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大小乘释经部
- 华严部疏
- 华严经吞海集
华严经吞海集
三口现语业。若以用从体。则不坏屈曲。等於法界。若以体从用。则一一音含於法界。若用即是体。妙音常寂。若体即是用。则如长风随寂。如斯妙音非心识境。故以喻明。声体无我如劫尽唱声。随缘现起如山谷声。音无断绝如天鼓开觉。闻者差别如天女音。应时不失如梵王声。无有邪曲如一味水。普随心乐如降雨资荣。无有变易如渐成熟。难以情思如龙王降雨。普徧一切如雷电风雨。
四意业出现。如来心意识俱不可得。遮诠显胜也。但以智无量故。知如来心。表诠显胜也。故以喻明十智。无依成事如太虚空。不增不减如法界性。用广体密如四宝性。增益众生如大海潜流。灭惑成德如珠消海水。依持无碍如空含受。穷劫利乐如大药王树。知无不尽如劫坏火烧。留惑润生如劫风持坏。佛性果智如大经潜尘。妄覆真。小含大。一具多。众生本有果智即佛果智。何故作众生。答妄想执着而不证得。智眼未开。复何怪哉。
五境界出现。正明分齐境。兼明所缘境。十法界境界具如来境界。乃至涅盘真如无境界皆是如来境界。所缘之境如降雨无从。分齐之境如大海无穷。
六行出现。同如绝相无碍行。金翅取龙日月无私。
七菩提出现。云何名成正觉。答正拣小乘。成拣菩萨。问以何法为体。答二智二断为体。问有几种菩提。答或二或三。万像皆具十身。
寂照为体如净日轮。印现万机如大海水。性相甚深离言论。平等三轮收万像。因果交彻。一成一切成。有二。一生之本佛与佛之本佛无异故。说一成一切成也。二生佛是染净相融同真界故。说一成一切成也。体离亏盈如太虚空。相无增减如化现无形。用该动寂。即一现多。同於法界。毛尘包徧。普徧诸心。众生有佛果智。不断则生佛非一。不离则生佛非异。则正不异时常不一。若生若佛。求不可得。
八转法轮出现有五。一八正道为轮自性。二闻思修为轮因。三五蕴为助伴。四四谛作境界。五菩提涅盘为轮果。今经有十。一能转心证法不生。二所转体即三轮寂。三得果离断常。四教不可说。五本来清净。六触言皆转。七即用而寂。八即一而多。九横竖无碍。十深广无涯。能令三界所有声皆是如来说法音。
九涅盘出现有三。一性入清净涅盘。二真入圆寂涅盘。三示入方便涅盘。皆以摩诃般若解脱法身三法为体。不纵不横不并不别。如天之目。如世之伊。有十种相。一体性真常与万法同。二德用圆备令应即真。三出没常湛应迹无方。四亏盈不迁法身常然。五示灭妙存处有不有。六随世生灭长短不定。七有无互现随机起灭。八大用无涯分布舍利。九体离二边非实非虚。十结归无住悲智双运。
十见闻亲近能生众生三德善根。量云。
后明不信益者。如狂病人骂药。药入口中亦得病去。今语远益。如不轻菩萨。谤尚远益。况解行在身。此经信与不信俱得成佛。有何难哉。妄情未尽。不契本法。疑念消除。始知从来出现。今令外亡言象内绝思求。则庶几於出现之旨。今能信者。宿因熏种。若更不信。当来岂闻。然此一品。文法玄奥。能顿能圆。究诸佛本。罄诸法源。根本法轮更处其心。玄中玄也。
八三会普光明殿
三十八离世间品。悲智无碍行
意曰。世即虚伪器及有情。或云分段变易。离有四种。一随是大悲拣於小乘自利。二离是大智拣於凡夫染着。三菩萨悲无不智。世无不离。智无不悲。离无不世。四如来则境上世离两亡。心上则悲智双绝。能全随而常离。事离则不即世间。性离则即是世间。今事性二利为宗。顿成圆行为趣。普慧并问二百问普贤并答二千答者。表位虚行实也。
九逝多园林会
三十九入法界品。流通无尽经
意曰。法有五。谓有为无为俱存俱泯无障碍。界为性义因义。入亦有五。信入有为法界。解入无为法界。修行入俱存。证入俱泯。圆入无障碍。
本会顿入法界。末会渐入法界。顿中有渐。本中有末。
经云。不离逝多林如来座前。化现种种身云。徧往一切村营城邑。以种种言音。说四十二解脱法门。诸大声闻。身厕祇园。何不见闻广大佛德。不见润益甚深德如鬼见脓河。不见高显广大德如梦游天宫。不见幽道难见德如愚对雪山。不见秘藏难知德如隐伏藏。不见迥绝难测德如盲不见宝。不见智照难量德如净眼明见。不见周徧难思德如比丘入定。不见光显超世德如妙药翳形。不见微妙难怀德如二天随人。不见广大境界德如灭定不行。
意曰。声闻劣而不见闻。菩萨胜而能顿证。力用交彻。胜劣互收。成大缘起。方是深玄无差之差。则有三乘五性。差即无差。平等成佛。
末会有三。一文殊从善住楼出。一切部类俱随智转。舍利弗等六千比丘随逐。文殊如象王回观。诸比丘叹文殊德。六千道成言下。心无疲厌。成就佛法。得无碍眼。入大法海。於文殊足下成道。
二经历人间至福城东。说普照法界经。一万诸龙。发菩提心。三乘人会权归实。
三善财会。文殊为说诸法空。善财开发本有菩提心。寂然常住。依此参善知识。令普贤行速得圆满。有十种心。发足南行顺智光明。
一德云比丘住胜乐国。解行发心。踏着妙峰山顶。证佛二身行也。诸佛随念而现解也。
二海云比丘住海门国。净治心地。观於业海心海法海十二支。普眼法离见闻觉知。
三善住比丘在楞伽道。修行住。於法性空中往来经行。诸天作礼恭敬围绕。
四弥伽居士住达里国。从圣教生。说轮字法。妙音无碍。明利钝根。说二乘法。
五解脱长者住聚落中。以方便力八相成道。现一切剎。自心如水。诸佛如影。一念具足。
六海幢比丘住阎浮提。正心入定。离出入息。从身出生十四类。彼此如梦。在法性中现。
七休舍优婆夷住海潮处。不退大心。众宝庄严。离忧安隐。演不可说方便门。
八毗目瞿沙仙人住那罗国。童真三业。执善财手。见十佛剎。放善财手。还住自位不动。
九胜热婆罗门住伊沙那。为法王子。逆行如火聚。刀山似万行。善财投身下。得善住三昧。
十慈行童女住师子城。法水灌顶。庄严宫殿。皆见法界。诸佛令我各异门入。
一善见比丘往三眼国。具三种施。常生欢喜。圆光一寻。一念之中悉见诸佛。
二自在童子在河渚中。广行饶益。持三聚戒。修学算数。悟入神通。智慧光明。
三具足优婆夷在海住城。心无违逆。身无缨络。唯一小器。随众生欲饮食充满。八万眷属。
四明智居士住大兴城。心无屈挠。仰视虚空。随意出生。无量众生悉皆如意。仰视真精进。
五宝髻长者住师子城。心无痴乱。将善财入禅定宅。有十层八门。烧一元香。永离贫穷。
六普眼长者住藤根国。善现正位方便出生。合和一切香。唯用智波罗蜜。普见一切佛。
七无厌足王住多罗城。身行无着。见瞋害行逆行方便。一切众生皆如幻化。不恼一蚊一蚁。
八大光王住妙光城。以难得行建大慈幢。山川艹木。悉回向曲躬於王。愿力成就。
九不动优婆夷在安住国。用善法行。供养修臂佛。不生念欲之心。求法无厌。
十徧行外道住都萨罗。行真实行。化诸异见。示同其形。说一切处菩萨行门。
一鬻香长者住广大国。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别知一切香出处功能。有其十种。
二婆施罗船师。不坏善根。将诸商人入佛法海。行安隐道。珍宝充足。还阎浮提。
三无上胜在可乐城。等一切佛。理断事务。令舍非法顺行善法忍辱柔和。
四师子频呻比丘尼在迦陵林。以大精进。至一一处。徧坐宝树。众会不同。所说各异。
五婆须蜜女住险难国。无尽功德。在市廛北。离贪欲际。众生见我。随乐皆现。
六[鞥-合+(白-日+田)]瑟胝罗居士在善度城。善根坚固。开栴檀佛塔。见三世诸佛。不曾入般涅盘。
七观自在菩萨。随顺众生大悲行门。常在一切如来所。普现一切众生前。
八正趣菩萨。从法性空中来。同如之行。有一百种。一念不移。普至十方。供佛闻法。
九大天神在堕罗城。以无着无缚力。舒四无碍手。取四大海法水。自洗其心。能净他心。
十安住地神住摩竭国。用等法界善根足。按转心地。诸宝涌出。不可破坏。自在如意。
一婆珊婆演底夜神在迦毗城。生大欢喜。三心齐具。见佛说法。成熟众生如大云网。
二普德净光夜神。以净戒力。供佛说法。普游步解脱。
三喜目观察众生夜神。发光明身。现相似身云。於众生前。闻思修慧说一切法。
四普救众生夜神。如焰慧破四大空息三恶。为妙德女。修补故坏佛像。生在王家。
五去此不远。有寂静音海夜神。性相互乖。於此得胜观佛毛孔。作用无边。修十大法藏。
六守护一切众生夜神。般若现前。得大总持。说缘生法。为法轮光比丘尼。护持佛法。
七开敷一切树华夜神。远行大行。佛昔因地尽皆明见。为宝光明女。信知他人功德。
八大愿精进力夜神。普现色身。为善伏太子。救狱罪人。遇灯王佛。说圆满经。
九妙德夜神。善慧说法。十种受生藏。我皆亲近十释女瞿波。能受云雨法。曾为妙德女。探兰修微行。愿见威德主。今日已圆满。谛观无厌足。如意得自在。
一摩耶夫人。住此世界中。一切众生前。常现大愿身。三世诸佛。以愿智为母。我身不余本量。等於虚空。曾为道场神。又为莲池神及菩提树神。皆号我为母。
二天王光。有净庄严。造立伽蓝。得清净念。
三童子师徧友。都无言说。即得实无所得法。
四善知众艺童子。唱持四十二字母。皆得般若现前。
意曰。从文殊至天王光。皆带义理。唱但是声。故为义母。表住四十二。其实无穷。且如唱喝字时。入般若门。名金刚王剑。唱咄字时。入般若门。名师子踞地。
五贤胜优婆夷住无依处道场。出生一切智光明。
六坚固长者住无着念清净。於十方佛。求於正法。
七妙月长者住净光明。知佛德用无边。教化有情。
八无胜军长者住出生城。见佛十身无尽相庄严。
九最胜寂静婆罗门。住城愿语。一切所作皆得成就。
十德生有德住妙意华门城。得一切如幻因缘所生。
一慈氏菩萨。会缘入实相。住大庄严楼阁前。叹善财发菩提心。弹指出声。楼阁门开。善财得入三世不忘念。
二文殊菩萨。住普门城。智照无二相。昔受文殊教。历於一百一十城。即伸右手。摩善财顶。若离信自心。则一切善法不得成就。信与智无二也。三普贤菩萨。在如来前。於一一毛孔中。现无边光明云。善财见已生大欢喜。彼一切微尘中普贤。即伸右手。摩善财顶言。我法海中一文一句。未有不是舍转轮王身位而求得者。善财住自位。普贤摩顶已。证与诸佛等。
意曰。善财冥心得见三千大千微尘数善知识者。五根五尘皆善知识。略示一二。以例诸法。
一灯烛善知识。在如来座前。告善财言。我得解脱。名普照灯。於日没夜暗时。作大佛事。若人见我。生欢喜心。若天见我。生快乐心。龙神见我。生敬仰心。声闻见我。生寂静心。菩萨见我。生慈悲心。如诸菩萨其心如地。我岂能知。
二卓子善知识。在如来前。告善财言。我得解脱。名普皆平等。於三世诸佛一切众生。其心平等无有高下。犹如大地不生分别。如诸菩萨普覆三界。我岂能知。
三法堂善知识。在如来会上。告善财言。我得解脱。名普荫一切。若诸众生得见我者。生广大想。生清凉想。生寄特想。生听法想。一切凡圣常来此中。天龙围绕。闻法欢喜。作礼而退。
大方广佛华严经吞海集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