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

  师复云。险(掷下拄杖云放过一著)
  师云。圆觉云。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其实方本不移。悟时亦只依旧。宗镜云。从来迷悟似迷。今日悟迷非悟。此真妙传而简。惠而不费。荐得则赤肉团。便是无位真人。不荐则真人依旧面门出入。这僧也有。只是拈不出。用不行。却与真人。作奴传言。送语问消问息。劳他临济降尊就卑觌体全用。这僧既措手不及。临济亦抽身不顾。见得匙抄不上。便道。无位真人是甚干屎橛。此能放能收。呼得聚。喝得散。终不系缀死在句下与人胸次作病。天台云。吹一吹即世界成。喝一喝即世界坏。更道。当吹时便喝。当喝时便吹。列子公仪子以力闻。周宣王备礼聘之。既至。懦夫也。王问。卿力何如。对曰。臣能折春虫之股。堪秋蝉之翼。王作色曰。吾力能裂犀兕之革。曳九牛之尾。犹憾其弱。尔如是而以力闻何也。对曰。臣之名不以负其力者。以能用其力者也。此颂临济收放力用。法眼开井。被沙塞却泉眼。问僧。泉眼不通沙塞。道眼不通。被甚么物碍。僧无对。自代云。被眼碍。且道。是这僧塞断泉眼。临济塞断泉眼。忽然突出时如何。师拈拄杖下座。大众一时走散。

  第三十九则赵州洗钵

  示众云。饭来张口。睡来合眼。洗面处拾得鼻孔[抗-〦+(兜-儿)]鞋时。摸著脚跟。那时蹉却话头。把火夜深别觅。如何得相应去。
  举。僧问赵州。学人乍入丛林乞。师指示(丛林于尔亦不恶)州云。吃粥了也未(浑金璞玉)僧云。吃了(久惯衲僧不如上座)州云。洗钵盂去(不得左猜)。
  师云。直钩钓龙。已是不快。漆桶离钩三寸。已轮舡子夹山占断。不道时人无分。大都贪饵吞钩。看。他赵州亦不拗折钓竿。亦不蹋翻舡子。石桥上闲坐。略彴边度时。自有上岸来入手底。本录中。有其僧因此契悟。可谓竿头丝线从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赵州任公。得志于前。更看。天童鸣桹于后颂云。
  粥罢令教洗钵盂(快便难逢)  豁然心地自相符(非但今日)  而今参饱丛林客(依旧吃粥了洗钵盂去)  且道。其间有悟无(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师举。灵云见桃花悟道。呈颂于沩山。山云。从缘入者永无退失。玄沙闻云。谛当甚谛当。敢保老兄未彻在。云闻云。和尚彻也未。沙云。恁么始得。天童颂这僧契悟心地相符。这僧乍入丛林。称大悟大彻。饱丛林禅客。且道。有悟无悟。此谓之征问。雪窦云。本无迷悟数如麻。独许灵云是作家。玄沙道未彻。雪窦独许作家。徐六担板。各见一边。且道。洗钵盂。僧有悟也无。太平本是将军致。不许将军见太平。

  第四十则云门白黑

  示众云。机轮转处。智眼犹迷。宝鉴开时。纤尘不度。开拳不落地。应物善知时。两刃相逢时如何回互。
  举。云门问干峰。请师答话(空头没顶[寧*頁])峰云。到老僧也未(早个答汝了也)门云。恁么别某甲在迟也(让则有余)峰云。恁么那恁么那(切忌恁么会)门云。将谓侯白。更有侯黑(好手手中无好手)。
  师云。弥阑王问那先尊者。我将申问。师能答否。先云。请王致问。王曰。我已问竟。先云。我已答竟。王曰。师何所答。先云。王何所问。王曰。我无所问。先云。我无所答。此犹可寻究。云门问处。如晴空激电。干峰答处。如旱地奔雷。及乎双放双收。却见有头有尾。此所以非衲僧不知。非作家不见。天童和尚深入此门。颂云。
  弦筈相[口*(御-ㄗ+亍)](高低普应)  网珠相对(左右逢原)  发百中而箭箭不虚(对扬有准)  摄众景而光光无碍(独耀无私)  得言句之总持(出语成章)  住游戏之三昧(举动合拍)  妙其间也宛转偏圆(如珠走盘)  必如是也纵横自在(看取令行时)
  师云。失在弦上。不可不发。此颂云门问处机锋不可触。网珠相对。此颂干峰答处宾主交参问在答处。答在问处。百发百中。颂云门某甲在迟。智觉道。如人射地无有不中之理。交光相罗。事事无碍。颂干峰恁么那。华严疏。帝释殿贯珠成网。光影互现。重重无尽。此颂公案大意。不必句句配属胶柱调弦也。云门道。将谓侯白。更有侯黑。隋朝有侯白字君素。滑稽辩给之士也。大将军杨素见知。撰旌异记。人神报应甚详。亦可尚也。唐朝有李白。能诗。后有李赤效之。甚不类也。人传为笑。今言侯黑。亦其类也。有本云。我早侯白。伊更侯黑。言更甚也。总持有三。多字一字无字。总持一切法门。三昧正定也。天童偏圆犹事理。也观国师云。理圆。言偏。言生。理丧。天台止观云。圆伊三点。非如点水之纵。亦非列火之横。又竖穷三际名高。横遍十方名广。故法华云。其车高广。天童傍通教海。洞贯义天。云门干峰。立无字碑。天童歌咏入无言诗。可谓。杨修见幼妇。一览便知妙。

  第四十一则洛浦临终

  示众云。有时忠诚。扣已苦屈难申。有时殃及。向人承当不下。临行贱折倒。末后最殷勤。泪出痛肠。更难隐讳。还有冷眼者么。
  举。洛浦临终示众云。今有一事。问尔诸人。(犹自说兵机)这个若是即头上安头(恁么也不得)若不是即斩头觅活(不恁么也不得)时首座云。青山常举足。白日不挑灯(语得分明出转难)浦云。是甚么时节。作这个说话(失钱遭罪)有彦从上座。出云。去此二途。请师不问(易开终始口难保岁寒心)浦云。未在更道(诗到重吟始见功)从云。某甲道不尽(不教人见转风流)浦云。我不管尔道尽道不尽(放没底未不得不休)从云。某甲无侍者只对和尚(影草随身)至晚唤从上座。尔今日只对甚有来由(只管习粘头)合体得先师道。日前无法。意在目前(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他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月落来相见)那句是宾那句是主(切忌话作两橛)若拣得出。分付钵袋子(把棒唤狗)从云。不会(正合分付)浦云。汝合会(将成九仞之山)从云。实不会(不进一篑之土)浦喝云。苦哉苦哉(赚杀一舡人)僧问。和尚尊意如何(失火处拾肤炭)浦云。慈舟不桌清波上。剑峡徒劳放木鹅(弄巧成拙)。
  师云。洛浦临终。婆心太切。首座尽情吐露。返责非时。彦从不出唇皮。许伊合会。直得再三捞漉。可怜一向沉埋。克宾甘罚饡饭钱。瞎驴故灭正法眼。玄觉云。且道。从上座实不会。为复怕钵袋子沾著伊。故灯录收从。入法嗣之列。浦尝示众云。直须旨外明宗。莫向言中取则。僧问行不思议处如何。浦云。青山常举足。白日不移轮。以斯验之。首座从公皎然可见。洛浦分上还有人收后也无。百年之后却有天童。颂云。
  饵云钩月钓清津(不入惊人浪难逢称意鱼)  年老心孤未得鳞(气急作么)  一曲离骚归去后(在甚么处)  汩罗江上独醒人(洛浦犹在)
  师云。古人以长虹为竿。新月为钩。断云为饵。清津可以桌慈舟。剑峡先须放木鹅。杭州五云和尚坐禅箴云。沿流剑阁无滞木鹅。盖剑水险隘迅流。如二舡相触必碎。故先斫木浮下。谓之木鹅。诸方异说难凭。莫若禅箴为良证也。年老心孤未得鳞。不知者。以谓洛浦无嗣。浦凡得一十一人。乌牙青峰等皆白眉老作。莫莫庵讷和尚诗。今古利名酒。沉醉皆豪英。憔悴泽畔者。未足为独醒。屈原字平。仕楚怀王。为三闾大夫。靳尚所谮。贬长沙。独行江畔。谓渔父曰。举世皆醉。唯我独醒。举世皆浊。唯我独清。沈汩罗江而卒。江在潭州罗县。文选离骚经。屈原所作。洛浦临终。彦从钝滞。下钓未分文入手。抗衡终水米无交。还会么。不得封侯。也是闲。

  第四十二则南阳净瓶

  示众云。洗钵添瓶。尽是法门佛事。般柴运水。无非妙用神通。为甚么不解放光动地。
  举。僧问南阳忠国师。如何是本身卢舍那(汝岂是替名)国师云。与我过净瓶来(莫忘了话头)僧将净瓶到(莫得错认)国师云。却安旧处著(重宣此义)僧复问。如何是本身卢舍那(甚处去来)国师云。古佛过去久矣(离此不远)。
  师举。石霜问道吾。如何是触目菩提。吾唤沙弥。弥应喏。吾云。添净瓶水著。良久却问石霜。汝适来问甚么。霜拟举。吾便归方丈。霜乃有省。道吾先用隔身句。后用抛身势。若不伤锋犯手。石霜有省。国师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谈。只是知恩者少。天童所以采汲华水也。颂云。
  鸟之行空(筑著磕著)  鱼之在水(左使右使)  江湖相忘(这边那边)  云天得志(无可不可)  拟心一丝(只在此山中)  对面千里(云深不知处)  知恩报恩(念兹在兹)  人间几几(一子亲得)
  师云。鸟之行空。鱼之在水。所托愈安。其生愈适。庄子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白兆通慧圭禅师道。譬如空中飞鸟。不知空是家乡。水底游鱼忘却水。为性命。圭峰云。鱼不识水。人不识风。迷不识性。悟不识空。寻常本身卢舍那。满净觉者。现相人中。才起问时。忽然影现。忘恩失行。背亲向疏。果能除却灵床。始解子承父业。且道。如何是父业。拈来无不是。用处莫生疑。

  第四十三则罗山起灭

  示众云。还丹一粒。点铁成金。至理一言。转凡成圣。若知金铁无二。凡圣本同。果然一点。也用不著。且道。是那一点。
  举。罗山问岩头。起灭不停时如何(金删与泥人揩背)头咄云(星落云散)是谁起灭(识得不为冤)。
  神州罗山道闲禅师。先问石霜。起灭不停时如何。霜云。直须寒灰枯木去。一念万年去。函盖相应去。纯清绝点去。师不契。往问岩头。头喝云。是谁起灭。山于此有省。盖岩头只贵见地明白。石霜置枯木堂。要伊亲到一回始得。不见。瑞岩问岩头。如何是本常理。头云。动也。岩云。动时如何。头云。不见本常理。岩伫思。头云。肯即未脱根尘。不肯即永沉生死。岩亦领悟。岩头英灵倜傥。打发学人。克的精敏不减德山。后来出罗山法宝。冰寒于水。沩山所谓。只贵子见处。不问子行履也。罗山问处。天下人榜样。而今初机。往往在这里。作活计。水上捺瓜相似。伏断烦恼。智觉道。莫与心为伴。无心心自安。若将心作伴。动即被心谩。伴即伴妄心。无亦无妄心。祖师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岂是教尔普州人送贼。认奴作郎来。罗山问处。迷真执妄。岩头咄处。即妄即真。若是万松。咄了便休。真妄向上有事在。楞严经。阿难言。如来见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此喝如金刚王宝剑也。岩头一喝。如踞地师子。全威大用不欺之力。庞居士云。一群六个贼。生生欺杀人。我今识汝也。不与汝为邻。汝若不伏我。我即到处。说教人尽识汝。使汝行路绝。尔若肯伏我。我即不分别。共汝一处住。同证无生灭。岩头道。是谁起灭。云岩提扫帚。这个是第几月同参。天童贵伊善能点化。重说偈言。颂云。
  斫断老葛藤(转生枝蔓)  打破狐窠窟(更吐顽涎)  豹披雾而变文(脱却皮毛)  龙乘雷而换骨(别改躯壳)  咄(一喝万机罢三朝两耳聋)  起灭纷纷是何物(好客无疏伴)
  师云。截断话头。刬却问意。照用同时。人境俱夺。岩头有超师之作。杨子云。圣人虎别。其文炳也。君子豹别。其文蔚也。辩人狸别。其文萃也。狸变即豹。豹变即虎。南山玄豹。隐雾而变文。汉刘向列女传曰。陶答子治陶三年。名誉不兴。家富三倍。其妻抱儿而泣。姑怒以为不祥。妻曰。妾闻。南山有玄豹。隐雾而七日不食。欲以泽其衣毛。成其文章。至于犬豕。不择食。故肥。以肥取祸。期年果被诛。任昉述异记。汉惠帝七年夏。雷震南山。林木火然。地燋黄。暴雨后得龙骨一具。罗山遭破家冤贼。陈词过状。岩头招安。已后变作得力儿郎。且道。那个是招安处。咄。起灭纷纷更是谁。

  第四十四则兴阳妙翅

  示众云。师子击象。妙翅搏龙。飞走尚别君臣。衲僧合存宾主。且如冒犯天威底人。如何裁断。
  举。僧问兴阳剖和尚。娑竭出海乾坤静。觌面相呈事若何(披鳞曲鳝带角泥鳅)师云。妙翅鸟王当宇宙。个中谁是出头人(展翅崩腾六合云搏风鼓荡四溟水)僧云。忽遇出头时。又作么生(许尔破胆)阳云。似鹘捉鸠。君不觉。御楼前验始知真(好劝不听)僧云。恁么则叉手当胸退身三步(更待第二锤)阳云。须弥座下乌龟子。莫待重教点额痕(再犯不容)。
  师云。郢州兴阳山清剖禅师。嗣大阳明安。凡一十五人。皆先下世。后因浮山圆鉴。得投子青和尚。阳乃十五之一。青公之兄也。这僧问处。如牢度差与舍利弗。创给孤独园。时斗胜。差现狞龙。欲伤弗。弗现妙翅鸟护裂食之。龙亦鳞虫之长。奈何妙翅唯龙为食。娑竭梵语此云海也。平原君。赵胜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家起重楼。临民家。民有躄者。美人笑之。躄者请美人之首。君诺而不行。宾客去半。君斩囚人代之。宾固不至。遂臬美人首。悬御楼前验其真也。周岁宾集。此洞上家风不贵棒喝亲行。要假傍来通信。这僧罪不重科。方能回互。还知么。蒲鞭示耻尤难犯。画地为牢不忍欺。官法如炉心似铁。天童从此费钻锤。颂云。
  丝纶降(听圣旨)  号令分(有违者斩)  寰中天子(君临万国)  塞外将军(独镇一方)  不待雷惊出蛰(五更侵早起)  那知风遏行云(已有夜行人)  机底联绵兮。自有金针玉线(难谩具眼)  印前恢廓兮。元无鸟篆虫文(字义炳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