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史传部
- 禅宗
- 五灯严统
五灯严统
益州南禅无染禅师
僧问。无句之句。师还答也无。师曰。从来祇明恁么事。曰毕竟如何。师曰。且问看。
益州长平山和尚
僧问。视瞬不及处如何。师曰。我眨眼也没工夫。问如何是祖师意。师曰。西天来。唐土去。
益州崇福演教禅师
僧问。如何是寞廓之言。师曰。无口得道。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今日明日。
安州大安山清干禅师
僧问。从上诸圣从何而证。师乃斫额。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羊头车子推明月。
终南山丰德寺和尚
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触事面墙。问如何是本来事。师曰。终不更问人。
均州武当山佛岩晖禅师
僧问。某甲顷年有疾。又中毒药。请师医。师曰。二宜汤一椀。问如何是佛向上事。曰螺髻子。曰如何是佛向下事。师曰。莲华座。
江州庐山双溪田道者
僧问。如何是啐啄之机。师以手作啄势。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甚么处得个问头来。
径山諲禅师法嗣
洪州米岭和尚
常语曰。莫过於此。僧问。未审是甚么。莫过於此。师曰。不出是。僧后问长庆。为甚么不出是。庆曰。汝拟唤作甚么。
双峰和尚法嗣
福州双峰古禅师
本业讲经。因参先双峰。峰问。大德甚么处住。曰城里。峰曰。寻常还思老僧否。曰常思和尚。无由礼觐。峰曰。祇这思底便是大德。师从此领旨。即罢讲席侍奉数年。后到石霜。但随众而已。更不参请。众谓。古侍者尝受双峰印记。往往闻于石霜。霜欲诘其所悟。而未得其便。师因辞去。霜将拂子送出门首。召曰。古侍者。师回首。霜曰。拟着即差。是着即乖。不拟不是。亦莫作个会。除非知有。莫能知之。好去好去。师应喏喏。即前迈。寻属双峰示寂。师乃继续住持。僧问。和尚当时辞石霜。石霜恁么道。意作么生。师曰。祇教我不着是非(玄觉云。且道他会石霜意不会)。
南岳下六世
西塔穆禅师法嗣
吉州资福如宝禅师
僧问。如何是应机之句。师默然。问如何是玄旨。师曰。汝与我掩却门。问鲁祖面壁。意作么生。师曰。没交涉。问如何是从上真正眼。师槌胸曰。苍天苍天。曰借问有何妨。师曰。困。问这个还受学也无。师曰。未曾镢地栽虚空。问如何是衲僧急切处。师曰。不过此问。曰学人未问已前。请师道。师曰。噫。问如何是一尘入正受。师作入定势。曰如何是诸尘三昧起。师曰。汝问阿谁。问如何是一路涅盘门。师弹指一声。又展开两手。曰如何领会。师曰。不是秋月明。子自横行八九。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饭后三椀茶。师一日拈起蒲团。示众曰。诸佛菩萨。入理圣人。皆从这里出。便掷下擘开胸曰。作么生。众无对。问学人创入丛林。一夏将末。未蒙和尚指教。愿垂提拯。师拓开曰。老僧住持已来。未曾瞎却一人眼。师有时坐。良久周视左右曰。会么。众曰不会。师曰。不会即谩汝去也。师一日将蒲团於头上曰。汝诸人恁么时难共语。众无对。师将坐。却曰。犹较些子。
南塔涌禅师法嗣
郢州芭蕉山慧清禅师
新罗国人也。上堂。拈拄杖示众曰。你有拄杖子。我与你拄杖子。你无拄杖子。我夺却你拄杖子。靠拄杖下座。僧问。如何是芭蕉水。师曰。冬温夏凉。问如何是吹毛剑。师曰。进前三步。曰用者如何。师曰。退后三步。问如何是和尚为人一句。师曰。祇恐阇黎不问。上堂。会么。相悉者少。珍重。问不语有问时如何。师曰。未出三门千里程。问如何是自己。师曰。望南看北斗。问光境俱亡。复是何物。师曰。知。曰知个甚么。师曰。建州九郎。上堂。如人行次。忽遇前面万丈深坑。背后野火来逼。两畔是荆棘丛林。若也向前。则堕在坑堑。若也退后。则野火烧身。若也转侧。则被荆棘林碍。当与么时作么生免得。若也免得。合有出身之路。若免不得。堕身死汉。问如何是提婆宗。师曰。赤幡在左。问僧。近离甚处。僧曰。请师试道看。师曰。将谓是舶上商人。元来是当州小客。问不问二头三首。请师直指本来面目。师默然正坐。问贼来须打。客来须看。忽遇客贼俱来时如何。师曰。屋里有一緉破草鞋。曰祇如破草鞋。还堪受用也无。师曰。汝若将去。前凶后不吉。问北斗藏身。意旨如何。师曰。九九八十一。乃曰。会么。曰。不会。师曰。一二三四五。师谓众曰。我年二十八。到仰山。参见南塔。见上堂曰。汝等诸人。若是个汉。从娘肚里出来。便作师子吼好么。我於言下歇得身心。便住五载。僧问。古佛未出兴时如何。师曰。千年茄子根。曰出兴后如何。师曰。金刚努出眼。上堂。良久曰。也大相辱。珍重。问如何是祖师意。师曰。汝问那个祖师意。曰达磨西来意。师曰。独自栖栖暗渡江。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知。曰见后如何。师曰知。问甚么物无两头。甚么物无背面。师曰。我身无两头。我语无背面。问如何是透法身句。师曰。一不得问。二不得休。曰学人不会。师曰。第三度来。与汝相见。
越州清化全怤禅师
吴郡昆山人也。初参南塔。塔问。从何而来。师曰。鄂州。塔曰。鄂州使君名甚么。师曰。化下不敢相触忤。曰此地道不畏。师曰。大丈夫何必相试。塔冁(丑忍切)然而笑。遂乃印可。时庐陵安福县宰。建应国禅苑。迎师聚徒。本道上闻。赐名清化。僧问。如何是和尚急切为人处。师曰。朝看东南。暮看西北。曰不会。师曰。徒访东阳客。不识西阳珍。问如何是正法眼。师曰。我却不知。曰和尚为甚么不知。师曰。不可青天白日尿床也。师后还故国。钱氏文穆王特加礼重。晋天福二年丁酉岁。钱氏戌将。辟云峰山建院。亦以清化为名。延师开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华表柱头木鹤飞。问路逢达道人。不将语默对。未审将甚么对。师曰。眼里瞳人吹叫子。问和尚年多少。师曰。始见去年九月九。如今又见秋叶黄。曰恁么则无数也。师曰。问取黄叶。曰毕竟事如何。师曰。六只骰子满盆红。问亡僧迁化向甚么处去。师曰。长江无间断。聚沫任风飘。曰还受祭祀也无。师曰。祭祀即不无。曰如何祭祀。师曰。渔歌举棹。谷里闻声。忠献王赐紫方袍。师不受。王改以衲衣。仍号纯一禅师。师曰。吾非饰让也。虑后人仿吾而逞欲耳。开运四年秋示寂。时大风摧震竹木。
韶州黄连山义初明微禅师
僧问。三乘十二分教即不问。请师开口不答话。师曰。宝华台上定古今。曰如何是宝华台上定古今。师曰。一点墨子轮流不移。曰学人全体不会。请师指示。师曰。灵觉虽转。空华不坠。问古路无踪。如何进步。师曰。金乌绕须弥。元与劫同时。曰恁么则得达於彼岸也。师曰。黄河三千年一度清。广主刘氏向师道化。请入府内说法。僧问。人王与法王相见时如何。师曰。两镜相照。万象历然。曰法王心要达磨西来。五祖付与曹溪。自此不传衣钵。未审碧玉阶前将何付嘱。师曰。石羊水上行。木马夜翻驹。曰恁么则我王有感。万国归朝。师曰。时人尽唱太平歌。问如何是佛。师曰。胸题卍字。背负圆光。问如何是道。师展两手示之。僧曰。佛之与道相去几何。师曰。如水如波。
韶州慧林鸿究妙济禅师
僧问。千圣常行此路。如何是此路。师曰。果然不见。问鲁祖面壁。意旨如何。师曰。有甚么雪处。问如何是急切事。师曰。钝汉。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诸方大例。问定慧等学。明见佛性。此理如何。师曰。新修梵宇。
南岳下七世
资福宝禅师法嗣
吉州资福贞邃禅师
僧问。和尚见古人。得何意旨便歇去。师作此[○@鱼]相示之。问如何是古人歌。师作此○相示之。问如何是最初一句。师曰。未具世界时。阇黎亦在此。问百丈卷席。意旨如何。师良久。问古人道。前三三后三三。意旨如何。师曰。汝名甚么。曰某甲。师曰。吃茶去。上堂。隔江见资福剎竿便回去。脚跟下好与三十棒。况过江来。时有僧才出。师曰。不堪共语。问如何是古佛心。师曰。山河大地。
吉州福寿和尚
僧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师展手。问文殊骑师子。普贤骑象王。未审释迦骑甚么。师举手云。[口*耶][口*耶]。
潭州鹿苑和尚
僧问。余国作佛。还有异名也无。师作此○相示之。问如何是鹿苑一路。师曰。吉獠舌头问将来。问如何是闭门造车。师曰。南岳石桥。曰如何是出门合辙。师曰。拄杖头鞋。上堂。展手曰。天下老和尚。诸上座命根。总在这里。有僧出曰。还收得也无。师曰。天台石桥侧。曰某甲不恁么。师曰。伏惟尚飨。问如何是世尊不说说。师曰。须弥山倒。曰如何是迦叶不闻闻。师曰。大海枯竭。
芭蕉清禅师法嗣
郢州芭蕉山继彻禅师
初参风穴。穴问。如何是正法眼。师曰。泥弹子。穴异之。次谒先芭蕉。蕉上堂。举仰山道。两口一无舌。此是吾宗旨。师豁然有省。住后僧问。如何是林溪境。师曰。有山有水。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三门前佛殿后。问如何是深深处。师曰。石人开石户。石锁两头摇。上堂。昔日如来於波罗奈国。梵王请转法轮。如来不已而已。有屈宗风。随机逗教。遂有三乘名字。流传於天上人间。至今光扬不坠。若据祖宗门下。天地悬殊。上上根机顿超不异。作么生是混融一句。还有人道得么。若道得。有参学眼。若道不得。天宽地窄。便下座。上堂。眼中无翳。空里无花。水长船高。泥多佛大。莫将问来。我也无答。会么。问在答处。答在问处。便下座。问三乘十二分教即不问。如何是宗门一句。师曰。七纵八横。曰如何领会。师曰。泥里倒泥里起。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着体汗衫。问有一人不舍生死。不证涅盘。师还提携也无。师曰。不提携。曰为甚么不提携。师曰。林溪粗识好恶。问如何是吹毛剑。师曰透。曰用者如何。师曰。钝。问寂寂无依时如何。师曰。未是衲僧分上事。曰如何是衲僧分上事。师曰。要行即行。要坐即坐。师有偈曰。芭蕉的旨。不挂唇齿。木童唱和。石人侧耳。
郢州兴阳山清让禅师
僧问。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时如何。师曰。其问甚谛当。曰既是坐道场。为甚么不得成佛道。师曰。为伊不成佛。
洪州幽谷山法满禅师
僧问。如何是道。师良久曰。会么。曰学人不会。师曰。听取一偈。话道语下无声。举扬奥旨丁宁。禅要如今会取。不须退后消停。
郢州芭蕉山遇禅师
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是星皆拱北。无水不朝东。曰争奈学人未会何。师曰。逢人但恁么举。
郢州芭蕉山圆禅师
僧问。如何是和尚接人一句。师曰。要头截取去。曰岂无方便。师曰。心不负人。面无惭色。上堂三千大千世界。夜来被老僧都合成一块。辊向须弥顶上。帝释大怒。拈得扑成粉碎。诸上座还觉头痛也无。良久曰。莫不识痛痒好。珍重。
彭州承天院辞确禅师
僧问。学人有一只箭。射即是。不射即是。师曰。作么生是阇黎箭。僧便喝。师曰。这个是草箭子。曰如何是和尚箭。师曰。禁忌须屈指。祷祈便扣牙。问心随万境转。阿那个是转万境底心。师曰。嘉州大像古人镌。问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时如何。师曰。亭台深夜雨。楼阁静时钟。曰为甚么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师曰。管笔能书。片舌解语。开堂日示众。正令提纲。犹是捏窠造伪。佛法祇对。特地谩蓦上流。问着即参差。答着即交互。大德拟向甚么处下口。然则如是。事无一向。权柄在手。纵夺临机。有疑请问。僧问。如何是第一义。师曰。群峰穿海去。滴水下岩来。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师曰。道头会尾。举意知心。
兴元府牛头山精禅师
僧问。如何是古佛心。师曰。东海浮沤。曰如何领会。师曰。秤锤落井。问不居凡圣。是甚么人。师曰。梁朝傅大士。曰此理如何。师曰。楚国孟尝君。
益州觉城院信禅师
僧问。如何是出身一路。师曰。三门前。曰如何领会。师曰。紧峭草鞋。
郢州芭蕉山闲禅师
僧问。十语九不中时如何。师曰。闭门屋里坐。抱首哭苍天。
郢州芭蕉山令遵禅师
僧问。直得无下口处时如何。师曰。便须进一步。曰向甚么处下脚。师曰。东山西岭上。
慧林究禅师法嗣
韶州灵瑞和尚
俗士问。如何是佛。师喝曰。汝是村里人。僧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十万八千里。问如何是本来心。师曰。坐却毗卢顶。出没太虚中。问如何是教外别传底事。师曰。两个灵龟泥里斗。直至如今困未休。曰不会。师曰。木鸡衔卵走。燕雀乘虎飞。潭中鱼不现。石女却生儿。
南岳下八世
报慈韶禅师法嗣
蕲州三角山志谦禅师
僧问。如何是佛。师曰。速礼三拜。僧礼拜。师曰。一拨便转。
郢州兴阳词铎禅师
僧问。佛界与众生界。相去多少。师曰。道不得。曰真个那。师曰。有些子。
五灯严统卷第九
音释
頵(於伦切)
续藏经 五灯严统
五灯严统卷第十
法眼宗
南岳下八世
罗汉琛禅师法嗣
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