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疏注

  如来无量劫广说诸圣道普灭众生障圆光悟此门。
  长行及列。并名安住。今云圆光。圆光表智。安住表定。二事相资。前后互举。并能灭障。於理无违。
  我观佛往昔所集菩提行(至)无碍神能见。
  生死海者。瑜伽七十云。有五种法。相似生死。得大海名。一处无边相似故。二甚深故。三难渡故。四不可饮故。五大宝所依故。释曰。由前四义。众生流转。由第五义。菩萨入之。且约分喻。第九十云。由三相故。不同水海。一自性不同。谓水海唯色一分。二沦没不同。唯人畜故。唯没身故。三超渡不同。未离欲者。亦能渡故。生死海。反上可思。
  清净功德藏能为世福田(至)普现能观察。
  余四可知。
  △五主风神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无碍光明主风神(至)及一切世间解脱门。
  以方便风。合智日光。智入深法。而无障碍。身入世间。而无影像。
  普现勇业主风神(至)佛出现咸广大供养解脱门。
  菩萨。以求菩提之大心。持称真之供具。等虚空之。广大。不碍事之繁多。而以全法界之身。一念供无边之佛。如彼风力。无不成也。
  飘击云幢主风神(至)普灭一切众生病解脱门。
  长风忽来。浮云散灭。慈风忽起。惑苦病亡。
  净光庄严主风神(至)令摧灭重障山解脱门。
  福智庄严之风。摧坏如山之障。
  力能竭水主风神得能破无边亚魔众解脱门。
  十力降魔。十军皆殄。独名竭水者。欲爱为初故。
  大声徧吼主风神得永灭一切众生怖解脱门。
  毛孔慈音。灭除五怖。若百窍异吹。徧吼悦机。
  树杪垂髻主风神(至)诸法实相辩才海解脱门。
  智入实相故。妙辨如海。如风击树。故能下垂。
  普行无碍主风神得调伏一切众生方便藏解脱门。
  调生方便。为智所入。故名为藏。
  种种宫殿主风神(至)灭极重愚痴暗解脱门。
  禅定宫殿。必定慧双游。故能灭痴暗。约佛则动静无二。见必灭痴。
  大光普照主风神(至)一切众生行无碍力解脱门。
  日月照明。无风不运。智行无碍方便力焉。
  △二偈颂赞佛。
  尔时无碍光明主风神(至)而说颂言。
  一切诸佛法甚深(至)此普照神之所见。
  (入第四经)。
  △六主火神。长行十法。有云准梵本。此脱第四。
  复次普光焰藏主火神得悉除一切世间暗解脱门。
  以进力现世。除物无明。以最初故。偏从火义。
  普集光幢主火神(至)诸惑漂流热恼苦解脱门。
  惑有二义。一漂。二恼。善巧回转。则能息之。
  大光徧照主火神得无动福力大悲藏解脱门。
  称性之福相。惑不动与大悲合。自利不动。俱能摄德。无尽名藏。四有云。准梵本。神名胜上蕊光普照。法门名普能除烦恼尘。谓劫海行满故。今能现通灭惑。偈云。众妙宫神。同前列名。众妙。即胜上义耳然诸本多无。或有本。则具云众妙宫殿主火神得大慈悲广荫众生解脱门。恐是传写脱漏耳。
  无尽光髻主火神得光明照耀无边虚空界解脱门。
  光明照耀等者。日光合空。等空无际。智符实相。称实无边。虽旷劫修成。全同本有。穷灵极数。妙尽难思。实为惑本。即是正因。智照心源。即是了因。如空与日。今略申十义。以辨难思。一谓日与空。非即非离。二非住非不住。三而日善作破暗良缘。显空之要。四虽复灭暗显空。空无损益。五理实无损。事以推之。暗蔽永除。性乃无增。空界所含。万像皆现。六而此虚空。性虽清净。若无日光。则有暗起。七非以虚空空故。自能除暗。暗若除者。必假日光。八日。若无空。无光无照。空若无日。暗不自除。九然此暗性。无来无去。日之体相。亦不生灭。十但有日照空。则乾坤洞晓。以智慧日。照心性空。亦有十义。准喻思之。非唯释此一文。乃远通众经。该罗前后。
  种种焰眼主火神得种种福庄严寂静光解脱门。
  体寂发照。名寂静光。以此成福。庄严身相。
  十方宫殿如须弥脱主火神(至)悟一切世间解脱门。
  七八可知。
  光照十方主火神得永破一切愚痴执着见解脱门。
  分别法相。永离不了愚痴。悟法实性。便无执着之见。
  雷音电光主火神得成就一切愿力大震吼解脱门。
  以行扶愿故。能现世作师子吼。二偈颂赞佛。
  尔时普光焰藏主火神(至)而说颂言。
  汝观如来精进力(至)此震音神之所了。
  颂加第四。余并可知。
  △七主水神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普兴云幢主水神(至)利益一切众生慈解脱门。
  无缘大慈。是曰平等。
  海潮云音主水神得无边法庄严解脱门。
  无边行法。庄严自他。
  妙色轮髻主水神得观所应化方便普摄解脱门。
  寂然不动。以观机感。而遂通以随摄。若冬则积雪凝白。夏则无处不流。
  善巧漩澓主水神得普演诸佛甚深境界解脱门。
  妙音演佛深旨。令悟妙法漩澓。
  离垢香积主水神得普现清净大光明解脱门。
  身智二光。偏觉开化。大充法界。清净无垢。
  福桥光音主水神得清净法界无相无性解脱门。
  证净法界。性相俱绝。德无不见。则大用不亡。
  知足自在主水神得无尽大悲海解脱门。
  众生不穷故。大悲无尽。满而不溢。有知足义焉。流止从缘。斯为自在。
  净喜善音主水神(至)为大欢喜藏解脱门。
  处处见佛故。大喜无穷。喜从佛生。即佛名藏。若聆泉流之响无不悦也。
  普现威光主水神(至)广大福德力普出现解脱门。
  性相无碍之福。故能普现神通。若空色相映之流。威光荡漾。
  吼声徧海主水神(至)发起如虚空调伏方便解脱门。
  调生行。广如空。无边用靡暂停。如空无尽。
  △二偈颂赞佛。
  尔时普兴云幢主水神(至)而说颂言。
  清净慈门剎尘数(至)是故见者无厌足。
  前半。辨一相因果。次句例余。后句辨益。初言清净者。离过无缘故。门如尘数者。随宜利乐故。以慈为因。得妙相果。以相为因。得无厌果。然如来相。有纯有杂。此就纯门。若以杂门。随一相一毛。皆收如来法界行。尽亦相相皆尔。纯杂无碍。因果相融。圆成非分成。故佛一相一毛。即同法界。无有分量。此神从一慈门。入无尽相。此约十身之相。若三十二相之因。但说一相。一因如智度瑜伽等论。涅盘大集等经。至相海品当引。
  世尊往昔修行时(至)此善漩神所行处。
  上之三偈。文显可知。
  世尊光明无有尽(至)此净香神所观见。
  初言无尽。以显光常。次充法界。以辨光徧。不思议者。以显光深。非色现色。非青黄而现青黄故。其第三句。显光用。
  如来清净等虚空(至)吼声徧海斯能入。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九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入第四卷经第三纸)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八主海神二初长行十法。颂脱第三。
  复次出现宝光主海神(至)众宝庄严身解脱门。
  为物供佛。是等施福。得众宝相。以庄严身。
  不可坏金刚幢主海神(至)护一切众生善根解脱门。
  巧随根欲。说法护善。使其长成。
  不杂尘垢主海神得能竭一切众生烦恼海解脱门。
  谓演深广法。体烦恼空。梵本偈云。一切世间众道师法云大雨不可测。消竭无穷诸苦海。此离垢尘入法门。苦准此文。乃竭苦海。四若见佛境。则惑亡苦息。准现经文。三是烦恼。四是於苦。若依梵本。前苦后惑。既译人脱漏致使文义参差。故古德云。脱第四颂。结名既同。故知脱第三。
  恒住波浪主海神得令一切众生离恶道解脱门。
  恒住波浪。即是普用。水为宫殿。
  吉祥宝月主海神得普灭大痴暗解脱门。
  以智灭痴。
  妙华龙髻主海神得灭一切诸趣苦与安乐解脱门。
  为行所迁。一切皆苦。菩提因起。则生灭苦亡。便得涅盘寂灭安乐。
  普持光味主海神(至)一切众生诸见愚痴性解脱门。
  将智灭痴。未免於见。了痴见性。痴见自亡。真妄等观。是佛境也。
  宝焰华光主海神(至)种性菩提心解脱门。
  一切众生。有佛种性。圆明可贵。具德称宝。佛眼普观。佛智普示。正因今显。如出金藏。大心若起。如种生芽。故云出生。缘了二因。为能悟之妙道。
  金刚妙髻主海神得不动心功德海解脱门。
  了如不取。则心不动摇。湛如渟海。万德攸归。故须弥可倾。魔岂能娆。一念降魔。如本行集。
  海潮雷音主海神得普入法界三昧门解脱门。
  入法界定。如法界徧。
  △二偈颂赞佛。
  尔时出现宝光主海神(至)而说颂言。
  不可思议大劫海(至)海潮音神所行处。
  △九主河神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普发迅流主河神得普雨无边法雨解脱门。
  行成雨法。若霈然洪澍。灭惑生德。若悬河迅流。无所滞碍。
  普洁泉涧主河神(至)令永离烦恼解脱门。
  现身息恼。若泉涧洗心。
  离尘净眼主河神(至)普涤一切众诸惑尘垢解脱门。
  真实涤垢。悲智相资。若碧沼澄潭。空色交映。故名离尘净眼。
  十方徧吼主河神得恒出铙益众生音解脱门。
  圆音徧益。若崩浪发响。
  普救护众生主河神(至)恒起无恼害慈解脱门。
  拯救漂溺。
  无热净光主河神得普示一切清凉善根解脱门。
  善根无惑。可谓清凉。若阿耨达池。永无热恼。
  普生欢喜主河神(至)永离悭着解脱门。
  施门无量。令彼无悭。若蕴藻菱莲。普令物喜。
  广德胜幢主河神得作一切欢喜福田解脱门。
  行福契实。故无不欣。若深湖广陂。是为广德。
  光照普世主河神(至)瞋毒者欢喜解脱门。
  方便慧力。杂染皆净慈。彼冤害瞋反成欢。若万顷波澄。光映天下。
  海德光明主河神(至)恒受具足乐解脱门。
  总收万善。令会涅盘。若彼百川。咸会大海。由智广故。名海德光明。
  △二偈颂赞佛。
  尔时普发迅流主河神(至)而说颂言。
  如来往昔为众生(至)此海光神之解脱。
  △十主稼神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柔软胜味主稼神(至)令成就佛身解脱门。
  功德智慧。二种法味。资成佛身。
  时华净光主稼神(至)受广大喜乐解脱门。
  喜乐。由於苦除。
  色力勇健主稼神(至)圆满法门净诸境界解脱门。
  众生。为所净之境。
  增益精气主稼神(至)大悲无量神通变化力解脱门。
  悲深故通广。
  普生根果主稼神(至)令下种无失坏解脱门。
  下种佛田。必至果无坏。
  妙严环髻主稼神得普发众生净信华解脱门。
  智敷物信。获果称华。
  润泽净华主稼神(至)令增长福德海解脱门。
  慈眼视物故。福聚无量。慈则恬和怡悦。偈云胜道。
  成就妙香主稼神得广开示一切行法解脱门。
  以行成佛故。始成即宣。
  见者爱乐主稼神(至)诸恶普清净解脱门。
  懈於修习。忧恼是生。勤策诸根。众恶清净。
  离垢光明主稼神(至)令众会欢喜满足解脱门。
  随根为说。遂求故喜。
  △二偈颂赞佛。
  尔时柔软胜味主稼神(至)而说颂言。
  如来无上功德海(至)此净光神解脱门。
  △十一主药神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吉祥主药神(至)而勤摄取解脱门。
  顺情则易摄。逆意则难调。故普观之。
  栴檀林主药神(至)灭一切众生烦恼解脱门。
  二三可知。
  名称普闻主药神(至)增长无边善根海解脱门。
  如学者。以名为实宾。大土。以名为佛事。
  毛孔现光主药神(至)一切病境界解脱门。
  以慈善根力。放月爱等光。身心两病。才念便灭。
  破暗清净主药神(至)令智眼清净解脱门。
  迷理迷报。二愚盲冥。起惑造业。备受众苦。佛以正法金錍。开其智眼。令明见三谛。故云清净。
  普发吼声主药神(至)令见者咸生善根解脱门。
  七八可知。
  明见十方主药神(至)能以方便令生信解解脱门。
  无爱见之大悲。生物德。故名藏。
  普发威光主药神(至)灭一切众生病解脱门。
  世医疗治。虽差还生。永灭生德。无先念佛。因病因光。皆是方便。谓佛有无边相。相有无边好。好放无边光。光摄无边众。言随念者。佛德齐均。随缘随乐。趣称一佛。三昧易成。敬一心浓。余尽然矣。况心凝觉路。暗蹈大方。
  △二偈颂赞佛。
  尔时吉祥主药神(至)普观一切主药神众而说颂言。
  如来智慧不思议(至)此发威光解脱门。
  △十二主林神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布华如云主林神得广大无边。智海藏解脱门。
  佛德无边。皆依智海。含德流光。所以名藏。
  擢干舒光主林神得广大修治普清净解脱门。
  等众生悲。是为广大。一一离障。名普清净。
  生芽发曜主林神得增长种种净信芽解脱门。
  一切胜因。皆为佛道。各各心净。则种种芽生。
  吉祥净叶主林神得一切清净功德庄严聚解脱门。
  一切功德。庄严一毛。一一皆然。故佛为德聚。良以佛果揽因。皆圆成非分成。是故一因生一切果。一果收一切因。皆圆融无碍耳。
  垂布焰藏主林神(至)恒周览法界解脱门。
  智通万法。是曰普门。客尘不生。故曰清净。悟如日照。顿周法界。功如佛镜。说智渐明。明是本明。渐为圆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