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史传部
- 释迦传
- 释迦如来成道记注
释迦如来成道记注
面门者口也。放光表最极之相也。佛光佛声山摇地震。皆相也。尘剎者无数佛国也。涅盘后分经云。十方世界一切震动。出大音声。唱言苦哉痛哉。如何一旦世间孤露。慧日灭没。丧真慈父。一切大海混浊涌沸。苦痛之声遍满世界。梁僧瑶法师云。无情尚尔。况有心者哉。
异类变容同现奢华之血。
涅盘经云。一切天龙八部人民悲恼痛切。身皮血见。如波罗奢华。梁僧亮法师释云。天竺有此华。其叶白。其脉赤也。
受纯陀之后供。
梵云纯陀。此云解妙义。是拘尸城工巧之子。来白佛言。为令世间得善果报。受我最后之供。佛许之。或问曰。经云。人天四众国王豪族皆来献供。如来皆不受。何故受此工巧子微供耶。答曰。亮法师释云。佛意不欲弃少从多。遗卑就胜。而纯陀生地虽贱。而志德甚大。苟有其道。不在贵贱。使厕下之徒皆不自轻也。言志德大者。盖悟常住法。又有言曰。为令世间得善果报。天王人王并诸豪族虽竞献珍妙。谅阙此心。亦如左传云。黍稷非馨。明德斯馨矣。问。经云。如来之身如全剂金刚无所熟二藏。在世洎灭。何故受食耶。答。此非实事。涅盘经云。如来之身已於无量阿僧祗劫不受饮食。为诸声闻说。先受二牧女乳糜。为诸众生。复受纯陀后供。又菩萨处胎经云。至九地菩萨方见如来食。时言捷疾。天人接佛所食。将往十方世界施作佛事。若维摩化人取香积佛饭也。
纳毗夜之密言。
毗字合作卑字。梵云波卑夜。译云恶。是魔王波旬名也。涅盘经云。魔王持宝献供上佛。并说咒护法。佛言。我受汝咒。为护将来众生及四部弟子故。
唱四德以显三伊。
四德者。常乐我净。此四是涅盘果也。三伊者。谓般若.解脱.法身。此三是涅盘体也。梵书伊字只三点。一点在上表法身。两点在下。左点表般若。右点表解脱。此约能依所依论也。涅盘经云。如来唱言。我今安住如是三法。为众生故。名入般涅盘。
指万有而归一性。
万有者。有情大数也。一性者。佛性也。如来至涅盘会上。方直指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训多罗迦叶四十二请问已周。
涅盘会上有多罗聚落迦叶氏菩萨。申三十四问。首言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复以何因缘得大坚固力。云何於此经究竟到彼岸等。按梁武帝为高僧宝亮法师制涅盘经义疏序。略云。发迦叶之愤悱。吐真实之诚言。三十四问参差异辨。方便劝诱。各随言答。今言四十二。是泽州远法师疏分开也。
度须跋陀罗八十一化缘将毕。
梵云须跋陀罗。华言善贤。是外道之师。闻佛说涅盘甚深之义。智超惑亡。投佛出家。佛命善来比丘。须发自落。袈裟挂身。即席证阿罗汉果。年已八十一。佛记言。此我最后得度弟子也。
破十仙之横计使获朝闻。
十仙者。涅盘经云。一阐提首那。二婆私咤。三先尼。四迦叶氏。五富那。六净梵志。七犊子。八纳衣梵志。九弘广婆罗门。十须跋陀罗。此十仙皆是外道上首。有大名称。国王师重。其徒实繁。於涅盘会上各肆本宗所见。竞纵伪辨。问难如来。如来一一破其宗计。由是词穷理尽。亡羊多岐。同归一路。即席皆证道果。朝闻者道也。论语云。朝闻道夕死可矣。
建四塔之崇规遐滋末叶。
此谓人闻四塔也。一如来生处塔。二如来成道处塔。三如来转法轮处塔。四如来般涅盘处塔。
将欲明有为之有灭表无相以无生。
有为者世谛法也。一百法中。九十四法皆生灭法。般若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无相者真谛也。无为法性。众伪已尽。非一切相。故非生灭也。
上升金刚身往复虚空界。
涅盘经云。如来以黄金色身示诸大众言。我於累劫修难行苦行。得此金刚不坏之身。我今化缘已毕。将入涅盘。汝等细观。今日则有。明日即无。乃从宝床上升空中。高七多罗树。如是七反。复归宝床。
日月其犹坠落萤光如何久留。
日月天寿五百岁。即人间一千八百万岁。以人寿百年比之。若萤火也。教示胜光王经云。日月有神用势力。放大光明。遍照世间。终归隐没。无常经云。大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
诫有常身使无放逸。
四大.五蕴.三十六物。是无常身。而凡夫外道计之为常。涅盘经云。佛言。我於往昔。为汝等故。无量劫舍身命财。求无上菩提。是故汝等於我灭后。应广修行。速出三有。勿复懈怠。散心放逸。此如来最后垂诫。
於是还登玉座首卧鹤林。
还登者。如来自空下也。玉座者。即所卧宝床也。首卧者。谓北首卧也。天竺以北为上故。又表佛涅盘后。遗法久炽北天故。佛涅盘处有树。梵云娑罗。华言坚固。四方各二。合则成八。高五丈。上合下离。其树佛灭时枯悴变色如白鹤。故云鹤林。
遍游三昧之门将复一真之性。
三昧者正定也。一切圣人所由。故曰门也。一真性者法界也。涅盘经云。大涅盘者是诸佛如来法界。
逆入顺入全超半超。
此叙遍游三昧门也。涅盘经云。如来临般涅盘时。入初禅。初禅出入二禅。如是乃至四空处天。入灭尽定。此名顺入。若出灭定入非非想天定。乃至出初禅。此名逆入。若初禅入三禅出。三禅入空处出。乃至非非想处出。此名半超。若初禅入乃至非非想天定出。此名全超。如是超禅。经七反复。乃告大众。我以佛眼遍观三界一切诸法。无明本际性本解脱。以是因缘。我今安住常寂灭光。名大般涅盘。
依四禅之等持湛三点之圆寂。
涅盘经云。世尊於娑罗林下寝宝床上。於其中夜入第四禅寂然。便般涅盘。等持者。梵云三摩地。谓平等任持一聚心心所法。令不散乱。深取所缘。名等持。即七定之一也。今言依四禅。合是根本定。梵云驮那演那。此云静虑。婆沙论云。此定定慧平等。余定阙少。不名静虑。此通有漏无漏有心。不通无心。湛者寂然也。三点者。见上伊字注。圆寂者。涅盘也。梵云波利眤缚南。此云圆寂。圆谓德无不备。寂谓障无不尽。故今称涅盘亦梵语之略。具足应云般利涅盘那。华言普究竟。谓一切烦恼结习普究竟故。
是时也人天叫躄鸟兽哀唬飘风骤云山吼波逆。
此略叙佛涅盘时变异之相。文可解也。按古今论衡云。佛涅盘时。当此土周穆王五十二年壬申之岁二月十五日也。是日暴风急起。发损人舍。摧折林木。山川大地宫殿震动。穆王问群臣。太史扈多奏。西方圣人入灭。哀相现尔。涅盘经。师子吼菩萨问曰。如来何故二月十五而般涅盘。佛言。春阳之月。华木荣茂。鸟兽孚乳。众生多起常想。如来为破如是想故。若以世寿算。佛止此年七十九岁矣。金光明经。信相菩萨作是思惟。释迦如来寿命短促。方八十年。于时所居忽然广博严净。有四如来现在其前而告之曰。一切诸水可知几滴。诸须弥山可知斤两。一切大地可知尘数。虚空分界可知边际。无有能算释尊寿命。不应生疑。
案轮王之古式方俟葬仪。
涅盘经云。阿难问佛葬法如何。佛言。当依转轮圣王仪式。
命力士以捧持竟无能动。
拘尸城力士。诸国无疋。共举金棺。竟不能动。此时摩耶夫人自忉利天下至涅盘处。执佛衣钵钖杖唬动闷绝。尔时如来金棺自开。起身合掌问讯慈母。远屈下来。诸行法尔。愿勿啼泣。阿难白佛。后人设问如何应答。佛言。但云佛涅盘后。摩耶夫人下来。佛为将来不孝众生从金棺起。合掌问讯。应如是答。
繇是金棺自举绕拘尸之大城。
涅盘经云。如来欲令一切众生得平等福。金棺自举升虚空中。徐徐而行。天人龙神香华音乐随绕供养。自拘尸城西门入东门出。南门入北门出。如是出入。经于七反。人民瞻礼讫。然后自至茶毗香台之上。
宝炬不然驻阇维之盛礼。
梵云阇维。此云焚烧。经云。一切人天皆执宝炬。欲然香薪。火到皆灭。阿难告众曰。如来待大迦叶。故未然也。
莫不未生怨在於王舍创结梦於十号慈尊。
未生怨。即王舍城主阿阇世王小名也。佛涅盘时。王卧疾。得五恶梦。及窹方知佛已入灭。十号谓如来.应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也。慈者大慈四等心之一也。
大迦叶远下鸡峰获瞻礼於千辐轮足。
鸡峰者山有三峰。如仰布鸡足。名鸡足山。摩诃迦叶在彼住止。去拘尸城远。闻佛入灭。不运神足。将五百众奔至双林。七日方到。佛出双足於棺外示之。迦叶瞻礼悲泣。见足底千辐轮相金色炳耀。说偈赞讫。於是如来出大音声。我以正法眼付汝。当作依止。然后佛足还入棺中如故。
毕以兜罗致[迭*毛]圣火自焚。
兜罗者天竺绵也。致[迭*毛]者天竺贵布也。依转轮王葬式缠裹全身。火既不然。迦叶语曰。如来金刚之身非世间火而能烧之。於是如来以大悲力从心卍字中涌火而自然之。故云圣火。
爇王众栴檀之薪注帝释金瓶之水。
荼毗香薪。皆天王人王所奉。故曰王众栴檀也。帝释先告佛乞半身舍利归天供养。佛唯许右颊上腭一牙。洎火已焚。七日而烈焰未灭。龙王作念扑灭是火。先取舍利。皆尽力不能沃灭。及天帝释躬持金瓶注水。火乃息矣。见裹佛身千[迭*毛]唯着身。并最上二[迭*毛]宛在中间。诸[迭*毛]皆为灰烬。其顶骨乃四牙灿然不动。帝释禀教。惟取所许一牙。迎归天宫建塔安置供养。此天上第四塔也。
彼愿力犹在悲心尚熏碎金刚之胜身为舍利之遗骨。
一切佛始发心皆有四愿。一云未度令度。而众生界未尽。我愿亦未尽。故於真如界中大悲心内现起化身。广度众生。虽示灭度而留舍利流布世间。令瞻奉供养发心生善。故云愿力犹在。悲心尚熏也。涅盘经云。以胜金刚定。自碎金刚身。不舍於大悲。舍利犹分布。
於是八国严卫四兵肃容各自捧於金坛竞归兴於宝塔。
八国者。天竺强国也。四兵者。象马车步也。坛者瓶属。以金为之。梵云苏鍮婆。此云宝塔。凡土木砖石成者。但有佛舍利。皆名宝塔。菩萨处胎经云。佛灭度后有舍利八斛四斗。八国王各严四兵来争。乃至天龙八部皆兴夺心。时有智臣告曰。诸王若争。须有胜负。如来舍利不成利益。我当分为三分。一分奉诸天。一分与龙神。一分分八国。由是众心悦随。各将金坛盛贮。迎归本国建塔供养。
於是若牙若发迦叶波礼於忉利天宫。
忉利天帝释建塔有四。一如来发塔。即悉达太子入雪山时自截下发掷於空中者。二箭云。憍梵波提头面礼众中清净大德僧。象王既去象子随。太师既灭我亦灭。於是化火自焚。
一灯灭而一灯续。
灯者。如来正法眼喻如灯也。有照暗除昏之用。故净名有无尽灯义在此也。如来般涅盘时。付嘱大迦叶。迦叶灭度付阿难。阿难灭度付商那和修。自下二十七祖但一人传一人。故圭峰云。先祖草昧防失。故一人传一人。世代已有所。凭任千灯千照。
莫不大迦叶云迎千众。
佛既涅盘。诸外道喜曰。瞿昙在日。教法犹火。今既灭度。不久扑灭。时梵王帝释与诸天王皆来请迦叶曰。如来以正法眼付嘱尊者。宜早结集。於是迦叶遣使往弥卢山顶。击铜揵椎。声中有言。遍召圣弟子无学千人至摩竭提国上茆城毕钵罗窟。请阿阇世王为檀越外护。结集遗教。
阿难陀雷吼三轮。
梵云阿难陀。华言庆喜。是佛堂弟。出家之后。二十年为佛侍者。多闻第一。初结集场中唯取无学圣人。时阿难尚居学地。被迦叶揖出众。阿难愤闷。乃於林中习上地定。断尽烦恼残结。即证阿罗汉果。即来门外白众求入。迦叶语曰。若已得无学。当从门隙中入。阿难应声乃入。礼拜大众。迦叶请优波离集律藏。阿难集经藏。阿难升座。众有三疑。一疑佛再出。二疑他方佛来。三疑阿难成佛。洎阿难唱如是我闻。群疑皆释。言雷吼者。法句经云。比丘摩诃卢达嚫。声如雷吼。或以阿难比之。三轮者谓声舌语也。然声有五德。一甚深如雷。二清彻远闻。三听者无厌。四入心爱乐。五谛了易解。阿难具此。故云雷吼三轮。
商那表定於未来。
如来在日游摩突罗国。指一青林谓阿难曰。此名优娄茶山。吾涅盘后有比丘名商那和修。於此起伽蓝。说法教化多所利益。至佛灭度后。阿难弟子名商那和修。阿难欲灭。付法与之。大行教化。果如佛言。商那度优波鞠多长者为弟子。一日至彼所坐床上。鞠多诸弟子皆不识。多起慢心。商那乃举手空中。甘露雨下。现五百法门。鞠多不识。商那曰。佛入此定。目连不达。目连入诸。比丘不达。我入。汝不识。我得七万七千本生经。八万毗尼。八万毗昙。汝皆不达。我若去。诸法门随去也。
鞠多化筹而盈室。
优婆鞠多。商那和修付法弟子也。佛在日有外道尼犍子。名萨遮。聪明辨利。博达众论。诸王皆拜为师。然知佛法正妙。欲求出家。来白佛言。若我出家得如佛否。佛言不得。又问如舍利弗.目乾连乃至问如已下五百比丘否。佛皆云不得。若我灭后无诸大人然后如也。佛语众曰。我灭近百年。此外道生摩突罗国。名优波鞠多。华言近护。出家证果。化人无数。至期皆如佛记。於中印土说法教化。凡受化俗人夫妇偕得道者。即掷一筹置於石室中。室高二丈。纵横三丈。其筹遂满。至鞠多灭度。弟子名通真量。只用此筹阇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