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灯正统

  佛涅盘上堂。拈拄杖召众曰。黄面瞿昙。乃竺乾猛将。以慈悲为弓矢。以智慧为戈矛。统百万雄兵。勇不可当。布三百余阵。势不可敌。如是四十九年。演出五千余卷兵书。虽流落人间。未尝有一字漏泄。因与生死魔军。为冤为对。遂於跋提河边。筑一巨城。题名涅盘。於其城中。先以紫磨金躯。犒赏诸兵。令其瞻仰取足。再三抚谕。而又散以八斛四斗珍珠。其谋意无他。必欲普与尽大地众生。打破生死牢关。共行通天活路。得到大安隐大解脱场而后已。岂谓二千余载。犹未遂其志。未奏其功。山僧既知其力尽计穷。不免拔剑相助去也。以拄杖画一画曰。四海浪平龙睡稳。九天云净鹤飞高。
  芙蓉长老至上堂。举唐芙蓉训。访实性大师。实性上堂。右边拈拄杖。向左边曰。若不是芙蓉师兄。也大难委悉话。颂曰。陪尽老精神。杯盘越样新。谁知村店酒。难劝玉楼人。
  举泐潭常面壁坐。南泉至乃抚常背。常曰阿谁。泉曰普愿。常曰如何。泉曰。也寻常。常曰。汝何多事因缘。颂曰。面壁堆危引客过。问谁那更问如何。道寻常已成多事。检点侬家事更多。
  依妙峰於灵隐时。尝题两廊画壁曰。幸是十方无壁落。谁将五彩画虚空。善财眼里生华翳。去却一重又一重。晚年退居幻智庵。将终。戒执事已。问曰。今何时。对曰。二鼓矣。遂放身而逝。实宋理宗景定壬戌三月十一日也。寿六十五。夏四十七。

  杭州府灵隐退耕宁禅师

  初住嘉兴崇圣。次迁苏之报恩慧日承天万寿。后迁灵隐。上堂。目前无法。意在目前。雨余山色翠。风暖鸟声喧。拍禅床曰。堪笑老胡无转智。少室峰前坐九年。
  上堂。举石门因僧问。年穷岁尽时如何。门曰。东村王老夜烧钱。师曰。王老烧钱。言端语端。绵包特石。铁裹泥团。
  上堂。极目千峰锁翠。满空柳絮飞绵。可怜无位真人。一向草宿露眠。哑。三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举僧问赵州。和尚何姓。州曰常州有。曰甲子多少。州曰苏州有。颂曰。苏州有常州有。三月江南啼鹧鸪。堪笑有年无德汉。被人拶着强分疎。
  举岩头问钦山。如何是真言。钦曰南无佛陀耶。颂曰。随机有问随机答。不是禅兮不是玄。后代无端翻译出。却将梵语作唐言。

  宁波府天童别山祖智禅师

  蜀顺庆杨氏子。年十四得度。初闻僧诵华严弥勒楼阁入已还闭。遂恍如梦觉。便得颂灵云见桃花因缘。有万绿丛中红一点几人欢喜几人愁之句。徧叩浙翁琰无际派高原泉淳庵净妙峰善诸老。最后见无准於雪窦。准知是法器。待之弥峻。时或棒喝交下。一语不少贷。师拟对。輙噤不能发。繇是知解都丧。久之作而言曰。吾生平伎俩皆死法也。今见此翁。始行活路。既而准移径山。命师分座。宋嘉熙戊戌。出住洞庭天王。宝佑丙辰。天童毁。州帅吴公潜奏师道行。师被旨。携一囊一钵至。缚茆以居。宁郡久不雨。师祷之輙应。繇是人情奔凑。不三年百废具举。天童始还旧观。
  上堂。举世尊将入涅盘。文殊请再转法轮。世尊咄曰。吾四十九年。未尝说一字。汝请吾再转法轮。是吾曾转法轮耶公案。颂曰。老汉平生大脱空。将无作有诳盲聋。临行一语方真实。也是阇黎饭后钟。
  景定庚申九月旦。忽示众曰。云澹月华新。木脱山露骨。有天有地来。几个眼睛活。有省问者。师曰。不及相见。各自努力。越十日。夜分呼侍者嘱后事。叉手而寂。寿六十有八。夏五十四。塔全身於中峰密庵窣堵波之右。

  福州府雪峰环溪一禅师

  举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话。颂曰。劫初铸就毗卢印。古篆雕虫尚宛然。堪笑堪悲人不识。却嫌字画不完全。
  题憨布袋赞曰。逢人乞一文。袋里敌国富。不是下生迟。嫌佛不肯做。
  举即心即佛话。颂曰。即心即佛。砒霜狼毒。起死回生。不消一服。

  宁波府天童月坡明禅师

  举僧问云门。久雨不晴时如何。门曰札。师颂曰。云门者一札。吹毛光透匣。若不是张华。徒劳眼眨眨。
  举良遂参麻谷因缘。颂曰。携锄不顾。便好回去。谁人敢道。你是座主。
  举离四句绝百非话。颂曰。离四句绝百非。递相推过几曾知。者僧担一担懵懂。换得两头淈[泳-永+盾]归。
  举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公案。颂曰。卖扇老婆手遮日。一种风流出当家。说与途中未归客。何须向外吃波咤。

  宁波府雪窦希叟绍昙禅师

  西蜀人。出世佛陇。上堂。僧问。向上宗乘事若何。师曰。檐头滴滴。分明历历。乃曰。西子湖边泛渺茫。一堤寒绿锁垂杨。谁知业债难逃避。开眼随人入镬汤。到者里。如何即得。拟欲烂煨黄独。不顾紫泥。未免蹈古人脚迹。拟欲关空锁梦。塞路断桥。又恐坐在葛藤窠里。不如随分纳些些。俯顺时宜去也。拈拄杖曰。竖穷三际。横亘十方。靠拄杖曰。碧眼黄头会不得。野梅风定暗浮香。
  上堂。三月春云暮。韶华似酒浓。莺啼杨柳雨。蝶弄海棠风。若作境会。过山寻蚁迹。不作境会。度水觅鱼踪。毕竟如何。故乡归路远。日暮泣途穷。
  住雪窦上堂。一宿觉三担土。脚未跨门。丰骨已露。等闲举一步。危径结寒华。信彩示一机。断崖飞瀑布。虽然。要跨乳峰门即易。要入乳峰室即难。何故。鸿飞冥冥。弋人何慕。
  上堂。发得一机活。出得一言当。万里无片云。青天合吃棒。不待春风着意开。暗香已在梅花上。
  举僧问南泉。师居方丈。将何指南。泉曰。昨夜三更失却牛。天明起来失却火话。颂曰。奴颜婢膝走人间。羞见羊裘七里滩。文叔虽为天子贵。子陵元作故人看。 寄天童偈曰。翁翁八十再生牙。烂嚼虚空吐出查。撒向玲珑岩畔树。枝枝叶叶是昙华。

  福州府雪峰绝岸可湘禅师

  举僧问曹山。雪覆千山。为甚么孤峰不白。山曰。须知有异中异。曰如何是异中异。山曰。不堕诸山色。颂曰。言中彼此带幽玄。尽向言中辨正偏。孤负一条官驿路。茫茫沉在月明前。
  举僧问归宗。如何是玄旨。宗曰。无人能会。曰向者如何。宗曰。有向即乖。曰不向者如何。宗曰。谁求玄旨。又曰。去。无汝用心处。曰岂无方便门。令学人得入。宗曰。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曰如何是观音妙智力。宗敲鼎盖三下曰。子还闻么。曰闻。宗曰。我何不闻。僧无语。宗以棒趂下。颂曰。三声鼎盖普门开。苦海劳生唤不回。九十春光今已半。空飞华片点莓苔。
  渔浦接待偈曰。吴山那畔越山前。有饭充饥有榻眠。到此便能休歇去。帝乡犹隔一潮船。

  绍兴府光孝石室辉禅师

  上堂。举城东老姥与佛同生。不欲见佛公案。颂曰。平生不愿佛相逢。十指尖头现绀容。夹路桃花风雨后。马蹄何处避残红。

  台州府国清灵叟源禅师

  上堂。举僧问赵州。真如凡圣皆是梦言。如何是真言。州曰。唵部临[口*癹]。师曰。赵州禅只在口皮边。看他与么。也是唤钟作瓮。忽有问国清。却向他道。饥时但吃饭。且道。与古人是同是别。良久曰。西天梵语。此土唐言。
  上堂。炎自炎。凉自凉。法无二法。不用商量。只如人人鼻孔在面上。则固是知有。我更问你。别沼荷香。何似深村稻香。
  防意如城偈曰。六门长锁旧封疆。已是攀缘万虑忘。昨夜贫家忽遭劫。元来祸起自萧墙。
  守口如瓶偈曰。明明只在鼻孔下。动着无非是祸门。直下放教如木[木*突]。青天白日怒雷奔。

  九江府庐山东林指南直禅师

  送僧还成都偈曰。智不到处道一句。一句当机便到家。宿鹭亭前风摆柳。锦官城畔雨催华。

  灵隐熏禅师法嗣
  杭州府净慈愚极慧禅师

  参石田於灵隐。隐一日室中举云门念七话。连举十数转。无人下语。忽有一僧。才跨门。田遽曰。雪峰辊球。师侍旁豁然领情。遂冲口说偈曰。云门念七。雪峰辊球。白苹红蓼。明月孤舟。田颔之。
  住北禅日。谢剑南儒藏主。云谷庆藏主。无则珍藏主。上堂。举白云开堂拈香曰。众中衣钵道友。有一言半句利益我者。同伸报谢。山僧乍住。二三故人远来相访。又非一言半句者此。岂无片香以为供养。烧枫香。是着菩提边事。烧黄熟。是着说佛说祖边事。而今猛焫一炉。也要尽大地人知道。浙西管内嘉兴府川原道地。且道。烧底是甚么香。良久曰。不下合。
  送宁禅人偈曰。心未宁时为汝安。落花小雨酿春寒。断桥流水孤山路。杨柳丝丝拂画栏。

  杭州府中竺雪屋珂禅师

  上堂。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且道。衲僧知个甚么。知道饭是米做。直饶恁么。阎罗老子。索饭钱有日在。
  师以宋鼎既迁。即谢寺事。金山贤默庵雅知师。且尊其道行。时元兵下江南。默庵被总兵伯颜。胁置幕中。从至武林。默庵言於伯颜。请师住灵隐。亲持请疏扣门。师抽关露半面问曰。汝为谁。默庵曰。和尚故人某甲也。师落关曰。我不识你。盖师虽处世外。而以忠节自持。故不屑灵隐之命(断江恩有诗曰。雪屋今亡四十年。高风凛凛尚依然。伯颜丞相拜床下。不肯为渠来冷泉)。

  径山冲禅师法嗣
  福州府神光北山隆禅师

  示众。即心即佛。有水有竹屋便好。非心非佛。不袜不冠身自繇。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闲倚阑干立清晓。红芭蕉引碧牵牛。
  礼镜清塔偈曰。惯问门前甚么声。池蛙笑汝自蛙鸣。年来荒却天华寺。正令方才一半行。

  □□府高台此山应禅师

  上堂。举大随庵侧有一龟。僧问。一切众生皮裹骨。者个众生因甚骨裹皮。随拈草履覆龟背上。僧无语。师颂曰。休将皮骨强分张。得六藏时且六藏。只履尽情都盖了。者僧无事可思量。

  宁波府天童简翁敬禅师

  上堂。举大梅即心即佛话。颂曰。郎心叶薄妾氷清。郎说黄金妾不应。假使偶然通一笑。半生谁信守孤灯。
  举文殊问庵提遮女。生以何为义话。颂曰。问处分明答处端。当机觌面不相谩。死生生死元无际。月上青天玉一团。

  育王照禅师法嗣
  湖州府道场龙源介清禅师

  福州长溪王氏子。得度於义兴法藏齐。造育王谒寂窗。入室契旨。典侍司。复掌藏钥。出世四明寿国。迁开寿。迁道场。上堂。三春云暮。绿暗红稀。动为境转。静为法迷。不以色盖。不以声骑。风前闲听杜鹃啼。
  上堂。终日忙忙。那事无妨。显而不露。隐而不藏。大众且道。如何是隐而不藏底道理。玉梅结子浮青树。石笋抽条上绿窗。

  大鉴下第二十二世
  育王珙禅师法嗣
  苏州府昆山荐严竺元妙道禅师

  宁海陈氏子。幼患右目。母携祷观音像。师仰见像之右目。有小蛛窠。乃为揭去。目患遂愈。父母以为於佛有缘。俾投杭之六和正严得度。严令学百法论。师曰。一法不学。学百法乎。遂谒育王横川珙。一日闻举乾屎橛话。豁然大悟。呈偈曰。云门乾屎橛。光明照十方。鄮峰才发足。五日到钱塘。珙谓众曰。此子再来人也。至元己丑。出主邑之慈源。迁昆山荐严。一晚与众会茶。举东坡访玉泉。泉问大儒高姓。士曰姓秤。泉曰是甚么秤。士曰称天下长老底秤。泉喝一喝曰。且道者一喝重多少。士无语。师命众代语。时别源源遽起剪烛。了堂一咳[口*敕]一声。师笑曰。源藏主剪烛。一侍者咳[口*敕]。一僧请师自代。师曰。洎不过此。又一晚新古帆上方丈。请益赵州无字话。师厉声曰。夜深下去。古帆归堂恶发曰。不与我说便休。何用见瞋。或以告师。师曰。他向后自悟去在。古帆闻之。当下廓然。 仁宗诏升黄岩鸿福。赐号定慧圆明。延佑丙辰。净慈灵隐两剎。争欲致之。俱不就。年逾七十。怀紫箨之幽绝。乃往终焉。

  江宁府保宁古林清茂禅师

  年十三。为大僧。聆老宿举高庵励僧语。不觉洟泪交下。乃知有出生死超圣凡一着子。淬志参访。徧历门庭。横川居育王。师往叩。锤拂之下。始知触净。出世吴之开元。迁鄱阳永福。后主金陵保宁。
  上堂。僧问。毛吞巨海。芥纳须弥。是衲僧分上事。不是衲僧分上事。师曰。拈却门前大案山。曰鲸吞海水尽。露出珊瑚枝。师曰。金刚脑后铁蒺藜。曰只如教中道。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如何是无诤三昧。师曰。放你三十棒。曰仁义尽从贫处断。世情偏向有钱家。师曰。知恩者少。负恩者多。
  问。记得昔日举上座到琅琊。问近离甚处。举曰两浙。琊曰。船来陆来。举曰船来。琊曰。船在甚处。举曰埠下。意旨如何。师曰。开口见胆。曰琅琊云不涉程途一句作么生道。如何是不涉程途底句。师曰。前不构村。后不迭店。曰只如举上座以坐具摵云。杜撰长老如麻似粟。又作么生。师曰。焦砖打着连底冻。曰后来琅琊问侍者。此是甚么人。者曰举上座。琅琊遂亲下旦过问云。莫是举师叔么。莫怪适来相触忤。作么生是触忤处。师曰。烂泥里有刺。曰举喝云。长老何年到汾阳。我在浙中早闻你名。见解如此。何得名喧宇宙。琅琊遂作礼曰。某甲罪过。那里是他罪过处。师曰。若不登楼望。焉知沧海深。曰后来大慧道。二老相见如日月丽天。龙象蹴踏。未审还端的也无。师曰。土上加泥又一重。曰琅琊后遇慈明举此话。明曰。举见处才能自了。而汝负堕。如何为人。为复肯伊不肯伊。师曰。一点水墨两处成龙。曰可谓龙得水时添意气。虎逢山势长威狞。师曰。无人处斫额望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