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源略集


  苏州无量可生慈禅师

  歙州程氏子 小参。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即神。如是则全真即体。全体即真。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众生度尽恒沙佛。在圣不增。诸佛何曾度一人。虽然。恁么且道。山不是山。水不是水。一句作么生会。卓拄杖曰。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南岳法轮石隐贞禅师

  江西武宁刘氏子 上堂。生擒虎兕。活捉狞龙。驱耕夺食。点铁成金。若据本分提持。直饶释迦老子。出广长舌。也道不得。达磨祖师。用尽神通。也指不出。且道。法轮凭个甚么。便开此大口。乃横按拄杖曰。横按镆铘全正令。太平寰宇斩痴顽。 上堂。法轮贞长老。恰似打油匠。不管菜子桐子山茶子。一齐收拾榨床上。冷也一撞。热也一撞。撞得一点气息也无。翻转篐来。还要加上两撞。且道。为甚如此。良久。顾众曰。是则名为报佛恩。师寂於康熙庚申五月一日。塔建岣嵝峰之顶。

  庐山圆通崇胜雪堂耜禅师

  原字雪田。示众。风不来树不动。癞虾蟆。休鼓弄。良久顾众曰。会么。楚鸡不是丹山凤。万杉僧参问。和尚者里。有兵过么。师曰。一个东瓜如椰子。大重七十觔。僧茫然。师曰。不消盐蘸。僧问。庐山有多少高。师拈拄杖作量势。僧曰。毕竟有多少高。师便打曰。恁么高。僧茫然。师痛打出。

  德安孝惑狮子古鉴圆禅师

  本邑胡氏子。从达闻老宿剃染。首参天童悟。次依雪窦云。经八载。后见古南门。诘其悟处隐密。命居第二座。终夏辞归。门曰。何不相随久住。师曰。某甲将古南。归楚去住。门曰。汝甚有神通。师曰。相随来也。门喜之。遂题顶像授之。师历住黄草山龙池狮山等处 结制上堂。法王大宝。本自圆成。顶上髻珠。古今不昧。不须外觅。岂假他求。蓦卓拄杖。若向者里担荷得去。则知火炉头畔不费钳锤。狮子院中愈增光彩。苟或未然。山僧今日翻转面皮。结却布袋去也。复卓拄杖。下座。

  虞山直指尼圆鉴玄禅师

  邑之曹氏女。幼出家。诣报国受具。严持律范。初参金粟悟。礼拜次。即竖拳。悟便棒曰。者个是甚么。师曰。千圣不识。悟曰。放下着。师曰。放下个什么。悟乃休。后谒古南得法。掩关虞山。黄淳耀进士。一日到关问曰。久慕关主。师曰。贫道总不识。士曰。启口即是葛藤。要师全提。师曰。放下着。士大悦 钱宗伯夫人问。如何是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师曰。秀水年年秀。青山岁岁青。康熙癸丑二月十一日。无疾忽命剃头。沐浴更衣。趺坐说偈曰。七十三年假借名。了无一法可当情。而今四大随机散。曾向檀那致别声。遂怡然而化。语录年谱行世。

  如如懒人方为戒居士

  歙州人。龆年。即有志向道。一夕。梦幅巾道者。引至扬州三叉河宝塔下。视塔影欹斜。命士将塔扶正。士开塔门着力。醒来通身汗下。觉身心世界一空。尽古今只是一个自己。并自己亦不可名状。述偈曰。梦中作梦宛然真。耳听何如眼听亲。泡影堆中拈实具。大千活句属吾人。自此遣妾茹素。求道益切。一日谒牧云门於鹤林。门曰。不生不灭心聻。士曰。弟子今早渡江。门曰。江上风浪恶。如何过得。士曰。柁柄在弟子手里。门曰。即今登岸。也柁柄聻。士曰。本寺伽蓝米公做。门曰。米公与你。有甚交涉。士揖曰。即刻拜别和尚。门笑而颔之曰。梅子熟矣。乃付以偈曰。灵山花下别。京口渡头逢。君今如是去。千载起吾宗。后求剃度。门曰。可构静室。不必出家。便化同人。堪称希有。

  浮石贤禅师法嗣(五人)
  极乐独痴□禅师

  示众。昔汾阳高卧岩穴。士大夫仰慕风采。八请不赴。闻聪公一语。遂幡然而出。以致道满天下。亦几曾有定法来。老僧未到极乐。惯自贬驳诸方。既到极乐。且听诸方贬驳。况肩祖宗之任。肯畏法道之难行乎。多见迩来后生晚学。才入丛林。便不务进道。一味希图饮食。丰隆寮舍。稳便师家。待之宽厚。蚤得印可。则喜与之认真。钳锤则嗔。全不思行解相应。名之曰祖。智过於师。方堪传授。呜呼。吾宗至此。诚可痛哭流涕者也。常言。宁可将身替大地众生。受地狱苦。终不以佛法当人情。广求利养。取闹门庭。我报恩老人。初赴海门三山寺请。因僧问如是和尚家风。老人云。老来住个破院子。有鼓无钟响不全。僧云。或遇客来。将何欵待。老人云。非惟库房无茶果。抑且云厨少米炊。当年不肖子云。老人何得作者般话语。若是上根利智底。自然守得穷耐得苦。若是小知小见底。又争怪得他穷厮煎饿厮炊。筑着磕着生烦恼。老人云。惟在阇黎三十年后。挽回天童清白家声。不至坠地。是所愿也。亲承教益。终不敢忘。昨晚在方丈。挑灯静坐。已及三鼓。忽然思量老人天覆地载之恩。此生如何报答。惟诸硕德。朝斯夕斯。切磋琢磨。必期造到佛祖极则田地。方成了事。道人之名。诚不愧矣。珍重。

  江西宝藏范围泽禅师

  吉安五云人。陈氏子。一日吃饭次。见饭中黑壳虫。有省。说偈曰。米里虫米里虫。元来面目与我同。呵呵一笑平生乐。诸佛众生俱梦中。呈报恩贤。即印可。后继席天童。上堂。赤肉团上。壁立千仞。只此灵锋。阿谁敢拟者里荐得。结解迷悟向甚处着。而今事不获已。起模画样。於无绻缋处立绻缋。於无绳索处立绳索。要使诸人。九十日中。蓦地跳出绻缋。迸断绳索。直得万象森罗起舞。百川大海腾波。到者个时节。正好吃宝藏拄杖。何故。太平寰宇斩痴顽。

  海宁东寺洪衍灏禅师

  上堂。吾有一语。未敢轻举。今正是时。卓拄杖曰。记取记取。上堂。我宗无语句。实无一法与人。云门红旗闪烁。临济热喝雷奔。良久曰。刚刀虽快。不斩无罪之人。

  颍州弘戒钝斧濊禅师

  上堂。生也不道。死也不道。螃蠏横行。虾蟆直跳。本分衲僧。不得草草。卓拄杖下座 一日寺僧涉讼。师亦被累。即怡然升座。说偈别众而逝。淮徐备兵使者闻之。率同官罗拜。士民集资。建塔于寺后。

  太平澄心寄庵澯禅师

  僧问。色身败坏。如何是坚固法身。师曰。今日风头太硬。僧喝。师曰。作家。僧才拜。师劈脊一棒曰。急着眼戏。僧大笑。师曰。你疑我与你葛藤那。僧又拜。师复打曰。第一不得忘却。

  林野奇禅师法嗣(八人)
  荆溪芙蓉自闲觉禅师

  蜀之合州徐氏子。周岁失母。父携礼马山太虚老宿落发。未几。父丧。既壮。徧历讲肆。后游吴越。依天童悟有年。无入处。因见林野奇於闲住寮。问。参禅不得力。过在甚处。奇曰。莫妄想。师曰。毕竟如何。奇曰。铺柄长斧柄短。师愈加迷闷。苦心力究。一晚排遣。蓦撞露柱。透彻心宗。适奇应广化请。师随侍。一日。奇举兴化摈维那。你如何会。师曰。为人须为彻。杀人须见血。奇然之 顺治辛丑十二月二十五日。师书偈曰。天上天下。脚头脚底。撩起便行。将头作尾。阿呵呵。风流不在着衣多。一曲归家唱哩啰。掷笔而逝。塔於屏风山。

  台州鸿福慧日升禅师

  一字妙高。邵武冯氏子 上堂。鸿福好消息。天开百万峰。山岩呈瑞色。物物展春容。门前石锯钦禅虎。阶下池归听法龙。更有现前诸衲子。相将围绕个邨翁。将南作北。指西话东。紫罗帐里撒珍珠。信手拈来用不穷。簸箕量去浑无别。熨斗煎茶罀不同 上堂。打开布袋口。放出辽天鹘。冲破九重云。山青与水绿。梅花笑雪。正眼舒开。正恁么时。解制一句。作么生道。闹中拶出憍尸迦。咭嘹舌头三千里。

  苏州太仓香林佛果闻禅师

  西蜀潼川张氏子 上堂。声色里坐。声色里卧。冷地商量。早成蹉过。堪笑杨岐三脚驴。踏倒嵩山破灶堕。师善定力。每坐则竟日不起。

  温州护国古泉清禅师

  上堂。一大事因缘。如天普盖。似地普擎。历历明明。辉今鉴古。一謦欬透铁壁银山。一弹指启千门万户。或孤峰顶上卧月眠云。或十字街头拖泥带水。发大机显大用。无一物不彰至理。无一法不示真机。使人人眼光烛天。个个脚跟点地。正当恁么时。格外明宗一句。作么生道。白云片片来天外。徧界声光亘古今。

  广德崇化了悟能禅师

  蜀之垫江李氏子 上堂。震法雷鸣法鼓。云从龙风从虎。一毫才动体全彰。无限真机俱显露。正当与么时。且道。承谁恩力。喝一喝。师后迁太平府之昭明。未几。返石溪。康熙癸卯五月五日。示疾告终。门人因忌此日不吉。乞师另择以佑后来。师更延二日。复鸣钟集众。更衣端坐而逝。寿七十。腊五十二。全身塔於本寺之右。

  天台万年无碍彻禅师

  荆溪朱氏子。年四十。体达微老宿脱白。谒林野奇於通玄。一夕入室。奇问。人人有摩酰正眼。如何是汝摩酰眼。师震威一喝。奇随声便棒。师於棒下顿豁。说偈曰。棒下虚空碎。摩酰眼豁开。者回端的后。从此绝疑猜。奇首肯。后命继席通玄 上堂。赤手屠龙。空拳搏虎。世间称为豪杰。若到衲僧门下。且过一边。果是克家种草。终不向无佛处称尊。偏於闹中插足。横拖布袋等个人来。紫罗帐里撒珍珠。捏双空手。便与八大龙王斗富。且毕竟如何。拈得寒山秃扫帚。掀翻蚬子酒台盘。卓一卓下座 上堂。慧刃才施。群魔匿迹。狮王一吼。百兽逃形。扫尽野狐涎。掀翻狮子窟。向万八峰头上。放出临济爪牙。活捉狞龙猛虎。平田浅草里。重整普岸门庭。从教起凤腾蛟。是以。风行草偃。水到渠成。坐断圣凡。全机独露。到者里。说甚还丹一粒。点铁成金。至理一言。转凡成圣。直饶一茎草现琼楼玉殿。微尘里转大法轮。变大地作黄金。搅长河为酥酪。犹是奴儿婢子边事。可中有个汉。未免道长老会下。能得几人敢开如许大口。良久云。岂不见道。八万四千非。凤毛祥麟。只有一只角。

  桐乡寂照芥子弥禅师

  示众。颂国师三唤待者因缘。一度风光一度新。黄莺唤醒旧时春。檀郎无限伤心处。不敢高声说与人 颂大梅即心即佛公案。一领羊裘一钓竿。任他更改汉衣冠。朝秦暮楚何时了。潦倒西风十八滩。

  香严宕山远禅师

  上堂。青萝夤绿。直上寒松之顶。树倒藤枯。却使沩山笑转新。白云淡伫。出没太虚之中。万里无云。任是青天也吃棒。万法本闲。而人自闹。不涉动静。端的别是一壶天。诸仁者。祇如香严。今日还是有生耶。无生耶。应世耶。出世耶。拈草建剎耶。逢场作戏耶。卓一卓云。须知扑落非他物。始解纵横不是尘 上堂。问。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且道。笑个甚么。师云。忍俊不禁。问。如何是如来禅。师云。络索不少。进云。如何是声闻禅。师云。说那自了汉作么。乃云。时及黄梅。连日好雨。田中有水。栽秧园里。黄瓜结瓠。各得滋润。勃然兴起。虾蟆唱歌。蚯蚓念赞。情与无情。悉皆欢喜。祇有两件不喜。衲僧家。贴肉汗衫脱不下。通身闷热。不得庆快回香严的。俶装前途。不得到家。且道。如何是到家庆快处。掷下拂子云。即今休去便休去。欲觅了时无了时 师至枣邑。与李文学邂逅次。李言。格物至诚。心正功夫。师云。据吾教中。一念具九十剎那。一剎那具九百生灭。人心如猿猴驿马。居士。心作么生正。意作么生诚。李拟语。师云。居士祇知格物。而不知物格。李罔测。
  正源略集卷第七

    维扬嗣祖沙门(宝轮际源高旻了贞)辑
    天台国清 达珍 编

  青原下宗镜六世
  瑞白雪禅师法嗣(二十三人)
  弁山龙华久默音禅师

  语溪李氏子 上堂。化母动乎煦气。王孙生於烧痕。莺梭乱掷轧轧机声来柳上。燕翦频开纷纷云影落风前。春服既成。谁是着者。

  瑞州洞山孤崖聪禅师

  湖广应城李氏子 示众。拈如意曰。新丰洞里。啸月台前。中有一机。觌面浑然。魔外不识。佛祖不传。全该五位。横括三玄。翠竹摇风声细细。清流出谷响涓涓。

  舒州三祖破暗灯禅师

  桐城汪氏子。目有重瞳。少为诸生。出家阅楞严有所得。首谒无异来。寻参弁山。山见便问。那里来。师曰。金陵。山举竹篦曰。金陵还有者个么。师曰。非但金陵无。即今亦不有。山打一竹篦曰。甚处学得者虚头来。师曰。适才亲到。尚未洗浴。一日山拈拄杖曰。阿谁是汝本来。师曰。刚被人借去。山曰。何不呈似老僧。师曰。若呈似即在也。山打一棒。师接住曰。棒头有眼。山曰。子。已后坐断天下人舌头去在。 小参。春风急野鸟啼。山山水水。绿暗红稀。会得者。风流满目。不会者。认影迷头。果是个丈夫儿。争肯受人欺。翻身一掷虚空外。鼻孔依然向下垂 上堂。全机敌胜。作者犹迷。曲为今时正偏兼带。到者里应须功勋不立。明暗两忘。活卓卓。倒弄横拈。虚豁豁。圆常静应。发明临济玄要。照用并行。提掇沩仰机轮。浑融境致。点开法眼相义。言前独露。纵夺云门三句。北斗藏身。虽则机权互换。要且偏正交罗。妙在功勋不犯之先。用向宾主未立之际。果到恁么田地。一任横抽宝剑。伐邪见稠林。棒喝交驰。扫野狐穿凿。况比来法门。不古祖道。如殇慧命。有累卵之危。宗乘有堕地之患。承此任者。夙兴夜寐。当以大法为怀。斯堪报不报之恩。以助无为之化 上堂。霜花匝地。泥牛饮尽吴塘月。雪刃攒空。木马嘶乾九井风。到者里。威临剎海。德被神洲。列宾主於棒下。验正偏於言前。有时夺人不夺境。有时夺境不夺人。有时人境俱夺。有时人境俱不夺。说甚么德山临济。就使文殊普贤到来。亦是茫然。诸昆仲。寒威凛凛。焰焰冰河连底结。山光郁郁森森枯木尽银花。非惟杀活纵横。亦且与夺自在 师於顺治十六年六月十三日示疾。告众曰。来便恁么来。去便恁么去。遂竖指曰。会么。明月一轮天柱外。摩空老鹤出云霄。语毕而逝。塔全身於三祖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