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家正宗赞

  幽幽寒角发孤城。十里山头渐杳冥。
  一种是声无限意。有堪听有不堪听。
  圆悟为侍者。偶陈提刑问道。师云。提刑曾读小艳诗否。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刑不契。
  悟闻得有省。师握手巡寮云。我侍者参得禅了也。
  举瓦鼓歌接无为泰。至输玄武处。泰有省。
  赞曰。
  般若锋  智慧炬  生缘左绵蒲许村  听讲成都大慈寺  问自知之理  塞断义虎咽喉  究直指之心  辊入瞎驴行伍  如酱虫入齑瓮  到熟处果难忘  似俊鹘打鹩儿  才洎地便飞去  到白云摵碎南泉摩尼珠  见圆鉴会得如来有密语  爱山前田地  松竹引清风  打格外乡谈  阳平撒白雨  鸟[木*盐]角声传梅引  暗损愁肠  鸡冠花紫染丝头  错为豏子  乞儿得席  巡寮夸侍者会禅  皓玉无瑕  磨院同妇人歌舞  铁酸豏百味完全  一任活衲僧吞吐  到头谁解知甜苦

  圆悟勤禅师

  师讳克勤。嗣东山。彭州骆氏子。初听讲成都。范蜀公作诗劝令行脚。有云。成都本是繁华国。打住只因花酒惑。遂出蜀。依参东山。无入处。与佛鉴辞去。
  山曰。汝到浙中。被热病打。方忆我在。
  师至金山。大病。鉴在定慧。亦病。作书相约。病愈复归东山。前后悟旨。师一日同懃.远侍东山。夜坐欲归。月黑。山令各下一转语。
  懃曰。彩凤舞丹霄。
  远曰。铁蛇横古路。
  师曰。看脚下。
  山曰。灭吾宗者。克勤耳。
  师后归住昭觉。闻南堂还俗。师忆之。闻人言在城中卖香。师令童子到彼买香。待他将度香。便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看他有何言句。即记归。
  童依教。到彼便问。堂举香云。者一包香。只卖五文童回。举似师。师云。者汉只在。遂亲劝再为僧。师举住大隋。继住昭觉。
  大慈参次。师一日上堂。举云门诸佛出身处。东山水上行话。拈云。我即不然。忽有人问。如何是诸佛出身处。即向他道。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慧有省。后作首座秉拂。
  次日。一村僧上问。昨夜首座提唱如何。师以指夹鼻一下来鼓众大笑。
  慧即上方丈辞去。师云。首座。昨夜三世诸佛被汝骂。六代祖师被汝骂。我只轻夹鼻。你便去不得。慧不觉汗下。
  师在夹山拈雪窦语。号碧岩集。三国志曰。生子当如孙仲谋。景升诸郎豚犬耳。
  金鸭者。师乃於小玉声发明颂。石蝉。乃师示寂之时葬于锦江。
  赞曰。
  食牛气宇  翘鹤精神  范蜀公劝离濯锦繁华国  老东山诅作江南熟病人  小玉声中  认驴鞍桥做阿爷下颔  熏风句里  捉鼠黏儿当自己家亲  教童子买香  挽静南堂珠还合浦  举青林搬土  放远佛眼剑跃龙津  提唱碧岩  拖泥带水  作兴昭觉  戛玉铿金  看脚下  已受灭宗之记  夹鼻头  宁无舐犊之心  金鸭香消  醉扶归笙歌丛里  石蝉花发  笑经行锦绣江滨
  天佑斯文。生孙仲谋於临济十一世。纵景升诸郎龙驰虎骤。难尾於芳尘。

  南堂静禅师

  师讳元静。嗣五祖。阆州人。姓赵氏。师在祖塔。祖举即心即佛.睦州担板.南泉斩猫.赵州狗子话编辟之。所对了无滞碍。又举子胡狗话。答稍迟。山遽转面曰。不是。
  师曰。不是却如何。
  山曰。此不是。和前面都不是。
  师曰。望和尚慈悲指示。
  山曰。看他道子胡一只狗。上取人头。下取人脚。入门者好看。才见僧入。便云看狗。汝向子胡道看狗处下得一转语。教子胡结舌。老僧钳口。便是了当处。
  师嗜吃鸡。众恶之。山知。一日入室。师藏鸡於袖中。山举话诘之。师袖出鸡作啼声。山乃笑师住大隋。旧有龙居方丈寝室。累代不敢近。师至欲卧。主首白。师不顾。竟去卧。见龙卧床上。师以手推曰。老畜生。留老僧半榻。就卧。及醒。龙不见。从此不来矣叶县有一法嗣。住汉州方水。作偈示众曰。
  方水潭中鳖鼻蛇。拟心相向便揄揶。
  谁人拔得蛇头出。二百年无人下语。
  师举三句了。着语云。方水潭中鳖鼻蛇。
  僧问。如何是夺人不夺境。
  曰。活捉魔王鼻孔穿。
  如何是人境俱不夺。
  曰。白日骑牛穿市过。
  愚丘静参次。师举香严枯木龙吟话。往返征诘。静悟。师曰。莫守寒岩异草青。坐却白云宗不妙。
  静曰。直须挥剑。若不挥剑。渔父栖巢。
  师矍然曰。者小厮儿。珍重便行。
  回石头。世为石匠。不识字。慕出家。求人口授法华。默诵之。投师供洒扫。一日。令取石。回手执锤击石而诵经不辍。师谓曰。今日硿磕。明日硿磕。生死到来。作么折合。回愕然释其器。礼拜求究竟法。因随至方丈。令罢诵经。看赵州勘婆话。
  回久之凿石。石坚。尽力一锤。瞥见火光。有悟。呈颂曰。
  用尽工夫。浑无巴鼻。
  火光迸散。元在者里师曰。子彻矣。
  复呈颂曰。
  三军不动旗闪烁。老婆正是魔王脚。赵州无柄铁扫帚。扫尽烟尘风飒飒。
  师颔之。遂为僧。后出世。嗣师。
  缙云先生作石头语录序。有云。五祖晚得南堂。糙暴生狞。凌跨勤远。天遒地窄。投老大隋。回石头以运锤攻石之手。仰击坚高。出力既粗。一锤便透。晚坐钓鱼山中。乖崖峭壁十倍其师。狼毒砒霜不容下口。师超放不群。故东山创南堂以居之。因此得名。
  赞曰。
  出格野盘僧  天生没意智  活捉魔王鼻孔穿  故将百丈丛林废  反目睨母  阴风如猛虎出林  村气逼人  白日骑黄牛入市  方水蛇拔头不出  用尽力无计可施  子胡狗出语较迟  和前面一齐不是  栴檀杂牛粪  者包香只卖五文  峭壁与乖崖  看厮儿略呈小伎  煮鸡噇  满口腥臊  伴龙眠  通身泥水  一钩冷挂松稍月  畅桦林峰几许襟怀  教阵香飘花信风  宴牡丹屏甚生标致  横挥宝剑  静愚丘电影翻空  扬下铁锤  回石头金声掷地
  圣凡情尽。佛眼觅无踪。怪不得蒲许邓师翁。别起一寮安置。

  佛鉴懃禅师

  师讳慧懃。嗣五祖。舒州汪氏子。初参五祖。每以唯此一事实。余二即非真味之。有省。以祖不印可。辞去。
  后再归。值祖上堂。一僧出问。僧问赵州。如何是和尚家风。州曰。老僧耳聋。何不高声问。僧再问。州曰。你问我家风。我却识你家风了也。师乃大悟。即上方丈求印可。
  祖曰。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师礼拜。祖令掌翰墨。
  师与圆悟语次。举仰山镇海明珠因缘。至无理可伸处。悟征曰。既云收得。洎索此珠。又道无言可对。无理可伸。师不能答。
  次日。忽省。谓悟曰。东寺只索一颗。仰山倾出一栲栳。悟深肯之。
  初住太平。次住锺山。上堂。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桃花红。李花白。谁道融融只一色。燕子语。黄莺鸣。谁道关关只一声。不透祖师关棙子。错认山河作眼睛。
  僧问。闻和尚亲见五祖。是否师云。铁牛啮碎黄金草。
  祖忌上堂。去年今日时。红炉片雪飞。今日去年时。曹娥读夜碑。末后一句子。佛眼莫能窥。白莲峰顶上。红日绕须弥。鸟喙珊瑚树。鲸吞丽水犀。太平基业在。千古袭杨岐。
  颂达磨见梁王因缘曰。
  始鸣阿阁一声钟。日午苍龙睡正浓。
  再击凤凰台上鼓。夜半祥鸾未飞舞。
  帝基巩固如盘石。胡僧枉费平生力。
  回首少林归去来。落花满地春狼藉。
  颂定上座参临济因缘曰。
  掣雷之机遇赵州。为人须到结交头。
  掌中擎出香山子。直上高高十二楼。
  赞曰。
  淮甸云深  龙眠山小  麟凤子脱壳出来  山川秀尽情夺了  胸中戈甲森万骑  气肃秋风  舌底笙篁调五音  语如春鸟  煮苏台九旬药  恨杀东山  鸣阿阁一声钟  迷逢达磨  森罗影里  泼家风几曾识得来  声色堆头  祖师关何尝透得过  单明末后句  海鲸吞丽水之犀  亲见先师来  铁牛啮黄金之草  为人须切  香山子看赵州擎上几层楼  见义勇为  镇海珠代仰山倾出一栲栳  室中机峻人难凑  云台将尽被生擒  笔底耕深我自丰  翰苑人专工摛藻
  碧油幢下坐建太平基。到锺山。梁宝公握手。呵呵大笑。

  佛眼远禅师

  师讳清远。嗣五祖。邛州李氏子。幼为书生。在祖会下。常以气自负。每问祖。祖輙曰。我不会。我不如你。又曰你自会得好。
  久无所入。乃问曰。和尚门墙高峻。某甲不能入座下。谁可亲近。乞指示。
  祖曰。元礼首座见处与我一般。师即扣之。
  时寒。礼方近火。师陈所求。礼即引师耳行。且语曰。我不会。我不如你。你自会得好。
  师曰。愿求开发。而乃相戏。岂可为人法耶。
  礼曰。你若悟去。方知今日曲折。
  师惭。急归知客寮。夜坐沈吟间。觉寒。拨火大悟。顿见二老用处。乃曰。深深拨。有些子。生平事。只如此。遂点灯读传灯。至破灶堕因缘。洞符所证。颂曰。
  忉忉幽鸟啼。披衣终夜坐。
  拨火悟平生。穷神归破堕。
  事皎人自迷。曲谈谁能和。
  念之永不忘。门开少人过。
  圆悟闻师悟旨。五更扣门。师遂举所得。悟云。只如青林搬土话。道铁轮天子寰中勑。知客作么生会。
  师曰。帝释宫中放赦书。
  悟曰。且喜兄有活人句。
  后雪堂头曰。
  我不会兮不如你。堪笑千花生碓觜。
  善财谩向百城游。何曾蹈着自家底。
  佛鉴颂文殊普贤起佛见法见因缘曰。
  彩云影里仙人现。手把红罗扇遮面。
  急须着眼看仙人。莫看仙人手中扇。
  师闻甚喜。悟曰。此颂一切处用得。
  住龙门时。一僧被蛇咬。室中举云。既是龙门僧。因甚被蛇咬。众下语皆不契。
  高庵悟云。果然现大人相。师颔之。
  圆悟在昭觉闻得。乃叹曰。龙门有此子。东山之道未寂寥也。
  师有三自省传於世。
  赞曰。
  默而神  语而当  天生骨有灵  圣养胎无恙  业穷东鲁  忝曾就孔夫子受经  旨觅西来  苦尝被老东山无状  会不会急归打坐  拨火觅浮沤  到未到普请吃茶  晴瓯翻雪浪  仙人手里红罗扇  喜佛鉴要看底着眼宜亲  帝释宫中宣赦书  勑青林必死人尽情踈放  龙门万仞  晴空轰烧尾之雷  邛水千寻  截流产喷香之象  碓生花  许雪堂引善财游  蛇咬僧  听高庵现大人相
  说心说性。不用管他。写三自省一篇。为万古丛林参禅底榜样。

  大慧杲禅师

  师讳宗杲。嗣圆悟。宣州奚氏子。初参湛堂。为侍者。堂病革。师曰。和尚此疾若不起。某甲去依附谁。
  堂曰。勤巴子甚好。我虽不识渠。子若见之。必能了大事。
  后往见悟。得旨。师为堂见无尽求塔铭。龙安照书为绍介见尽。有云。金刚眼睛在相公笔头上。
  尽曰。恁么则某与他点出光明。令照天照地去也。
  师进前揖曰。先师多幸。谢相公塔铭。尽大笑。
  师在径山。因颂曰。
  神臂弓一发。透过千重甲。
  衲僧门下看。当甚臭皮袜。
  时朝廷方作神臂弓。秦相以师与张九成窃议。大师兼以讥讽朝廷。遂窜衡州。次梅州。前后十七年。放还。再住径山。自梅州返至福州。张参政以洋屿延之。一夏打发十三人。龟山光为首。
  赵巨济参次。谓曰。老僧去后。若有别人教你禅。云者个公案如何参。那个因缘如何会。便舀热屎泼将去。记取。
  师闻应庵金轮提唱。甚喜。乃曰。杨岐正脉在此老矣。遂将正传衣并颂寄之。曰坐断金轮第一峰。千妖百怪尽潜踪。年来又得真消息。报道杨岐正脉通。
  赞曰。
  花木瓜  包家虎  狐狸屏迹阴木生风  雪霜凭凌春阳煦妪  金刚眼睛笔头点出  因龙安靠倒无尽翁  熏风殿阁句下活埋  恨湛堂指见勤巴子  掀翻乌石岭  黑竹篦乱揎胡挥  拨乱五峰云  折拄杖东撑西拄  云门揭示  诳呼闾阎  悦老重来  欺瞒佛祖  如猛将会相杀  夺贼马骑便行  有别人教你禅  舀热屎泼将去  贬窜衡梅十七载  臭皮袜香透梵天  伸冤洋屿十三人  涂毒鼓声喧寰宇
  不将佛法当人情。把杨岐正传衣分付金轮华侄处。法王法令合如此。

  虎丘隆禅师

  师讳绍隆。嗣圆悟。和州人也。初见长芦信。得其大略。有传圆悟语至者。师阅之。叹曰。想酢生液。虽未浇肠沃胃。且使人发快。第恨未聆謦欬耳。遂去见悟。
  一日。入室。悟问曰。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举拳云。还见么。
  曰。见。
  曰。头上安头。师脱然契悟。
  悟叱曰。见个什么。
  曰。竹密不妨流水过。悟肯之。
  后为藏主。人曰。隆藏主柔易若此。何能为。
  悟曰。睡虎也。
  上堂曰。凡有展托。尽落今时。不展不托。堕坑落堑。直饶风吹不入。雨打不着。点检将来。自救不了。岂不见道。直似寒潭月影。静夜钟声。随扣击以无亏。触波澜而不散。此犹是生死岸头事。拈拄杖。画一画。云。画断生法师多年葛藤。点头石不觉抚掌大笑。且道笑个什么。脑后见腮。莫与往来。
  上堂曰。目前无法。万象森然。意在目前。突出难辨。不是目前法。触处逢渠。非耳目之所到。不离见闻觉知。虽然如是。也须蹈着向上关棙子始得。所以道。罗笼不肯住。呼唤不回头。佛祖不安排。至今无处所。如是则不劳敛念。楼阁门开。寸步不移。百城俱到。蓦拈拄杖画云。路逢死蛇莫打杀。无底篮子盛将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