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集续传灯录

芙蓉长老至,上堂,举芙蓉和尚访寔性大师,寔性上堂,右边拈拄杖向左边云:“若不是芙蓉师兄,也大难委悉。”颂曰:“陪尽老精神,杯盘越样新;谁知村店酒,难劝御楼人。
晚居寺之幻智塔庵,将终,戒执事已,问曰:“今何时?”对曰:“二鼓矣。”遂放身若投,斯须视之,已逝矣。实景定三年三月十一日也,寿六十五,夏四十七。

杭州灵隐退耕宁禅师

初住嘉兴崇圣,次居苏之报恩、承天、慧日、万寿。
至灵隐,上堂:“目前无法,意在目前。雨余山色翠,风暖鸟声喧。”拍禅床一下,云:“堪笑老胡无转智,少室峰前坐九年。”
上堂,举“香林因僧问:‘年穷岁尽时如何?’林云:‘东村王老夜烧钱。’”师云:“王老烧钱,言端语端。锦包特石,铁裹泥团。”
上堂:“极目千峰锁翠,满空柳絮飞绵;可怜无位真人,一向草宿露眠。哑!三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四明天童别山智禅师

上堂,举“世尊临入涅盘,文殊请佛再转法轮。世尊‘咄!’云:‘吾四十九年,未尝说一字。汝请吾再转法轮,是吾曾转法轮耶?’”颂曰:“老汉生平大脱空,将无作有诳盲聋;临期一语方真实,也是阇梨饭后钟。”

四明天童环溪一禅师

上堂,举“经云:‘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颂曰:“劫初铸就毗卢印,古篆雕虫尚宛然;堪笑堪悲人不识,却嫌字画不完全。”

四明天童月坡明禅师

上堂,举“马祖因僧问‘离四句、绝百非’话”。颂曰:“离四句兮绝百非,递相推过几曾知?这僧担一担懵懂,换得两头淈(胡骨切浊也)腯(徒骨切肥也)归。”

四明雪窦希叟绍昙禅师

西蜀人,出世佛陇。
上堂,僧问:“向上宗乘事若何?”师云:“檐头滴滴、分明历历。”师乃云:“西子湖边泛渺茫,一堤寒绿看垂杨。谁知业债难逃避,开眼堂堂入镬汤。到这里如何即得?拟欲烂煨黄,独不顾紫泥,未免踏古人脚迹;拟欲关空锁梦,塞路断桥,又恐坐在葛藤窠里。不如随分,纳些些俯,顺时宜去。拈拄杖,竖穷三际、横亘十方;靠拄杖,碧眼黄头会不得,野梅风定暗香浮。”
上堂:“二月春云暮,韶华似酒浓;莺啼杨柳雨,蝶弄海棠风。若作境会,过山寻蚁迹;不作境会,度水觅鱼踪。毕竟如何?故国归路远,日暮泣途穷。”
上堂:“一宿觉,三担土,脚未跨门,手骨已露。等闲举一步,危径结寒花;信彩示一机,断崖飞瀑布。虽然,要跨乳峰门即易,要入乳峰室即难。何故?鸿飞冥冥,弋人何纂!”
上堂:“发得一机活,出得一言当,万里无片云,青天合吃棒,不待春风着意开,暗香已在梅花上。”
寄天目和尚偈,曰:“翁翁八十再生牙,烂嚼虚空吐出查;撒向玲珑岩畔树,枝枝叶叶是昙华。”

福州雪峰绝岸可湘禅师

上堂,举“曹山因僧问:‘雪覆千山,因甚孤峰不白?’山曰:‘须知有异中异。’曰:‘如何是异中异?’山曰:‘不堕众山色。’”师颂曰:“言中彼此带幽玄,尽向言中辨正偏;孤负一条官驿路,茫茫沉在月明前。”
渔浦接待,偈曰:“吴山那畔越山前,有饭充饥有榻眠。到此便能休歇去,帝乡犹隔一潮船。”

光孝石室辉禅师

上堂,举“城东有一老姥(莫古切),与佛同生,不欲见佛。每见佛来,即便回避。虽然如此,回顾东西,总皆是佛,遂以手掩面,十指掌中亦总是佛。”师颂曰:“平生不愿佛相逢,十指尖头现绀容;夹路桃花风雨后,马蹄无处避残红。”

天台国清灵叟源禅师
  
上堂,举“僧问赵州:‘真如凡圣,皆是梦言。如何是真言?’州云唵部临[口*发]”师云:“赵州禅只在口皮边。看他与么,也是唤钟作瓮。”忽有问:“灵岩....”...“却向他道:‘饥时但吃饭!且道与古人是同是别?’”“西天梵语,此土唐言。”
上堂:“炎自炎,凉自凉,法无二法,不用商量。只如人人鼻孔在面上,则固是知有。我更问你:‘别沼荷香,何似深村稻香?’”
示防意如城偈曰:“六门长锁旧封疆,已是攀缘万虑忘;昨夜贫家忽遭劫,元来祸起自萧墙。”
守口如瓶偈曰:“明明只在鼻孔下,动着无非是祸门;直下放教如木[木*突],青天白日怒雷奔。”

四明天童简翁敬禅师

上堂,举文殊问庵提遮女:“生以何为义”话。颂曰:“问处分明答处端,当机觌面不相谩;死生生死元无际,月上青山玉一团。”

庐山东林指南宜禅师

送人之成都,偈曰:“智不到处道一句,一句当机便到家;宿鹭亭前风摆柳,锦宫城里雨催花。”

饶州荐福无文璨禅师

尝与其友知无闻书有云:“住院何足道哉,近年勑差,堂除者何限?可挂齿牙者能几人?使吾有口可以吞,三世诸佛则曲录。床终身不坐,又何慊无闻,以为何?如某,昔者入众,见识字人多,不修细行,决意不作书记。诸老不作,据位称师者,又多看不上眼,遂无意出世。今皆不遂其初矣。住院十年,名为长老,只是旧时璨,上座、饮食、起居与堂僧无异,出入时多了一轿两仆,耳使目不眩;轿仆亦不用之,相从衲子,岁不下百数十人。遇五日,挝鼓升堂,以平时在诸老间所得细大法门,随分东语西话,断不敢以脱空语笼罩学者,亦不敢以过头语欺谩学者。说到无巴鼻无滋味处,欣然自笑,听者不必解,笑也士大夫多相知。然所知者。不过谓其读书也、能文也、解起废也、硬脊梁也。盖胆毛几茎,则知者鲜矣。读其书,则其所造可知。”

灵隐石田熏禅师法嗣


杭州净慈愚极慧禅师
 
参石田於灵隐。田室中,举“云门念七话”,连举十数过,无人下语。忽有一僧才跨门,田曰:“雪峰辊球!”师在侍傍耸耳而听,蓦然领悟,冲口呈偈云:“云门念七,雪峰辊球;白苹红蓼,明月孤舟。”田颔之。
住北禅日,谢剑南儒藏主、云谷庆藏主、无则珍藏主。
上堂,举“白云师祖开堂”,拈香有云:“众中衣钵道友,有一言半句利益我者,同伸报谢!山僧乍住,二三故人远来相贺,又非一言半句者比。岂无片香以为供养?烧枫香是着菩提边事,烧黄熟是说佛说祖边事。而今猛焫一炉,也要尽大地人知道:浙西管内嘉兴府川原道地。且道烧底是什么香?”良久,云:“不下阁送宁禅人。”
偈曰“心未宁时为汝安,落花小雨酿春寒;断桥流水孤山路,杨柳丝丝拂画阑。”


杭州中竺雪屋珂禅师

上堂:“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且道衲僧知个什么?知道饭是米做。直饶恁么,阎罗老子索饭钱有日在。”
师以宋鼎既迁,即谢寺,事金山贤默庵雅知。师且尊其道行。
时元兵下江南,默庵被总兵伯颜胁而置之幕中,从至武林。默庵言於伯颜,请师升住灵隐,亲持请疏叩师门。师抽关露半面问云:“汝为谁?”默庵云:“和尚故人,某甲也!”师落关云:“我不识你!”盖师虽处世外,而以忠节自持,故不屑灵隐之命。
后断江恩有诗云:“雪屋今亡四十年,高风凛凛尚依然;伯颜丞相拜床下,不肯为渠来冷泉。”

径山痴绝冲禅师法嗣

福州神光北山隆禅师

礼镜清塔,偈曰:“惯问门前什么声,池蛙笑汝自蛙鸣。年来荒却天华寺,正令方才一半行。”

高台此山应禅师

上堂,举“大隋庵侧有一龟,僧问:‘一切众生皮裹骨,这个众生因甚骨裹皮?’隋拈草履覆龟背上,僧无语。”师颂曰:“休将皮骨强分张,得六藏时且六藏;只履尽情都盖了,这僧无事可思量。”

育王寂窗照禅师法嗣

湖州道场龙源介清禅师

王氏,世居福州长溪。得度於义兴、法藏、齐禅。 师过育王,谒寂窗,入室有契。俾为侍者,复掌藏钥。 出世四明寿国,迁开寿,升道场。
上堂:“三春云暮,绿暗红稀;动为境转,静为法迷;不以色盖,不以声骑,风前闲听杜鹃啼。”
上堂:“终日忙忙,那事无妨;显而不灵,隐而不藏。如何是隐而不藏底事?玉梅结子浮青树,石笋抽条上绿窗。”

径山晦机熙禅师法嗣

金陵龙翔笑隐大欣禅师
 
族姓陈,九江羲门。唐尚书操诸孙。 从郡之水陆院出家。初至庐山,谒开先、一山、万公,既而遣诣百丈、参晦机。机一见器重,由内记升记室。
一日问曰:“黄龙得旨,泐潭领徒游方,及见慈明,气索汗下。过在什么处?”师抗声曰:“千年桃核里,觅甚旧时仁?”
又一日,举“百丈野狐”话,诘曰:“且道不落因果,便堕野狐身;不昧因果,便脱野狐身。利害在什么处?”师拟答,机遽喝之。平生凝滞,涣然氷释。因同参者告问,师颂曰:“百丈野狐,野狐百丈,埋作一坑,伏惟尚享。”
机迁净慈,复延掌记。出世湖之乌回,迁杭之报国、中天竺。
天历元年,文宗以金陵潜邸为大龙翔集庆寺。妙东名德开山首膺其选,号曰“广智全悟大禅师”,为开山第一代住持。厥后驿召赴阙,入见奎章阁,赐坐咨问法要,对扬称旨,赐貂裘、金衲衣。
及顺帝御极,待遇益隆。有旨,命百丈山东阳德辉,重编《禅林清规》。仍命师校正,遂定为九章。四方咸取以为法。
以老病求退,御史大夫撒迪公以闻优诏,不许加号释教宗主,兼领五山寺。勑外台护视,使安居终老。
师因僧侍立,展手云:“八字打开了也,为什么不肯承当?”僧云:“恐钝置和尚!”师云:“许多时没一点气息!”便打。
一日,问僧:“甚处来?”僧云:“游山来。”师云:“笠子下拶破洛浦,徧参底作么生?”僧云:“未入门时已呈似和尚了也!”师云:“即今为甚不拈出?”僧拟议,师便打。
一日云:“青州布衫重七斤,古人道了也。毕竟万法归一,一归何处?”有僧出云:“东廊头,西廊下。”师云:“什么处见赵州?”僧拟对,师云:“捧上不成龙。”
一日,有僧来参。师云:“竖拂拈槌,古佛榜样;擎叉舞剑,列祖条章。衲僧门下一句作么生道?”僧:“珍重!”便行。师云:“不消一札。”
上堂:“安养国中,水鸟树林,悉皆念佛。知足天上,树相撑触,演说苦空,竖起拂子,山僧拂子,穿汝诸人鼻孔。诸人向甚处出气?”
入新寺,升座:“第一义谛,明如杲日,宽若太虚。万汇森然,纤尘不立。明今举古,无非节外生枝;立主立宾,何异虚空钉橛。然圣旨建寺,诸官临筵,不可只恁么休去。还有共相激扬底么?问!”答罢乃云:“释迦世尊,舍金轮而登佛位。今上皇帝从佛位而御金轮。收摄三千剎海於一印中,具足八万法门於一毫上,如华严会上,菩萨得无尽福德,藏解脱门於一器中,出生种种美味饮食,又於众会,仰观空中,而雨种种珍宝,随众生心悉令满足。然后得其宝者,尽证法门;食其味者,咸成妙道。无一尘而不具足佛事,无一法而不圆满正宗。即今崇建宝坊,阐扬法施,诸天音乐不鼓自鸣;梵呗咏歌自然敷奏;十方菩萨咸集道场;八部天龙同伸庆赞。还有不历化城、径登宝所者么?”击拂子云:“四海已归皇化里,时清休唱太平歌!”
上堂:“拈花微笑,彩奔齩家;断臂安心,漏逗不少。汝诸人分上又作么生?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至正四年五月,俄示微疾。肩舆与御史大夫脱欢公为别留书,凡与交游之善者,嘱其徒以两朝赐己金币,作万佛阁,上报国恩。二十四日,遂书偈,趺坐而化。春秋六十一,夏四十六。

金陵保宁仲万天伦禅师


明之象山张氏,幼而岐嶷,投广德天宁竺源嗣公,剃落竺源,谓曰:“汝志趣宏远,堪任大法,无为我滞此。”遂往依虎丘、东州永偶,过旃檀林,与一僧看传灯录语之曰:“千七百则公案,浑如生铁锁子,还有得钥匙入手者么?”师於言下有省。时,晦机在净慈,师遂往见,才入门,机云:“湖山霭霭,湖水洋洋;浸烂你鼻孔,塞破你眼睛,因甚不知?”师云:“通身无影象,步步绝行踪。”机云:“未在,更道!”师拂袖便出。未几,俾居侍司,复命掌藏钥师,僤人事繁杂。叹曰:“世降道,衰人根浮薄宿。”师硕德,具大知见,犹不为学者信服。无他,盖表里不纯故也。自是必欲铲踪削迹於深静地。闻吴兴桃花坞尤僻,邃乃往缚茅焉。一日灌园,忽四山云瞑骤雨,疾风摧折林木,霹雳一声,胸中疑碍顿释。乃曰:“大奇大奇也大奇,掇转虚空颠倒骑,蟭螟吞却五须弥,曩於南屏室中。屡扣老和尚终不肯为我说,使当时说破,安有今日耶?“泰定丁卯出,主广德东泉,迁明之佛岩,龙翔笑隐招居第一座,南台治书吐鲁公数来问道,泛及楞严,玄旨契合。会保宁虚席台章,荐举宣院,札付俾主之。有僧至,参师云:“好个僧,恁么行履?”僧云:“拨草瞻风,岂因别事?”师云:“汝吃得棒也未?”僧拟议,师便喝。又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云:“谁人看不见?”又问:“如何是一相三昧?”师曰:“青黄赤白。”又问:“如何是凤台境?”师云:“凤台有什么境?”
上堂:“言无展事,语不投机,承言者丧,滞句者迷。与么也不得,不与么也不得,与么不与么总不得,你有拄杖子我与你拄杖子,你无拄杖子我夺却你拄杖子。”
上堂举:“僧问:‘云门久雨不晴时如何?’门云:‘札云门一札。’猿啼巴峡,熊耳峰高,石头路滑。”
初在桃花坞定惺时,见一僧礼拜,师问:“汝何礼拜?”僧云:“菩萨也!”不见。
晚年,卜筑於凤台西,曰新庵将终。谓净觉昙公曰:“欲将后事相浼,今日何日?”净觉曰:“二十九日。”师云:“月穷日不宜去,明日五月一,吾即行矣。”至期,召门人付嘱已,举手作别,或请书偈,叱:“去!”端坐而逝,世寿六十六,僧腊五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