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经依天亲菩萨论赞略释秦本义记

  经。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 此下第二叹胜也。而白佛言者。启告之词也。希有世尊者。总叹胜也。佛说如是甚深经典者。别举所叹希有法也。
  经。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大文第二释胜所以也。文别有四。一希有故胜。二不同余法故胜。三坚实故。四胜余修多罗故胜。此文初也。所谓昔得慧眼开人空目出烦恼障见无我理。其所得者。谓是化城非究竟故。今闻此经闻法空目破所知障。见法空如其所得者。即真实所乃名希有也。
  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第二不同余法故胜。文复有二。初标举。后释成。此文标举也。此经不同余教。诠佛所得甚深法故。
  经。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第二释成也。言实相者。谓依此经生如实信。即是非相者。谓不同世间虚妄信也。是故如来说名实相者。引教证成结初句也。
  经。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如是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 第三坚实故胜也。文复有三。一总举。二别释。三述赞。此总举也。为此法门智体坚实犹若金刚。慧用深入能除惑障故。令持者处下恶之世成第一之功。今总以须菩提成就五义故。闻经信解不足为难。一非难时故谓得值如来。二佛摄授故谓具信出家。三得无学果故谓办诸功德。四蒙佛加持故谓速令开解。五成就变化谓实是菩萨。由斯道理不名希有。彼未来者无是五义。具多障难能受持者故称第一也。
  经。何以故 第二别释也。文中有三。一明我空。二明法空。三明俱空。就我空中先征后释。此即初也。总问未来受持之人。何以独成第一希有也。
  经。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第二释也。此中相字并从想义。由持经人了我空故。不复能起我人等想故。
  经。所以者何 第二明法空也。先征后释。此初征也。但说我空想应有耶。
  经。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 后文释也。我相等者。谓能取我等之心也。即是非相者。谓此执心当体故。
  经。何以故 第二明俱空也。先征后释。此初征也。一切诸法不离能取所取。今总言空其意何也耶。
  经。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后文释也。相若不空佛不应离。离得觉者即是空。
  经。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第三述赞也。言如是如是者。谓上所说正是其义故名如是如是。即印可之词也。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者。谓成就信解也。论云惊者谓非处生惧。是故名惊。以可呵故。如非道行故。怖者心体怖故已起不能断。疑心者畏者一向怖故。其心必竟惊怖堕故。离此三种闻经信解故名希有。
  经。何以故 第四胜余修多罗故胜也。文复有二。先征后释。此初征也。不惊等者。有何奇特名希有也。
  经。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后文释也。谓显此经。于一切波罗蜜教中是最妙故。由此世间难生信解。多起疑谤。是故若闻不生惊等即为希有。如来说第一波罗蜜者。即是此经所诠第一波罗蜜也。非第一波罗蜜者。谓非是余经所诠第一波罗蜜也。是名第一波罗蜜者。结成初句也。

  金刚经疏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