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论藏
- 律疏部
- 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
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
我知是我见是 若言。天龙鬼神来供养我。若得不净观四禅四空定等。
彼于异时若问若不问欲自清净故作是说我实不知不见言知言见 意欲以后悔前用实转虚。由口造业言了结重。
除增上慢 比丘慢心自谓得道。后勤精进证增上果。生疑白佛。便言。增上慢人为不犯。
是比丘波罗夷 若作是虚而向人说。前人知者波罗夷。不知者偷兰。若遣手印若遣使若书若作知相。若知者其犯亦尔。若于不能变形畜生向说得突吉罗。下四众如前说。不犯者。增上慢人若业报得。若不言我得。或戏笑说。疾说屏说。欲说此错说彼是也。
不共住。
诸大德我已说四波罗夷法若比丘犯一一波罗夷法不得与诸比丘共住如前后亦如是是比丘得波罗夷不应共住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 三说。
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是十三僧伽婆尸沙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初故出不净戒 佛游舍卫城。迦留陀夷欲意炽盛身色瘦悴。独处一房好床蓐被地施敷具。饭食丰足随念弄失。诸根悦豫颜色光泽。诸比丘举过白佛。佛无数诃责已而制此戒。
若比丘故弄阴失精 实心故作出不净意。前境有六。若于内色外色内外色若水若风若空。随作方便。若出即犯。
除梦中 佛言。乱意睡眠有五过失。一者恶梦。二者诸天不护。三者心不入法。四者不思惟明相。五者于梦中失精。善意睡眠有五功德。即反上句也。
僧伽婆尸沙 若方便弄不失偷兰。比丘自相教若失犯偷兰。不失突吉罗。尼波逸提下三众吉罗。不犯者。一切不作出精意。
二触女人戒 佛在舍卫国。迦留比丘以佛前制便在门外。伺诸妇女将至房中手捉扪摸。乐者便笑。有不乐嗔恚骂辱。诸比丘举过白佛。便集僧制戒。
若比丘淫欲意 爱染污心。
与女人 谓境有四。觉睡新死及少分坏。
身 从发至足。
相触 若捉摩重摩。或牵或推。逆摩顺摩。或举或下。或捉或捺。若余触方便。
若捉手若发若触一一身分僧伽婆尸沙 若触四女著便僧残。女触比丘动身同犯。若不动身但犯吉罗。先有染心偷兰。互触有衣偷兰。俱有衣者吉罗。若与二形相触偷兰。若以欲心触男子身或衣坐具。乃至自触及以畜生一切突吉罗。尼波罗夷下三众吉罗。不犯者。有所取与戏笑相触是也。
三与人女粗语戒 佛在舍卫国。迦留陀夷闻佛已制前二戒。故便于女前欲心向彼说粗语。比丘举过佛因制戒。
若比丘淫欲意与女人 女人有智命根不断。
粗恶淫欲语 粗恶者非梵行也。淫欲语者。称二道好恶也。若求若教他求。若问若答。若解若说。若教若骂。所言求者。与我二道作如是事。若复作余语。如是解者是也。
随说粗恶淫欲语者僧伽婆尸沙 若一反粗语僧残。随语多少说而了了者一一僧残。不了了偷兰。若与书印遣使作相令彼女知僧残。不知偷兰。除大小道说余处偷兰。与非女人黄门二形粗语。知者偷兰。畜生不能变形。若向男子粗语一切吉罗。尼偷兰。下三众吉罗。乃至下戒亦尔。不犯者。为说不净观。若说毗尼。受经问答无欲意故。
四叹身向人女索欲供养戒 佛在舍卫国。因迦留陀夷闻佛已制前三戒故。伺诸妇女将入房中自赞叹身。汝可持欲以供养我。诸女诃怪。比丘举过佛因制戒。
若比丘淫欲意于女人前 女人如上。
自叹身 叹身端正好颜色。我是刹帝利长者居士婆罗门大姓种。
言大姝我修梵行 勤修离秽浊也。
持戒精进 不缺不穿漏无染污。
修善法 乐闲静处。时到乞食。著粪扫衣。作余食法不食。一坐食一揣食。冢间坐树下坐。常坐随坐。持三衣。呗匿多闻能说法。持毗尼坐禅是也。
可持是淫欲法供养我如是供养第一最僧伽婆尸沙 若作如上誉已供养我来。不说淫欲者偷兰。余境杂犯如前戒说。不犯者。若比丘语女人言。此处妙尊最上。此比丘精进持戒修善法。汝等应以身口意业等供养于彼。若女意谓。为我叹身。若说毗尼。言次及此彼谓叹身。若错说者并不犯。
五媒人戒 佛在罗阅只。迦罗比丘本是大臣善知俗法。城中嫁娶尽往咨问。时婚娶者逢对好恶。便愿迦罗受于苦乐。居士讥诃。比丘举过佛因制戒。
若比丘往来彼此媒嫁 使所应可和合者是也。
持男意语女持女意语男 女人有二十种。母护父护父母护。兄护姊护兄姊护。自护法护姓护。宗亲护。自乐为婢与衣婢。与财婢同业婢。水所漂婢不输税婢。放去婢客作婢。他护婢边方得婢。是也。男子亦有二十种。并同上列。
若为成妇事若为私通乃至须臾顷僧伽婆尸沙 若初受语吉罗。往说不报偷兰。若还报者僧残。若遣使若书指印现相。随媒多少说而了了。随其往反一一僧残。若不了者偷兰。除二道说余身支节而媒嫁者偷兰。若媒非人黄门二根者偷兰。若媒畜生及人男者吉罗。若持他书往而不看。若为白衣作余使者吉罗。比丘尼同犯。不犯者。若男女先通后离还合。若为父母疾患系闭看书持往。信心精进俗人亦尔。若为佛法比丘使亦同。
六无主不处分过量房戒 佛在罗阅只。听诸比丘作私房室。旷野比丘便作大房乞求烦多。恼乱居士乞既难得。遂斫神树。神及比丘以事白佛。因往旷野诃责。引喻便制此戒。
若比丘自求 彼处处乞索也。
作屋 屋者房也。
无主 彼无有主。若一若二若众多也。
自为己 不为他作。
当应量作是中量者长十二佛磔手内广七磔手当将诸比丘指授处所 彼比丘看无难无妨处已。到僧中脱革屣。偏露右肩礼上座足。右膝著地合掌白言。大德僧听。某甲比丘自乞作屋。无主自为己。我今从众僧乞。知无难处无妨处。如是再三也。
彼比丘当指示处所 尔时众僧观此比丘。若可信者即听使作。若不可信者众僧往看。若僧不去应遣僧中可信者看。若有妨难不应处分。无者应与。众中应差堪能作羯磨者。若上座若次座若诵律若不诵律。应作白言。大德僧听。某甲比丘自乞作屋。无主自为己。今从僧乞处分无难无妨处。若僧时到僧忍听。当与某甲比丘处分无难无妨处。白如是。大德僧听。某甲比丘自求作屋。无主自为己。从僧乞处分无难无妨处。僧今与某甲比丘处分无难无妨处。谁诸长老忍僧与某甲比丘处分无难无妨处者默然。谁不忍者说。僧已忍。与某甲比丘处分无难无妨处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彼作房者。应知初安石。及土堑泥团。乃至最后泥治讫者是也。
无难处 有虎狼师子诸兽者下至蚁子。若不为此诸虫兽所恼。应治平地。若有石树株杌荆棘。使人掘出。若有坑沟渠陂池。当使填满。若畏水淹渍。当豫设堤防。若地为人所认。当共断。当无使他有语。是谓难处也。
无妨处 谓通草车回转往来者。
若比丘有难处妨处自求作屋无主自为己不将诸比丘指示处所若过量作者僧伽婆尸沙 若彼作房于妨难二处者二突吉罗。不处分过量二僧残。互相有无者随其所犯。若使他作成犯亦尔。为他作成者二偷兰二吉罗。若以绳絣地。作受教者过量作者犯残。不还报又不问彼。并犯吉罗。比丘尼偷兰。不犯者。如量作。减量作。僧处分无难处无妨处如法絣作。若为僧为佛图讲堂。草庵叶庵小容身屋。若作多人住屋如法者是。
七有主为已不处分造房戒 佛在拘睒弥国。时忧填王为阐陀造屋。便斫路中神树。路人诃已。比丘举过佛诃责已。若斫神树吉罗。便制此戒。
若比丘欲作大房 大房者多用财物也。
有主 反上无主是也。
为己作当将余比丘往指授处所 彼比丘如上知已。应至僧中礼上座足。等从僧三乞。文同于上。以有主为异。
彼比丘应指授处所 僧应观察。若有信者有智慧。即信彼而与白二。若不信者如上进止。
无难处 谓师子罴熊等兽也。若不为彼而所娆者。应如上平治。乃至畏识认。应先断了。
无妨处 中间容草车回转者。
若比丘有难处有妨处作大房有主为己作不将余比丘往指授处所者僧伽婆尸沙 辨相开通如前房戒。唯无过量为异也。
八无根波罗夷谤戒 佛在罗阅只。尊者沓婆得罗汉已。手出火光为僧知事。佛赞第一。慈地众中次得恶房又得恶食。便令姝尼对僧重谤。问取自言。比丘举过。因制此戒。
若比丘嗔恚所覆故 有十恶法因缘故嗔。随十事中以二事而生嗔也。
非波罗夷比丘以无根波罗夷法谤 谓根有三。见闻疑也。见根者。见犯梵行。见偷五钱。见断人命。若他见从彼闻。是谓见根。闻犯梵行。闻偷五钱。闻断人命。闻自言得上人法。若彼说从彼闻。是谓闻根。疑根二种。从见生者。见与妇女入林出林。无衣裸形。不净污身。捉刀血污。恶人为伴是也。从闻生者。若在闇地闻动床声。闻转侧声若身动声若共语声。若闻我犯非梵行声。乃至若闻我得上人法声。除此三根更以余法谤者是无根也。
欲坏彼清净行 谓言众僧灭摈此人我得安乐住。
若于异时若问若不问 佛敕比丘问能谤者。此事实不。若以无根谤他。获大重罪也。
知此事无根说 彼比丘言。沓婆清净人无如是事。
我嗔恚故作是说 由前次得恶房恶食。怀嗔恨故便谤彼耳。
若比丘作是语者僧伽婆尸沙 若以无根四事加谤说而了了僧残。不了偷兰。若指印书使知相了与不了其犯亦尔。十三难事谤者同犯。除此非比丘法更以余无根法谤。随前所犯。若谤比丘尼亦同前犯。谤下众者突吉罗。尼犯僧残。不犯者。三根说实。戏笑说。若疾说独说。静处及错说等。
九假根波罗夷谤戒 佛在罗阅只。慈地比丘见羊行淫。便言此羝羊者沓婆也。其母羊者即慈地尼。便语比丘。我今亲见。非前无根。比丘诘问。便自臣伏。举过白佛而制此戒。
若比丘以嗔恚故 如上所说。
于异分事中取片 异分者。若假异罪异趣异人。若本在家若假响。
非波罗夷比丘以无根波罗夷法谤欲坏彼清净行彼于异时若问若不问知是异分事中取片是比丘自言我嗔恚故作是语者僧伽婆尸沙 辨相开通并同前戒。
十破僧违谏戒 佛在弥尼楼国度八释子。诣瞻波国并证增上地。唯提婆达得神足证。佛还罗阅只。提婆教人害佛。事发恶名流布利养断绝。便别众食为佛诃责。因即破僧。举过设谏而制此戒。
若比丘欲坏 言破坏者有十八事。法非法。律非律。犯不犯。若轻若重。有残无残。粗恶非粗恶。常所行非常所行。制非制。说非说。是也。
和合 一羯磨同说戒。
僧 四比丘若五若十乃至无数也。
方便受坏和合法坚持不舍 谓住十八法而破僧也。
彼比丘应谏是比丘言大德莫坏和合僧莫方便坏和合僧莫受坏僧法坚持不舍大德应与僧和合欢喜不诤同一师学如水乳合于佛法中有增益安乐住 应语彼言。可舍此事。莫令僧作诃谏而犯重罪。若用语者善。若不用语。复令余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若王若大臣。种种异道沙门婆罗门求。若余方比丘闻知其人信用语者。应求谏之。是屏谏也。
是比丘如是谏时坚持不舍 拒屏谏也。
彼比丘应三谏舍此事故乃至三谏舍者善 彼比丘应集僧羯磨。如谏作白已应更求。乃至一羯磨二羯磨亦尔。
不舍者 拒僧谏也后戒例尔。
僧伽婆尸沙 若僧谏时白二竟舍犯三偷兰。乃至白竟舍者犯一偷兰。白未竟舍但一吉罗。若未白前受破僧法坚持不舍并犯吉罗。尼同僧残。不犯者。初谏便舍。若立非羯磨作诃谏者。若非法非律非佛所教。若破恶友知识。若欲破僧者。若作非法者。若为僧塔和尚阇梨知识作损减破者。不犯。
十一助破僧违谏戒 佛在罗阅只。时提婆达故执五法。尽形乞食著粪扫衣。常受露坐不食稣盐鱼及肉。以教比丘。众僧谏时。伴党比丘助破谏僧比丘举过。佛诃责已因制此戒。
若比丘有余伴党若一二三乃至无数 言其伴者。四人若过。有二顺从。法顺从者。以法教授。增戒增心增慧讽诵承受也。衣食顺从者。给与衣被食饮床卧具医药。
彼比丘语是比丘大德莫谏此比丘此比丘是法语比丘律语比丘此比丘所说我等喜乐此比丘所说我等忍可 此谓助伴党恶谏僧言。调达者具明法律。我今喜乐。云何设谏为此过本也。
彼比丘言大德莫作是说言此比丘是法语比丘律语比丘此比丘所说我等喜乐此比丘所说我等忍可然此比丘非法语比丘非律语比丘大德莫欲坏和合僧汝等当乐欲和合僧大德与僧和合欢喜不诤同一师学如水乳合于佛法中有增益安乐住 此谓诸善比丘以法屏谏。调达所说人法俱非勿妄受也。
是比丘如是谏时坚持不舍彼比丘应三谏舍是事故乃至三谏舍者善不舍者僧伽婆尸沙 辨相如上。
十二污家摈谤违谏戒 佛在舍卫国。阿湿婆等羁连聚落行恶污家。比丘举过。令舍利弗等往彼摈举。当作法时谤僧不受。以过白佛。诃谏制戒。
若比丘依聚落 村有四种。如上。
若城邑住 言属王也。
污他家 家者有男有女。污家者有四种。一者依家污家。一家得物又与一家。所得物处闻之不喜。所与物处思当报恩。即作是言。有与我者。我当报之。若不与我。我何故与。二者依利养污家。如法得利。及钵中余或与一居士。得者生念。当报其恩。若不与我。我何故与。三者依亲友污家。若比丘依王大臣或为一居士。或不为一居士。便生念言。其为我者我当供养。不为我者我不供养。四者依僧伽蓝污家。若比丘取僧华果与一居士。不与一居士。彼有得者思当供养。若不与者我不供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