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西闻见录


  乐净传(依许来稿缩本)

  乐净道者赵宜人。许遂庵中丞副室也。幼颕敏。黑夜飞针走线。遇佳山水。一往有遗世志。发逆窜武林。携子西斋赴水。遇救不死。有老僧指引出。朝峨嵋。礼普陀。师遂翁以求禅理。命名侍摩。闻灵虚念佛。归心净土。坐中不见根身器界。佛号自空流出。风林水鸟。无非佛音。闻红螺悟和大师说诸经义。多触发。戒名净证。自号乐净道者。集眷属课诵兼禅观。有丛林风。佛七领众时。自谓如在定中。不自知为经行也。法云寺倾。发心修建。有放生湖滨见居民活剥羔羊者。归述其事。道人脱身裘永不服。石香禅宿。问念佛的毕竟是谁。机滞。香痛下钻锤。了凡首座问。人人有个影子。为甚步步踏不着他。屡答不契。愧甚。月余疑情不释。一夕吹灯。大声曰。踏着了也。尝曰。参禅人易蹈空。念佛人恒着有。真了悟者。随愿往生。万牛莫挽。病增剧。形消损。神炯然。坐九昼夜。知时至。嘱后事纤悉无遗。或曰。何不全体放下。答曰。早自空空。更教放个甚么。西斋悲不自胜。道人曰。生死本是空花。痴儿何作此态。心持哭失声。道人笑曰。不要痴了。日午。请接引佛像到。开目注视良久。自以手整巾。怡然逝。顶犹温云。

  陆妪事迹

    申 报
  苏州阊门外三乐湾陆姓老妪。年七十余。好持斋念佛。光绪丁丑二月十二日。忽自栉梳沐浴。更换衣服。危坐榻前。手持念珠。朗诵佛号。未几。寂不闻声。家人至点灯后。呼其晚饭。不应。逼视之。则已闭目而圆寂矣。

  宝定事述

    石 麟
  世人之善恶。可谓无凭哉。而人人妄欲凭之以各酬其愿。既酬而不能久。则又希仙佛赐我以长生不死之地。幻哉心也。然三宝即妄点真。不作拣别。故贪者满其量。歉者助其力。无一众生而不得其所欲。佛恩哉。如必欲洞明净土而后许其往生。往生几人哉。佛恩之难报第一也。以俗眼而衡得失之轻重。几疑事理之不可凭。而不知其各有凭依之因。以满足显现其一时之果也。但彼虽满量。佛犹歉然。如儿哺乳。不知五谷。噫。吾於吕李氏宝定之临终不乱也见之矣。休谈品位。且入莲胎。此为急务。

  杨氏

  杨氏。幼适镇江吴姓。居北门。中年即喜茹素奉佛。光绪丙子年。染疾。至十二月。困甚。其子明通。恳祈地藏大士。愿以己生平诵持之力。为母求生西方净土。并超脱母氏累劫冤亲。杨氏心益感奋念佛。至二十四日坐逝。年七十八岁。其子於其七期。请众人念佛。至第五日。烛上现莲花佛像。同见者百余人。皆发信心。叹其母子依佛之诚也。

  妙谛子铭(谛适华一年而卒)

    (如皋)石 麟
  江都东乡花园沟樊氏之寄女姓姜名弟。弟谛音近。故一名妙谛焉。谛如隺羽。如丛兰。风雨沾之。而不能畅其物之性。死矣。海天妙严两精舍之人。哀而祀之。以其心灵而志远。初不以迹之滞而堕其神也。神其来乎哉。铭曰。十六大士金刚。四四密护四方。有菩萨名为金刚慈力迅疾灌顶。实与妙谛位中名次相映护而为吐解脱之光芒。妙谛心莫哀。佛有风雨兼云雷。令汝解脱还汝愿。青青莲萼空中栽。性霁神融。一印同空。◇字金色化现无量寿。青黄赤白香洁微妙中。十身灵相写浺瀜(宝华亦有志。其戚也)。○(◇梵书也读若左)○(位次者以三十七圣图占修行因果相也)

  船妇事记

    (宁波)周莲慧
  船妇某。苦子媳於之逆。诉於船客。客教之以净土法门。且曰。精持佛名。不暇与恶人计长短。即现前解脱也。船妇依而行。久之纯熟。佛不离心。一切时皆以念佛为境界。其病也。其死也。其琅琅然念佛而去也。殆有聪明才识之流所不及者(客即孙居士某)。

  遇修传(所适不善)

    童葆澄
  小儿女之作略。必戋戋於目前。然一见之余。全神得力。遂成毕生之遭遇。又不可以小儿女测之。必谓出於他人之曲折以完其未竟之志。然不有本因。则缘何自生乎。玉尺之恳切以为遇修者切矣。往来其间。而必成全此遇修者。荫本也。荫本以曲中之直。能自拔於流俗。恳恳勤勤。必欲致一人於三宝之前。其心思诚第一。至於能感荫本之出力。而并深结夫第一缘。以永顺乎道场。而栖神於善知识之左右。虽一时迟钝。而终古长通矣。此一切世间男子之所或未然。而遇修乃获此。不亦快矣哉。弥陀摄受。万品千伦。而於极可愍极可重极可惜之孺子。将有不待其近前而速呼善来以引之者。在此遇修欤。在此遇修欤。玉尺未代作佛事之前。与遇修遇。立谈不数语。每言其清纯之气。郁郁然。非流俗中人也。

  书本一事

    冒同庆
  本一。姓陈氏。如皋人。幼灵紧。适同邑卢长龄。生二子。能佐夫督其课甚勤。尤喜诗古文词。年四十二岁。卒於七月二十八日寅时。生於九日未时。癸亥年起信心。己巳年归依三宝取今名。遂相其夫理如皋刻经局事。终其身。生平於玉尺所作梦游五律十首。及同邑蒋元亮无量寿佛十颂。最喜诵之。临时预作一书。命卒后寄砖桥。书中言。受玉尺教泽甚久。於第一义未能直入。有愧师恩。然向往大乘。护持佛事。接引后进。始终如一。今虽知死。然魂魄必赴鸡园。佐佑刊刻机缘。俟书本全藏之成也(病中每以未见大般若功成为憾)。玉尺於卢宅暂庋般若经板者年余。时本一与本音(即长龄)。每结期於庋板之处。七日阅华严一周。玉尺题其门曰。无心便入华严定。有福能生般若光。於华严不着有。於般若不着空。此本一所服膺者也。灵胜一莲。颇蒙熏护。月润意三人。则道场往来最习之伴侣。镜闳灵音时化等。浅深不一。交助发光。亦一时之盛矣。卒之月望日。预知时欲至。十六七日。邀戚友叙别。十八日。画师来传真。本一手取玉尺所书镜影钟声阅之。至西江月下半云。辛苦半生今欲厌。弥陀正念殷殷。指示儿辈以示意(生平每恨人死多昏沈。又言修行人退。以临终为最利害)。生平虽未持戒律。而病甚则断荤血。多食水果。不与家中人依恋。虽至戚中妇女问疾。略答一二语。即垂钩坐帐中。不再语(二十五六七日。并幼子等。亦不欲其来见)。唯本音德涵(其长子)灵胜(族女)邓姓(旧婢)四人。念佛以送之。赴鸡园水陆者二。作生前七者一。拜吉祥天品七日者一。护刻经及及水陆放生诸善事以十年。助刻续补修西闻见录者钱二万。病中每云。我若有灵。终不离大般若经也。

  舍六根说

    石 麟
  观人之死。可以知其生。生平之炼。临终之验。三世如如一境也。本悟达第一义天。固不以死生论。周潘以下。多未免起伏交参。女士中。若本一者。其足以风乎。一以天明逝。每日常课。至卒之前夕犹不亏。弥留数日中。或自言入佛宫殿楼阁。他无所见也。临终前。自言有师僧在门。问陈子雨孝廉女住处。见此师入门。未久而卒。生平治家事。接物驭下。精强第一。至用之以御侮。亦不幸之一端也。然一入於佛。因果不越丝毫。内释外儒。坦然规矩。岂巾帼中人乎。二十七日。犹至幼子新婚之室。二十八日即逝。着衣时。有人勖以念佛。厉声答云晓得。遗嘱去后不许哭。但焚香念佛。请师僧作系念佛事毕。乃殓。且曰。镜影钟声写本。长置灵位前。日日多诵之以代供。呜呼。六根齐舍。得力在平时。岂巾帼中人乎(镜影钟声有云。发愿要实。观境要虚。虚中之现境乃灵。实处之栖神最稳。久之纯熟。自然处处得力 又曰。用力不如用心。实处提得空。便是得力时候 又曰。自心起分别。日用中苦事也。用心於天衣无缝处。非有分别。非无分别。修途中乐事也 又曰。静中无有静。故是真静。动中无有动故是不动 又曰。十分辛苦法轮开。龙藏光华出异才。但使英雄能卓识。玲珑便现玉楼台 又曰。熟处转生。生处转熟。一点灵机。无边宝脉 又曰。泠泠镜里宝灯云。十面回环识主君。妙诀从来无一字。劝人领悟不闻闻 又曰。妙雨初洒。清风入微。灵灵一际莲语芳菲 又曰。本一。汝近来功夫何如。沙永安定於十一日鸡园冥戒。戒名宝性。不着云霞色更明。不餐烟火气弥清。有人染得莲香足。何用尘中说姓名又曰。情量本有可破之机。机先机后。不隔一丝。拈起来便是。放下来便是。是中无有商量也 又曰。一脉精神远更良。玲珑法界总香光。多多事业成何用。楼阁虚空趁晚凉 又曰。将一切心事放下。拈起来。要用便用。万法都灵。不可滞也 又曰。光阴不早了。要刷刮方佳 又曰。青青一脉是莲修。人驻花严最妙楼。独有凭阑消息在。月华无际照神州 又病中命人补钞玉尺诗云。飞来一片宝光音。十二根尘即是心。多少月华齐吐露。半空花雨澹云林。飞起灵心澹更长。世情消歇佛图香。不妨满现经纶手。王宇金飔透晚凉。长途辛苦此应闲。面面光华识圣凡。又见一时真际遇。本来人不滞关山。鸡竿揭起赦书来。天上恩施又一回。好自商量真去住。莫将消息与人猜)。

  虞阳刻经处檀越季莲音诔(并叙)

    石 麟
  季莲音。常熟人。适同邑石氏。初号妙性。常居母家。性嗜佛。受菩萨戒於刻经僧。为人朴实长厚。与王陈张诸女士往来。与赵李蒋诸人映带。一时气象蔚如也。(王名皎月。陈名莲语灵复灵开。张失名。又有王莲韵周莲芬)季姓曹姓朱姓。亦有信心。同襄佛事(曹名妙明。朱名莲映。季即其母家妙圆等)。故刻经之处。亦分设於虞山。虽曰范赵翁朱诸居士振其纲。药妙诸师启其缘。而莲音母女亲族邻友之熏发护助。其功亦不细也。十年中。水陆道场。诵经咒。度亡灵。接引殷殷。为常昭女修中之最第一矣。众生不幸。娑婆长离。光绪四年正月二十三日午时。於念佛声中。安详而逝。诔曰。
  苏杭灵秀  畅写东南  灵而近朴  苏之虞山  虞山之英  少女灵复  款款莲音  同工异曲  乾坤清淑  有此珑玲  感发人天  映月衔星  化成文字  般若现前  空中得力  素贞天然
  (李姓)

  蒋姓事述

    冒同庆
  宝山范居士西民。曾馆於常熟蒋氏。蒋之主妇。念佛颇切当。间与赵李周诸女士相往还。视听深隐。人莫窥其际。似以禅那力为净土之修者。其卒也。与季莲音相先后。

  安禅子哀词

    石 麟
  其人蔼然。其境萧然。其志肫然。其气颓然。其眷属盎然。其知识迢然。其年登八十一也蔚然。其愿趋四十八也依然。杳然其像。泠然其望。郁然其向往(本成悟真德愈等。善根各有浅深。皆眷属之列)。

  光明成就论

    石 麟
  光明子。江都王氏。适姜。夫死。抚子成立。子又早卒。抚及其孙。年老。乃志於佛。每赴鸡园。向玉尺求莲花图。以供课佛之用。於海天精舍往来。十余年。侄曾孙女王灵生。及其女仆灵安等。皆所引发也。姜王两姓之信心。光明肇其端。久而各随其高下以为向往。本铃神融。其最纯厚者也。年七十七。倍诵光明赞。持杖阅三进屋。及庭。至檐下。置杖棒书而入。循循倍文。如孺子。尤其不可及者矣。光明赞者。金光明经中一佛二十诸天颂。以题於二十一轴之上者。皆长短词句。其出资助画及道场襄事者若干人。以一句映一人。光明子占得北天多闻之第四句。曰宝光飞集药叉闲。知净土之因稍滞矣。卒后为礼大悲行法二七日。以三十七圣图占之。有金刚眼之兆。其即大悲接引入西方莲花部中欤。当习诵光明赞时。有人问之曰。汝老矣。一心念佛。犹恐其缓。习诵光明赞。与娑婆诸天结此幻因。何为者。光明子曰。我小乘习。长为玉尺所诃。今此光明赞。勉而习之。以作将来之用。其用有三。一。未生净土。长为天所摄护也。二。能生净土。长与诸天宏扬妙法也。三。既生净土。十剎度生。慧相现前。长与同一事体也。

  附光明赞二十一首

  光明镜。映现本无方。圆满虚空涵宝性。飞鸣楼阁带天香。身剎共悠扬(佛)。
  宝镜玲珑三昧起。聪明富贵都超。殷勤培护不言劳。澹浓齐佛韵。弦外众音消 回转人天成法会。千千璎珞难描。菩提光影剎尘交。虚空楼阁在。眷属岂迢遥(吉祥天)。
  英锐无边禅力透。独标柔软光芒。菩提化用本精良。慧锋兼手口。威德满封畺 放下从来拈得起。宁论地狱天堂。灵心四映绝纷哤。楼台灯镜剎。天乐普铿锵(辩才天)。
  童真住。妙化本无私。点缀山河成画稿。从容花雨写灵知。明月照人时(梵王)。
  临驭远。威德四王钦。位寄中天超二地。芳传十剎映千名。善法一堂熏(帝释)。
  真富贵。宫殿五云间。香箧满盛迦利好。宝光飞集药叉闲。人不滞关山(多闻天王)。
  音声起。大地及山河。目送手挥依佛久。移宫换羽感人多。海印现娑婆(持国天王)。
  花严会。不系福城东。静定光华天地外。玲珑烟水画图中。三昧火初红(增长天王)。
  神化满。消息不言秋。万品装成银色界。一珠飞动水晶球。圆极更周游(广目天王)。
  天金色。环映妙高峰。自有光华标德相。岂无时节照童蒙。暮鼓又晨钟(日天子)。
  无定相。宛似有心人。消尽阎浮增减谤。清凉秘密写精神。圆极是真身(月天子)。
  奇特用。锁索并钩铃。雷动风飞音有主。冰寒火热境无心。显密共灵灵(火首金刚)。
  玲珑起。披阅大千图。一片圣凡云雾集。无边灯剎众灵趋。只眼胜明珠(摩酰首罗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