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集


  中天竺

  ○瞻波国。西南山石涧中。有修罗窟。有人因游山修道。遇此窟。人遂入中。见有修罗宫殿处。妙精华卉。乍类天宫。园池林果。不可尽述。阿修罗众。既见斯人。希来到此。语云。汝能久住此否。答云。欲还本处。修罗既见不在。遂施一桃。与彼食讫。修罗语言。汝宜急出。恐汝身大。窟不能容。言讫走出。身遂增长。形貌粗大。头才出。身大孔塞。遂不出尽。自尔以来。年向数百。唯有大头。如三硕瓮。人见共语。具说此缘。人愍语云。我等凿石令汝身出。其事云何。答云。恩泽。人奏国王。具述此意。君臣共议。此非凡人。力敌千夫。若凿令出。傥有不测之意。谁能抗之。因此依旧。时人号为大头仙人。唐国使人王玄策。已三度至彼。以手摩头。共语了了分明。近有山内。野火烧头焦黑。命犹不死。西国志六十卷。国家修撰。奉敕令诸学士画图。集在中台。复有四十卷。从麟德三年起首。至乾封元年夏末方讫。临。见玄策。具述此事(出西国志)。
  (问曰。阿修罗道。人何少耶。答曰。其生修罗道者无报。故人不得而知之。观上经文。即自知不少矣)。

  六道集卷二
  音释
罗睺罗
  此云执日。


  音爨。逃也。藏匿也。

那由他
  此云万亿。

虾蟇
  上音遐。下音麻。俗作蟆。青蛙。俗名蛤蝈。

难陀。跋难陀龙
  难陀。此云喜。跋难陀。此云近喜。

伉俪
  上音康去声。下音例。伉俪配偶也。

乾闼婆
  此云香阴。天帝乐神。

四兵
  象。马。车。步。


  含字上声。摇动也。


  当字去声。正中也。


  俗作匝非。

宋郊
  少时随父任应山读书。见犬水漂蚁穴至郭。编竹桥渡之。后以阴德中状元。今渡蚁桥迹。现在湖广应山县治南也。
  六道集卷三

    广州南海宝象林沙门弘赞在穇辑

  鬼神道

  问曰。云何名鬼道。答曰。由彼造作增上悭贪身语意恶行。往彼生彼。故感饥渴业报。经百千万岁。不闻水浆之名。况复得见。得食。故名鬼趣。又希望故名为鬼。谓六道中。彼恒时从人希望饮食。又鬼者。畏也。谓虚怯多畏故也。问。依何所居住耶。答。或地狱。山。海。旷野。庙中。人间街。巷。里闾。圊厕。树木。华果。根。茎。药草。徧处皆有。惟人不见。纵人行其宫室。室不崩倒。如鬼过人墙壁。壁无穿坏。神者。能也。大力者。能移山填海。小力者。能隐显变化。又有福。威而灵曰神。无福。贱而魅曰鬼。复有贫富贵贱。种种差别非一。如后所列。余昔初住鼎湖山。先年山下迪村。有一人上山采樵。去庵前不远。尽是芦荻。彼人初下刀斫一株。声如雷震。慞惶仆地。乞神恕罪。声遂升空。渐渐隐灭。是知草木。无论大小。悉有鬼神依住。不可轻伐。而自招咎。故佛制诸比丘。不得坏一切草木。若为三宝。有所须用。当於树下设祭。诵佛经偈。赞布施福。俟其夜中。无有异相。次日方遣人斫伐也。
  牟子理惑篇或问曰。佛道言人死。当复更生。仆不信此言之审也。牟子曰。人临死。其家上屋呼之。死已。复呼谁。或曰。呼其魂魄。牟子曰。神还则生。不还神何之乎。曰成鬼神。牟子曰。是也。魂神固不灭矣。但身自朽烂耳。身譬如五谷之根叶。魂神如五谷之种实。根叶生。必当死。种实岂有终亡。得道身灭耳。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以吾有身也。或曰。为道亦死。不为道亦死。有何异乎。牟子曰。所谓无一日之善。而问终身之誉者也。有道虽死。神归福堂。为恶既死。神当其殃。愚夫暗於成事。贤智预於未萌。道与不道。如金比草。善之与恶。如白方黑。焉得不异。而言何异乎(牟子。汉献帝初平人)。
  天地本起经云。劫初成时。有异梵天王子。是摩酰首罗等诸鬼神父。修其梵志苦行。满天上十二岁。於此六日。每割血肉以着火中。过十二岁已。天王来下。语天子言。汝求何愿。答言。我求有子。天王言。供养仙人法。以烧香甘果等。汝云何以肉血着火中。如罪恶法。汝破善法。乐为恶事。令汝生恶子。啖肉饮血。当说是时。火中有八大鬼出。身黑如墨。发黄眼赤。有大光明。摩酰首罗神等。从此八鬼生。以是故摩酰首罗等神。於此六日。有大势力。恼害众生。诸鬼之中。摩酰首罗最大。第一一月之中。皆有日分。摩酰首罗一月有四日分。谓八日。十四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余神一月二日分。谓月一日。十六日。其月二日。十七日。十五日。三十日。属一切神。摩酰首罗。为诸神王。又得日多。故数四日为斋。余日是一切神日。亦数为斋。是故诸恶鬼神。於此六日。辄有势力也。但佛法之中。日无好恶。随世日因缘。故佛教众生斋戒。以除其患也(按经中六日受持八关斋戒功超人天。乃至成佛。其福不尽。若求世间天上人间福乐。亦得成就。岂惟免现患而已。故云随世日因缘。教令斋戒。现免灾患。终圆佛果也)。
  顺正理论云。鬼有三种。谓无财。少财。多财。无财。复有三。炬口。针口。臭口。炬口鬼者。此鬼口中。常吐猛焰。炽然无绝。身如被燎多罗树形。此为极悭所招苦果。针口鬼者。此鬼腹大如山。口如针孔。虽见种种上妙饮食。不能受用。饥渴难忍。臭口鬼者。此鬼口中。恒出极恶腐烂臭气。过於粪秽。沸溢厕门。恶气自熏。恒空呕逆。设遇饮食。亦不能受。饥渴所恼。狂叫乱奔。少财。亦有三。谓针毛。臭毛。大瘿。针毛鬼者。此鬼身毛。坚刚铦利。不可附近。内钻自体。外射多身。如鹿中毒箭。怖狂走时。若逢不净。少济饥渴。臭毛鬼者。此鬼身毛臭甚。常秽熏烂。肌骨蒸坌。肠腹冲喉。变呕荼毒。难忍撄体。拔毛伤裂皮肤。转加剧苦。时逢不净。少济饥渴。大瘿鬼者。谓此鬼咽。恶业力故。生於大瘿。如大拥肿。热怖酸疼。更相[利-禾+皮][罩-卓+齐]。臭脓涌出。争共取食。少得充饥。多财。亦有三。谓希祠。希弃。大势。希祠鬼者。此鬼恒时。往祠祀中。飨受他祭。生处法尔。时历异方。如鸟凌空。往还无碍。由先胜解。作是希望。我若命终。诸子孙等。必当祠我。资具饮食。由胜解力。生此鬼中。乘宿善因。感此祠祀。或有先世。性爱亲知。为欲皆令丰足资具。以不如法积集珍财。悭吝居心。不能布施。乘斯恶业。生此鬼中。住本舍边。便秽等处。亲知追念。为请沙门。梵志。孤穷。供施崇福。彼鬼见已。於自亲知。及财物中。生己有想。又自明见悭果现前。於所施田。心生净信。相续生长。舍相应心。由此便成顺现法受。乘斯力故。得资具丰饶。希弃鬼者。此鬼欲恒收他所弃吐残粪等。用充所食。亦得丰饶。谓彼宿生。悭过失故。有饮食处见秽。或空。乐秽见空。乐净见秽。亦由现福。如其所应。各得丰饶。饮食资具。生处法尔。所受不同。不可推征。词到所以。如地狱趣。异熟生色。断已复续。余趣则无。於人趣中。有胜念智。修梵行等。余趣中无。如天趣中。随欲众具皆现。如斯等事。生处法然。不可於中求其定量。大势鬼者。如婆沙论云。鬼中好者。如有威德鬼。形容端正。诸天无异。又一切五岳。四渎。山海。诸神。悉多端正。名为好也。鬼中丑者。谓无威德鬼。形容鄙恶。不可具说。颉如饿狗之腔。头若飞蓬之乱。咽同细小之针。脚如朽槁之木。口常垂涎。鼻恒流涕。耳内生脓。眼中出血。诸如是等。名为大丑。又鬼中苦者。即彼无威德鬼。恒常饥渴。累年不闻浆水之名。岂得逢斯甘膳。设值大河欲饮。即变为炬火。纵得入口。即腹烂焦然。如斯之类。岂不苦哉。鬼中乐者。即彼有威德中。富足丰美。衣食自然。身服天衣。口餐天供。形容优纵。策乘轻驰。任情游戏。共天何殊。如斯之类。岂不乐哉。问曰。既有此乐。便胜於人。何故经说人鬼异趣。答曰。经说鬼神。不如人道。略述二意。一受报分显。不及於人。为彼鬼神。昼伏夜游。故不及於人。二虚怯多畏。不及於人。虽有威德。以报卑劣。常畏於人。纵昼夜值人。恒避路私隐。问曰。既劣於人。何得威德。报同於天。答曰。然由前身。大行施故。得受威报。由前身謟曲不实。故受斯鬼道也。复有贵贱。如有威德者。即名为贵。无威德者。即名为贱。又为鬼王者。即名为贵。受驱使者。即名为贱。问。富贫如何。答。有威德者。多饶衣食。仆使自在。即名为富。身常区区。恒被敦役。粗食不闻。弊服难值。如斯之类。即名为贫。又有威德者。或住山谷。或住空中。或住海边。皆有宫殿。七宝庄严。首冠华鬘。身着天衣。食甘露食。犹如天子。乘象马车。各各游戏。果报过人。一切山河诸佛。悉有舍宅。依之而住。无威德者。如浮游浪鬼。饥渴之徒。悉无舍宅。或依冢墓。或止丛林。草木岩穴。或依不净粪秽而住。或依屏厕故塸而居。皆无舍宅。头发髼乱。裸形无衣。颜色枯悴。以发自覆。执持瓦器。而行乞丐。果报劣人。其形多分如人。亦有傍者。或面似猪。或似种种诸恶禽兽。如今壁上彩画者。庄严论云。佛言。昔有大商主子。名曰亿耳。入海采宝。既得回还。与伴别宿。失伴慞惶。饥渴所逼。遥见一城。谓为有水。往至城边。欲索水饮。然此城者。是饿鬼城。到此城中。四衢道头。众人集处。空无所见。唱言。水水。诸饿鬼辈。闻是水声。皆来云集。谁慈悲者。欲与我水。此诸饿鬼。身如焦柱。以发自缠。皆来合掌。作如是言。愿乞我水。亿耳语言。我渴所逼。故来求水。尔时饿鬼闻亿耳为渴所逼。自行求水。希望都息。皆各长叹。作如是言。汝可不知。此饿鬼城。云何此中而索水耶(鬼有胎化二生也。异熟生色者。即果报生身也。庄严论是马鸣菩萨集注佛经者。四天王及忉利天。惟有大威德鬼。与诸天众。守门防逻。导从给使也)。
  正法念经云。佛言。饿鬼大数。有三十六种。行因不等。受报各别。一镬身鬼(由受他雇杀生。受镬汤煎煮。或受他寄。抵拒不还。故受斯报也)二针口臭鬼(以财雇人。令行杀戮。故咽如针锋。滴水不容也)三食吐鬼(夫劝妇施。惜言无。积财悭吝。故常食吐也)四食粪鬼(由妇人诳夫。自啖饮食。恶妇夫故。常食吐粪也)五食食鬼(由禁人粮食。令其合死。故受火烧。嗥叫饥渴苦也)六食气鬼(多食美食。不施妻儿。常因饥渴。惟得臭气)七食法鬼(以求财利。为人说法。身。常饥渴。身肉消尽。蒙僧说法命得存立也)八食水鬼(由酤酒侵水。以惑愚人。不持斋戒。常患焦渴也)九希望鬼(由买卖诤价。欺诳取物。常患饥渴。先灵祭祀。即得食之也)十食唾鬼(以不净食。诳出家人。身常饥渴。恒被煮烧。以求人唾。兼食不净)十一食鬘鬼(以前世时。盗佛华鬘。用自庄严。若人遭事。以鬘赏祭。因得鬘食也。华贯串名鬘)十二食血鬼(由杀生血食。不施妻。又受此鬼。身以血涂。祭方得食之)十三食肉鬼(由以众生身肉。脔割秤之。卖买欺诳。因受此报也。多诈丑恶。人恶见之。祭祀杂肉。方得食之)十四食香鬼(由卖恶香。多取酬直。惟食香烟。后受穷报。)十五疾行鬼(若有破戒。而披法服。诳惑取财。言供病人。竟不施与。便自食之。由受此报。常食不净。自烧其身)十六伺便鬼(由谋诳取财。不修福业。因受此报。身毛火出。食人气力不净。以自存活)十七黑暗鬼(由枉法求财。系人牢中。目无所见。声常哀酸。故受暗处。恶蛇遍满。犹刀割苦也)十八大力鬼(由偷盗人物。施诸恶友。不施福田。因受此报。大力神通。多被苦恼也)十九炽然鬼(由破城抄掠。杀害百姓。因受此报。嗥哭叫唤。遍身火然。死堕地狱。后得为人常被劫夺也)二十伺婴儿便鬼(由杀婴儿。生心大怒。因受此报。常伺人便。能害婴儿也)二十一欲色鬼(由好淫得财。不施福田。因受此报。游行人间。与人交会。妄为妖怪。以求活命也)二十二海渚鬼(由行旷野。见病苦人。欺人诳取财物。生海渚中。受寒热苦。十倍过人苦也)二十三阎罗王执仗鬼(由前世时。亲近国王大臣。专行暴恶。因受此报。为王给使。作执仗也)二十四食小儿鬼(由说咒术。诳惑取人财物。杀害猪羊。死堕地狱。后受此报。常食小儿)二十五食精气鬼(由诈为亲友。我为汝护。令他勇力没阵而死。竟不救护。故受斯报也)二十六罗剎鬼(由杀生命。以为大会。故受此饥火所烧报)二十七烧食鬼(由悭嫉覆心。喜啖僧食。先堕地狱。从地狱出。受火炉烧身也)二十八不净巷陌鬼(由以不净食与修行人。因堕此报。常食不净)二十九食风鬼(因见出家人来乞。许已不施其食。故受此报。常患饥渴如地狱苦)三十食炭鬼(由典主刑狱。禁其饮食。因受此报。常食火炭也)三十一食毒鬼(由以毒食令人丧命。因堕地狱。后出为鬼。常饿饿恒食毒。火烧其身)三十二旷野鬼(由他旷野。作湖池井。造已施人。恶心决破。令行人渴乏。故受斯报。常患饥渴。火烧其身)三十三冢间食灰土鬼(由盗佛华。卖已活命。故受此报。常食死人处烧尸热灰也)三十四树下住鬼(由见人种树。施人作荫。恶心斫伐。取材而用。故堕树中。受寒热苦)三十五交道鬼(由盗行路人粮。以恶业故。常被铁锯截身。因交道祭祀。取食自活)三十六魔罗鬼(由行邪道。不信正真。因堕魔鬼。常破人善法也)若起贪嫉。邪佞谄曲。欺诳於他。或复悭贪。积财不施。皆生鬼道。从鬼命终。多生畜生道中。受遮咤迦鸟身。恒常饥渴。受大苦恼。惟饮天雨。仰口而承。不得更饮余水。是故常困饥渴。(俗名此鸟为吊天翁)业报差别经云。具造十业。生饿鬼中。一身行轻恶。二口行轻恶。三意行轻恶。四悭涩多贪。五起非分恶。六谄曲嫉妒。七起邪见。八爱着资生。即便命终。九因饥而亡。十枯渴而死。以是业故。生饿鬼中。大智论云。或有饿鬼。先世恶口。好以粗言。加彼众生。众生憎恶。见之如雠。以此罪故。堕饿鬼中。(此论一百卷。是龙树菩萨释大品般若经)法句经云。佛言。虽为沙门。不摄身口。粗言恶说。多所中伤。众所不爱。智者不惜。身死神去。轮转三途。自生自死。苦恼无量。诸佛圣贤。所不爱惜。假令众生。身虽无过。不慎口业。亦堕恶道。故大论云。时有一鬼。头似猪头。臭虫从口出。身有金色光明。是鬼宿世作比丘。恶口骂詈客比丘。身持净戒。故身有光明。口作恶言。故臭虫从口出。付法藏经云。昔尊者阇夜多罗汉。将诸弟子。诣德叉尸罗城。到其城已。惨然不悦。弟子白师。愿说因缘。尊者答曰。我初至城。於城门下。见一鬼子。饥急语我。我母入城。为我求食。与母别来。经五百岁。饥虚困乏。命将不远。尊者入城。若见我母。道我辛苦。愿语早来。始入城。便见彼母。具说子意。鬼母答我。吾入城来。经五百岁。未曾能得见一人洟唾。我既新产。气力羸劣。设得少唾。诸鬼夺去。今值一人。遇得少唾。欲持出城。共子分食。门下多有大力鬼神。畏不敢出。惟愿尊者。延我出城。我即将出。令共子食。我即问鬼。生来几时。鬼答我言。吾见此城七反成坏。我闻鬼言。悲叹生死。受苦长远。是以惨然。优婆塞经云。极长寿者。一万五千岁。如人间五千年。为饿鬼中一日一夜。如是日夜。即彼鬼寿一万五千岁。(计此人间日月岁数。当二千七百万岁)正法念经云。有鬼寿命五百岁。如人间千年。为饿鬼一日一夜。如是日夜。寿五百岁。(计此人间日月岁数。当一百八十万岁。已上寿命长短不定者。由其业有轻重。故其受报所见有不同也)分别功德论云。有沙门在冢间修禅。观於死尸。夜见饿鬼打一死尸。沙门问曰。何以打死尸耶。鬼曰。此尸困我如是。是以打之。沙门曰。何以不打汝心。打尸当复何益也。须臾。复有一天。以天华散一臭尸。沙门问曰。何为散华此臭尸耶。天曰。我由此尸。得生天上。此尸即是我之善友。故来报往昔之恩。沙门曰。何不散华汝心中。夫为善恶之本。皆心所为。乃舍本求末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