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

  至元二十六年。诏集僧诵梵寺所贮经。命帝师及西僧作佛事 按元史世祖本纪。至元二十六年冬十二月。诏天下梵寺所贮藏经。集僧看诵。仍给所费。俾为岁例。幸大圣寿万安寺置旃檀佛像。命帝师及西僧。作佛事坐静二十会。
  至元二十七年。立营田提举司。掌僧寺赀产。禁诸王遣僧建寺扰民。是岁作佛事凡七十二会 按元史世祖本纪。至元二十七年三月。立江南营田提举司。秩从五品。掌僧寺赀产。六月缮写金字藏经。凡糜金三千二百四十四两。九月乙巳。禁诸王遣僧建寺拨民。是岁命帝师西僧。递作佛事。坐静於万寿山厚载门茶罕脑儿圣寿万安寺桓州南屏庵双泉等所。凡七十二会。
  至元二十八年。以辇真朮纳思为释教都总统。授吃剌思八斡节儿为帝师 按元史世祖本纪。至元二十八年春二月癸酉。以陇西四川总摄辇真朮纳思。为诸路释教都总统。五月遣脱脱塔剌海忽辛三人追究僧官江淮总摄杨琏真加等盗用官物。辛亥罢脱脱塔剌海忽辛等理算僧官钱谷十二月宣政院臣言。宋全太后瀛国公母子以为僧尼。有地三百六十顷。乞如例免征其租从之。辛卯授吃剌思八斡节儿为帝师。统领诸国僧尼释教事。宣政院上天下寺宇四万二千三百一十八区僧尼二十一万三千一百四十八人。
  至元二十九年。给还杨琏真加。土田人口之隶僧坊者。诏听僧食盐不输课。是岁修佛事七十二会 按元史世祖本纪。至元二十九年春三月壬戌。给还杨琏真加。土田人口之隶僧坊者。初琏真加重赂桑哥。擅发宋诸陵。取其宝玉。凡发冢一百有一所戕人命四攘盗诈掠诸赃为钞十一万六千二百锭。田二万三千亩。金银珠玉宝器称是。台省诸臣乞正典刑。以示天下。帝犹贷之死。而给还其人口土田。六月戊辰诏听僧食盐不输课。十二月命国师诸僧咒师修佛事七十二会。
  至元三十年。冬十月戊申。僧官总统以下有妻者罢之。是岁作佛事祈福五十一 按元史世祖本纪云云。
  至元三十一年。成宗即位。以合剌思八斡节而为帝师 按元史成宗本纪。至元三十一年夏四月即位。六月以合剌思八斡节而为帝师赐玉印。冬十二月用帝师奏。释京师大辟三十人杖以下百人。赐诸鳏寝贫民钞二百锭。
  成宗元贞元年。以国忌饭僧七万。赐帝师佛冠及玉印。是岁大建佛寺 按元史成宗本纪。元贞元年春正月壬戌。以国忌即大圣寿万安寺。饭僧七万。二月制宝玉五方佛冠赐帝师。三月以东作方殷。罢诸不急营造。惟帝师塔及张法师宫不罢。四月丙午为皇太后建佛事於五台山。以前工部尚书。涅只为将作院使。领工部事。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使宋德柔为工部尚书。董其役。以大都保定真定平阳太原大同河间大名顺德广平十路。应其所需。五月戊寅以鲁国大长公主建佛寺於应昌。给钞千锭金五十两。九月乙亥用帝师奏。释大辟三人杖以下四十七人。冬十二月荆南僧普照等伪撰佛书。有不道语。伏诛。甲子赐帝师双龙纽玉印。
  大德元年。皇太后将往佛寺祈祝。李元礼止之 按元史成宗本纪。大德元年春三月。五台山佛寺成。皇太后将亲往祈祝。监察御史李元礼上封事止之。五月给钞千锭建临洮佛寺。
  大德二年三月戊子。诏僧人犯奸盗诈伪。听有司专决。轻者与僧官约断约不至者罪之 按元史成宗本纪云云。
  大德三年。命补陀僧使日本。罢江南诸路释教总统所 按元史成宗本纪。大德三年春三月癸巳。命妙慈弘济大师江浙释教总统。补陀僧一山赍诏使日本。诏曰。有司奏陈向者世祖皇帝常遣补陀禅僧如智及王积翁等两奉玺书。通好日本。咸以中途有阻而还。爰自朕临御以来。绥怀诸国。薄海内外。靡有遐遗。日本之好宜复通问今如智已老。补陀宁一山道行素高。可令往谕。附商舶以行庶可必达。朕特从其请盖欲成先帝遗意耳。至於惇好息民之事。王其审图之。五月壬午。罢江南诸路释教总统所。秋七月庚辰。中书省臣言。江南诸寺佃户五十余万。本皆编民。自杨总摄冒入寺籍宜加厘正。从之。
  大德五年。赐诸寺地仍赐钞 按元史成宗本纪。大德五年。春二月戊戌。赐昭应宫兴教寺地各百顷兴教仍赐钞万五千锭。上都乾元寺地九十顷。钞皆如兴教之数。万安寺地六百顷。钞万锭。南寺地百二十顷。钞如万安之数。七月癸丑。诏禁畏吾儿僧阴阳巫觋道人咒师。自今有大祠祷必请而行。违者罪之。命御史台检照。宣政院并僧司案牍。
  大德六年。诏僧犯罪御史台与宣政院同鞫。以星变命设水陆大会 按元史成宗本纪。大德六年春正月诏。自今僧官僧人犯罪。御史台与内外宣政院同鞫。宣政院官徇情不公者。听御史台治之三月壬寅。太阴犯舆鬼。命僧设水陆大会七昼夜。十一月诏江南寺观。凡续置民田及民。以施入为名者。并输租充役。
  大德七年。罢修寺工役禁僧人以修寺扰民。又罢白云宗摄所仁王寺营田提举司及僧官有妻者。按元史成宗本纪。大德七年三月。罢修建僧寺工役。夏四月左丞相答剌罕言。僧人修佛事毕。必释重囚。有杀人及妻妾杀夫者。皆指名释之。生者苟免死者负冤。於福何有。帝嘉纳之五月辛巳。诏僧人与民均当差役。秋七月禁僧人以修建寺宇为名。赍诸王令旨。乘传扰民。罢江南白云宗摄所其田令依例输租。八月己丑罢护国仁王寺。元设江南营田提举司。九月丙子罢僧官有妻者。十一月甲子命依十二章断僧官罪大德八年。以辇真监藏为帝师 按元史成宗本纪。大德八年春正月庚午以辇真监藏为帝师冬十一月丁卯。复免僧人租。壬申诏僧奸盗人者。听有司专决。
  大德九年。以相加班为帝师 按元史成宗本纪。大德九年。春正月戊午。帝师辇真监藏卒。赙金五百两银千两币帛万匹。钞三千锭。仍建塔寺。二月乙未建大天寿万宁寺。三月庚戌以吃剌八思斡节儿侄相加班为帝师。冬十月常州僧录林起佑以官田二百八十顷。冒为己业施河西寺勅募民耕种。输其租於官。
  大德十年。罢江南白云宗都僧录司 按元史成宗本纪。大德十年春正月戊午。罢江南白云宗都僧录司。汰其民归州县。僧归各寺。田悉输租。五月癸未诏西番僧往还者。不许驰驿。给以舟车。
  大德十一年。武宗即位。以别不花建寺为国祝厘诏厚赐之。又诏诸寺僧诵藏经为三宫祈福。以中书省言。诏省佛事。又诏作佛事毋释重囚 按元史武宗本纪。大德十一年五月即位。六月徽政使[仁-二+瓜]头等言。别不花以私钱建寺。为国祝厘。其父为诸王斡忽所害。请赐以斡忽所得岁赐命以五年与之。甲寅勅内郡江南高丽四川云南诸寺僧。诵藏经。为三宫祈福。八月丙午建佛阁於五台寺。九月皇太子建佛寺。请买民地益之。给钞万七百锭有奇。十一月建佛寺於五台山。十二月丁巳。以中书省言国用浩穰。民贫岁歉。诏宣政院。并省佛事。中书省臣言。自元贞以来。以作佛事之故。放释有罪。失於太宽。故有司无所遵守。今请凡内外犯法之人。悉归有司。依法裁决。从之。十二月勅内庭作佛事。母释重囚。以轻囚释之。
  武宗至大元年。立营缮署及白云宗摄所。又立万亿河渠司以僧为之。又以西番僧为翰林承旨。是岁大建佛寺。为水陆大会 按元史武宗本纪。至大元年春二月。发军五千百人。修五台山佛寺。己未。以皇太子建佛寺。立营缮署。秩五品。三月复立白云宗摄所。秩从二品。设官三员。五月丙子以西番僧从驾上都。途中扰民。禁之禁白莲社。毁其祠宇以其人还隶民籍。八月戊申立中都万亿司宁夏立河渠司。秩五品官二员。参以二僧为之。冬十月甲辰。从帝师请以释教都总管朵儿只八。兼领囊八地产钱物。为都总管府达鲁花赤。总其财赋。以西蕃僧教瓦班。为翰林承旨。乙巳改护国仁王寺昭应规运总管府为会福院。秩从二品。十一月以军五千人。供造寺工役。辛巳以银七百五十两。钞二千二百锭。币帛三百匹。施昊天寺。为水陆大会。癸未皇太后造寺五台山。摘军六千五百人供其役。闰十一月勅河西僧户准先朝定制。从军输税。一与民同。
  至大二年。罢白云宗摄所。立头陀禅录司。诏僧俗相犯照旧法治租税亦不许奏免。又诏封西僧子为宁国公赐金印 按元史武宗本纪。至大二年三月辛卯。罢杭州白云宗摄所。立湖广头陀禅录司。六月以皇太子言宣政院先奉旨殴西番僧者截其手詈之者断其舌。此法昔所未闻。有乖国典且於僧无益。僧俗相犯已。有明宪。乞更其令。又言宣政院文案不检核於宪章有碍。遵旧制为宣。并从之。九月以大都城南建佛寺。十二月封西僧迷不韵子。为宁国公。赐金印。
  至大三年。营五台寺。改承华普庆寺总管府。为崇祥监。封僧亦怜真乞烈思。为文国公。是岁立规运总管府。又改为隆禧院 按元史武宗本纪。至大三年春正月。营五台寺。役工匠千四百人。军三千五百人。夏四月改大承华普庆寺总管府。为崇祥监。六月庚戌立规运都总管府。秩正三品。领大崇恩福元寺钱粮。置提举司。资用库。大益仓隶之。冬十月封僧亦怜真乞烈思为文国公。赐金印。十一月壬午。改大崇恩福元寺规运总管府。为隆禧院。秩二品。
  至大四年。仁宗即位。赐国师板的答。钞万锭建寺。又以西僧藏不班八为国师。赐玉印。又大赐普庆寺 按元史仁宗本纪。至大四年春正月。武宗崩。二月戊申。罢运江南所印佛经。御史台臣言。白云宗总摄所统江南为僧之有发者不养父母。避役损民。乞追收所受玺书银印。勒还民籍。从之。丁卯命西番僧。非奉玺书驿券。及无西番宣慰司文牒者。勿輙至京师。仍戒黄河津吏。验问禁。止罢总统所及各处僧录僧正都纲司。凡僧人诉讼。悉归有司。三月庚寅帝即位。夏四月罢僧道也里可温答失蛮头陀白云宗诸诸司。五月癸未赐国师板的答钞万锭以建寺於旧城。六月己未。复置长信寺。闰七月辛亥。以西僧藏不班八为国师。赐玉印。冬十月己巳。勅绘武帝御容。奉安大崇恩福元寺月四上祭。辛未赐大普庆寺金千两。银五千两。钞万锭。西锦彩缎纱罗布帛万端。田八万亩。邸舍四百间。丁丑禁诸僧寺。母得冒侵民田。辛巳罢宣政院理问僧人词讼。
  仁宗皇庆元年。陛崇祥监。为崇祥院。置五台寺济民局。又赐西僧金币及诸寺地。勅拘还回回合的先降玺书 按元史仁宗本纪。皇庆元年春正月癸卯。勅诸僧犯奸盗诈伪斗讼。仍令有司专治之。己未陛崇祥监。为崇祥院。秩正二品。二月壬申。遣使赐西僧金五千两。银二万五千两。币帛三万九千九百匹。三月置五台寺济民局。秩从五品。赐汴梁路上方寺地百顷。夏四月辛未。给钞万锭。修香山永安寺。六月壬申赐崇福寺河南官地百顷。十二月勅回回合的。如旧祈福。凡词讼悉归有司。仍拘还先降玺书。
  皇庆二年。勅修佛事。以蔬食。毋释重囚诸王驸马佛寺毋微田扰民僧俗辨讼。令有司及主僧同问 按元史仁宗本纪。皇庆二年春二月。各寺修佛事日用羊九千四百四十。勅遵旧制。易以蔬食。丁亥功德使亦怜真等。以佛事奏释重囚。不允。赐西僧搠思吉斡节儿钞万锭。夏四月乙酉。御史台臣言西僧以作佛事之故。累释重囚。外任之官身犯刑宪。輙营。求内旨以免罪。诸王驸马寺观臣僚土田每岁征租。亦极为扰民。请悉革其币。制曰可六月乙亥诏谕僧俗辨讼有司。及主僧同问。续置土田。如例输税。秋七月癸巳。以作佛事。释囚徒二十九人。九月以相儿加思巴为帝师。勅镇江路建银山寺。勿徒寺傍茔冢。
  延佑元年。以作佛事择释狱囚 按元史仁宗本纪延佑元年三月乙巳。以僧人作佛事。择释狱囚。命中书审察。闰三月罢咒僧月给俸。六月甲辰。拘河西僧。免输租。赋玺书。
  延佑二年。春正月己巳。置大圣寿万安寺都总管府。秩正三品。二月庚子诏以公哥罗古罗思监藏班藏卜为帝师。赐玉印。仍诏天下冬十月授白云宗主沈明仁荣禄大夫司空 按元史仁宗本纪云云。
  延佑三年。赐诸寺田。置织佛像提调所。禁僧以所佩印。移文有司 按元史仁宗本纪。延佑三年春正月壬戌。赐上都开元寺江浙田二百顷。华严寺百顷。秋七月辛酉。赐普庆寺益都田百七十顷。八月戊戌置织佛像工匠提调所。秩七品设官二员。十一月大万宁寺住持僧米普云济。以所佩国公印。移文有司。紊乱官政。勅禁之。
  延佑四年。给帝师寺廪食及钞。禁总摄沈明仁以印移文有司 按元史仁宗本纪。延佑四年春正月己未。给帝师寺廪食钞万锭。六月癸亥禁总摄沈明仁所佩司空印。毋移文有司 按八思巴传。延佑四年。宣徽使会每岁内庭佛事。所供。其费以斤数者。用面四十三万九千五百。油七万九千。酥二万一千八百七十。蜜二万七千三百。
  延佑五年。书金字藏经。升印经提举司。为延福监。置永福寺都总管府。是岁以作佛事释囚 按元史仁宗本纪。延佑五年二月。给。书西天字维摩经金三千两。三月给金九百两。银百五十两。书金字藏经。夏四月升印经提举司。为延福监。秩正三品。九月甲戌。以作佛事。释重囚三人。轻囚五十三人。辛巳置大永福寺都总管府。秩三品。冬十月勅僧人除宋旧有及朝廷拨赐土田免租税。余田与民一体科征。壬辰建帝师巴思八殿於大兴教寺。给钞万锭。
  延佑六年。授僧从吉祥等大司空司徒及开府仪同三司。又大赐诸寺钞。仍升乾元寺提点所。为总管府。是岁以作佛事。释轻重囚 按元史仁宗本纪。延佑六年春二月。特授僧从吉祥荣禄大夫大司空。如荣禄大夫大司徒。僧文吉祥开府仪同三司。三月壬午赐大兴教寺僧斋食钞二万锭。六月壬子赐大乾元寺钞万锭。俾营子钱供缮修之费仍升其提点所。为总管府。给银印。秩正三品。给钞四十万锭。秋七月甲戌。皇姊大长公主祥哥剌吉作佛事。释全宁府重囚二十七人。勅按问全宁守臣阿从不法。仍追所释囚还狱。命分简奴儿及流囚罪稍轻者。屯田肇州。九月癸巳。以作佛事释大辟囚七人。流以下囚。六人。十月中书省臣言。白云宗总摄沈明仁强夺民田二万顷。诳诱愚俗十万人。私赂近侍。妄受名爵。已奉旨追夺。请汰其徒。还所夺民田。其诸不法事。宜令核问。有旨。朕知沈明仁奸恶。其严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