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史传部
- 禅宗
- 五灯全书
五灯全书
京兆华严寺休静禅师
在洛浦典维那时。一日白槌普请曰。上间般柴。下间锄地。第一座问。圣僧作甚么。师曰。当堂不正坐。不赴两头机 师参洞山。问学人无个理路。未免情识运为。山曰。汝还见有理路也无。师曰。见无理路。山曰。甚处得情识来。师曰。学人实问。山曰。恁么则直须向万里无寸草处去。师曰。万里无寸草处。还许某甲去也无。山曰。直须恁么去 师般柴次。洞山把住曰。狭路相逢时如何。师曰。反侧反侧。山曰。汝记吾言。向南住有一千人。向北住止三百而已。初住福州东山之华严。众满一千。未几。属后唐庄宗。征入辇下。大阐玄风。其徒果止三百 庄宗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师曰。探尽龙宫藏。众义不能诠 问。大悟底人。为甚么却迷。师曰。破镜不重照。落花难上枝 问大军设天王斋求胜。贼军亦设天王斋求胜。未审天王赴阿谁愿。师曰。天垂雨露。不拣荣枯 庄宗。请入内斋。见大师大德总转经。唯师与徒众。默坐。帝问。师为甚么不看经。师曰。道泰不传天子令。时清休唱太平歌。帝曰。师一人即得。徒众为甚么也不看经。师曰。师子窟中无异兽。象王行处绝狐踪。帝曰。大师大德。为甚么总看经。师曰。水母元无眼。求食须赖鰕。帝曰。既是后生。为甚么却称长老。师曰。三岁国家龙凤子。百年殿下老朝臣 师后游河朔。於平阳示灭。茶毗获舍利。建四浮图。一晋州。一房州。一终南山逍遥园。一华严寺。敕谥宝智禅师。无为之塔。
瑞州九峰普满禅师
僧问。如何是不迁义。师曰。东生明月。西落金乌。曰非师不。委师。曰理当则行。僧礼拜。师便打。僧曰。仁义道中。礼拜何咎。师曰。来处不明。须行严令 问眼不到色尘时如何。师指香台曰。面前是甚么。曰请师子细。师曰。不妨遭人检点 问人人尽道请益。未审师还拯济也无。师曰。汝道巨岳还乏寸土么。曰四海参寻。当为何事。师曰。演若迷头心自狂。曰还有不狂者也无。师曰。有曰。如何是不狂者。师曰。突晓途中眼不开 问僧。近离甚处。曰闽中。师曰。远涉不易。曰不难。动步便到。师曰。有不动步者么。曰有。师曰。争得到此间。僧无对。师以拄杖趂下 问对镜心不动时如何。师曰。汝无大人力。曰如何是大人力。师曰。对镜心不动。曰适来为甚么道无大人力。师曰。在舍祇言为客易。临川方觉取鱼难 问如何是道。师曰。见通车马。曰如何是道中人。师便打。僧作礼。师便喝 问十二时中。如何合道。师曰。与心合道。曰毕竟如何。师曰。土上加泥。犹自可离波求水。实堪悲。 问如何是不坏身。师曰。正是曰学。人不会。请师直指。师曰。适来曲多少 问古人道。真因妄立。从妄显真。是否。师曰。是曰。如何是真。师曰。不杂食。曰如何是妄。师曰。起倒攀缘。曰去此二途。如何合得圆常。师曰。不敬功德天。谁嫌黑暗女 问九峰一路。今古咸知。向上宗乘。请师提唱。师竖起拂子。僧曰。大众侧聆。愿垂方便。师曰。清波不睹鱼龙现迅浪风。高下底钩。曰若不久参。那知今日。师曰。人生无定止。像没镜中圆 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更问阿谁。曰恁么则学人全体是也。师曰。须弥顶上戴须弥。
益州北院通禅师
初参夹山。问曰。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岂不是和尚语。山曰。是。师乃掀倒禅床。义手而立。山起来打一拄杖。师便下去 次参洞山。山上堂曰。坐断主人公。不落第二见。师出众曰。须知有一人不合伴。山曰。犹是第二见。师便掀倒禅床。山曰。上座作么生。师曰。待某甲舌头烂。即向和尚道 后辞洞山。拟入岭。山曰。善为飞猿岭峻好看。师良久。山召通阇黎。师应诺。山曰。何不入岭去。师因有省。更不入岭 住后。上堂。诸上座。有甚么事出来论量取。若上上根机。不假如斯。若是中下之流。直须刬削门头户底教。索索地莫教入泥水。第一速须省事。直须无心去学得。千般万般。祇成知解。与衲僧门下。有甚么交。涉僧。问直须无心学时如何。师曰。不管系 问如何是佛。师曰。峭壁本无苔。洒墨图斑驳 问二龙争珠。谁是得者。师曰。得者失。曰不得者如何。师曰。还我珠来。问如何是清净法身。师曰。无点污 问转不得时如何。师曰。功不到 问如何是大富贵底人。师曰。如轮王宝藏。曰如何是赤穷底人。师曰。如酒店腰带 问水洒不着时如何。师曰。乾剥剥地 问一槌便成时如何。师曰。不是偶然 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壁上画枯松。游蜂竞采蕊。示灭。后敕谥证真禅师。
洞山道全禅师
问先洞山。如何是出离之要。山曰。阇黎。足下烟生。师当下契悟。更不他游。云居进语曰。终不敢孤负和尚足下烟生。山曰。步步元者。即是功到。暨洞山圆寂。众请踵迹住持 僧问。佛入王宫。岂不是大圣再来。师曰。护明不下生。曰争奈六年苦行何。师曰。幻人呈幻事。曰非幻者如何。师曰。王宫觅不得 问清净行者。不入涅盘。破戒比丘。不入地狱时如何。师曰。度尽无遗影。还他越涅盘 问极目千里。是甚么风范。师曰。是阇黎风范。曰未审和尚风范如何。师曰。不布婆娑眼。
京兆蚬子和尚
不知何许人。事迹颇异。居无定所。自印心於洞山。混俗闽川。不畜道具。不循律仪。冬夏唯披一衲。逐日沿江岸。采掇鰕蚬。以充其腹。暮即宿东山白马庙纸钱中。居民目为蚬子和尚 华严静闻之。欲决真假。先潜入纸钱中。深夜师归。严把住曰。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遽答曰。神前酒台盘。严放手曰。不虚与我同根生 严后赴庄宗诏。入长安。师亦先至。每日歌唱自拍。或乃佯狂。泥雪去来。俱无踪迹。厥后不知所终。
台州幽栖道幽禅师
镜清问。如何是少父。师曰。无标的曰。无标的。以为少父耶。师曰。有甚么过。曰祇如少父作么生。师曰。道者是甚么心行 问如何是佛。师曰。汝不信是众生。曰学人大信。师曰。若作胜解。即受群邪 问如何是道。师曰。但有路可上。更高人也行曰如何是道中人。师曰。解驱云里信 师一日斋时入堂白槌曰。白大众。众举头。师曰。且吃饭 师将示灭。僧问。和尚百年后。向甚么处去。师曰。迢然迢然。言讫坐亡。
越州乾峰和尚
上堂。法身有三种病。二种光。须是一一透得。始解归家稳坐。须知更有向上一窍在。云门出问。庵内人。为甚么不知庵外事。师呵呵大笑。门曰。犹是学人疑处。师曰。子是甚么心行。门曰。也要和尚相委。师曰。直须与么始解稳坐。门应喏喏 上堂。举一不得。举二放过。一着落在第二。云门出众曰。昨日有人从天台来。却往径山去。师曰。典座来日不得普请。便下座 问僧。甚处来。曰天台。师曰。见说石桥作两段。是否。曰和尚甚处得这消息来。师曰。将谓华顶峰前客。元是平田庄里人 问如何得出三界去。师曰。唤院主来。趂出这僧着 师问众僧。轮回六趣。具甚么眼。众无对 问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谈。师曰。老僧问聻。曰和尚问则且置。师曰。老僧问。尚不奈何说甚么超佛越祖之谈 问十方薄伽梵。一路涅盘门。未审。路头在甚么处。师以拄杖画曰。在这里(僧后请益云门。门拈起扇子曰。扇子[跳-兆+孛]跳。上三十三天。筑着帝释鼻孔。东海鲤鱼。打一棒雨似盆倾会么)。
吉州禾山和尚
僧问。学人欲伸一问。师还答否。师曰。禾山答汝了也 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禾山大顶 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满目青山起白云。曰或遇客来如何祇待。师曰。满盘无味醍醐果 问无言童子居何国土。师曰。当轩木马嘶风切。
明州天童咸启禅师
问伏龙。甚处来。曰伏龙来。师曰。还伏得龙么。曰不曾伏这畜生。师曰。且坐吃茶 简大德问。学人卓卓上来。请师的的。师曰。我这里一屙便了。有甚么卓卓的的。曰和尚恁么答话。更买草鞋行脚好。师曰。近前来。简近前。师曰。祇如老僧恁么答。过在甚么处。简无对。师便打 问如何是本来无物。师曰。石润元含玉。矿异自生金 问如何是真常流注。师曰。涓滴无移。
潭州宝盖山和尚
僧问。一间无漏舍。合是何人居。师曰。无名不挂体。曰还有位也无。师曰。不处 问如何是宝盖。师曰。不从人天得。曰如何是宝盖中人。师曰。不与时人知。曰佛来时如何。师曰。觅他路不得 问世界坏时。此物何处去。师曰。千圣寻不得。曰时人如何归向。师曰。直须似他去。曰还有的当也无。师曰。不立标则 问不居正位底人。如何行履。师曰。红焰丛中骏马嘶。
澧州钦山文邃禅师
福州人。少依杭州大慈中。受业时岩。头雪峰在众睹师吐论知是法器。相率游方。二大士。各承德山印记。师虽屡激扬。而终然凝滞。一日问德山曰。天王也恁么道。龙潭也恁么道。未审和尚作么生道。山曰。汝试举天王龙潭道底看。师拟进语。山便打。师被打。归延寿堂曰。是则是打我太煞。岩头曰汝恁么道。他后不得道见德山来 后於洞山。言下发解。乃为之嗣。年二十七。止於钦山。大众前尝举参洞山时语。山问。甚么处来。师曰。大慈来。曰还见大慈么师曰。见曰。色前见。色后见。师曰。非色前后见。洞山默置。师乃曰。此吾离师太早。不尽师意 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梁公曲尺。志公剪刀 问一切诸佛。及诸佛法。皆从此经出。如何是此经。师曰。常转。曰未审经中说甚么。师曰。有疑请问 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锦绣银香囊。风吹满路香。岩头闻。令僧去曰。传语十八子。好好事潘郎 有僧写师真呈。师曰。还似我也无。僧无对。师自代曰。众僧看取 德山侍者来参。才礼拜。师把住曰。还甘钦山与么也无。者曰。某甲。却悔久住德山。今日无言可对。师乃放手曰。一任祇对。者拨开胸曰。且听某通气一上。师曰。德山门下。即得这里一点用不着。者曰。久闻钦山不通人情。师曰。累他德山眼目。参堂去 师与岩头雪峰坐次。洞山行茶来。师乃闭眼。洞曰。甚么处去来。曰入定来。洞曰。定本无门。从何而入 师入浴院。见僧踏水轮。僧乃问讯。师曰。幸自辘辘地转。何须恁么。曰不恁么又争得。师曰。若不恁么。钦山眼堪作甚么。曰作么生是师眼。师以手作拨眉势。曰和尚又何得恁么。师曰。是我恁么。你便不恁么。僧无对。师曰。索战无功。一场气闷。良久乃问曰。会么。曰不会。师曰。钦山为汝担取一半 师与岩头雪峰过江西。到一茶店。吃茶次。师曰。不会转身通气者。不得茶吃。头曰。若恁么我定不得茶吃。峰曰。某甲亦然。师曰。这两个老汉。话头也不识。头曰。甚处去也。师曰。布袋。里老鸦。虽活如死。头退后曰。看看。师曰。奯公且置。存公作么生。峰以手画一圆相。师曰。不得不问。头呵呵曰。太远生。师曰。有口不得茶吃者多 巨良禅客参。礼拜了。便问。一镞破三关时如何。师曰。放出关中主看。良曰。恁么则知过必改。师曰。更待何时。良曰。好只箭放不着所在。便出去。师曰。且来阇黎。良回首。师下禅床。擒住曰。一镞破三关。即且置。试为钦山发箭看。良拟议师。打七棒曰。且听个乱统汉。疑三十年。有僧举似同安察。安曰良公虽解发箭要。且未中的。僧便问。未审如何得中的去。安曰。关中主是甚么人。僧回举似师。师曰。良公若解恁么。也免得钦山口。然虽如此。同安不是好心。亦须看过始得 僧参。师竖起拳曰。开即成掌。五指参差。如今为拳。必无高下。汝道。钦山还通商量也无。僧近前。却竖起拳。师曰。你恁么。祇是个无开合汉。曰未审和尚如何接人。师曰。我若接人。共汝一般去也。曰特来参师也。须吐露个消息。师曰。汝若特来。我须吐露。曰便请。师便打。僧无语。师曰。守株待兔。枉用心神 上堂。横按拄杖。顾视大众曰。有么有么。如无钦山唱菩萨蛮去也。啰啰哩哩。便下座 师与道士论义士。立义曰。粗言及细语。皆归第一义。师曰。道士是佛家奴。士曰。太粗生。师曰。第一义何在。士无语。
瑞州九峰通玄禅师
郢州程氏子。初参德山。后於洞山。言下有省。住后。僧问。自心他心。得相见否。师曰。自己尚不见。他人何可观 问罪福之性。如何了达。得无同异。师曰。絺绤不御寒 问僧。近自何来。曰闽岭。师曰。远涉不易。曰不难。动步便到。师曰。有不动步者么。曰有。师曰。争得到此间。僧无对。师便打。师於唐昭宗乾宁丙辰二月十七日。晨兴诫门人曰。无虚度光阴。无虚消信施。既已出家。唯道是履。名大丈夫。於是寂然在定。至三月二十日乃化。寿六十有三。坐四十有二夏。
青原下六世
曹山寂禅师法嗣
瑞州洞山道延禅师
因曹山垂语曰。有一人向万丈崖头。腾身直下。此是甚么人。众无对。师出曰。不存。山曰。不存个甚么。师曰。始得扑不碎。山深肯之 后有僧问。请和尚密付真心。师曰。欺这里无人作么。
抚州金峰从志玄明禅师
僧问。如何是金峰正主。师曰。此去镇县不遥。阇黎莫造次。曰何不道取。师曰。口如磉盘 问千峰万峰。那个是金峰。师乃斫额 问千山无云万里绝霞时如何。师曰。飞猿岭。那边何不吐却 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壁边有鼠耳 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金峰门前。无五里牌 新到参。师曰。不用通时暄第一句道将来。曰孟春犹寒。伏惟和尚。师曰。犹有这个在。曰不可要人点检去也。师曰。谁。僧指自身。师曰。不妨遭人点检 拈起枕子示僧曰。一切人唤作枕子。金峰道不是。僧曰。未审和尚唤作甚么。师拈起枕子。僧曰。恁么则依而行之。师曰。你唤作甚么。僧曰。枕子师曰。落在金峰窠里 僧扫地次。师问。作甚么。僧竖超苕帚。师曰。犹有这个在。曰和尚适来。见个甚么。师竖起拄杖 僧参。才入方丈。师便打。僧曰。是是。师又打。僧曰。不是不是。师作礼拜势。僧作拓势。师曰。老僧眼暗。阇黎耳聋。曰将饭喂鱼。还须克己。师曰。施食得长寿报。曰和尚年多少。师曰。不落数量。曰长寿者谁。师曰。金峰曰。果然眼昏。师曰。是是 问僧。甚处来。僧近前良久。师曰。阇黎参见甚么人。曰参甚么椀。师曰。金峰有过。曰是是。师良久 师问僧。甚处来。曰东国来。师曰。作么生过得金峰关。曰公验分明。师曰。试呈似金峰看。僧展两手。师曰。金峰关。从来无人过得。曰和尚还过得么。师曰。波斯吃胡椒 问僧。姓甚么。曰姓何师。曰至今。不脱。俗曰因师致得。师曰。若恁么过在金峰。曰不敢。师曰。灼然金峰有过 僧问讯次。师把住曰。輙不得向人道。我有一则因缘。举似你。僧作听势。师与一掌。僧曰。为甚么打某甲。师曰。我要这话行 看经次。骈道者来。师擎起经。作揽衣势。以目视之。骈提起坐具。以目视师。师曰。一切人道你会禅。骈曰。和尚作么生。师笑曰。草贼大败 问是身无知。如土木瓦石。此意如何。师下禅床。扭僧耳朵。僧负痛作声。师曰。今日始捉着个无知汉。僧作礼。出去。师召阇黎。僧回首。师曰。若到堂中。不可举着。曰何故。师曰。大有人。笑金峰老婆心 上堂。老僧二十年前。有老婆心。二十年后。无老婆心。僧问。如何是二十年前有老婆心。师曰。问凡答凡。问圣答圣。曰。如何是二十年后无老婆心。师曰。问凡不答凡。问圣不答圣 师见僧来。乃举手曰。此是大人分上事。你试通个消息看。曰某甲不欲瞒和尚。师曰。知孝养人。也还稀有。曰莫是大人分上事么。师曰。老僧瞒阇黎。曰到这里不易辨白。师曰。灼然灼然。僧礼拜。师曰。发足何处。曰祇这里。师曰。不唯自瞒。兼瞒老僧 上堂。我若举来。又恐遭人唇吻。不举又遭人笑怪。於其中间。如何即是。有僧才出。师便归方丈。至晚。别僧请益曰。和尚今日。为甚不答这僧话。师曰。大似失钱遭罪 问僧。你还知金峰一句子么。曰知来久矣。师曰作么生。僧便喝。师良久。僧曰。金峰一句。今日粉碎。师曰。老僧。大曾问人。唯有阇黎门风峭峻。曰不可。须要人点检。师曰。真鍮不博金 问如何是非言之言。师曰。不加文彩 问四海晏清时如何。师曰。犹是阶下汉 上堂。事存函盖。合理应箭锋拄。还有人道得么。如有人道得。金峰分半院。与他住。时。有僧出作礼。师曰。相见易得好。共住难为人。便下座 僧辞。师问。何处去。曰不敢妄通消息。师曰。若到诸方。切忌道着金峰为人处。曰已领尊旨。师曰。忽有人问。你作么生。僧提起袈裟角。师曰。捷弱於阇黎 后住金陵报国院示灭。敕谥广圆禅师。塔曰归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