛号善变化莲华幢。
  △初标能管之海以定方。即前右绕第三海。
  诸佛子彼金刚焰光明香水海外。
  △二列所管之海次第三。初从能管海边。类次列九。
  次有香水海名一切庄严具(至)善化现佛境界光明。
  △二总结一海所管大数。
  如是等不可说佛剎微尘数香水海。
  △三广说最近轮围一海二。初举海种名体。
  其最近轮围山香水海(至)种种言说音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