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

  五祖和尚一日云。我这里禅似个什么。如人家会作贼。有一儿子一日云。我爷老。后我却如何养家。须学个事业始得。遂白其爷。爷云。好得。一夜引至巨室。穿窬入宅。开柜乃教儿子入其中取衣帛。儿才入柜。爷便闭却复锁了。故于听上扣打令其家惊觉。乃先寻穿窬而去。其家人即时起来。点火烛之知有贼。但已去了其贼儿在柜中私自语曰。我爷何故如此。正闷闷中。却得一计作鼠咬声。其家遣使婢点灯开柜。柜才开。贼儿耸身吹灭灯推倒婢走出。其家人赶至中路。贼儿忽见一井。乃推巨石投井中。其人却于井中觅。贼儿直走归家问爷。爷云。尔休说。尔怎生得出。儿具说上件意。爷云。尔么尽做得。
  师云。圆通秀禅师因雪下云。雪下有三种僧。上等底僧堂中坐禅。中等磨墨点笔作雪诗。下等围炉说食。予丁未年冬在虎丘。亲见此三等僧。不觉失笑。乃知前辈语不虚耳。
  五祖和尚。初参圆照禅师。会尽古今因缘。惟不会僧问兴化。四方八面来时如何。化云。打中间底。僧礼拜。化云。我昨日赴个村斋。至中路被一阵狂风暴雨。却向古庙里亸得过。遂请益照。照云。此是临济门风。尔去问他儿孙。祖遂来参浮山远。请益此公案。远云。有个譬喻。恰似个三家村里卖柴汉。夯一条匾担了。却问中书堂今日商量甚事。祖云。恁地时大段未在。浮山远既年尊耳聩。遂指教参一个小长老。乃白云端也。老僧虽不识他。见他颂临济三顿棒因缘。见得净洁。可往咨决。祖从之。真净一日谓老黄龙云。白云端颂临济三顿棒。与某甲见处一般。南云。尔如何会他底。净便举颂。龙喝云。白云会。尔不会。
  圆悟和尚。请益五祖。临济四宾主怎生。祖云。也秖个程限。是什么闲事。祖云。我这里恰似马前相扑。倒便休。
  佛鉴平时参平实禅。自负不肯五祖。乃谓。秖是硬移换人。圆悟云。不是这道理。有实处尔看。我从前岂有恁么说话来。徐徐稍信。后来因举。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蓦然便道。祖师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于今诸方多是曲指人心说性成佛。
  圆悟在五祖时。祖云。尔也尽好。只是有些病。悟再三。请问不知某有什么病。祖云。只是禅忒多。悟云本为。参禅因什么却嫌人。说禅祖云。只似寻常说话时。多少好。时有僧便问。因甚嫌人说禅。祖云。恶情悰。
  五祖一日。问圆悟无缝塔话。悟罔然。直从方丈随至三门方道得。祖云。尔道得也。悟云不然。暂时不在。便不堪也。
  师因入室退闲坐。忽云。今时兄弟。知见情解多。须要记闲言长语来这里答。大似手中握无价摩尼宝珠。被人问尔手中是什么。却放下拈起一个土块。可杀痴。若恁么。参到驴年也不省。
  师一日云。我这里无法与人。秖是据款结案。恰如将个琉璃瓶子来。护惜如什么。我一见便为尔打破。尔又将得摩尼珠来。我又夺了。见尔恁地来。我又和尔两手截了。所以临济和尚道。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逢罗汉杀罗汉。尔且道。既称善知识。为什么却要杀人。尔且看。他是什么道理。而今兄弟。做工夫不省这个。过在何处。只为要去明他。且如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总不得。作么生是尔将一转语便去明得么。永明他不得。古人忒杀直截。尔不肯去直截处行。秖为分明极。翻令所得迟。
  师一日云。我平生好骂人。因看玄沙语录。大喜他勘灵云。道谛当甚谛当。敢保老兄未彻在可谓壁立万仞。后来与灵云说话了。却云。尔恁么方始是彻。后头却恁么撒屎撒尿。却问圆悟如何。悟笑云。他后头却恁么地。我也理会不得。遂下来归到寮。方知玄沙大段作怪。遂举似圆悟。悟笑云。且喜尔知。晦堂云。今时诸方。多是无此药头。师云。切忌外人闻此粗言。
  师因见老宿上堂云。我在老师会中。得个末后句。不免布施大众。良久云。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便下座。师云。山僧即不然。我在老师会中得个末后句。不免举似大众。便下座。
  洞山宝禅师。嗣五祖戒和尚。庐州人。为人廉谨。尝在五祖主事。戒病令行者往库司取生姜煎药。宝叱之。行者白戒。戒令将钱回买。宝方取姜付之。后筠州洞山阙人。郡守以书托戒。举所知者主之。戒曰。卖生姜汉住得。遂出世住洞山。后移住归宗。一日扶杖出门。见喝道来问。甚官。吏云。县尉。令避路。宝侧立道左避之。忽见马跪不行。宝曰。畜生却识人。尉知是宝。再拜而去。复迁云居。一夜山神肩舆绕寺行。宝云。抬尔爷抬尔娘。抬上方丈去。神复舁归方丈。宝初行脚时。尝宿旅邸。为倡女所窘。遂让榻与之睡。宝坐禅明发。倡女索宿钱。宝与之。出门自烧被褥而去。倡女以宝告其父母。遂请归。致斋以谢。谓其真佛子也。尝作达磨祖师赞。最播丛林。琅玡觉和尚和之。今载正法眼藏。一僧问师云。某参禅不得。未审病在甚么处。师云。病在这里。僧云。某甲因什么却参不得。师云。开眼尿床汉。我打尔去。
  怀禅师谓秀圆通曰。元青州庆福建并汝三人。克振吾宗。自余皆是随根受道。
  兜率悦禅师。在道吾首众。时老智和尚居云盖。悦一日领数十衲子谒智。智与语未及数句。知悦所蕴深浅。笑曰。观首座气质不凡。奈何出言吐气如醉人耶。悦面热汗下。曰愿和尚不吝慈悲。复与语未几。又锥札之。悦茫然。遂领其徒咨闻入室。智笑曰。公首众说法人也。如某闻见不博。何益于公耶。再四恳之。智曰。老僧无福。道不取信于人。脱受首座礼拜。异日定取谤于某。竟不许。乃问悦曰。首座曾见法昌遇禅师否。曰曾看他语录自了。可以不愿见之。又问。曾见洞山文和尚否。曰关西子。没头脑。拖一条布裙作尿臭气。有甚长处。智曰。首座但向尿臭气参取。悦依教乃往洞山依止。未久深领奥旨。复往见老智。智曰。首座见关西子后。大事如何。悦曰。若不得和尚指示。洎乎蹉过一生。乃焚香礼谢。后出世嗣法洞山。居常诫其徒。叙其云盖指见洞山之语。汝等当以师事智和尚也。后智迁寂。是时照禅师住兜率。乃悦之高弟也。智后事尽得照主之。如师资礼。盖其不忘付嘱也。
  师一日云。菩萨人眼见佛性。须是眼见始得。

  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