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西闻见录

续藏经 修西闻见录
 清 咫观辑

  修西闻见录目次

卷一  比丘
  自序述定意老宿事    (武林)汪善庆
  书定意老宿事后    (如皋)蒋元亮

  天宁普能嵩禅师净土诗序    (吴淞)范国俊  鸣皋传    莲 发  法师身后缘记    (无锡)余 治  颂德慈老宿    (仪征)陈则兢  书静波禅师事    (如皋)黄文波  书静斩禅师事    (泰州)周国定鸡园念佛僧文明事略    (江都)郑应房
  书明舟师事    (泰州)努兰舫  书达源师事    蒋元亮

僧心茎别传    (仪征)于养浩
  静悦传    周国定  莲发传    (如皋)石 麟  莲庆哀词    石 麟  福魁传    大 根

  松园传    大 根行僧记    无名氏
  铭初传稿    大 根

  福元传    大 根  某僧事述    (武林)高 原经如传    大 根
  宗道传稿    大 根  体成传稿    大 根  怿安传稿    大 根

  自明传稿    大 根如月传稿    大 根
  善根传稿    大 根  月参传稿    大 根

  施念藏小传    (鄞县)周 生  悟开事略    (常州)董净空  行僧广寂赞(并序)    胡镜之  阿弥陀佛篇    朗 月

卷二  比丘尼
  量海尼传稿    蒋元亮  广元哀词    (泰州)冒同庆量海轶事    (苏州)姚古明
  宝念出家之切    胡镜之

灵义传    (金陵)朱 生
  宝进进字说    石 麟

  能持事略    (绍兴)慧 音  明恒传    德 修

卷三  居士
丰伸布赞    (海陵)程绍昌
  书吴刻花严合论后    (无锡)余 治

  周贻朴事略    (泰州)陈 第  序龚令事    (泰州)程宇光  论张净庸    汪善庆陈抱净轶事    蒋元亮
  礼翁吟    陈 第  传述陈第事    (仪征)于养浩

程宇光别传    蒋元亮
  锺培栋小传    程宇光  十五洲初图跋    蒋元亮  郑老人别传    胡镜之  于蓝澄事略    (泰州)孙灵波  忆守镜老人诗并序    (湖南)曾传错  陈定修事略    (通州)李汉卿  吴小泉    周国定  吴抱惕    蒋元亮  韩士余传    童葆澄

赞汪法如居士    (江都)徐国桢
  徐训导小传    (通州)潘一山  胡槎仙事略    冒同庆  何琴轩    (如皋)石 麟

  序蒋元亮无量寿佛十颂    (江都)熊润生论生前七事忆潘君    (通州)李汉卿
  孙兰舫小事记    (甘泉)梅香国

书周君事示同人    (如皋)石 麟
  新建萧君事迹    一 愿  程松岩童亦舟两人小记    (甘泉)梅香国  谭壬生事述    陈 第

  李汉乡传    石 麟童宝静传略    胡镜之
  程君竹溪小记    冒同庆

  郑同轶事    熊润生  余莲村翁行事    熊润生  许贞恒居士入佛小记    (泰州)李景邺  书彻如居士事    梅香国  西园道人传    杨省愚  吉德兴十三岁事    吉 母  书奉化杭州两居士事    德 修  韩清尘小传    张 寂

卷四  善女人
  周婆事述(出庵杂录)    无 愠  唐孺人母子缘述    (泰州)朱竹咸常熟某氏妇事述    石 麟
  杯露记    (通州)李汉卿  虞山莲韵记    石 麟

徐太夫人传    徐国桢
  许母徐太夫人别传    唐持平  乔夫人轶事    (泰州)陈 第

  正觉子传    蒋元亮书善一事    (泰州)赵大礼
  彭定生立名说    (泰州)孙灵波

  蒋氏念佛说    (江都)夏智因陶陆氏传    (江都)熊润生
  金宝恒临行记    (江都)王 生  天空子记    (如皋)石 麟  王才女    莲 发  书张福音病中付托    (如皋)石 麟  慧云吟并序    (如皋)何琴轩  圣宝传    (泰州)周国定  崇顺传    灵通子

  乐净传    (依许来稿缩本)陆妪事迹    申 报
  宝定事述    石 麟  杨氏  妙谛子铭(谛适华一年而卒)    (如皋)石 麟

船妇事记    (宁波)周莲慧
  遇修传(所适不善)    童葆澄

书本一事    冒同庆
  舍六根说    石 麟

虞阳刻经处越季莲音诔(并叙)    石 麟
  蒋姓事述    冒同庆  安禅子哀词    石 麟

  光明成就论    石 麟  附光明赞二十一首  张瞿氏    梅香国  曹母往生说    冒笃庆  谬宝均所托二人铭    胡镜之还一之机    李 生
  鼓音声王陀罗尼    (女二十四孝传)

书唐代轶事
  朱孺人传(梅君成瓒室)    杨省愚

  梅戴氏德意铭词    冒笃庆  莲逸传    石 麟  王叶氏传    (常熟)张宝权

卷五  童女
  序叶涵虚往生    (仪征)徐 子团扇题诗记为韵之作    童葆澄
  题诗说    何琴轩  陶十三龄入水陆道场说    (江都)吴小泉  圆净子记    程宇光  高大愿事述    程宇光  在中铭    冒同庆  记圣全事迹    蒋元亮

孙怀子赞    (如皋)蒋元亮
  上海列女论    蒋元亮  琳诔    (泰州)孙灵波  如愿论    (常熟)程松岩

翡翠骨头记    (常熟)童葆澄
  周灵开小记    (如皋)蒋元亮  徐灵初    (常熟)童宝静

  灵复传略    (常熟)童葆澄神遇愿    (无锡)余 治
  德初哀词    石 麟  徐妙净哀词(并序)    (常熟)童宝静

尤宝安颂    石 麟
  觉鸿传    (常熟)童宝静  昌其孝赞(代玉尺作)    童宝静  马灵义赞    童宝静

周艳芳传    童宝静
  丛信芳赞    (如皋)石 麟  鼠滩张女议    蒋元亮  李素贞赞    童宝静

刘宝仁传    (江都)熊润生
  秋云暮碣    童宝静

录修一轶事    石 麟
  童女哀词(女幼失母。为周氏养媳。卒於戊寅夏)    楚 客

曹莲生像赞记    长 庆
  月善小记    (宁波)周莲慧

  昙影道人传    (常熟)吴宝丛

卷六  杂流
  朱道人事略    云阳子  郑抱因    周国定  一切人能成圣用说    郑应房  书姚佛度事    杨省愚  书江阴某甲事    杨省愚

卷七  异类
  鼠事    长 庆  蜈蚣说    玉清生  化鸟神物能超净秽说    李 生

  修西闻见录目次(终)

  

  修西闻见录卷一

    东土 鸡园偶 集
  十方人天生净土。名不必传。以净土本超乎名相之外也。今之人乃多以生净土传。是耶非耶。又且诸书互异。事迹或不同。盖难定矣。读经之暇。辄取友人寄来各传。删而存之。不增一字。间有长篇。仿史例。缩长为短。亦不易一字也。表其修西。不断其生西。去取之权。不可冒也。以之引莲华之一脉。破长夜之昏沈。近之矣。果有自信圆宗。深入佛海。上游楼阁。俯听灵禽。此一卷书。未尝非流水光明中鸣空天乐矣。诸作以见闻之次第为次第。岁岁增之。始志於同治甲子。初刊於光绪丁丑。标其类。曰比丘。曰比丘尼。曰居士。曰善女人。曰童女。曰杂流。曰异类。

  述定意老宿事

    (武林)汪善庆
  定意。武进人。生於乾隆庚戌。以禅宗主席嘉山。兼以净土接后进。尝谓徐国桢曰。我近来不及从前。从前用功力时。饮食不甚知味。今颇知味矣。避兵於江北。在雨声庵佛七会中。振起多众善根。不事矜持。后学淄流。仰为山斗。不务名而求实者也。坐化从容。弟子有家法。

  书定意老宿事后

    (如皋)蒋元亮
  德生谓善财曰。汝不应修一善。照一法。行一行。发一愿。得一记。住一忍。生究竟想。汝不应以限量心。行於六度。住於十地。净佛国土。事善知识。今之修净业者。入於方便。迷於究竟。竟不知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佛土随愿往生。亦不知我若欲见安乐世界阿弥陀如来随意即见。得一大木。斫而小之。稍有出格。哗然生訾议。伏种种根。粉饰迁就。老宿不为也。老宿。净土中人也。生於娑婆。视娑婆如净土。故人以净土中人待之。其精诣入神未知若何。於大乘第一义。闻之熟矣。於一切时处。见一切弥陀。当不作戋戋举动也。

  天宁普能嵩禅师净土诗序

    (吴淞)范国俊
  自来禅净两家。强分门户。读永明四料拣。知万修万人去。一条大路矣。然钝根或难语性宗。上智又浅视净土。二者盖交讥焉。夫禅是净土之禅。净是禅之净土。不明乎此。虽坐破蒲团。焉知心即是佛。执持名号。何云佛即是心。佛性遍虚空满法界。世间山河大地草水禽鱼。无一非吾妙明心性中物。则此七宝楼台。六时花鸟。何莫非吾感应所交变化所作乎。普能长老。余曩遇於天宁寺。禅净兼修。洞明公案。十数年后复晤於毗陵丈室。执手谓余曰。吾今专念佛矣。出其净土诗百八首而问叙於余。披阅一过。如愿力击开弥勒阁信根直上妙高峰。应无所住名莲土才有纤尘号境风。念念不生秋月现心心无所觉花圆等句。是於净业中的的指出禅理。又禅归净土本同体净入禅心即共源。真禅净打成一片矣。然则普长老昔日谈禅。是净土之禅。今日念佛。是禅之净土。又何疑哉。嗟乎。娑婆浊世。何必再来。兵燹余生。当思特出。念佛横超三界。华开闻法。毕竟禅净殊途同归也。因欢喜赞叹而为之序。至於因言显道。得意忘言。当求言中意并言外意。勿斤斤於字句工拙。是为善读是诗者。

  鸣皋传

    莲 发
  鸣皋。如皋人。出家住持定慧寺。戒行清。净土切。正行勤。故许中丞唐刺史徐训导熊文学等。咸尊敬之。退居后。游方参问。其志不衰。临终有往生之兆。或曰。既卒后。邑人梦见城外某庙神。奉鸣皋之约束。录取念佛人名。携之西往。或曰。有人梦送至西方冰玉河而去遂远。此皆鸣皋精诚之所感现也。在寺之时。正红巾扰天下。唯上海一粟庵。掘港西方寺。能苏僧伽之困。如皋虽无大建立。而有善知识。从容化导於无形。法器时鸣。宾客不杂。俨然辉映於江之北焉。谭何吴石薛徐高等诸居士。於数年中。能圆发善根。入诸法要。一幢之在。面面都灵。未生净土以前。有此力用。其不遗一物愿同往生之局量可知矣。

  法师身后缘记

    (无锡)余 治
  有乘戒法师者。居苏州城外小普度。能讲说佛法。一时兴起者甚众。若居士徐古玙。女士姚古明。皆其弟子也。净业精勤。尝着诗一卷。讽咏箴规。扬清激浊。今其诗。与尼量海居士彭际清善女人陶琼楼所作。共成一编。名曰吴门四众弟子净土诗云。玉尺初作诸生时。赴浙闱还。路经其地。怀自所作净土文字以求正。入门。则佛事匇匇。宾客济济。已圆寂第七日矣。怅然一拜。焚所作於灵案香炉而去。

  颂德慈老宿

    (仪征)陈则竞
  德慈。广西隆安雷氏子。生而茹素。十八岁。落发於九华。即受具。结茅终南山。修禅观。久之出游。访善知识。复入终南山。住六年。官兵搜山。又出游。检藏焦山。因缘得遇高旻方聚成禅师。遂传心印。主席高旻二十年。法筵颇盛。塔毁。红巾至。欲殉高旻。众止之。往往以瑜伽焰口。取信於人。卒时俗寿八十三云。生平净业颇勤。依观音甚切。殆中品以上人。颂曰。
  一杯甘露  十年终南  高旻高旻  是谁同参

  书静波禅师事

    (如皋)黄文波
  静波为金山首座。性直而清。恳切於佛法。知因识果。方便接人。或用禅规。或以净土。盖一以佛之解脱为本。故无多沾滞。一往而能离。近今罕有者。临终安详。颇有往生之验。

  书静轩禅师事

    (泰州)周国定
  孤迥迥者非禅也。而昏扰扰者亦非禅。冷冰冰者非净也。而热烘烘者亦非净。必有超乎境地之外。而后本性长伸。本愿长满。此中何尝能苛责到秋毫分际。而一往独到之处。亦自有不可掩而默。有以成己成人者。吾於静公见之矣。净在於心。感现为土。固不以尺寸形迹待人。逝者如任。生者如熊。皆其门下也。

  鸡园念佛僧文明事略

    (江都)郑应房
  本然。字文明。天长人。出家本县龙岗白衣庵。宝华山受具戒。赴阿育王寺然一指。性诚切。微钝。既参访金山高明天宁崇福。已悉大意。然常以桶底未脱自愧也。与人共住一庵。因缘遇玉尺。遂彼此相策励。既而同聚高邮放生寺。又同游於淮访龚大令。又同赴鸡园念佛道场精进者七日。松云明舟达源张净庸皆至。未几而归寺。结坛诵普门品经。礼大士圣号每日千拜。数月而卒。盖向西合掌。神明安住於念佛音中也。常以念佛三昧许玉尺。玉尺不敢当。而本然之向往愈切。故其逝也。专精念佛。不杂以他。兼为法幢之故。忧至於死。有心哉。松明达庸。亦先后化去。往往有净土之征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