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纲

  上离相回向竟。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得一切佛剎平等。普严净一切世界故。得一切众生平等。普为转无碍法轮故。得一切菩萨平等。普出生一切智愿故。得一切诸佛平等。观察诸佛体无二故。得一切法平等。普知诸法性无易故。得一切世间平等。以方便智善解一切语言道故。得一切菩萨行平等。随种种善根尽回向故。得一切时平等。勤修佛事於一切时无断绝故。得一切业果平等。於世出世所有善根皆无染着咸究竟故。得一切佛自在神通平等。随顺世间现佛事故。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第八真如相回向。
  大文第三回向成益。及结名可知。
  菩萨摩诃萨住此回向。证得无量清净法门。能为如来大师子吼自在无畏。以善方便教化成就无量菩萨。於一切时未曾休息。得佛无量圆满之身。一身充徧一切世界。得佛无量圆满音声。一音开悟一切众生。得佛无量圆满之力。一毛孔中普能容纳一切国土。得佛无量圆满神通。置诸众生於一尘中。得佛无量圆满解脱。於一众生身示现一切诸佛境界成等正觉。得佛无量圆满三昧。一三昧中普能示现一切三昧。得佛无量圆满辩才。说一句法穷未来际而不可尽。悉除一切众生疑惑。得佛无量圆满众生具佛十力。尽众生界示成正觉。
  大文第二菩萨住此下明位果。初牒得因。后正得下正显所得。文有十句。初总。余别。皆云无量者。同如广大无尽故。皆云得佛者。同佛所证故。作佛事故。
  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以一切善根顺真如相回向。
  大文佛子下总以结示。
  尔时金刚幢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菩萨志乐常安住  正念坚固离痴惑  其心善软恒清凉  积集无边功德行  菩萨谦顺无违逆  所有志愿悉清净  已得智慧大光明  善能照了一切业  菩萨思惟业广大  种种差别甚希有  决意修行无退转  以此饶益诸群生  诸业差别无量种  菩萨一切勤修习  随顺众生不违意  普令心净生欢喜  已升调御人尊地  离诸热恼心无碍  於法於义悉善知  为利群生转勤习  菩萨所修众善行  无量无数种种别  於彼一切分别知  为利群生故回向  以妙智慧恒观察  究竟广大真实理  断诸有处悉无余  如彼真如善回向  譬如真如徧一切  如是普摄诸世间  菩萨以此心回向  悉令众生无所作  菩萨愿力徧一切  譬如真如无不在  若见不见念悉周  悉以功德而回向  夜中随住昼亦住  半月一月亦随住  若年若劫悉住中  真如如是行亦然  所有三世及剎土  一切众生与诸法  悉住其中无所住  以如是行而回向  譬如真如本自性  菩萨如是发大心  真如所在无不在  以如是行而回向  譬如真如本自性  其中未曾有一法  不得自性是真性  以如是业而回向  如真如相业亦尔  如真如性业亦尔  如真如性本真实  业亦如是同真如  譬如真如无边际  业亦如是无有边  而於其中无缚着  是故此业得清净  如是聪慧真佛子  志愿坚固不动摇  以其智力善通达  入於诸佛方便藏  觉悟法王真实法  於中无着亦无缚  如是自在心无碍  未曾见有一法起  如来法身所作业  一切世间如彼相  说诸法相皆无相  知如是相是知法  菩萨住是不思议  於中思议不可尽  入此不可思议处  思与非思皆寂灭  如是思惟诸法性  了达一切业差别  所有我执皆除灭  住於功德无能动  菩萨一切业果报  悉为无尽智所印  如是无尽自性尽  是故无尽方便灭  菩萨观心不在外  亦复不得在於内  知其心性无所有  我法皆离永寂灭  彼诸佛子如是知  一切法性常空寂  无有一法能造作  同於诸佛悟无我  了知一切诸世间  悉与真如性相等  见是不可思议相  是则能知无相法  若能住是甚深法  常乐修行菩萨行  为欲利益诸群生  大誓庄严无退转  是则超过於世间  不起生死妄分别  了达其心如幻化  勤修众行度群生  菩萨正念观世间  一切皆从业缘得  为欲救度修诸行  普摄三界无遗者  了知众生种种异  悉是想行所分别  於此观察悉明了  而不坏於诸法性  智者了知诸佛法  以如是行而回向  哀愍一切诸众生  令於实法正思惟
  第二应颂二十九偈。分二。初说偈仪。初六偈颂行体。於中先二偈所回行体。后四回向之行。三有十六偈颂离相回向。於中先九颂对如广辨。后七偈却颂约法直明。后六偈颂回向成益。末一偈结回向意。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三十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三十一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九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无着无缚解脱回向。
  第九无着无缚解脱回向。长行中亦先位行。后位果。前中初牒名征起。释名者。谓理智无依。不为能所见着相惑所缚。由此即名解脱。此约行体释之。故本业云以诸法无二。般若无生。二谛平等。三世一合相故。又解脱者。亦作用自在。如不思议等。此约行用。由摄善根。皆用回向。普贤三业。无边自在德用故。问於何无缚着耶。谓心等十。以自身有心身口业果。及所作佛事有世界佛剎众生法智等故。又问。不为何等所缚着耶。略如上说。别有十事五对。一由离凡故不缚生死。以出小乘故不着二乘。二离六识取不缚外境。离第七执不着於内。三离现行缚无种子着。四不取有缚不执空着。五无惑障缚无智障着。皆缚粗着细。若约一事。由着故缚。义如总中。或缚着一义。此约无碍大用受名。通能所回向。约脱惑障。无缚无着即是解脱。约用解脱乃无缚着之解脱。若望心等。亦是无缚着之心。即上体用并为其性。
  佛子。是菩萨摩诃萨於一切善根心生尊重。所谓於出生死心生尊重。於摄取一切善根心生尊重。於希求一切善根心生尊重。於悔诸过业心生尊重。於随喜善根心生尊重。於礼敬诸佛心生尊重。於合掌恭敬心生尊重。於顶礼塔庙心生尊重。於劝佛说法心生尊重。於如是等种种善根皆生尊重随顺忍可。
  第二广释中大文分三。一明所回善根。二佛子下能回向行。三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如三世下回向成益。初中有六行经。初一句总标尊重。别有十句。
  佛子。菩萨摩诃萨於彼善根皆生尊重随顺忍可时。究竟欣乐坚固信解。自得安住令他安住。勤修无着自在积集。成胜志乐住如来境。势力增长悉得知见。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以无着无缚解脱心。成就普贤身业。以无着无缚解脱心。清净普贤语业。以无着无缚解脱心。圆满普贤意业。以无着无缚解脱心。发起普贤广大精进。
  第二回向行中。初佛子於彼善根下三行经。仍前进修。拟将回向。次正明愿行中义有十门。大文分二。第一广显其相。后佛子以彼善根如是回向所谓心无缚下总结多门。前中分二。先明众生及菩提回向。后佛子以无着无缚解脱心回向不分别下回向实际。前明广大。后显甚深。前广大回向有六十一门。其甚深之内有二十门。并前尊重进修复二十门。总有一门一百显圆融无尽。深广无碍。为广大回向。就广大六十一门。广显普贤自在德用。大文为二。今初云以诸善根下四门内三。成就三业。以下诸门不出三慧故。后一精进。通策万行故。於中无着无缚解脱心。是能回之心。成就普贤身业。正是所回。他皆仿此。前诸善根。即是所回。故以善根之言下流八十门内。此一回向不愿成佛愿成普贤者。以普贤通於位前位后。得道不舍因行。穷尽生界利乐有情。故愿成普贤。即兼菩提众生二回向故。下别显中一一门内。皆摄法界自在德用。或理或行。或智或境。或自行或他生。或体或用。或因或果。或人或法。皆各总摄一切法。故不相从。
  上一段经总有四门总叙科义下列门。
  以无着无缚解脱心。具足普贤无碍音声陀罗尼门。其声广大普徧十方。以无着无缚解脱心。具足普贤见一切佛陀罗尼门。恒见十方一切诸佛。以无着无缚解脱心。成就解了一切音声陀罗尼门。同一切音说无量法。以无着无缚解脱心。成就普贤一切劫住陀罗尼门普於十方修菩萨行。
  别科略分为二。初二十三门显普贤自分究竟。即位中普贤。后三十四门显普贤胜进究竟。即位后普贤。二分无碍是普贤德。前即因圆果满。后即得道不舍因行。故二段中皆含因果。今初分三。初四成普贤总持德。二有十二门成普贤自在力用。三有七门愿成普贤行。然诸门德。皆约三业。今初总持。亦具三业。一语业总持。二身业见佛。三意业解了。后一三业用之时处。
  以无着无缚解脱心。成就普贤自在力。於一众生身中示修一切菩萨行。尽未来劫常无间断。如一众生身。一切众生身悉亦如是。以无着无缚解脱心。成就普贤自在力。普入一切众道场。普现一切诸佛前修菩萨行。以无着无缚解脱心。成就普贤佛自在力。於一门中示现经不可说不可说劫无有穷尽。令一切众生皆得悟入。以无着无缚解脱心。成就普贤佛自在力。於种种门中示现经不可说不可说劫无有穷尽。令一切众生皆得悟入。其身普现一切佛前。以无着无缚解脱心。成就普贤自在力。念念中令不可说不可说众生住十方智心无疲倦。以无着无缚解脱心。成就普贤自在力。於一切众生身中现一切佛自在神通。令一切众生住普贤行。以无着无缚解脱心。成就普贤自在力。於一切众生语言中作一切众生语言。令一切众生一一皆住一切智地。以无着无缚解脱心。成就普贤自在力。於一一众生身中普容纳一切众生身。令皆自谓成就佛身。以无着无缚解脱心。成就普贤自在力。能以一华庄严一切十方世界。以无着无缚解脱心。成就普贤自在力。出大音声普徧法界。周闻一切诸佛国土。摄受调伏一切众生。以无着无缚解脱心。成就普贤自在力。尽未来际不可说不可说劫。於念念中悉能徧入一切世界。以佛神力随念庄严。以无着无缚解脱心。成就普贤自在力。尽未来际所住之劫。常能徧入一切世界。示现成佛出兴於世。以无着无缚解脱心。成普贤行。一光普照尽虚空界一切世界。以无着无缚解脱心成普贤行。得无量智慧具一切神通。说种种法。以无着无缚解脱心成普贤行。入於如来尽一切劫不可测量神通智慧。以无着无缚解脱心成普贤行。住尽法界诸如来所。以佛神力修习一切诸菩萨行。身口意业曾无懈倦。以无着无缚解脱心成普实行。不违於义。不坏於法。言词清净乐说无尽。教化调伏一切众生。令其当得一切诸佛无上菩提。以无着无缚解脱心修普贤行。入一法门时放无量光照不思议一切法门。如一法门。一切法门皆亦如是。通达无碍。究竟当得一切智地。以无着无缚解脱心住菩萨行。於法自在到於普贤庄严彼岸。於一一境界。皆以一切智观察悟入。而一切智亦不穷尽。
  第二有十二门成普贤自在力用。於中二。先九愿一多摄入自在。次出大音声下三愿。明广大自在。第三有七愿成普贤行。於中二。初云成普贤行。一光普照下四愿成神通。次成普贤行不违於义下三愿成四辨。即显果满究竟。
  上二十三门明普贤自分究竟竟。
  以无着无缚解脱心。始从此生尽未来际。住普贤行常不休息。得一切智悟不可说不可说真实法。於法究竟无有迷惑。以无着无缚解脱心修普贤业。方便自在。得法光明。於诸菩萨所行之行。照了无碍。以无着无缚解脱心修普贤行。得一切方便智知一切方便。所谓无量方便。不思议方便。菩萨方便。一切智方便。一切菩萨调伏方便。转无量法轮方便。不可说时方便。说种种法方便。无边际无畏藏方便。说一切法无余方便。以无着无缚解脱心住普贤行。成就身业。令一切众生见者欢喜不生诽谤。发菩提心永不退转究竟清净。以无着无缚解脱心修普贤行。得了一切众生语言清净智。一切言词具足庄严。普应众生皆令欢喜。以无着无缚解脱心住普贤行。立殊胜志。具清净心。得广大神通广大智慧。普诣一切广大世间广大国土。广大众生所说一切如来不可说广大法。广大庄严圆满藏。以无着无缚解脱心。成满普贤回向行愿。得一切佛清净身清净心清净解。摄佛功德。住佛境界。智印普照。示现菩萨清净之业。善入一切差别句义。示诸佛菩萨广大自在。为一切众生现成正觉。以无着无缚解脱心。勤修普贤诸根行愿。得聪利根。调顺根。一切法自在根。无尽根。勤修一切善根根。一切佛境界平等根。受一切菩萨不退转记大精进根。了知一切佛法金刚界根。一切如来智慧光照金刚焰根。分别一切诸根自在根。安立无量众生於一切智根。无边广大根。一切圆满根。清净无碍根。以无着无缚解脱心。修普贤行得一切菩萨神力。所谓无量广大力神力。无量自在智神力。不动其身普现一切佛剎神力。无碍不断自在神力。普摄一切佛剎置於一处神力。一身徧满一切佛剎神力。无碍解脱游戏神力。无所作一念自在神力。住无性无依神力。一毛孔中次第安立不可说世界遍游法界诸佛道场示诸众生皆令得入大智慧门神力。
  大文第二明胜进究竟。有三十四门。於中分三。初有九门摄法广大自在德。次有十五门相即相入重重德。三有十门明微细容持甚深德。初中分六。一云始从此生下有三愿成智。次云成就身业下有二愿成利益。三云立殊胜志下有一愿广大三业。四云成满普贤下有一愿清净三业。五云勤修普贤下有一愿种诸善根。於中三业别有十四根。皆以胜用增上光显义故。立以根名。初聪利等三根。约眼等六。兼五受根。余约信等五根。一无尽信根。亦兼命根。勤修进根。次一切佛念根。次不退转是定根。余七皆慧。六一愿云修普贤行得一切菩萨神力。即愿神力三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