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论藏
- 诸宗部
-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
第三十四则风穴一尘
示众云。赤手空拳。千变万化。虽是将无作有。奈何弄假像真。且道。还有基本也无。
举。风穴垂语云。若立一尘家国兴盛(得之本有)不立一尘家国丧亡(失之本无)雪窦拈拄杖云(是立不立)还有同死同生底衲僧么(不道无只是少)。
师云。雪窦举拄杖。意在立尘处。颂云。野老从教不展眉。且图家国立雄基。谋臣猛将今何在。此颂还有同死同生底衲僧么。万里清风只自知。野老不展眉。此话举不全。录中风穴上堂云。若立一尘。家国兴盛。野老颦蹙。不立一尘。家国丧亡。野老安贴。于此明得。阇梨无分。全是老僧。于此不明。老僧即是阇梨。阇梨与老僧。亦能悟却天下人。亦能迷却天下人。要识阇梨么。左边一拍云。这里即是要识老僧么。右边一拍云。这里即是。云门云。这里即易。那里即难。琅玡觉云。杓卜听虚声。万松道。云门矢上加尖。琅玡脑后拔楔。此亦一尘废立。家国兴亡也。其实中心树子。何曾少动。雪窦于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天童兼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两法齐行。一并拈出。颂云。
皤然渭水起垂纶(老不歇心) 何似首阳清饿人(少不努力) 只在一尘分变态(拈起拄杖云看) 高名。勋业。两难珉(放下拄杖云。雪窦犹在)
师云。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熊。非罴非彪非虎。霸王之辅。果获吕尚于渭水之阳。与语大悦曰。自吾先君大公尝云。当有圣人适周。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太公望。立为师也。伯夷叔齐孤竹君二子。让国俱亡。武王伐纣。叩马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平殷。天下宗周。夷齐耻之。不食周粟。采薇首阳饿死。太公伐殷宗周。家国兴盛者也。夷齐让位饿死。家国丧亡者也。贤首国师。只立一尘变态。说百门义海。高名夷齐也。勋业太公也。洛浦云。野老门前不话朝堂之事。故安贴农桑。未尝颦蹙。何也。无用处成真用处。好因缘是恶因缘。
第三十五则洛浦伏膺
示众云。迅机捷辩。折冲外道天魔。逸格超宗。曲为上根利智。忽遇个一棒打不回头底汉。时如何。
举。洛浦参夹山。不礼拜当面而立(相逢不下马各自有前程)。山云。鸡栖凤巢。非其同类出去(一手推一手拽)。浦云。自远趋风。乞师一接(探竿在手)。山云。目前无阇梨。此间无老僧(影草随身)浦便喝(尽筋截力)山云。住住且莫草草匆匆(会者不忙忙者不会)云月是同。溪山各异(斜街暗巷生客头迷)截断天下人舌头。即不无(只见锥头利)争教无舌人解语(不见凿头方)浦无语(长蛇阵前弓梢扑地)山便打(不意夹山却作临际)浦从此伏膺(艺压当行)。
师云。祖灯诸录皆云。夹山未见舡子时。已出世。住润州京口竹林。而不著嗣法师名。独佛果击节云。传明初嗣石楼。即汾州石楼也。传明即夹山谥号。澧州洛浦山元安禅师。久参临济。为侍者。济尝曰。临济门下一只箭。谁敢当锋。一日辞济。济问。何往。曰南方去。济拄杖一划云。过得这个便去。浦乃喝。济便打。浦作礼而去。游历罢至夹山顶上。卓庵经一年。夹山知遣侍僧。驰书到。浦接得便坐却。再展手索。僧无语。浦便打云。归去举似和尚。僧回举之。山云。这僧看书三日内必来。不看书不可救也。浦三日后来。不礼拜当面而立。山云。鸡栖凤巢。非其同类出去。各负拨草瞻风眼。浦见夹山遣遣却是留。既来岂可空回。又见门庭峻硬各不相下。便软计就他道。自远趋风乞师一接。山别有一副炉韛。道。目前无阇梨。此间无老僧。山知久参必行临济正令。然后别用超宗越格钻锤。浦果然便喝。尔且道。只这个更别有。山云。住住且莫草草匆匆。未要著忙。云月是同。溪山各异。一般面草由人做造。截断天下人舌头。即不无。只有千尺寒松。争教无舌人解语。更须要抽条石笋。山曾有语。论门庭施设入理深谈。浦门庭施设也。山入理深谈也。浦贪观白浪失却手桡。卒构不上。山也好。却将临济正令。为他生涩钥匙投旧锁。浦家常酽醋曾吃知酸。于是伏膺。兴化云。但知成佛愁甚么众生。万松道。争奈独树不成林。雪窦云。这僧可悲可痛。钝滞他临济。万松道。养子不及父。家门一世衰。他既云月是同。我亦溪山各异。万松道。南山秋色气势相高。说甚无舌人不解语。万松道。犹是通事舍人。坐具劈口摵。万松道。被他接住烂殴一顿。又作么生。夹山是个知方汉。必然明窗下安排。万松道。不如还他本分草料。五祖戒云。更说道理。看便出去。万松道。蛇蝎性灵生便毒。大阳延云。也要和尚证明。万松道。芝兰气味老终香。师复云。药山一宗实难绍举。云岩扫地尘埃亘天。洛浦伏膺。称冤不已。好在无舌解语。无手行拳。直饶棒喝交驰。只得傍提一半。扶持此道。分付天童。颂云。
摇头摆尾赤梢鳞(口贪香饵身挂网罗) 彻底无依解转身(今目拽在网底) 截断舌头饶有术(君方扫雪寻松子) 拽回鼻孔妙通神(我已开棒得茯苓) 夜明帘外兮风月如昼(不借三光势) 枯木岩前兮花卉常春(潜消一色功) 无舌人无舌人(鼻孔里应诺) 正令全提一句亲(暗里抽横骨) 独步寰中明了了(真光不耀) 任从天下乐欣欣(纭纭自彼于我何为)
师云。洛浦辞临济。济云。临济门下。有个赤梢鲤鱼。摇头摆尾。向南方去也。彻底无依解转身。乃济下事。非转位转功全同也。临济广录云。唯有听法无依道人。是诸佛之母。所以佛从无依生。若悟无依佛亦无得。若如是见得者。是真正见解。万松道。若是洛浦转身不得。如何解喝夹山。若道转得身。为甚末后无语。试定当看。天童许他具眼有术。夹山亦不无他截断天下人舌头。善能据令。只争教无舌人解语。撩天鼻孔。轻轻拽回。佛果见夹山念咒语相似。乃著语云。那里得这一落索来。万松道。只这便是。夹山教无舌人解语也。佛果无这一落索也。只能截断天下人舌头。直饶别有转身吐气处。未必是无舌人语。且道。如何是此人境界。颂道。夜明帘外兮风月如昼。枯木岩前兮花卉长春。此是无舌人受用也。汉明帝起光明殿。以珠玑为帘箔。金戺玉阶。昼夜长明。同安察云。枯木岩前差路多。洞山云。直须枯木上掺些花子。此颂棒头喝下不无孤峻。得到百尺竿头。更须进一步了。始得无舌人解语也。是知。无舌人出底语。方是正令全提一句亲切也。到这里眼高四海。独步寰中。后来洛浦云。任从天下人乐欣欣。我独不肯。直饶天下人。甘心被他截断舌头。夹山道。向上更有一窍在。如何是向上窍。无舌人解语。即向尔道。
第三十六则马师不安
示众云。离心意识参。有这个在。出凡圣路学。已太高生。红炉迸出铁蒺藜。舌剑唇枪难下口。不犯锋铓。试请举看。
举。马大师不安(未必似维摩)院主问。和尚近日尊位如何(常住事忙少得问候)大师云。日面佛月面佛(莫是转筋霍乱么)。
师云。古人病中犹为佛事。南岳思大病障忽生。便就病作一则因缘。参云。病从业生。业从妄生。妄从心生。心本无生。病从何有。作是念已。忽然平复。万松道。从如来禅。得安乐处。西京奉圣深禅师。有尼总持作略。病起作颂云。气绝绝情绪。举意无意路。瞬目尚无力常年不出户。虽是祖师禅。大似布袋里老鸦。芙蓉楷和尚道。只此一颂自然绍得吾宗。万松道。虽然已是太多。不妨更有事在。马大师又不然。院主不敢直问病体增损。微取覆和尚近日尊位如何。是他不说如来禅祖师禅。只道个日面佛月面佛。且道。他意作么生。佛果云。如今多有人道。马大师接院主。有般底努眼云。在这里。左右眼是日面佛月面佛。有底道。点平胃散来。有甚么巴鼻。寿禅师道。无一名不播如来之号。无一物不阐遮那之形。万松道。佛名经中有此二佛名。大师意旨毕竟如何。不见道。马驹踏杀天下人。天觉颂云。什邡驹子气生狞。蹴踏毗卢顶上行。正患脾疼指头痛。病来犹有巧心情。万松道。本性难移。山河易改。此颂马祖虽病假中。亦以本分事为人。我辈色身强健。切莫辜负马祖怠慢天童。颂云。
日面月面(觑著即瞎) 星流电卷(已过新罗) 镜对像而无私(一点难谩) 珠在盘而自转(拏捉不住) 君不见。钻锤前百炼之金(瓶盆钗钏券盂盘) 刀尺下一机之绢(衾被衣冠襟领袖)
师云。此日面月面二佛。如星流电卷不容拟议。昔秦宫以玉为镜。照群僚。肝胆脏腑皆现。又狐狸为人。镜中唯现本形。此无私隐也。物类相感志。阆风浦出珠。置器中自转。谓之走珠。此颂马祖心如古镜。机似走珠。不留影迹也。百炼之金。在作家钻锤。一机之绢。在工巧刀尺。僧问云岩。大保任底人与那个。是一是二。岩云。一机之绢。是一段。是两段。洞山代云。如人接木。此乃境与神会。智与理冥。天水同秋。君臣道合。绢得刀尺。则裁剪由人。金得钻锤。则锻炼在己。且道衲僧分上成得个甚么边事。日面佛月面佛。
第三十七则沩山业识
示众云。驱耕夫之牛。拽回鼻孔。夺饥人之食。把定咽喉。还有下得毒手者么。
举。沩山问仰山。忽有人。问一切众生但有业识茫茫无本可据。子作么生验(马是官马不须印)仰云。若有僧来即召云。某甲(脑后一椎不知来处)僧回首(顶门上去却三魂)乃云。是甚么(趁炉灶热更与一下)待伊拟议(脚板底钻了七魄)向道。非唯业识茫茫。亦乃无本可据(生擒活捉)沩云。善哉(苦口出亲言)。
师举。僧问云庵。华严论。以无明住地烦恼。便为一切诸佛不动智。理极深玄绝难晓达。庵曰。此最分明易可了解。时有童子。方扫除。呼之回首。庵指曰。不是不动智。仰山召僧回首。正是这个时节。云庵却问。如何是汝佛性。童左右视惘然而去。庵曰。不是住地烦恼。若能了之。即今成佛。童子惘然与拟议不别。无明住地烦恼。业识茫茫亦同。云庵仰山勘僧验人。克的如此。万松见处即不然。童子与僧彻底皆不动智。云庵仰峤。从头业识茫茫。若人辨得亲见天童。颂云。
一唤回头识我不(真白拈贼有甚难见) 依俙萝月又成钩(藏身露影) 千金之子才流落([怡-台+屏]风虽破骨骼犹存) 漠漠穷途有许愁(小器不大量)
师举。百丈上堂。众方集。以拄杖一时打下。复召大众。众回首。丈云。是甚么。诸方目为百丈下堂句。也好参详。王荆公曰。我得雪峰一句语。作宰相。人固请益。公曰。这老子常向人道是甚么。此一句颂召僧回首。并是甚么。识我不者。不字甫鸠切。弗也。意问识我也无。仰山用无义手。打不防家。这僧若石火光中瞥地。可谓闹市里识取天子也。忽若拟议不来。则依俙萝月又成钩也。黄檗上堂众方集。以拄杖一时打下。复召大众。众回首。檗云。月似弯弓少雨多风。颂意用此。石室善道。与仰山玩月。仰问。月尖时圆相甚么处去。圆时尖相又甚么处去。室云。尖时圆相隐。圆时尖相在。云岩云。尖时圆相在。圆时尖相无。道吾云。尖时亦不尖。圆时亦不圆。成钩尖相也。骆宾王诗。既能圆似镜。何用曲如钩。华严宗名秘密隐显俱成门。又教中说十地菩萨见性。如隔罗縠观月。若作罗月亦可。然李白诗。有萝月挂朝镜。松风鸣夜弦。萝字义长。天童以朦胧新月。隐映烟萝。虽不圆明。已露圭角。颂出这僧半明半暗。若存若亡处。万松大似盐铁判官。良以天童。深细针线。若不丝头不断。难成织锦之文。密师伯与洞山行。次见白兔过。密曰。俊哉。山曰。作么生。密云。如白衣拜相。山云。老老大大作这个语话。密云。尔又作么生。山云。积代簪缨暂时落薄。司马相如上林赋。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阮籍常坐以柴车。逢穷途辄恸哭而回。万松道。若能就路还家。便得转身归父。不见道。一念回光便同本得。既然如是。为甚么。诸佛不动智。到一切众生分上。唤作业识茫茫。早知灯是火。饭熟已多时。
第三十八则临济真人
示众云。以贼为子。认奴作郎。破木杓岂是先祖髑髅。驴鞍鞒亦非阿爷下颔。裂土分茅时如何辨主。
举。临济示众云。有一无位真人(安基定脚了也)常向汝等面门出入(背后底聻)初心未证据者看看(还具眼么)时有僧问。如何是无位真人(还解语么)济下禅床擒住(尔更讳)这僧拟议(钝滞他真人)济托开云。无位真人。是甚干屎橛(大似持钵不得)。
师举。临济广语道。五蕴身田内。有无位真人。堂堂显露。无丝发许间隔。何不识取。心法无形。通贯十方。既言通贯十方。不止在五蕴身田面门出入。初心未证据者看看。万松道。无位真人。看众僧。众僧看真人。时有僧问。如何是无位真人。诸方唤作和声送事。争奈骑驴者。不见坐下。济下禅床擒住。且道。真人在那头。好与一掌。这僧拟议。真人不在。可惜许。济托开云。无位真人。是甚干屎橛。当面讳却。雪峰云。临济大似白拈贼。万松道。败也。雪窦云。夫善窃者鬼神莫知。既被雪峰觑破。临济不是好手。复召大众。雪窦今日换尔诸人眼睛了也。尔若不信。各自归寮舍。摸索看。万松道。雪窦和眉毛失却。要解贼手中作贼。问取天童始得。颂云。
迷悟相返(不隔丝毫) 妙传而简(已犯风烟) 春坼百花兮一吹(放去较危) 力回九牛兮一挽(收来太速) 无奈泥沙拨不开(我眼本正) 分明塞断甘泉眼(因师故邪) 忽然突出肆横流(掀倒禅床怪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