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纲

  诸佛种种方便门  出兴一切诸剎海  皆随众生心所乐  此是如来善权力  诸佛法身不思议  无色无形无影像  能为众生现众相  随其心乐悉令见  或为众生现短寿  或现住寿无量劫  法身十方普现前  随宜出现於世间  或有严净不思议  十方所有诸剎海  或唯严净一国土  於一示现悉无余  或随众生心所乐  示现难思种种乘  或有唯宣一乘法  一中方便现无量  或有自然成正觉  令少众生住於道  或有能於一念中  开悟群迷无有数  或於毛孔出化云  示现无量无边佛  一切世间皆现睹  种种方便度群生  或有言音普周徧  随其心乐而说法  不可思议大劫中  调伏无量众生海  或有无量庄严国  众会清净俨然坐  佛如云布在其中  十方剎海靡不充  诸佛方便不思议  随众生心悉现前  普住种种庄严剎  一切国土皆周徧
  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诸佛子。应知世界海。有世界海微尘数劫住。所谓或有阿僧祇劫住。或有无量劫住。或有无边劫住。或有无等劫住。或有不可数劫住。或有不可称劫住。或有不可思劫住。或有不可量劫住。或有不可说劫住。或有不可说不可说劫住。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尘数。尔时普贤菩萨。欲重宣其义。承佛威力。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世界海中种种劫  广大方便所庄严  十方国土咸观见  数量差别悉明了  我见十方世界海  劫数无量等众生  或长或短或无边  以佛音声今演说  我见十方诸剎海  或住国土微尘劫  或有一劫或无数  以愿种种各不同  或有纯净或纯染  或复染净二俱杂  愿海安立种种殊  住於众生心想中  往昔修行剎尘劫  获大清净世界海  诸佛境界具庄严  永住无边广大劫  有名种种宝光明  或名等音焰眼藏  离尘光明及贤劫  此清净劫摄一切  有清净劫一佛兴  或一劫中无量现  无尽方便大愿力  入於一切种种劫  或无量劫入一劫  或复一劫入多劫  一切劫海种种门  十方国土皆明现  或一切劫庄严事  於一劫中皆现睹  或一劫内所庄严  普入一切无边劫  始从一念终成劫  悉依众生心想生  一切剎海劫无边  以一方便皆清净
  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诸佛子。应知世界海。有世界海微尘数劫转变差别。所谓法如是故世界海无量成坏劫转变。染污众生住故世界海成染污劫转变。修广大福众生住故世界海成染净劫转变。信解菩萨住故世界海成染净劫转变。无量众生发菩提心故世界海纯清净劫转变。诸菩萨各各游诸世界故世界海无边庄严劫转变。十方一切世界海诸菩萨云集故世界海无量大庄严劫转变。诸佛世尊入涅盘故世界海庄严灭劫转变。诸佛出现於世故一切世界海广博严净劫转变。如来神通变化故世界海普清净劫转变。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尘数。尔时普贤菩萨。欲重宣其义。承佛威力。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一切诸国土  皆随业力生  汝等应观察  转变相如是  染污诸众生  业惑缠可怖  彼心令剎海  一切成染污  若有清净心  修诸福德行  彼心令剎海  杂染及清净  信解诸菩萨  於彼劫中生  随其心所有  杂染清净见  无量诸众生  悉发菩提心  彼心令剎海  住劫恒清净  无量亿菩萨  往诣於十方  庄严无有殊  劫中差别见  一一微尘内  佛剎如尘数  菩萨共云集  国土皆清净  世尊入涅盘  彼土庄严灭  众生无法器  世界成杂染  若有佛兴世  一切悉珍好  随其心清净  庄严皆具足  诸佛神通力  示现不思议  是时诸剎海  一切普清净
  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诸佛子。应知世界海。有世界海微尘数无差别。所谓一一世界海中。有世界海微尘数世界无差别。一一世界海中。诸佛出现所有威力无差别。一一世界海中一切道场。徧十方法界无差别。一一世界海中。一切如来道场众会无差别。一一世界海中。一切佛光明徧法界无差别。一一世界海中。一切佛变化名号无差别。一一世界海中。一切佛音声普徧世界海无边劫住无差别。一一世界海中。法轮方便无差别。一一世界海中。一切世界海普入一尘无差别。一一世界海中。一一微尘一切三世诸佛世尊广大境界。皆於中现无差别。诸佛子。世界海无差别略说如是。若广说者。有世界海微尘数无差别。尔时普贤菩萨。欲重宣其义。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一微尘中多剎海  处所各别悉严净  如是无量入一中  一一区分无杂越  一一尘内难思佛  随众生心普现前  一切剎海靡不周  如是方便无差别  一一尘中诸树王  种种庄严悉垂布  十方国土皆同现  如是一切无差别  一一尘内微尘众  悉共围绕人中主  出过一切徧世间  亦不迫隘相杂乱  一一尘中无量光  普徧十方诸国土  悉现诸佛菩提行  一切剎海无差别  一一尘中无量身  变化如云普周徧  以佛神通导群品  十方国土亦无别  一一尘中说众法  其法清净如轮转  种种方便自在门  一切皆演无差别  一尘普演诸佛音  充满法器诸众生  徧住剎海无央劫  如是音声亦无异  剎海无量妙庄严  於一尘中无不入  如是诸佛神通力  一切皆由业性起  一一尘中三世佛  随其所乐悉令见  体性无来亦无去  以愿力故徧世间
  此下别释十事不同。则为十段。一一皆有长行偈颂。今初起具因缘。标中略举十种。通成三世一切佛剎。何者下征列十缘。然佛土之义虽有多种。不出其三。一法性土。二受用土。三变化土。若开受用。有自有他则成四土。统唯二种。谓净及秽。或性及相。今融而为一。有异余宗。又此净土一质不成。净秽亏盈。异质不成一理齐平。有质不成搜源则冥。无质不成缘起万形。故形夺圆融无有障碍。土既不等。因缘亦殊。今文十中初三通显。次四分别明。后三即融摄转变。言初三者。一如来神力者谓一切净秽等土皆是如来通慧力成。为物而取。拟将普应。二法如是者。梵云达磨多此云法尔。或云法性。若是法性。即以本识如来藏身为所依持。恒顿变起外诸器界。三众生业力者。业有善恶。土有净秽。次四别明者。有因有缘。初一自受用土因。大圆镜智之所成故。二变化土因。谓众生菩萨共构一缘。各随行业来生其国。凡圣同居。三四二种他受用土因。然初即初地已上。如十大愿中修净土愿是也。后即八地已上。功用不退行之所成故。八地中有净土分。后三融摄者通於因缘。初一即八地已上。搅大海为酥酪。变大地作黄金。以染为净。以净为染。自在摄生故。十自在中有剎自在。穷其因者。清净胜解。胜解印持随心转变。次一谓成正觉时。其身充满十方世界微尘剎土。念劫圆融。一时成立。由二种因。一善根所流语因也。二成道势力。明果用也。此一受用变化相融也。即如经初摩竭陀地坚固等。后一无问成与不成常能融摄。又前是妙觉。此是等觉。其法性土。为诸土之体。其偈颂中。初一偈颂如来神力。二一偈颂同集善根。三一偈颂成一切智。四一偈颂六七二句。五一偈颂众生行业。六一偈颂菩萨胜解。七一偈颂普贤行愿。八二偈颂如来自在。
  上总明世界起具因缘。次二所依住。三形状。四体性。五庄严。六清净。七佛出兴。八住劫不同。九住劫转变。十无差别。如是次第。下文各有长行偈颂。临文可知。疏各有多义。学者寻之。
  上世界成就品竟。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七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八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华藏世界品第五之一

  此品来意者。前品通明诸佛剎海。今此别明本师所严依果。答世界海问。故次来也。梵本具云华藏庄严严具世界海徧清净功德海光明品。译人嫌繁。乃今太略。应云莲华藏庄严世界海品。谓莲华含子之处目之曰藏。今剎种及剎为大莲华之所含藏。故云华藏。其中一一境界皆有剎海尘数清净功德。故曰庄严。世界深广目之为海。然此世界海略举二因。一约众生如来藏识。即是香海。故楞伽云藏识海。亦法性海。依无住本是为风轮。亦妄想风。於此海中有因果相。恒沙性德即是正因之华。世出世间未来果法皆悉含摄。故名为藏。若以法性为海。心即是华。含藏亦尔。然此藏识相分之中。半为外器。不执受故。半为内身。执为自性。生觉受故。二约诸佛。谓以大愿风持大悲海。生无边行华。含藏二利染净果法。重迭无碍。故所感剎相状如之。是以出现中。多将世界以喻佛德。
  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诸佛子。此华藏庄严世界海。是毗卢遮那如来往昔於世界海微尘数劫修菩萨行时。一一劫中。亲近世界海微尘数佛。一一佛所。净修世界海微尘数大愿之所严净。诸佛子。此华藏庄严世界海。有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所持。其最下风轮名平等住。能持其上一切宝焰炽然庄严。次上风轮名出生种种宝庄严。能持其上净光照耀摩尼王幢。次上风轮名宝威德。能持其上一切宝铃。次上风轮名平等焰。能持其上日光明相摩尼王轮。次上风轮名种种普庄严。能持其上光明轮华。次上风轮名普清净。能持其上一切华焰师子座。次上风轮名声徧十方。能持其上一切珠王幢。次上风轮名一切宝光明。能持其上一切摩尼王树华。次上风轮名速疾普持。能持其上一切香摩尼须弥云。次上风轮名种种宫殿游行。能持其上一切宝色香台云。诸佛子。彼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最在上者。名殊胜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庄严香水海。此香水海有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蕊香幢。华藏庄严世界海住在其中。四方均平清净坚固。金刚轮山周匝围绕。地海众树各有区别。是时普贤菩萨。欲重宣其义。承佛神力。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世尊往昔於诸有  微尘佛所修净业  故获种种宝光明  华藏庄严世界海  广大悲云徧一切  舍身无量等剎尘  以昔劫海修行力  今此世界无诸垢  放大光明徧住空  风力所持无动摇  佛藏摩尼普严饰  如来愿力令清净  普散摩尼妙藏华  以昔愿力空中住  种种坚固庄严海  光云垂布满十方  诸摩尼中菩萨云  普诣十方光炽然  光焰成轮妙华饰  法界周流靡不徧  一切宝中放净光  其光普照众生海  十方国土皆周徧  咸令出苦向菩提  宝中佛数等众生  从其毛孔出化形  梵主帝释轮王等  一切众生及诸佛  化现光明等法界  光中演说诸佛名  种种方便示调伏  普应群心无不尽  华藏世界所有尘  一一尘中见法界  宝光现佛如云集  此是如来剎自在  广大愿云周法界  於一切劫化群生  普贤智地行悉成  所有庄严从此出
  此下释文一品分三。初明华藏因果自体。二明藏海安住庄严。三明所持剎网差别。有长行偈颂。今初指此华严剎海是我本师修因所净即显因深广。一剎海尘劫修。则时长。遇剎海尘数佛。则不唯一佛。三净剎海尘数愿。则不唯一无生行。故云深广。此显因深。属於果人。次下彰果体相辨其宽容。后先辨持世之风轮。文云此华藏世界有微尘数风轮所持。此明风轮为能持。华藏剎为所持。其风轮有多名。其最上者名殊胜威光藏。是则积多风轮以为能持。则所积者厚。故有力能持。其所持者最下一大海。名普光摩尼庄严香水海。此为华藏之总海。即是世界海。次云此香水海有莲华。名种种光明蕊香幢。此总举香水海中一朵莲华。此中含有佛剎微尘数香水海。各有莲华持多佛剎。是为剎海。故次云此世界海大地中。有不可说佛剎微尘数香水海。此海在蕊香所持金刚地上。是为剎种。此蕊香幢所含多多剎种。如莲华之蕊。一蕊是一剎种。亦各有二十重。今且总辨主剎。总名为世界海。向后剎网安布。乃明伴剎。故先云华藏庄严世界海安住其中。已上明风轮持香水海。海中出莲华。华中含多剎种。成世界海。以彰果体宽容。初长行。次偈颂。颂长行之义。末后二偈明剎自在。
  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诸佛子。此华藏庄严世界海。大轮围山住日珠王莲华之上。旃檀摩尼以为其身。威德宝王以为其峰。妙香摩尼而作其轮。焰藏金刚所共成立。一切香水流注其间。众宝为林妙华开敷。香草布地明珠间饰。种种香华处处盈满。摩尼为网。周而垂覆。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尘数众妙庄严。尔时普贤菩萨。欲重宣其义。承佛神力。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世界大海无有边  宝轮清净种种色  所有庄严尽奇妙  此由如来神力起  摩尼宝轮妙香轮  及以真珠灯焰轮  种种妙宝为严饰  清净轮围所安住  坚固摩尼以为藏  阎浮檀金作严饰  舒光作焰徧十方  内外映彻皆清净  金刚摩尼所集成  复雨摩尼诸妙宝  其宝精奇非一种  放净光明普严丽  香水分流无量色  散诸华宝及旃檀  众莲竞发如衣布  珍草罗生悉芬馥  无量宝树普庄严  开华发蕊色炽然  种种名衣在其内  光云四照常圆满  无量无边大菩萨  执盖焚香充法界  悉发一切妙音声  普转如来正法轮  诸摩尼树宝末成  一一宝末现光明  毗卢遮那清净身  悉入其中普令见  诸庄严中现佛身  无边色相无央数  悉往十方无不徧  所化众生亦无限  一切庄严出妙音  演说如来本愿轮  十方所有净剎海  佛自在力咸令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