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广百论释论

  复次已别广破果先有无。为总略遮果先有等。故于品后。复说颂曰。
  诸有执离因  无别所成果
  转生及转灭  理皆不可成

  论曰。数论所执。果不离因。果同其因。体本实有。如是果体生灭不成。果不离因同因常故。因果体一差别理无。诸法性常无增无减。是则所作唐设其功。少有所为便违自论。有不可灭无不可生。大等亦应无生灭义。即自性故。如乐苦痴。又大不应从自性起。自能起自。世现相违。是则世间现见因果。生灭作用一切皆无。世现所知。汝尚诽毁。况能信受深隐义耶。如是观生都非实有。生无实故。灭亦实无。但随世间说有生灭。随世所说是俗非真。胜义理中无生无灭。一切法性非断非常生灭既无。法应常住如前广破。常性实无。若尔应无一切法性。不尔我说俗法非无。岂不我宗说一自性。转变力故无所不为。虽有所为而无生灭断常等过。所以者何。果起不生性变成故。果谢不灭归本性故。果性非常前变灭故。果性非断后变生故。转变非恒。故非定有。自性不易。故非定无。此亦不然。诸法生灭理既不立。汝宗所执转变岂存。又转变言及自性等。前已广破。无宜重执。故汝所说理必不然。有作是言。我经部等。因缘和合无间果生。果起酬因复能生后如是展转。无始时来。因果连绵相续不绝。无有生灭断常等过。所以者何。相续无始。故无有生。未得对治相续不尽。故无有灭。相续改转。所以非常。相续连绵。所以非断。非一性故亦非转变。此亦不然。若有生灭可有相续。生灭既无。相续何有。无生灭义。前已广论。相续有终。是则为断。相续无始。是则为常。相续体一。即有转变。故立相续。过失弥多。有作是言。我说诸法常有部等。一切有为。从本以来性相实有。酬前起后三世迁流。无有断常生灭等过。所以者何。体恒有故。无生无灭。有为相合。所以非常。果起酬因。所以非断。念念别故。非变非续。此亦不然。说常有宗先已破故。色等诸法体若恒有。应似无为离有为相。便同数论一切皆常。不可说言用有生灭。用不离体应同体常。体不离用。应非恒有。若用本有。应不名生。若用本无应非可起。用未生位生用未有。不可名生。用已生位。生用已息。亦不名生。除此二位无别生时。前已广说。故不可执。诸法用生。生既是无。灭亦非有。又若色等有为相合。故是无常。此有为相无余相合。应非无常。若言此相与余相合。是则无穷。若言有为有大小相。展转相相非无穷者。此亦不然。如色等法。余相合故。不名能相。生等亦然。与余相合。应非能相。又如大相。不以所相色等诸法为其能相。小相亦尔。不应所相大生等法以为能相。若别有相应至无穷。若别无相。应成常住。又有为相定非实有。若实有者。与理相违。所以者何。如无为法。有无为相。离法实无。此亦应然。同三相故。无为实有。前已广遮。一切有为亦非实有。以慧分析便归空故。又对无为立有为法。无为无故。有为亦无。有为无为若从缘起。即同幻事。若不藉缘便似空花。故不应执以为实有。如契经言。有为无为皆是世俗。分别假立其体俱空。除为无为。更无别法设复说有。但是虚言。有为无为摄一切法。此二空故诸法皆空。空中都无分别戏论。虚通无碍即圣慧明。故契经言。一切诸法从本皆空。空即无性。由无性故。即是般若波罗蜜多。其中都无少法可说。为生为灭。为断为常。为一为异。为来为去。天帝当知。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能如是说。不谤般若波罗蜜多。异此说者。皆名为谤。若说常空应堕断灭。遮常有故。不堕此边。执常不空应堕断灭。常无因果名断灭故。我诸所说皆是遮言。遮谓遮他生灭等执。无生非灭。唯为遮生。无灭非生。但为遮灭。非断常等。类此应知。虽涅槃时生死断灭。此方便说是假非真。如说天中有常乐等。是随俗说。非称实言。应以前说诸句文词随其所应破诸妄执。我等皆妄。谁复为真。谓毕竟空心言路绝。分别戏论皆不能行。唯诸圣贤内智所证。是故智者应正勤修。证此真空舍彼妄执。

    大乘广百论释论卷第九



    大乘广百论释论卷第十

    圣天菩萨本 护法菩萨释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教诫弟子品第八

  复次正论已立邪道伏膺。于密义中尚余微滞。以净理教。重显真宗。遣彼余疑。故说颂曰。
  由少因缘故  疑空谓不空
  依前诸品中  理教应重遣

  论曰。虽一切法本性皆空。而初学徒未能见故。追爱妄有怖达深空。或为余缘未能决了。以正理教重显前宗。令彼除疑舍诸倒执。既一切法本性皆空。未达此空。以何为性。诸法无我。此复云何。谓无自性应正晓示。何假转音正示无由。以无体故。但可假说。诸法无我无性可取。故名为空。如契经言。空名诸法。无我无性无执无取。胜义理中。都无少法有我有性可说名空。若尔空名应不可说。实不可说。但假立名。如说太虚。虽无自性实不可说。而假立名。空既离言。有应可说亦不可说。实无体故。如说诸法实性都无。无性理中无二无说。若尔说者言及所言。一切皆空。今应无说。既有所说。应不皆空。为显此疑。故次颂曰。
  能所说若有  空理则为无

  论曰。言能说者。谓能说人。言及所言。俱名所说。此三总摄有为无为。谓眼等根及色等境。此若实有。何法为空。为遣此疑。故复颂曰。
  诸法假缘成  故三事非有

  论曰。能说言义三事性空。假托众缘而成立故。余宗亦许。诸法名言皆是自心。随俗安立。如是说者。言及所言。皆胜义无。唯世俗有。如何谓此三事不空。云何定知三事非有。谓依他立。如幻所为。不依他成。皆如兔角是故三事自性皆空。为益世间假有言说。又汝何为疑难真空。我意犹望成昔有见。应舍此意。所以者何。非破他宗能成己见。如破他说。无碍故常。非即能成自无常性。设有此理汝亦不成。所以者何。故次颂曰。
  若唯说空过  不空义即成
  不空过已明  空义应先立

  论曰。若唯破空不空成者。不空已破空义应成。前诸品中。已说一切立不空义所有过失。若汝欲成不空义者。先当方便除前过失。不除前失但说空过。汝不空义终不得成。非显他人有失无德。即能成己有德无愆。要具二能方成己见。谓立与破。故次颂曰。
  诸欲坏他宗  必应成己义
  何乐谈他失  而无立己宗

  论曰。要具立破自见方成。立破二能见所依故。唯彰他失。不显己宗自义得成。终无是理。何缘汝辈唯乐破空。不念欲成己之有义。故于立破二事应均。方可得成自宗有义。汝欲立有毕竟无能。故诸法空其理决定。岂不空论。此过亦齐不显己宗唯彰他失。此质非理。空无我宗。前诸品中。已广显故。然空无我遣有我成。故破汝宗我宗已立。若尔空论但有虚言。空无我名无实义故。如是如是。诚如所言。空无我名。是假非实。为破他执假立自宗。他执既除自宗随遣。为显此义。复说颂曰。
  为破一等执  假立遣为宗
  他三执即除  自宗随不立

  论曰。一异及非。名为三执。俱同一异。故不别论。一等三宗。若正观察皆归无性。无少可存。彼性本空。非由今破。故契经说。迦叶当知。所见本空非由今破。诸修空者证本性空。故诸破言皆是假说。立亦应尔。权设非真。诸法皆空。宗依何立。依汝所执。故我立宗。所执既无。宗应不立。汝谓为有。故宗非无。为存自宗应许他有。为遣汝执。故立我宗。汝所执无。我宗弥立。虽尔不可立空为宗。现见世间瓶等有故。虽空无我比量多端。而被强威现量所伏。不尔瓶等非现量知。所以者何。故次颂曰。
  许瓶为现见  空因非有能
  余宗现见因  此宗非所许

  论曰。我若许瓶现量所得。空因比量可说无能。然我说瓶非现量得。空因比量何为无能。瓶等诸尘皆非现见。破根境等。诸品已论。不可余宗。谓瓶现见对此安立。为证有因。所见若同可引为证。所见既异。谁肯顺从。是故空因不违现量。能立诸法性相皆空。瓶等诸尘世间现见。若以比量皆立为空。是则世间无不空法。空无翻对应不得成。为举此疑。故说颂曰。
  若无不空理  空理如何成

  论曰。夫立空理翻对不空。不空若无。空亦非有。如何可立诸法皆空。为决此疑。故复颂曰。
  汝既不立空  不空应不立

  论曰。立不空者翻对于空。既不信空。不空焉立。如何可立诸法不空。汝不信空而得立有。我不执有何废立空。若言不空亦有所对。谓互有无及定无空。我空亦然。对世俗有。遣彼妄有。故立真空。又所立空专为遣执。不必对有方立于空。如为遣常说无常教。虽常非有而立无常。又汝此中不应疑难。翻对在有不在于空。有事非无有翻有对。空理非有何对何翻。若谓不然。空是宗故。如立色等。无常为宗。此无常宗。既定是有。空宗亦尔。应必非无。此说非真。因不定故。世间现见。无亦是宗。理亦应然。故次颂曰。
  若许有无宗  有宗方可立
  无宗若非有  有宗应不成

  论曰。无宗若有。对立有宗。无宗若无。有宗何对若言无对而立有宗。即自违前责空有对。若一切法无不皆空。无我真空咸同一味。如何现见诸法不同。此亦不然。世俗有故。胜义无故。理不相违。为显此义。故说颂曰。
  若诸法皆空  如何火名暖
  此如前具遣  火暖俗非真

  论曰。若一切法本性皆空。如何世间有火等异。世俗事有。诸法不同。胜义理空。无火等异。故汝疑难于理不然。火等如前破根境等。已具观察是俗非真。如何此中复为疑难。若法非有空何所遮。空有所遮。故法应有。若尔四论展转相遮。皆应是真。便违自意。为显此义。故说颂曰。
  若谓法实有  遮彼说为空
  应四论皆真  见何过而舍

  论曰。遮所遮故建立能遮。所遮若无能遮岂有如言非雨。故说名冬。冬时所遮雨时必有。空遮有故有定非无。此亦不然。因不定故。一等四论展转相遮皆应是真。是所遮故。真即无过。皆应可宗。汝见何愆。舍三执一。故不可说实有所遮。若诸所遮皆实有者。自言无过。汝过应真汝拨无空。此空应实。若一切法性相都无。是则世间皆应断灭。尚不执有。况复执无。执有执无皆成过故。为显此义。故说颂曰。
  若诸法都无  生死应非有
  诸佛何曾许  执法定为无

  论曰。若法全无应无生死。因果展转相续轮回。非定执无。何得为难。我说世俗因果非无。诸佛世尊智见无碍。亦未曾许定有定无。如契经中。佛告迦叶。诸法性相非有非无。有是一边。无是第二。谓常与断。此二中间。无色无见无住无像。不可表示不可施设。此意说言。世俗有故。依之建立生死轮回。胜义空故。诸法性相非有非无。心言路绝。若一切法真离有无。复以何缘而言俗有。真虽无二俗有何乖。应离于真别有其俗。虽不相离而义有殊。俗顺世情真谈实理。故真无二俗有多途。又一切宗皆许无二。而有种种体类不同。是故不应辄。生疑难。为显此义。故说颂曰。
  若真离有无  何缘言俗有
  汝本宗亦尔  致难复何为

  论曰。若色等法真离有无。复有何缘而言俗有。因果不断生死轮回。俗顺世情因缘假有。真谈实理非有非无。汝等本宗皆许无二。而言法有辄难何为。所以者何。如诸句义非即是有。勿一切法其体皆同。亦非非有。勿一切法其体皆无。非有非无。虽遍诸法而立种种。句义不同。我法亦然。何烦致难。由此道理余难亦通。所以者何。故次颂曰。
  诸法若都无  差别应非有
  执诸法皆有  差别亦应无

  论曰。若一切法实性都无。所有世间因果差别。谓从眼等眼识等生。此皆应无。无无别故。此同上释。谓不执无。执有执无皆非理故。又若执有其过亦同。所以者何。若一切法皆同有性。所有世间因果差别。谓从眼等眼识等生。此皆应无有无别故。定于有上随相不同。建立世间诸法差别。我亦如是。真故虽空于俗有中建立差别。故汝所难即为唐捐。有劣慧人复生疑难。若法非有则定应无。能破有因。此难非理世俗有故。汝执非无。能立有因何故非有。为显此义。复说颂曰。
  若谓法非有  无能破有因
  破有因已明  汝宗何不立

  论曰。若谓诸法性相皆无能破有因。亦非有者。此慧极劣。以于现前粗显事中不能了故。世俗所摄。能破有因前已广明。何谓非有。汝不可说俗有非因。胜义理中无立破故。若不忍许能破有因。何不立因证自宗有。如我广说能破有因。汝立有因一未曾见。如何可执诸法非空。空言是破。破他便立。有言是立。自立方成。是故我空无劳别立。汝所执有须别立因。别因既无。何缘知有。破因易得立因难成。故破有因未为奇妙。若尔汝宗。何不破空。为破彼言。故说颂曰。
  说破因易得  是世俗虚言
  汝何缘不能  遮破真空义

  论曰。破因易得是俗虚言。未见有因破真空故。小乘外道虽恶真空。而未有因破真空义。如何可说易得破因。诸法性空易立难破。诸法性有难立易倾。真伪皎然。如何固执。有被立破。固网所笼自出无能。矫作是说。声为定量。表法有无。既有有声。法应定有。法若非有。有声应无。为破此言。故说颂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