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靖国续灯录

  师云。万法摐然。何须自昧。大众还见么。风高凛冽正严凝。瑞气祥光满寺庭。祖令已行高着眼。寒光烁烁射文星。久立。

  潭州石霜崇胜寺能禅师

  问。知师久蕴囊中宝。今日当场略借看。
  师云。两手分付。
  僧曰。小出大遇。
  师云。回眸子细看。

  汀州同庆院自鉴禅师

  上堂云。释迦密印。不出乎心。达磨真机。岂离当体。於兹见得。畅快平生。更若纷纭。自家埋没。虽然如是。七穿八穴一句又作么生。路逢死蛇莫打杀。无底篮子盛将归。

  荆南府万寿院有琛禅师

  问。上上之机。请师垂示。
  师云。铁牛哮吼。木马嘶鸣。
  僧曰。便恁么会时如何。
  师云。未敢相许。

  宣州宝胜永良禅师

  问。道非物外。物外非道。如何是物外道。
  师云。目前可验。
  僧曰。如何是道中人。
  师云。对面同千里。
  僧曰。向上更有事也无。
  师云。勘破了也。
  师乃云。大道舒光。十方周徧。及乞根源。了无所得。然虽如是。不出金峰窠里。到遮里。合作么生。良久。喝一喝。下座。

  寿州六安文殊惟湛禅师

  问。目前无法。意在目前时如何。
  师云。看。
  僧曰。片云生脱谷。孤鹤下遥天。
  师云。莫错认。
  师乃云。春至花开。秋来叶落。法法见前。不须穿凿。咄。

  福州光化楚苌禅师

  开堂日。示众生。昔年灵山会上。黄面老人四十九年三百余会。该罗不着底事。山僧今日普示诸人。良久云。依俙越国。彷佛杨州。
  僧问。皇道与佛道相去几何。
  师云。但请知时。
  僧曰。学人未晓玄言。
  师云。雷鸣天鼓震。圣语勅文行。
  僧曰。混然先天地。逈出希夷间。
  师云。寰中日应万机巧。海外风光一样清。
  僧曰。是一是二。
  师云。俯为葛藤。
  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
  师云。胡风扇汉。祖月耀梁。
  僧曰。灵山印本。不用揩磨。
  师云。也是欺我唐土儿孙。
  僧曰。古今通途去也。
  师云。路出千山。水分八字。乃云。非君所议以当宗乘。亦非寂寥徒为向上。何也。言无差别。句乃横该。就驰言句。面目换了。是以参玄上士仍当荐取。方解异类。共物推移。若不如是。未免情存取舍。境缘好丑。迭递更迁。威光失色。头头显示。率尔嗟嘘。於是从上贤者。为物之故。抑而为之。互为宾主。激扬斯旨。人天眼目。悟则为准。
  上堂。顾视大众。还相委悉么。良久。云。从来风采。理冠真乘。不涉程途。非尔自然。人人己分。实乃无亏。个个英灵。奇特现矣。是以诸门互显。捷应无私。以无私之妙体。返照朗然之无穷。思尽还源。不真何待。诸禅德。还会么。久远与么。今日如是。遵此法令。施行无畏。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六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七   〔宋铭〕

    东京法云禅寺住持传法佛国禅师(臣)惟白集
  对机门
  庐陵清原山行思禅师第十三世

  东京法云圆通禅师法嗣
  江宁府蒋山太平兴国寺惠炬禅师

  讳良策。福州人也。比试圆顶。游方参寻。首见六合孜禅师。微有发明。诣圆通禅师席下。顿释疑滞。既蒙印证。为众领袖。出世华藏。大扬祖意。次迁锺山。左丞蔡公卞奏以章服.师名。
  问。诸佛出世。普为群生。和尚出世。又且如何。
  师云。拄杖未曾拈着。
  僧曰。与么则人天获利。
  师云。好领前话。
  僧曰。喏。喏。
  师云。遮个衲僧犹较些子。
  上堂云。秋风索寞。秋景萧条。雁过长空。燕离大厦。游方禅客。卜处安居。腰束轻囊。手携短锡。水边松际。去住无拘。虽然如是。忽有人问。作么生是行脚底事。明眼人前如何祇对。若是所得之者。万一无疑。后学初心亦须子细。还会么。要知江上路。须问渡头人。参。
  上堂云。雪将残。分外寒。向火容易。涉道艰难。好是和衣打睡。任佗日上栏干。祖师没腰断臂。吾徒莫作等闲。光阴荏苒。人事多端。遮边渌水。那里青山。难。难。百年三万六千日。看看便见鬓毛斑。山僧与么说话。拖泥滞水不少。然虽如是。养子方知父慈。

  庐山开先心印禅师

  讳智珣。饶州人也。策试得度。便慕宗风。参圆通禅师。发悟心要。顿息佗游。推为师表。请居合肥延昌。次迁开先。佛国禅师回奏帘赐章服。都尉张侯敦礼奏以心印师名。
  问。和尚出世。将何为人。
  师云。山形拄杖子。
  僧曰。刁刀相似。鱼鲁参差。
  师云。朝三千。暮八百。
  问。赵州三等接人。未审和尚几等接人。
  师云。随家丰俭。
  僧曰。向上之机虽已晓。中下之根又若何。
  师云。领取钩头意。莫认定盘星。
  问。须菩提唱无说而显道。未审和尚以何显道。
  师云。山僧口似铁。
  上堂云。击鼓上来。大家觑见。法法现前。不劳锻炼。诸禅德。为什么如此。彼彼大丈夫。为君通一线。
  上堂云。动静不禅。去来常定。万派同源。海云自异。可谓心境一如。有何不可。然虽如是。且道衲僧分上还得也无。良久云。天台楖栗木。南岳万岁藤。
  上堂云。极目青天无片云。万象森罗全体露。若也拟议更商量。终是翻成个路布。不烦久立。归堂吃茶去。
  上堂云。握须弥於掌内。鉴十方於目前。且道是什么人分上事。所以云门大师云。三藏圣教在汝舌头上。微尘诸佛在汝脚跟下。不如悟去好。忽若筑着磕着。东西不辨。南北不分底。又作么生。良久。云。存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
  上堂云。平旦寅。扶桑日出照何人。个中未了奔南北。孰知大地一微尘。虽然如是。会得甚奇特。不会亦最亲。
  上堂云。一法不通。万缘方透。山河无隔碍。灵光触处明。且道眼为甚么不见眉毛。秖为住处大近。未免衲僧取笑。既不恁么。又作么生。钵盂无底寻常事。面无鼻孔笑杀人。

  潭州道林广慧寺宝琳禅师

  苏州人也。东禅院受具。少习经论。妙通精义。遂扣禅室。发明祖意。圆通禅师常所印可。大丞相王公安石亦深器重。出世广德兴教。次移池阳景德.庐山万杉。潭师请居道林。学者归仰。都尉张侯敦礼奏以章服。
  问。德山棒.临济喝。未审和尚如何为人。
  师云。总不恁么。
  僧曰。又作么生。
  师云。自领出去。僧便喝。
  师云。遮聋汉。僧无语。
  师云。非但患聋。亦乃患哑。
  问。浅闻深悟。深闻不悟。云门道了。和尚作么生。
  师云。头戴天。脚踏地。
  僧曰。学人未晓。
  师云。有口不可闲却。
  僧曰。若然者。饥来吃饭困来眠。
  师云。不妨会得好。
  师云。扬眉瞬目。不当宗乘。举古提今。残羹馊饭。一棒一喝。未称衲僧。踞坐思量。傍观者丑。且道作么生是衲僧本分事。常忆江南三月里。鹧鸪啼处百花香。
  上堂云。近日稍春寒。寥寥宇宙宽。山河无隔碍。世界掌中观。无口卢行者。饶舌是丰于。三日不相见。莫作旧时看。拈拄杖云。会么。棒头有眼明如日。要识真金火里看。
  上堂云。今朝五月五。百草灵苗谁不睹。善财采药与文殊。杀活临机互为主。禅家流。莫莽卤。眨上眉毛好看取。信手拈来知不知。甜者甜兮苦者苦。
  上堂云。云收岳面。日上扶桑。飒飒寒风。纷纷败叶。潇湘江内。白浪滔天。广惠门前。地平如掌。若也知有底衲僧。稳坐太平。其或未然。不免捞天摸地。

  江宁府保宁寺子英禅师

  钱唐人也。禀性介洁。仪范清肃。拨草瞻风。寻师择友。诣圆通禅师法席。师资缘契。针水相投。遂历湘.沅.荆.楚。所至丛林。云徒蚁慕。请居夹山。次移二圣.庐山罗汉.太平隐静.金陵凤台。都尉张侯敦礼闻师道风。奏赐章服。
  问。如何是夹山境。
  师云。迭迭好山来不尽。滔滔泉水济无穷。
  僧曰。如何是境中人。
  师云。楖栗惯将冲鸟道。衲衣常挂五云浓。
  僧曰。秖如宗乘。若何指示。
  师云。铁牛耕大地。
  问。如何是第一句。
  师云。俊鹘趂不及。
  僧曰。如何是第二句。
  师云。横身该宇宙。
  僧曰。如何是第三句。
  师云。捞天摸地。
  僧曰。三句已蒙师指示。目前一句又如何。
  师云。孟夏渐热。
  问。山河大地不作眼见耳闻时如何。
  师云。祇恐不与么。
  僧曰。便与么时如何。
  师云。山高水深。僧无语。
  师云。幸自可怜生。刚被佗谩却。
  师云。有大旷宅。不居门户。灵灵常在。今古无亏。不问路头。谁人得入。善於中止。受用无穷。获大安隐。周游无际。虽然如是。更须知有水不洗水一句。参。
  上堂云。有一人搅长河为酥酪。变大地作黄金。握骊珠於掌中。纵游戏於目际。此人堪受四事供养。有一人夺饥人之食。驱耕夫之牛。然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此人亦堪瞻之仰之。有一人片帆不挂。棹橹俱停。独宿沙洲。月明四海。此人亦堪顶戴奉行。一人在前。一人在后。一人居中。透关者。试请辨看。
  上堂。拈拄杖云。日月不能并明。河海不能竞深。须弥不能同高。乾坤不能同固。圣凡智慧不及。且道遮个有什么长处。良久。云。节目分明。生来条直。冰雪敲开片片分。白雪点处承伊力。击禅床。下座。

  抚州明水法逊禅师

  问。向上宗乘即不问。明水波涛事若何。
  师云。探珠宜浪静。
  僧曰。未审如何趣向。
  师云。一任摸[打-丁+索]。
  问。如何是明水境。
  师云。石门路崄。
  僧曰。如何是境中人。
  师云。口方四字。
  僧曰。未审更有事也无。
  师云。游子不知春已去。误听黄鹂作杜鹃。
  师云。万法万形。皆逐心成。孤光一照。万虑俱清。随方任器。逐晦随明。芥纳须弥无宽窄。毛吞巨海不亏盈。参。
  上堂云。妙觉非遥。能仁不远。出入不离。相随动转。若於今日识渠。不在当时鹿苑。参。
  上堂云。沙门上士。道眼为先。穷本明心。方为究竟。森罗万象。本有同源。廓落太虚。谁云有滞。尘劫来事。祇在如今。盖是心迹不通。识情所碍。所以三世诸佛尽在目前。诸人还见么。良久。云。一二三四五。各各面相睹。参。

  兴元府慈济聪禅师

  问。骑牛觅牛即不问。天然脱洒意如何。
  师云。卸却[(虺-兀+元)-虫+骨]臭布衫。
  僧曰。布衫已卸了也。
  师云。脱洒事即不问。牛在什么处。
  僧曰。吽。吽。
  师云。几乎放过。
  问。如何是道。
  师云。此去长安三十七程。
  僧曰。如何是道中人。
  师云。撞头磕额。
  问。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未审是什么动。
  师云。低声。低声。
  问。如何是随色摩尼珠。
  师云。青青翠竹。郁郁黄花。
  僧曰。如何是正色。
  师云。退后。退后。
  问。释迦已灭。弥勒未生。未审谁为导首。
  师云。铁牛也须汗出。
  僧曰。莫便是为人处也无。
  师云。细看前话。
  问。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谈。
  师云。陕府铁牛。
  师云。三乘教典。不是真诠。直指本心。未为极则。若遇通心上士。脱洒高流。出来相见。乃顾视大众云。休。
  上堂云。终日孜孜相为。恰似牵牛上壁。大众。何故如此。贪生逐日驱驱去。唤不回头争奈何。
  上堂云。一即一。二即二。把定要津。何处出气。乃拈拄杖云。彼自无疮。勿伤之也。卓一下。

  安州白兆山通慧珪禅师

  问。诸佛出世。建立法门。和尚出世。以何垂示。
  师云。云收千嶂碧。云霁八方明。
  僧曰。朝游罗浮。暮归檀特。
  师云。脚跟下事作么生。僧拊掌一下。
  师云。作家禅客。
  僧曰。也不消得。
  师云。山僧失利。
  问。收来放去即不问。古佛家风事若何。
  师云。一回举着一回新。
  僧曰。和尚岂无方便。
  师云。自是蒲绳短。休嫌古井深。
  师云。幸逢嘉会。须采异闻。既遇宝山。莫令空手。不可佗时后日。门扇后壁角头。自说大话。也无利益。然则此事。问与不问。亦无得失。何也。穷天地。亘古今。即是当人一个自性。於是中间更无佗物。
  诸人每日行时行着。卧时卧着。坐时坐着。祇对语言时。满口道着。以至扬眉瞬目。瞋喜爱憎。寂默游戏。朱尝间断。因甚么不肯承当。自家歇去。良由无量劫来。爱欲情重。生死路长。背觉合尘。自生疑惑。譬如空中飞鸟。不知空是家乡。水里游鱼。忘却水为性命。何得自抑。却问傍人。大似捧饭称饥。临河叫渴。
  诸人要得休去么。各请立地。定着精神。一念回光。豁然自照。何异空中红日。独运无私。盘里明珠。不拨自转。然虽如是。秖为初机。向上机关未曾踏着。且道作么生是向上机关。良久。云。仰面看天不见天。

  寿州霍丘归才禅师

  问。如何是祖师密密意。
  师云。佛眼觑不见。
  僧曰。为什么觑不见。
  师云。密密意。
  问。一言相契时如何。
  师云。丹霄显露。
  僧曰。不假一言时如何。
  师云。带水拖泥。
  问。拨尘见佛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