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纲

  第二广释中二。先明行所依身。次明依身起行。所依身中先得位。以身为万行之本。位为行道之地。今帝王等。明得位。然有位必有德。故次名具德。经云威德广被。下四行经明统领自在德。次云菩萨安住如是下三行余经。明正报殊胜德。次依身起行。具足修行一切布施下。先明随相回向。次离相。初即回向菩提及回向众生。次离相即回向实际。今随相中有三段。初总标列善根回向。次依标广显善根回向。三总结多门善根回向。今初标列中云具足修行一切布施。即所施之物。十九行经总列於此。后别开有六十门。次云其中众生。辨所施田。皆施与者不拣贤愚等。悉令满足。随所求故。次佛子如是施时下显能施回向之心。望前是能施回向之心。故云如是施时发善摄心。望后是能回向心故。故云发善摄心。如是回向故。故下诸门回向之内皆以此心贯之。所谓下列有六善摄。总收上来能施所施及以施物。
  佛子。菩萨摩诃萨随所施物无量无边。以彼善根如是回向。所谓以上妙食施众生时其心清净。於所施物无贪无着。无所顾吝。具足行施。愿一切众生得智慧食。心无障碍。了知食性无所贪着。但乐法喜出离之食。智慧充满。以法坚住。摄取善根。法身智身清净游行。哀愍众生。为作福田现受抟食。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食时善根回向。
  第二佛子下随文别释中。先总标施行。次所谓下一一别释。有六十门。内一一皆四。一施行。二回向。三双结二行。四回向所为。若阙所为则但有三。亦可合后二段为双结所为。此科宜记。今第一施食。以食为世命。贵贱同依。故首明之。文但有三。先明施行。言其心清净。离施过故。谓不求名利果报及怖畏等而行施故。不贪着者是无贪思。无顾悭者是无悭思。又施时无贪着。施已无顾吝。随所施行。与众生共。兼於理事。名为具足。此心在初。亦贯下诸段。次愿一切众生下回向行。然其所愿正为众生。令得成佛即回向菩提。下皆准之。是为下双结二行。
  佛子。菩萨摩诃萨若施饮时。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饮法味水。精勤修习。具菩萨道。断世渴爱。常求佛智离欲境界。得法喜乐。从清净法而生其身。常以三昧调摄其心。入智慧海。兴大法云。澍大法雨。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饮时善根回向。
  第二施饮中亦三。初施行。次以下二句。牒起。次所谓下别显愿相。下皆仿此。然所愿即顺物而发回向之愿。一一皆然。
  佛子。菩萨摩诃萨布施种种清净上味。所谓辛酸醎淡及以甘苦种种诸味。润泽具足。能令四大安隐调和。肌体盈满。气力强壮。其心清净常得欢喜。咽咀之时不欬不逆。诸根名利。内藏充实。毒不能侵。病不能伤。始终无患永得安乐。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得最上味。甘露充满。愿一切众生得法智味。了知一切诸味业用。愿一切众生得无量法味。了达法界。安住实际大法城中。愿一切众生作大法云周徧法界。普雨法雨。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得胜智味。无上法喜充满身心。愿一切众生得无贪着一切上味。不染世间一切诸味。常勤修习一切佛法。愿一切众生得一法味。了诸佛法悉无差别。愿一切众生得最胜味。乘一切智终无退转。愿一切众生得入诸佛无异法味。悉能分别一切诸根。愿一切众生法味增益。常得满足无碍佛法。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味时善根回向。为令一切众生勤修福德。皆悉具足无碍智身故。
  第三施味。愿得上味者佛但食入口悉为甘露。
  佛子。菩萨摩诃萨施车乘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皆得具足一切智乘。乘於大乘。不可坏乘。最胜乘。最上乘。速疾乘。大力乘。福德具足乘。出世间乘。出生无量诸菩萨乘。是为菩萨摩诃萨施车乘时善根回向。
  第四施车乘。义通车马。愿中皆约代步。以后第十六别施车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布施衣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得惭愧衣以覆其身。舍离邪道露形恶法。颜色润泽。皮肤细软。成就诸佛第一之乐。得最清净一切种智。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衣时善根回向。
  第五施衣。施衣能感妙色。以衣御寒。令颜色润泽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常以种种名华布施。所谓微妙香华。种种色华。无量奇妙华。善见华。可喜乐华。一切时华。天华。人华。世所珍爱华。甚芬馥悦意华。以如是等无量妙华。供养一切现在诸佛及佛灭后所有塔庙。或以供养说法之人。或以供养比丘僧宝一切菩萨诸善知识声闻独觉父母宗亲下至自身及余一切贫穷孤露。布施之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皆得诸佛三昧之华。悉能开敷一切诸法。愿一切众生皆得如佛见者欢喜心无厌足。愿一切众生所见顺惬。心无动乱。愿一切众生具行广大清净之业。愿一切众生常念善友心无变异。愿一切众生如阿伽陀药。能除一切烦恼众毒。愿一切众生成满大愿。皆悉得为无上智王。愿一切众生智慧日光破愚痴暗。愿一切众生菩提净月增长满足。愿一切众生入大宝州见善知识具足成就一切善根。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华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皆得清净无碍智故。
  第六施华。先列施物。后供养下明所施田。及自身者。身为福田。足法器故。依之进道。故施自身胜施外道无量。
  佛子。菩萨摩诃萨布施鬘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人所乐见。见者钦叹。见者亲善。见者爱乐。见者渴仰。见者除忧。见者生喜。见者离恶。见者常得亲近於佛。见者清净获一切智。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鬘时善根回向。
  第七施鬘。鬘者贯华如环而为首饰。或以璎身。
  佛子。菩萨摩诃萨布施香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愿一切众生具足戒香。得不缺戒。不杂戒。不污戒。无悔戒。离缠戒。无热戒。无犯戒。无边戒。出世戒。菩萨波罗蜜戒。愿一切众生以是戒故皆得成就诸佛戒身。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香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悉得圆满无碍戒蕴故。
  第八施香。准下十度万行皆香。此徧语戒者翻破戒之秽故。有十二愿。一不缺谓具持三聚。二不杂谓不杂外道。三不污谓无染心。涅盘云乃至染环钏声。亦名污菩萨戒。四无悔谓不犯重故。犯重之人多生悔恨。五不缠谓设有误犯深惭愧故。知其故犯。数犯不生惭愧。深爱着犯。见犯是福。名之谓缠。六无热。七无犯。谓定共相应故无惑热。常持如初故无犯。九无边。十出世谓道共相应。离断常边。成出世行故。十波罗蜜者谓远离二乘圆修十度方名不犯菩萨律仪。是智所赞戒。末句结因成果。谓五分之一。
  佛子。菩萨摩诃萨施涂香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施香普熏。悉能惠舍一切所有。愿一切众生戒香普熏。得於如来究竟净戒。愿一切众生忍香普熏。离於一切险害之心。愿一切众生精进香普熏。常服大乘精进甲冑。愿一切众生定香普熏。安住诸佛现前三昧。愿一切众生慧香普熏。一念得成无上智王。愿一切众生法香普熏。於无上法得无所畏。愿一切众生德香普熏。成就一切大功德智。愿一切众生菩提香普熏。得佛十力到於彼岸。愿一切众生清净白法妙香普熏。永灭一切不善之法。是为菩萨摩诃萨施涂香时善根回向。
  第九施涂香。十度皆有熏发资长菩提心。辟除蔽恶。俱得称香。
  佛子。菩萨摩诃萨施床座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得诸天床座。证大智慧。愿一切众生得贤圣床座。舍凡夫意住菩提心。愿一切众生得安乐床座。永离一切生死苦恼。愿一切众生得究竟床座。得见诸佛自在神通。愿一切众生得平等床座。恒普熏修一切善法。愿一切众生得最胜床座。具清净业世无与等。愿一切众生得安隐床座。证真实法具足究竟。愿一切众生得清净床座。修习如来净智境界。愿一切众生得安住床座。得善知识常随覆护。愿一切众生得师子床座。常如如来右胁而卧。是为菩萨摩诃萨施床座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修习正念善护诸根故。
  第十施床座。后第十八有别明施座。故晋译此为床敷。深见当也。
  佛子。菩萨摩诃萨施房舍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皆得安住清净佛剎。精勤修习一切功德。安住甚深三昧境界。舍离一切住处执着。了诸住处皆无所有。离诸世间住一切智。摄取一切诸佛所住。住究竟道安乐住处。恒住第一清净善根。终不舍离佛无上住处。是为菩萨摩诃萨施房舍时善根回向。为欲利益一切众生随其所应思惟救护故。
  第十一施房舍。言不舍佛无上住者。住大寂室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施住处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常获善利其心安乐。愿一切众生依如来住。依大智住。依善知识住。依尊胜住。依善行住。依大慈住。依大悲住。依六波罗蜜住。依大菩提心住。依一切菩萨道住。是为菩萨摩诃萨施住处时善根回向。为令一切福德清净故。究竟清净故。智清净故。道清净故。法清净故。戒清净故。志乐清净故。信解清净故。愿清净故。一切神通功德清净故。
  第十二施住处。言住处谓僧坊等。
  佛子。菩萨摩诃萨施诸灯明所谓酥灯。油灯。宝灯。摩尼灯。漆灯。火灯。沉水灯。栴檀灯。一切香灯。无量色光灯。施如是等无量灯时。为欲利益一切众生。为欲摄受一切众生。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得无量光普照一切诸佛正法。愿一切众生得清净光照见世间极微细色。愿一切众生得离翳光了众生界空无所有。愿一切众生得无边光身出妙光普照一切。愿一切众生得普照光於诸佛法心无退转。愿一切众生得佛净光一切剎中悉皆显现。愿一切众生得无碍光一光徧照一切法界。愿一切众生得无断光照诸佛剎光明不断。愿一切众生得智幢光普照世间。愿一切众生得无量色光照一切剎示现神力。菩萨如是施灯明时。为欲利益一切众生安乐一切众生故。以此善根随逐众生。以此善根摄受众生。以此善根分布众生。以此善根慈愍众生。以此善根覆育众生。以此善根救护众生。以此善根充满众生。以此善根缘念众生。以此善根等益众生。以此善根观察众生。是为菩萨摩诃萨施灯明时善根回向。如是回向无有障碍。普令众生住善根中。
  第十三施灯。言宝灯者如夜光之类。以沈水旃檀香。用和酥油。无量色者然膏色白。然漆色赤。然油色黄。然油色绿。如是种种愿中。瑜伽明施灯得净眼报。烧燃灯供佛。大能灭罪生福。令发愿言。当以大海为油。须弥为炷。然大明灯。照佛剎海。供养无休。又愿法门之灯。大愿为炷等。今文愿中具身智二光。并可思准。
  佛子。菩萨摩诃萨施汤药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於诸盖缠究竟得出。愿一切众生永离病身得如来身。愿一切众生作大良药灭除一切不善之病。愿一切众生成阿伽陀药安住菩萨不退转地。愿一切众生成如来药能拔一切烦恼毒箭。愿一切众生亲近贤圣灭除烦恼。修清净行。愿一切众生作大药王永除众病不令重发。愿一切众生作不坏药树。悉能救疗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得一切智光出众病箭。愿一切众生善解世间方药之法。所有疾病为其救疗。菩萨摩诃萨施汤药时为令一切众生永离众病故。究竟安隐故。究竟清净故。如佛无病故。拔除一切病箭故。得无尽坚固身故。得金刚围山所不坏身故。得坚固满足力故。得圆满不可夺佛乐故。得一切佛自在坚固身故。以诸善根如是回向。
  第十四施汤药。施药近果得无病报。如薄俱罗。远得药王树身等。愿中言不重发者。经云。世医所疗治。虽瘥还复发。如来所治者。毕竟不复发。言自在坚固身者。生公云。金刚为内照之实。非唯金色。故云自在。
  佛子。菩萨摩诃萨悉能惠施一切器物。所谓黄金器盛满杂宝。白银器盛众妙宝。瑠璃器盛种种宝。玻璃器盛满无量宝庄严具。砗磲器盛赤真珠。玛瑙器盛满珊瑚摩尼珠宝。白玉器盛众美食。栴檀器盛天衣服。金刚器盛众妙香。无量无数种种宝器盛无量无数种种众宝。或施诸佛。信佛福田不思议故。或施菩萨知善知识难值遇故。或施圣僧。为令佛法久住世故。或施声闻及辟支佛。於诸圣人生净信故。或施父母。为尊重故。或施师长。为恒诱诲令依圣教修功德故。或施下劣贫穷孤露。大慈大悲爱眼等视诸众生故。专意满足去来今世一切菩萨檀波罗蜜故。以一切物普施一切。终不厌舍诸众生故。如是施时。於其施物及以受者。皆无所着。菩萨摩诃萨以如是等种种宝器盛无量宝而布施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成等虚空无边藏器。念力广大。悉能受持世出世间一切经书无有忘失。愿一切众生成清净器。能悟诸佛甚深正法。愿一切众生成无上宝器。悉能受持三世佛法。愿一切众生成就如来广大法器。以不坏信摄受三世佛菩提法。愿一切众生成就最胜宝庄严器。住大威德菩提之心。愿一切众生成就功德所依处器。於诸如来无量智慧生净信解。愿一切众生成就趣入一切智器。究竟如来一碍解脱。愿一切众生得净未来劫菩萨行器。能令众生普皆安住一切智力。愿一切众生成就三世诸佛种性胜功德器。一切诸佛妙音所说悉能受持。愿一切众生成就容纳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世界一切如来众会道场器。为大丈夫赞说之首。劝请诸佛转正法轮。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器时善根回向。为欲普令一切众生皆得圆满普贤菩萨行愿器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