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论藏
- 诸宗部
- 缁门警训
缁门警训
礼拜
礼佛为除憍慢垢。 由来身业获清凉。
玄沙有语堪归敬。 是汝非他事理长。
道话
相逢话道莫虚头。 大语高声笑上流。
言下若能穷本末。 肯将无义结朋俦。
示禅人心要
近世多以问答为禅家家风。不明古人事。一向逐末不反。可怪可怪。昔人因迷而问故。问处求证入。得一言半句。将为事究明令彻去。不似如今人胡乱问趁口答。取笑达者。
诫问话
近代问话多招讥谤。盖缘不知伸问致疑。咨请之意后生相承。多用祝赞顺时语。并非宗乘中建立。如古人问。若为得出三界去。又问声色如何透得。又问此间宗乘和尚如何言论。并是出众当场决择。近时兄弟进十转五转没巴鼻语。或奉在座官员。或庄严修设檀信。俱不是衲僧家气味。又抽身出众便道数句。或时云。某甲则不恁么道。又云。和尚何不道云云。夫问话者。激扬玄极也。不在多进语三两转而已。贵得生人信。不至流荡取笑俗子也。
大隋神照真禅师上堂
师云。老僧不为名利来此。须要得个人。不可青山白云中趁尔是非。将来之世舍一报身后。草也无吃。多少金毛师子问著便作驴鸣马喊。诸人者似老僧行脚时。到于诸方多是一千。少是七百五百众。或在其中经冬过夏。未省时中空过。向沩山会里做饭七年。于洞山会中做柴头三年。重处即便先去。只是了得自己时中。干他人什么事。如诸佛菩萨尽是勤苦。不计劫数。舍金轮王宝位。及头目髓脑所爱之物。国城妻子不可算数。所以始得名为佛。似诸阇黎还曾舍得个什么。作得个什么勤苦。便道我会出世间法。世间法尚不会。些些子境界现前。便自张眉努目。消容不得说什么解脱法。长连床上坐不摇十指。吃他信施了。合眼合口。便道我修行修道感果。如是合消得。只是谩自己。如百丈和尚置于堂宇。只要办事底人。诸阇梨还办得个什么事。其中有不动身手。日消得万两黄金。若是消得者。岂可如此见解。不可从母腹中来如是邪。但会得世间法。是则名为出世间法。世间法尚乃不会。岂况佛法。只如一大藏教。尽是金口所宣如来秘密。汝口里念将来总成魔语。岂得了为什么不了。若了时达磨不从西来也。只如达磨未来此土时。还有佛法也无。又争得道无。譬如人有一宝坠在淤泥中。勤苦累劫寻求不得。或有一人善知宝所。直从泥中指出此宝。以示失宝之人。失宝之人一见便识是我本物。了无得失。达磨西来亦复如是。不可只是老僧是善知识邪。遍地众生总是善知识。只是见觉未明。不可道伊无也。若言有时诸人肯礼蠢蠢之徒作佛么。譬如明珠堕在泥中。未遇其人岂有出期。有此众生比如无情。还同顽物。既在三衣之下。直须亲近知识。早是几生修来始得。如此不可却入轮回六趣去也。若是得自在底人论个什么。镬汤炉炭刀山剑树。四生六道于中如吃美食。若未得如是便。实受此报。一失人身。再求欲似如今者。万中无一。莫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未闻谓闻。自谩自诳。失却光阴虚延日月。展转只是无明檐重。乍可为俗随所任运。遣过时日。却乃无业。如今作沙门每日有业。有什么业。踏底是国王地。著底是檀信衣。吃底是檀信食。骨肉是父母之体。若也不了将何酬答。所以言有业只如老僧不可是了底人。舍此一报身随业而行。谁言定得。除佛与佛乃能知之。时有僧问不假言句。如何得知。师云。假言句尚乃不知。僧无语。礼拜。
上堂
夫沙门释子见有如无。始得向一切时中。与凡圣等与解脱等。方有少许出处。若不如此。大难大难。珍重。
云峰悦和尚室中举古
举古者道。剃发著袈裟。宜应行圣道。自余闲杂事。俱为生死因。师云。汝等诸人横担拄杖。拨草瞻风。绕天下行脚。且道。还曾踏著田地也无。僧无对。师云。虚生浪死汉。
金陵保宁勇禅师示众
身上之衣不容易披。 钵中之食莫等闲吃。 等闲吃。 往往难销水一滴。 容易披。 究竟出家何所为。 直心实行能纲纪。 一颗圆光无表里。 莫学寻常轻薄流。 平生涉猎夸唇嘴。 恣贪嗔没惭愧。 善恶昭然难亸避。 三途六道正茫茫。 也好回头自瞥地。
古德渴热行
金乌震怒兮烁烁如飞。 火云发炎兮腾腾若炊。 江湖竞熬煮。 草木半黄萎。 真金销烁兮大石欲裂。 猛虎喘息兮蛟龙唾垂。 门有蓬荜兮屋无片瓦。 寝无帐席兮哭有多儿。 耘苗匪倦戽水忘疲。 颜容抹漆黑。 背脊坼龟皮。 咨尔释氏。 宜以审之。 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屋有画堂虚室。 浴有清流曲池。 帐垂翡翠簟展琉璃。 闲寻泉石兮恣行恣坐。 静对风月兮自歌自怡。
回头一顾人间事。 饮水须知可度时。 无更恨风伯。 休颠嗔雨师。
觉范洪禅师送僧乞食序
曹溪六祖初以居士服至黄梅。夜舂以石坠腰。牛头众乏粮。融乞于丹阳。自负米斛八斗。行八十里。朝去暮归。率以为常。隆化惠满所至破柴制履。百丈涅槃开田说义。坠腰石尚留东山。破柴斧犹存邺镇。江陵之西有负米庄。车轮之下有大义石。衲子每以为游观。不可诬也。世远道丧而妄庸寒乞之徒。入我法中其识尚不足以匡。欲其可荷大法也。方叠花制[革*(卄/(ㄇ@人)/戊)]以副丝绚。其可夜舂乎。纤罗剪袍以宜小袖。其可破柴乎。升九仞之峻。仆夫汗血不肯出舆。其可负米乎。方大书其门云。当寺今止挂搭。其肯开田说义乎。余尝痛心抚膺而叹者也。屡因弘法致祸卒为废人。方幸生还逃遁山谷。而衲子犹以其尝亲事云庵。故来相从。余畜之无义。拒之不可。即闭关坚卧。有扣其门而言者曰。云庵法施如智觉。爱众如雪峰。出其门者今皆不然。道未尊而欲人之贵己。名不耀而畏人挨己。下视禅者如百世之冤。謟事权贵如累劫之亲。师皆笑蹈此污而去。庶几云庵爪牙矣。于是蹶然而起曰。然则无食奈何。曰当从净檀行乞。亦如来大师之遗则也。老人肯出则庶使丛林知云庵典刑尚存。余嘉其言。因序古德事以慰其意。当有赏音者耳。
为僧不预于十科。事佛徒消于百载(高僧传)
(译经)
变梵为华。 通凡入圣。 法轮所转。
诸佛所师。
(义解)
寻文见义。 得意忘言。 三慧克全。
二依常转。
(习禅)
修至无念。 善恶都亡。 亡其所亡。
常住安乐。
(明律)
严而少恩。 正而急护。 婴守三业。
同彼金汤。
(护法)
家有良吏。 守藏何虞。 法有明师。
外御其侮。
(感通)
逆于常理。 感而遂通。 化于世间。
观之难测。
(遗身)
难舍易捐。 施中第一。 以秽浊体。
回金刚身。
(读诵)
十种法师。 此为高大。 洙枸橼花。
果时穰赤。
(兴福)
为己为它。 福生罪灭。 有为之善。
其利博哉。
(杂科)
统摄诸科。 同归高尚。 唱导之匠。
光辉佛乘。
或庵体禅师上堂
衲僧行李岂寻常。 出匣吹毛不隐藏。 夺食驱耕全正令。 东西无复鬼分赃。
示众
暗撒骊珠成瓦砾。 闲倾鸩毒是醍醐。 冤将恩报灭胡种。 举眼无亲真丈夫。
著脚孤危草不生。 勿栖泊处等闲行。 临风阔却噇空口。 断送浑家入火坑。
绝学无为暗号通。 先天后地活虚空。 纵横漏泄祖师意。 争得浑家不点胸。
扯破娘生帖肉衫。 袒肩赤膞不羞惭。 胡来汉见非难易。 大事教谁更荷担。
生狞别是一般村。 品藻先贤簿后昆。 掉放孤峰争合杀。 棒头有眼盖乾坤。
清平世界罢干戈。 无奈儿曹籍甚何。 急水滩头抛直钓。 锦鳞不遇枉多罗。
男儿脚底透长安。 得坐披衣肯自谩。 三尺冷光辉夜月。 一条秋水迸人寒。
瞎驴种草不消凭。 旧阁重关唾手赢。 湖海晏清还独步。 功归寸刃血长鲸。
判身舍命讨冤仇。 热血相喷肯便休。 反倒大家无寸土。 空双手去占云头。
全提大用鸟投网。 绝照忘机龟负图。 入此门来都不是。 如何升降老臊胡。
己躬日用露全真。 选甚行云与谷神。 合掌低头叉手处。 粗言细语在当人。
离相离名无实法。 非心非佛若为猜。 了知极则难分付。 不觉和声送出来。
支郎入作葛藤多。 捏定咽喉不奈何。 转得身来添气急。 可怜鹞子过新罗。
小参
赤骨力穷担片板。 颠痴勃癞竖双眉。 蓦生做处难名状。 佛祖当头听指挥。
结座
一拳也是打爷来。 未有输赢莫放开。 割舍拍盲穷性命。 觜喎鼻塌见全材。
真净文禅师颂
剃发因惊雪满刀。 方知岁月不相饶。 逃生脱死勤成佛。 莫待明朝与后朝。
灵芝照律师颂
听教参禅逐外寻。 未尝回首一沉吟。 眼光欲落前程暗。 始觉平生错用心。
古德垂诫
地狱之中未是苦。 袈裟之下苦无闻。 死生大事还知否。 莫向青山卧白云。
勉看经
檀那经卷早宜看。 施利虽亏我不安。 奉劝僧尼勤读诵。 铁窗莫待电光寒。
勉应缘
出家事业总荒唐。 赢得身心蚁子忙。 簿上转经多积欠。 眼前业障自身当。 门徒施利鱼腮水。 买得油盐雪见汤。 年去年来何了日。 不知将底见阎王。
勉住持
深嗟末说实悲伤。 佛法无人为主张。 未解读文先坐讲。 不曾行脚便升堂。 将钱讨院如狂狗。 空腹高心似哑羊。 奉劝后贤休继此。 免教地狱苦时长。
洞山和尚自诫
不求名利不求荣。 只么随缘度此生。 三寸气消谁是主。 百年身后谩虚名。 衣裳破处重重补。 粮食无时旋旋营。 一个幻躯能几日。 为他闲事长无明。
雪峰存禅师入闽
光阴倏忽暂须臾。 浮世那能得久居。 出岭年登三十二。 入闽早已四旬余。 他非不用频频举。 己过当须渐渐除。 为报满朝朱紫道。 阎王不怕佩金鱼。
宏智禅师示众
蒿里新坟尽少年。 修行莫待鬓毛斑。 死生事大宜须觉。 地狱时长岂等闲。 道业未成何所赖。 人身一失几时还。 前程黑暗路头险。 十二时中自著奸。
省病僧
访旧论怀实可伤。 经年独卧涅槃堂。 门无过客窗无纸。 炉有寒灰席有霜。 病后始知身自苦。 健时多为别人忙。 老僧自有安闲法。 八苦交煎总不妨。
大慧和尚示徒
出家立志切须勤。 也要时时近好人。 蹭蹬莫随愚伴侣。 蹉跎又恐落风尘。 无良小辈频频脱。 得义高流数数亲。 若也依吾如是诫。 佛家梁栋亦堪陈。
庞居士颂
但自无心于万物。 何妨万物常围绕。 铁牛不怕师子吼。 恰似木人见花鸟。 木人本体自无情。 花鸟逢人亦不惊。 心境如如只遮是。 何虑菩提道不成。
自保铭
姑苏无作撰
夫求名者不以德而求之。谓之恶名。求利者不以道而求之。谓之恶利。恶名为智人之所嫌。恶利有来业之所畏。上德不德老氏诫言。四邪五邪释门切忌。宁以实而失。不以得而伪。小人趋恶名之名。君子存大利之利。福劣财强财必为殃。德薄任大任速成害。古人者只要心达不要身达。他贤莫掩我贤莫伐。若如是则知其命合其道。终一身而自保。
上竺佛光照法师示小师正吾(尝住吴之北禅号东屏)
为人难为人师不易。难者何。曰天资。曰学问。曰识见。曰气象。无天资无学问。无识见无气象。若是而能为人者。未之有也。有天资而后有学问。有学问而后有识见。有识见而后有气象。若是能为人未也是何也。天资不高学问不博。识见不明气象不雅。犹之不能也。不高则庸不博则窒。不明则回不雅则野。高而智博而达。明而正雅而文。四者备能为人矣。而欲为人师者。未之可也。曷为不易。曰宗旨。曰教义。曰法相。不得乎宗旨。不通乎法相。不辨乎教义。犹之不可也。能提宗旨矣。能析教义矣。能解法相矣。不有师承不明境观。而能与人为师者。未之有也。师承正境观明。而不超悟洞彻佛意者。犹之不能也。亦既超悟洞彻矣。不能忘境观绝知见离法爱。为大导师者。未之有也。三者具矣。而不知进退得失者。犹之不可。故曰。为人难为人师不易。
圭峰禅师示学徒委曲
一从别后相忆是常。未审朝暮用心在何境界。得背尘合觉否。外境内心觉了不相关否。定慧轻安适悦否。修行若忘失菩提心知之总是魔业否。数数觉察勤勤观照。习气若起当处即休。辄莫随之。亦莫灭之。何以故。阳焰之水不应趁故。不应灭故。不应趁故。免落凡夫纵情。不应灭故。免堕二乘调伏。圆宗顿教毕竟如斯。但与本性相应。觉智自然无间。长时之事难可具书。略标大分。自须努力不多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