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论藏
- 经疏部
- 金刚般若经赞述
金刚般若经赞述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
述曰。世亲云此第二明法身一化身多也。于中有二。初以微尘为喻。次以世界为喻。前中初佛问次善现答。此初也。然此喻中含其二意。一者聚尘为界喻。如摄指成拳。二者散界为尘喻。如开拳作指。初名聚喻次名开喻。若聚喻者。尘喻烦恼多。聚尘成一世界。喻断多烦恼成一法身也。若开喻者。世界喻法身。散界作多尘。如依一法身起无量化身也。今问多不挟此二意也。无著云。此为第二破名色身自在行住。于中有二。初明二种方便。次若人言下明入相应三昧不分别。前中有二。初明破色身方便。次明破名身方便。前中初明细末方便。次明无所见方便。前中复二。初问次答。此初也。谓以世界渐次析至于极微。是多不。
“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述曰。此第二也。世亲云但寄微尘为喻。非如言而有实如卫世师等所执微尘也。佛说微尘众者。谓寄微尘以喻化身也。则非微尘者。非如外道等所执实微尘也。无著云。但破一合执故。观解分析至不可析假说微尘。非实有也。
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
述曰。此第二以世界喻法身也。于中有二。初标次释。此初也。如来说世界者。谓寄世界为喻也。则非世界者。非如外道等执以众多实极微成实世界也。彼执两两极微生第三。如是等故。无著云此破名身方便也。世界者谓众生世间也。彼唯名身得名也。
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
述曰。此第二释中。初却质。次说非。后明执实。此初也。谓若如其所执有世界者。即非是执。是正见故非虚妄也。以无实执实故一合相也。一合相者谓我执。谓执一身总聚五蕴以为我。故名一合相也。
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述曰。此第二说非也。谓佛但于假蕴因缘和合之上假说一合。非则如其所执一合相也。则非一合相者非是所执一合相也。但假说一合既非。即明世界亦非有实也。
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述曰。此第三明执实也。谓如来假说一合相。凡夫于中起执为实也。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
述曰。世亲云第三明法我无实。于中有二。初明无我。次发阿耨多罗下明无法。前中初佛叙其外疑问其解不。次善现悬解答明不闲。此初也。谓小乘人等说言必有体。心不缘无。言有体故佛说我见等。明有我实心不缘无故。所执之义必成其有彼言故云若有人言也。无著云。此下第二明入相应三昧不分别。于中初明如所不分别为入之方便。次发菩提心下明何人何法不分别。前中初问次答。此初也。
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述曰。此第二答也。谓于诸法本无我法。众生妄情执为实有。佛为破彼执故。随其情说其解而说为我法。非谓言诠即有实体。纵令心取何废无真。大乘之义缘无得生心。言诠不称实故。谓世尊随情逐解假说我人。非如其执即实有体。故云即非我见人见等也。是名我见等者谓如来假说也。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述曰。此第二明无法也。于中初劝知见次总结之。此初也。谓若发心者证真如时不见所执法相名为正智也。无著云。发菩提心者显示何人是无分别也。于一切法者显示于何法不分别。应如是知见等者。显示增上心增上智故于无分别中知见胜解。于中若智依止奢摩他故知。依止毗钵舍那故见。此二依止三摩提故。胜解以自在故。解内攀缘影像。彼名胜解。谓知与见但是一。无分别智与意相应。今言依止观为别者。据前加行而说也。谓前欲修止故发智名之为知。欲修观故生智名之为见也。
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述曰。此总结也。所言法相者者谓假说法相也。即非法相者非是实执之法相也。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述曰。世亲云此为第四子段中第四文也。于中初福校量。次明离相而说。此初也。谓法身不受福德其化身福德无尽也。以化身福德无尽故能为人说。故发心成佛者受持及为人演。其福胜以七宝布施也。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述曰。此明离相而说也。谓化身说法不取于相而说。已无分别执故不言我是化身等。是故得福多也。如如不动者。谓下一如字是真如。上一如字是比喻。谓化身说法之时不取有为相。犹如真如湛寂不动也。无著云。此段文下即是第六行中第三为不染行住故。彼不染复有二种。一者说法不染。即上来所陈受持演说此经福胜七宝布施也。谓有大利益故决定应演说而无所染也。二者流转不染。谓说九喻。此显示不可言说故。不演说彼法有可说体。应如是演说。若异此者则为染说。以颠倒义故。又如是说时不求信敬等亦为无染说也。
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述曰。世亲云此释展转疑中大文第四也。谓有疑曰。若诸佛如来常为众生说法。云何如来入涅槃。为破此疑故立九喻。如玄记说。无著云。此即第二为流转不染故。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述曰。此第三大段喜悟修行分也。
金刚般若经赞述卷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