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大小乘释经部
- 华严部疏
- 华严经三十九品大意
华严经三十九品大意
梵行品者 表正念天子。白法慧菩萨言。佛子。一切世界诸菩萨众。依如来教。染衣出家。云何而得梵行清净。从菩萨位。逮於无上菩提之道。法慧菩萨言。佛子。菩萨修梵行时。应以十法而为所缘。作意观察。所谓身身业。语语业。意意业。佛法僧戒。应如是观。身是梵行耶。乃至戒是梵行耶。若是梵行。当知梵行则为非善。则为非法。则为浑浊。则为臭恶。则为不净。三业六根五蕴十二缘十八界六通三明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六波罗蜜。於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初发心时。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故。於中辩通十法。诸义名言。如经自具。
初发心功德品者 表天帝释。白法慧菩萨言。佛子。菩萨初发菩提之心。所得功德。其量几何。法慧菩萨言。此义甚深。难说难知。难分别。难信解。难证难行。难通达。难度量。难趣入。虽然我当承佛威力。而为汝说。佛子。假使有人。以一切乐具。供养东方阿僧祗世界所有众生。经於一劫。然后教令净持五戒。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经於一劫。如是功德。宁为多不。天帝释言。此人功德。比菩萨初发心功德。百分千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其中所说譬喻。条则广多。难可穷尽。数在经中。阅经可知。广明发心功德难量。如经自具。
明法品者 表精进慧菩萨。白法慧菩萨言。佛子。菩萨初发求一切智心。成就无量功德。具大庄严。升一切智乘。入菩萨正位。舍诸世间法。得出世间法。三世诸佛摄受决定。至於无上菩提之处。尔时法慧菩萨。告精进慧菩萨。善哉佛子。汝今为欲多所饶益。多所安乐。多所惠利。哀愍世间。问如是法。佛子。菩萨住十种不放逸法。得十种清净法。经中广多明文。如经自具。总以坚守净戒。精修密行。广度众生。成就智力。三世诸佛。同一体性。清净心故。此上三会。从须弥顶上帝释天宫。表须弥山顶品。表偈赞品。表十位品。表梵行品。表初发心功德品。表明法品。此六品经。是第三会始终一周。而为解分。为差别因果周之内。阅经至此。可知次序。
第四会。
升夜摩天宫品者 表如来威神力故。不离一切菩提树下及须弥山顶。而向於彼夜摩天宫宝庄严殿。时夜摩天王遥见佛来。即以神力。於其殿内。化作宝莲华藏师子之座。百万层级以为庄严。百万金网以为交络。种种庄严。数各百万。乃至光明而为照耀。百万夜摩天王恭敬顶礼。百万梵王百万菩萨赞佛功德。尔时天王说偈赞佛。皆以十偈。表叹功德。如此世界中夜摩天王。承佛神力。称扬赞叹。十方一切世界夜摩天王。悉亦如是。
夜摩天宫偈赞品者 表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萨。一一各与佛剎微尘数菩萨俱。从十万佛剎微尘数国土外诸世界中。而来集会。其名曰功德林菩萨等。所从来国。亲慧世界等。各於佛所。净修梵行。其所事佛。常住眼佛等。是诸菩萨至佛所已。顶礼其足。随所来方。化作摩尼藏师子之座。结跏趺坐。如此世界夜摩天王菩萨来集。十方一切世界悉亦如是。尔时功德林菩萨以偈颂言。佛放大光明。普照於十方。悉见天人尊。通达无障碍等。如是十林菩萨。各以十偈。赞佛功德行愿。利益群生。得菩提道。共成百偈。如经自具。
十行品者 表功德林菩萨。承佛神力。入菩萨善思惟三昧。入是三昧已。十方各过万佛剎微尘数世界外。有万佛剎微尘数诸佛。皆号功德林。而现其前。告功德林菩萨言。佛子。乃能入此三昧。此是十方诸佛。共加於汝。亦是如来往昔愿力。及诸菩萨众善根力。令汝入是三昧。而演说法。是时诸佛。即与十种智。又各伸右手。摩功德林菩萨顶。功德林即从定起。告诸菩萨言。佛子。菩萨行不可思议。与法界虚空界等。有十种行。三世诸佛之所宣说。何等为十。一者欢喜行。二者饶益行。三者无违逆行。四者无屈挠行。五者无痴乱行。六者善现行。七者无着行。八者难得行。九者善法行。十者真实行。如是十行之法。功用条则。一行之内。各有譬喻修行之功。利益众生。说是法时。十方世界六种震动。如此世界。夜摩天宫。说十行法。所现神变。十方世界悉以如是。又十林菩萨。各以十偈。重叙十行之内功德行愿。如经自具。共成百偈。
十无尽藏品者 表功德林菩萨。告诸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藏。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已说当说今说。何等为十。所谓信藏。戒藏。愧藏。惭藏。施藏。慧藏。念藏。持藏。辩藏。是为十。此十种藏。菩萨修行功用愿力。令诸菩萨究竟成就无上菩提。亦令一切世间所作悉皆究竟无尽大藏。此上夜摩天宫品。偈赞品。十行品。十无尽藏品。始终四会一周。
第五兜率天宫会。
升兜率天宫品者 表佛神力。故不离一切处菩提树下。及须弥顶夜摩天。而往兜率天宫一切妙宝所庄严殿。时兜率天王遥见佛来。於其殿上。敷摩尼藏师子之座。天诸妙宝之所集成。如来神力所现。无量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祗善根所生。於其殿内。种种庄严。一一各具百万亿种种供养。总有一百八十四个百万亿。又有一百零八个百万亿菩萨。及诸天神王八部等。一一均各百万亿数之众。恭敬供养。前后围绕。尔时世尊。於其殿内。升摩尼藏师子坐上。结跏趺坐。尔时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萨。一一各与万佛剎微尘数诸菩萨。俱来诣佛所。其名曰金刚幢菩萨等。所从来国。妙宝世界等。其所事佛。无尽幢佛等。至佛所已。顶礼佛足。随所来方。各化宝座。结跏趺坐。各各身放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祗光明。普照十方无边世界。现大神变。清净庄严。徧满虚空。等周法界。如此世界兜率天宫。诸菩萨众。来集於会。如是十方一切世界兜率天宫。悉亦如是。
尔时世尊。从两膝轮。放百千亿那由他光明。普照十方。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世界彼诸菩萨。皆见於此佛神变相。此诸菩萨亦见於彼一切如来神变之相。如是菩萨皆与如来。於往昔时。同种善根。修菩萨行。究竟到於大智彼岸。尔时金刚幢菩萨。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如来不出世 亦无有涅盘 以本大愿力 示现自在法
如是等十偈。赞佛功德。乃至十幢菩萨。各以十偈赞佛。如经自具。共有百偈。
十回向品者 表金刚幢菩萨。承佛神力。入菩萨智光三昧。入是三昧已。十方各过十万佛剎微尘数世界外。有十万佛剎微尘数诸佛。皆同一号。名金刚幢。咸称赞言。善哉佛子。乃能入此三昧。此是十方诸佛。共加於汝。而演说法。令诸菩萨得清净无畏故。护持如来种性故。演说诸菩萨十种回向故。三世诸佛咸演说故。何等为十。一者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者不坏回向。三者等一切诸佛回向。四者至一切处回向。五者无尽功德藏回向。六者入一切平等善根回向。七者随顺一切众生回向。八者真如相回向。九者无缚无着解脱回向。十者入法界无尽回向。此十种回向。三世诸佛已说当说今说。一一回向之内条则大愿。广多无数。又有二百四十六首偈颂。重叙此十种回向之内大愿功德。尔时佛神力故。在会诸菩萨众。周徧十方。咸作是言。善哉金刚幢。乃能说此十种诸大回向。我等於十方界。亦如是说。文辞句义。悉皆如是。我等来集。为汝作证。时金刚幢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以上此兜率天宫说十回向法门。第五会始终一周。
第六会。他化天宫说。
十地法门品者 表世尊在他化天王宫摩尼宝藏殿。与诸菩萨众。悉於他方来集。所有功德悉已修行。而得圆满。於不可说劫。说不能尽。其名曰金刚藏菩萨。而为上首。承佛神力。入菩萨大智慧光明三昧。入三昧已。即时十方过十亿佛剎微尘数世界外。有十亿佛剎微尘数诸佛。同名金刚藏。而现其前。作如是言。善哉善哉金刚藏。乃能入大智慧光明三昧。此是十方诸佛。共加於汝。亦是毗卢遮那如来本愿力故。尔时十方诸佛。即与十种智。各伸右手。摩金刚藏顶。摩顶已。金刚藏菩萨从三昧起。普告一切菩萨众言。佛子。诸菩萨愿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徧一切佛剎。救护众生。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入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智地。佛子。菩萨摩诃萨智地有十种。三世诸佛已说当说今说。我亦如是说。何等为十。一者欢喜地。二者离垢地。三者发光地。四者焰慧地。五者难胜地。六者现前地。七者远行地。八者不动地。九者善慧地。十者法云地。此十种地。是菩萨向菩提最上道。亦是清净法光明门。此十地法。功行愿力广大难量。不可为喻。初地菩萨多作大国王。二地多作阎浮提王。三地多作转轮圣王。四地多作忉利天王。五地多作夜摩天王。六地多作兜率天王。七地多作他化天王。八地多作小千界主。九地多作中千界主。十地多作大千界主。此十种地功用大愿广大无比。又总有三百八十六首偈颂。重叙十地之内功德大愿。如经自具。
七会菩提场中普光明殿说。
十定品者 表世尊在摩竭国菩提场中。始成正觉。於普光明殿。入剎那际三昧。以一切智自在神通力。现如来身清净无碍。住奢摩他。最极寂静。具大威德。与十佛剎微尘数菩萨俱。靡不皆入灌顶之位。获诸菩萨普见三昧。住於菩萨无住解脱。其名曰金刚慧菩萨等。於往昔时。皆与毗卢遮那如来。同修菩萨诸善根行。时普眼菩萨白佛言。世尊。普贤菩萨住菩萨不思议广大三昧。或出或入。一切三昧神通自在。无有休息。佛告普眼。今此会中。普贤菩萨当为汝说。尔时普贤菩萨。承佛神力在大众中。即时演说十大三昧。令三世一切菩萨悉皆具足得大自在。何等为十。一者普光大三昧。二者妙光大三昧。三者次第徧往诸佛国土大三昧。四者深心清净行大三昧。五者知过去庄严藏大三昧。六者智光明藏大三昧。七者了知一切世界佛庄严大三昧。八者众生差别身大三昧。九者法界自在大三昧。十者无碍轮大三昧。此十大三昧。诸大菩萨乃能善入。去来现在一切诸佛已说。若诸菩萨爱乐修习。则得成就。如是之人。则名为佛。则名如来。亦名导师。亦名大导师。亦名一切智。於此十大三昧。普摄一切众生。悉令清净。以方便智。示成佛道。於此十大三昧功用威力。如经自具。
十通品者 表佛命普贤菩萨。告诸菩萨。有十种通。何等为十。一者善知他心智神通。二者无碍天眼智神通。三者知过去劫宿命智神通。四者知尽未来际劫智神通。五者无碍清净天耳智神通。六者住无体性无动作往一切佛剎智神通。七者善分别一切言辞智神通。八者无数色身智神通。九者一切法智神通。十者得知一切三世无碍智神通。此十种神通功用广大威神自在之力。如经自具。
十忍品者 表普贤菩萨告诸菩萨摩诃萨。十种忍者。若得此忍。则得到於一切菩萨无碍忍地。一切佛法无碍无尽。何等为十。所谓音声忍。顺忍。无生法忍。如幻忍。如焰忍。如梦忍。如响忍。如影忍。如空忍。此十种忍。三世诸佛皆说。我今亦如是说。乃至如第十如空忍菩萨。成就此忍。得无来身。以无去故等。又以三十四偈。重叙此十忍中功行愿力。如经自具。
阿僧祗品者 表佛以阿僧祗数次绪演。至不可说不可说数尽之极。令诸世间入佛所知数量之义。一百洛叉为一俱胝。洛叉之数。此云为亿。俱胝之数。此云为兆。俱胝俱胝为一阿庾多。阿庾多阿庾多为一那由他。此云为一百兆。如是十十倍倍。加增加至一百二十种大数。至不可说不可说又不可说不可说。为一不可说转。其中名数。如经自具。此品为佛自说。
寿量品者 表心王菩萨告诸菩萨言。佛子。此娑婆世界。释迦如来佛剎一劫。於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剎。为一日一夜。极乐世界一劫。袈裟幢世界为一日一夜。袈裟幢世界一劫。於不退转音声轮世界。为一日一夜。音声轮世界一劫。於离垢世界。为一日一夜。离垢世界一劫。於善灯世界。为一日一夜。善灯世界一劫。於难超过世界。为一日一夜。难超过世界一劫。於庄严慧世界。为一日一夜。庄严慧世界一劫。於镜光明世界。为一日一夜。於镜光明世界一劫。如是次第。乃至百万阿僧祇世界。最后世界一劫。於胜莲华世界。为一日一夜。普贤菩萨及诸同行大菩萨等。充满其中。闻是说已。心得开通。知佛寿命非算数所知。亦非心力所及。如经自具。
菩萨住处品者 表心王菩萨摩诃萨於众会中。告诸菩萨言。佛子。东方有处。名仙人山。有菩萨名金刚胜。与诸菩萨。常住其中。南方有处。名胜峰山。有菩萨名法慧。与诸菩萨。常住其中。西方有处。名金刚焰山。有菩萨名精进无畏行。与诸菩萨。常住其中。北方有处。名香积山。有菩萨名曰香象。与诸菩萨。常住其中。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诸菩萨。常住其中。乃至乾陀罗国有一住处。名苫婆罗窟。从昔以来。诸菩萨众。於中止住。以上共有二十处诸大菩萨修行之所。以上从如来名号品。至菩萨住处品。共二十六品经为解分。为差别因果周。阅经至此。方知次序。
佛不思议法品者 表此大会之中有诸菩萨作是念。诸佛国土云何不思议。诸佛本愿云何不思议。诸佛种性云何不思议。诸佛出现云何不思议。诸佛身云何不思议。诸佛音声云何不思议。诸佛智慧云何不思议。诸佛自在云何不思议。诸佛无碍云何不思议。诸佛解脱云何不思议。尔时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则以神力加持。智慧光明照耀。令青莲华藏菩萨住佛无畏。入佛法界。护佛威德。神通自在。得佛无碍。广大观察。知一切佛种性。次第住不可说佛法方便。佛子。诸佛世尊。有无量住。有十种法。普徧无边法界。有十种念。念出生智。有十种不失时。有十种无比不思议境界。有十种出生智。有十种普入法界。有十种难信受广大法。有十种大功德离过清净。有十种究竟清净。有十种佛事。有十种无尽自海法。有十种常住。有十种演说无量诸佛法门。有十种为众生作佛事。有十种最胜法。有十种无障碍住。有十种最胜无上庄严。有十种自在法。有十种无量不思议圆满佛法。有十种广大佛事。有十种无二行自在法。有十种住住一切法。有十种知一切法尽无有余。有十种大那罗延幢勇徤法。有十种力。有十种速疾法。有十种一切智住。有十种无碍解脱。以上此一品经文。前有十种问。后有二十八种答。一种答中。具十种答。共有二百八十种无尽句答。佛不思议法中功用。如经自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