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史传部
- 禅宗
- 禅宗正脉
禅宗正脉
○【标】上堂。僧问。如何是维摩一默。师曰。寒山访拾得。曰恁么则入不二之门。师嘘一嘘。复曰。维摩大士去何从。千古令人望莫穷。不二法门休更问。夜来明月上孤峰。
○上堂。春山迭乱青。春水漾虚碧。寥寥天地间。独立望何极。便下座。顾谓侍者曰。适来有人看方丈么。者曰有。师曰作贼人心虚。
○上堂。大众。这一片田地。分付来多时也。尔诸人四至界畔。犹未识在。若要中心树子。我也不惜。
【颂】僧问。如何是诸佛本源。师曰。千峰寒色。曰未委向上更有也无。师曰。雨滴岩花。
○上堂。十方无壁落。四面亦无门。古人向甚么处见客。或若道得接手句。许你天上天下。
【颂】示众曰。龙泉与刀斧同质。利钝悬殊驽骀与骥马同途。迟速有异【增收】。
【颂】僧问。山花开似锦。涧水湛如蓝。学人分上。为甚么不会。师曰。枯木里瞠眼。曰恁么则从苗辨地。因语识人也。师曰。三十棒。且待别时【增收】。
【颂】僧问。如何是佛师曰。四山围绕【增收】。
【标】云盖鹏禅师
【颂】初谒双泉雅禅师。泉令充侍者。示以芭蕉拄杖话。经久无省发。一日泉向火次。师侍立。泉忽问拄杖子话试举来。与子商量。师拟举。泉拈火筯便撼。师豁然大悟。
○上堂。高不在绝顶。富不在福严。乐不在天堂。苦不在地狱。良久曰。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标】彰法泗禅师
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多少人摸索不着曰。忽然摸着又作么生。师曰。堪作甚么。
【标】北禅贤禅师
【颂】僧问。如何是佛师曰。匙挑不上。
【颂】【标】岁夜小参曰。年穷岁尽。无可与诸人分岁老僧烹一头露地白牛。炊黍米饭煮野菜羹烧榾柮火。大家吃了。唱村田乐何故。免见倚他门户傍他墙。刚被时人唤作郎。便下座。归方丈至夜深。维那入方丈问讯曰。县里有公人。到勾和尚师曰。作甚么那。曰道和尚宰牛不纳皮角。师遂将下头帽掷在地上。那便拾去。师跳下禅床拦胸擒住叫曰贼贼。那将帽子覆师顶曰。天寒且还和尚师呵呵大笑。那便出去。时法昌为侍者。师顾昌曰这公案作么生。昌曰。潭州纸贵一状领过。
【标】日芳上座
僧问。如何是函盖乾坤句。师竖起拄杖。僧曰。如何是截断众流句师横按拄杖。僧曰。如何是随波逐浪句。师掷下拄杖。僧曰。三句外请师道。师便起去。
○【标】师赞开福真曰。清仪瘦兮。可瞻可仰。仰之非亲。妙笔图兮。可拟可像。像之非真。非亲非真秋月盈轮。有言无味兮的中的既往如在兮觅焉觅当机隐显兮丝发誵讹金乌卓午兮迅风霹雳。
【标】开先暹禅师
操行清苦。徧游师席。以开悟为志。参德山。见山上堂。顾视大众曰。师子嚬呻。象王回顾。师忽有省。入室陈所解。山曰。子作么生会师回顾曰。后园驴吃草。山然之。后至雪窦。窦与语。喜其超迈。目曰海上横行暹道者。遂命分座四方英衲。敬畏之。他日窦举师出世金鹅。师闻潜书二偈于壁而去曰。不是无心继祖灯。道惭未厕岭南能。三更月下离岩窦。眷眷无言恋碧层。二十余年四海间。寻师择友未尝闲。今朝得到无心地。却被无心趂出山。晚年众请滋甚。遂开法开先。以慰道俗之望。
【标】秀州资圣勤禅师
上堂。多生觉悟非干衲。一点分明不在灯。拈拄杖曰。拄杖头上祖师。灯笼脚下弥勒。须弥山腰鼓细即不问。你作么生是分明一点你若道得无边剎境。总在你眉毛上。你若道不得。作么生过得罗剎桥。良久曰。水流千派月。山锁一溪云。卓拄杖下座。
【标】潭州鹿苑圭禅师
上堂。凡有因缘。须晓其宗。若晓其宗。无是无不是用。则波腾海沸。全真体以运行。体则镜净水沉举随缘而会寂。且道兜率天宫几人行。几人坐若向这里辨得缁素。许你诸人。东西南北。如云似鹤。於此不明。踏破草鞋未有了日在。参。
【标】云居晓舜禅师(号舜老夫)
少年粗猛。忽悟浮幻。投师出家。乃修细行。
【颂】【标】参洞山。一日如武昌行乞。首谒刘公居士家。士高行为时所敬。意所与夺。莫不从之。师时年少。不知其饱参。颇易之。士曰。老汉有一问。若相契。即开疏。如不契。即请还山。遂问古镜未磨时如何。师曰。黑似漆。曰磨后如何。师曰。照天照地。士长揖曰。且请上人还山。拂袖入宅。师懡[怡-台+罗]。即还洞山。山问其故。师具言其事。山曰。你问我。我与你道。师理前问。山曰。此去汉阳不远师进后语。山曰。黄鹤楼前鹦鹉洲。师於言下大悟。机锋不可触。
○上堂。举夹山道闹市门头。识取天子。百草头上。荐取老僧。云居即不然妇摇机轧轧。儿弄口[口*过][口*过]。
○上堂。诸方有弄蛇头。拨虎尾跳大海。剑刃里藏身。云居这里。寒天热水洗脚。夜间脱袜打睡。早朝旋打行缠风吹篱倒。唤人夫劈篾缚起。
【标】杭州佛日契嵩禅师
得法于洞山。师夜则顶戴观音像。而诵其号必满十万。乃寝。以为常。自是世间经书章句。不学而能。【标】作原教论十万余言。明儒释之道一贯。以抗宗韩排佛之说。读之者畏服。后居永安兰若。【标】着禅门定祖图。传法正宗记。辅教编上进 仁宗皇帝。览之加叹。付传法院编次入藏。下诏褒宠赐号明教。宰相韩琦。大参欧阳修皆延见而尊礼之。洎东还。熙宁四年六月四日。晨兴写偈曰。后夜月初明。吾今喜独行。不学大梅老。贪随鼯鼠声。至中夜而化。阇维不坏者五。曰顶。曰耳。曰舌。曰童真。曰数珠。其顶骨出舍利。红白晶洁。道俗合诸不坏。葬於故居永安之左。后住净慈北磵居简。尝着五种不坏赞。师有文集二十卷。目曰镡津。盛行于世。
【标】洪州太守许式
参洞山。得正法眼。一日与泐潭澄。上蓝溥坐次潭问。闻郎中道夜坐连云石。春栽带雨松。当时答洞山甚么话。公曰。今日放衙早。潭曰。闻答泗州大圣在扬州出现底是否。公曰。别点茶来。潭曰。名不虚传。公曰。和尚早晚回山。潭曰。今日被上蓝觑破。蓝便喝。潭曰。须是你始得。公曰。不奈船何。打破戽斗。
【标】育王琏禅师
龆齓出家。丱角圆顶。笃志道学。寝食无废。一日洗面泼水于地。微有省发。即慕参寻。远造泐潭法席投机印可。师事之。十余年。去游庐山。掌记于圆通讷禅师所。【标】皇佑中 仁庙有诏住净因禅院。召对化成殿问佛法大意。奏对称旨赐号大觉禅师。
○上堂。太阳东升烁破大千之暗诸人若向明中立。犹是影响相驰。若向暗中立。也是藏头露影汉。到这里作么生吐露良久曰。逢人祇可三分语。未可全抛一片心。参。
○上堂。世法里面。迷却多少人。佛法里面醉却多少人。祇如不迷不醉。是甚么人分上事。
○上堂言锋才发义海交深。若用径截一路。各请归堂。
○上堂。应物现形如水中月。遂拈起拄杖曰。这个不是物。即今现形也。且道月在甚么处良久曰长空有路还须透潭底无踪不用。寻击香台下座。
【标】承天简禅师
上堂。夫遮那之境界众妙之玄门知识说之而莫穷。善财酌之而莫竭。文殊体之而寂寂普贤证之以重重。若也随其法性。如云收碧汉。本无一物。若也随其智用。如花开春谷应用无边虽说遍恒沙。乃同遵一道。且问诸人。作么生是一道。良久曰。白云断处见明月黄叶落时闻捣衣。参。
【标】九峰韶禅师
上堂。山僧说禅。如蚝蜢吐油。捏着便出。若不捏着。一点也无。何故。祇为不曾看读古今因缘及预先排迭胜妙见知。等候升堂便磨唇捋觜。将粥饭气。熏炙诸人。凡有一问一答。盖不得已。岂独山僧看他大通智胜如来。默坐十劫。无开口处后因诸天梵王。及十六王子。再三劝请。方始说之。却不是秘惜。祇为不敢埋没诸人。山僧既不埋没诸人。不得道山僧会升座参。
【标】西塔殊禅师
上堂。黄梅席上数如麻。句里呈机事可嗟直是本来无一物。青天白日被云遮参。
【标】云居亿禅师
上堂。马祖才升堂。雄峰便卷席。春风一阵来。满地花狼籍便下座。
【标】令滔首座
久参泐潭。潭因问。祖师西来。单传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子作么生会。师曰。某甲不会。潭曰。子未出家时。作个甚么。师曰牧牛。潭曰。作么生牧。师曰。早朝骑出去。晚后复骑归。潭曰。子大好不会。师於言下大悟。遂成颂曰。放却牛绳便出家。剃除须发着袈裟。有人问我西来意。拄杖横挑啰哩啰。
【标】玉泉承皓禅师
参北塔。发明心要。得大自在三昧。制犊鼻裈书历代祖师名字。乃曰。文殊普贤较些子。且书於带上。故丛林目为皓布裈。元丰间。首众於谷隐。有乡僧亦效之。师见而诟曰。汝具何道理敢以为戏事耶。呕血无及耳。寻於鹿门。如所言而逝。
【颂】冬至示众曰。晷运推移。布裈赫赤。莫怪不洗无来换替。
○自赞粥稀后。坐床窄先卧。耳聩爱高声。眼昏宜字大。
【标】云居庆禅师
僧问。如何是函盖乾坤句。师曰合。曰如何是随波逐浪句。师曰。阔曰如何是截断众流句。师曰。窄。
○上堂。道本无为法非延促。一念万年。千古在目。月白风恬。山青水绿。法法现前。头头具足。祖意教意。非直非曲。要识庐陵米价会取山前麦熟。以拂子击禅床下座。
【标】国庆顺宗禅师
上堂。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拈起拄杖曰。此个是法。那个是灭底心。若人道得。许你顶上具眼。其或未然云暗不知天早晚。雪深难辨路高低参。
【标】天圣守道禅师
上堂。日月绕须弥。人间分昼夜。南阎浮提人。祇被明暗色空留碍。且道不落明暗一句作么生道良久曰。柳色黄金嫩。棃花白雪香。参。
○上堂。不从一地至一地。寂灭性中宁有位。释迦稽首问然灯。仁者何名为受记。便下座。
(会元十五卷终)
【标】天衣义怀禅师
天圣中试经得度谒金銮善叶县省。皆蒙印可。遂由洛。抵龙门。复至都下。欲继宗风意有未决。忽遇言法华。拊师背曰。云门临济去。及至姑苏礼明觉(雪窦显也)於翠峰。觉问汝名甚么。曰义怀觉曰。何不名怀义。曰当时致得觉曰。谁为汝立名。曰受戒来十年矣觉曰。汝行脚费却多少草鞋。曰和尚莫瞒人好。觉曰。我也没量罪过汝也没量罪过。你作么生。师无语。觉打曰。脱空谩语汉。出去。【标】入室次。觉曰。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总不得师拟议觉又打出。如是者数四。寻为水头。因汲水折担。忽悟作投机偈曰。一二三四五六七。万仞峰头独足立。骊龙颔下夺明珠。一言勘破维摩诘。觉闻拊几称善。后七坐道场。化行海内。嗣法者甚众。
【颂】上堂。衲僧横说竖说。未知有顶门上眼。时有僧问。如何是顶门上眼。师曰。衣穿瘦骨露。屋破看星眠。
○【标】上堂。夫为宗师。须是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遇贱即贵。遇贵即贱。驱耕夫之牛。令他苗稼丰登。夺饥人之食。令他永绝饥渴。遇贱即贵。握土成金。遇贵即贱变金成土。老僧亦不驱耕夫之牛。亦不夺饥人之食。何谓耕夫之牛。我复何用。饥人之食我复何餐。我也不握土成金也不变金作土何也。金是金。土是土。玉是玉石是石僧是僧俗是俗。古今天地。古今日月。古今山河。古今人伦。虽然如此打破大散关几个迷逢达磨。
【颂】上堂。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若能如是。方解向异类中行。不用续凫截鹤夷岳盈壑。放行也百丑千拙。收来也挛挛拳拳。用之。则敢与八大龙斗富。不用。都来不直半分钱参。
○上堂。灵源绝朕。普现色身。法离断常。有无堪示。所以尘尘不见佛。剎剎不闻经。要会灵山亲授记。昼见日。夜见星良久曰。若到诸方。不得错举。参。
○【标】上堂。虚明自照不劳心力。上士见之。鬼神茶饭。中士得之。狂心顿息更有一人。切忌道着。
○上堂。青萝夤缘直上寒松之顶。白云淡泞出没太虚之中。何似南山起云北山下雨若也会得。甜瓜彻蒂甜若也不会。苦瓠连根苦。【标】室中问僧。无手人能行拳无舌人解言语忽然无手人打无舌人。无舌人道个甚么。又曰。蜀魄连宵吽。鵽[刁*鸟]终夜啼圆通门大启。何事隔云泥。
【颂】师举金刚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法眼云若见诸相非相。即不见如来。师曰。若见诸相非相。眼在甚么处。此语有两负门【增收】。
【颂】示众曰。百骸俱溃散。一物镇长灵百骸溃散皆归士。一物长灵甚处安。(南堂兴云)一物长灵甚处安。长空云散碧天宽莲宫佛剎花无数。眨起眉毛子细观【增收】。
【标】承天宗禅师
僧问。如何是般若体。师曰。云笼碧峤。曰如何是般若用。师曰。月在清池。
【标】南明慎禅师
僧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师曰。水天影交碧。曰毕竟是同是别。师曰。松竹声相寒。
【标】君山升禅师
上堂。大方无外。含裹十虚至理不形圆融三际高超名相。妙体全彰。迥出古今。真机独露。握骊珠而鉴物。物物流辉。掷宝剑以挥空空空绝迹。把定则摩竭掩室。净名杜词。放行则拾得摇头寒山拊掌。且道是何人境界。拈拄杖卓一下曰瞬目扬眉处凭君子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