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分门记

  大门第二明相应品分二。一总标。二解释分七 一依地等建立位分五。论文自显 二明心及心所生起缘分三。一标。二释。三结。释分三。一释根不坏分二。一问。二答。二释境现前分三。一问。二答。三明障分二。一标。二释。三释能生作意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标。二释分四。一释欲力分二。一问。二答。二释念力分二。问答。三释境力分二。问答。四释数习力分二。问答。三结文可见 三明心及心所云何作染净理趣之相分二。一标。二释分三。一明意识云何分别境分三。一明生。二明乱不乱。三分别境。二明云何染净生起分二。一明染净因二明差别分三。一明意功能。二征。三显因由。三结 四明建立一刹相分二。一标分二。一问。二答。二释分二。一问。二答分三。一依一境二明相似不相似。三明缘境差别分二。一过去 二现在 五明心及心所作用分三。一总明诸识作用。二明五遍行用。三总结 六明遍行别境体相分二。一辨遍行体相有五问答。论文自明。二释别境体相有五问答。论文自显 七明遍行别境所作之业分二。一明遍行作业有五问答。论文自显。二明别境作业有五问答。论文自明。
  大门第三明三世相分二 一标有问有答分二。一依法。二依与不与 二解释分三。一释过去。二释未来 三释现在。
  大门第四明四相分三。初标有问有答。次释分四。一明生。二明老分二。一辨体。二差异分二。一标二释。三明住。四明无常。后结文可见。
  大门第五明四缘相分四 一标 二解释分四。一明因缘。二明等无间缘。三明所缘缘。四明增上缘分二。一依根。二依善不善性 三建立分四。一立因缘。二立等无间缘。三立所缘缘。四立增上缘 四明相摄分二。一因缘。二余三缘。
  大门第六明三性相分二。一问。二答分三 一明善分二。一明善体分十。一无罪善。二生得加行善。三自性等善。四顺福等善 五施性等善。六善色等善。七菩提分善。八恭敬等善。九方便等善。十有五异门。一有依等善。二世出世善。三十善道善。四无学十善。五福生等善。二明总摄 二明不善分二。一与善相违。二能障碍 三明无记分三。一标。二解释分四。一异熟生。二一分威仪路。三一分工巧处。四一分变化生。三料简分三。一料简工巧处。二料简威仪路。三料简变化生。
  大门第七明差别分三。一依根明差别。二依境明差别。三依根尘释名差别。
  第一依根明差别分三 一明眼根差别分十增。一观色眼二长养异熟眼。三肉等眼。四瞚等眼五五趣眼。六相续等眼。七有识等眼。八依处等眼。九已得等眼。十过去等眼 二例余四根分二。一例。二料简分二。一标。二释分三。一释耳差别。二释鼻舌差别。三释身差别 三明意根差别分十一增。一识法意。二施设等意分三。一标。二释。三果门。三心等意。四善等意。五五位差别意。六六识身意。七七识住意。八增语触相应等意。九九有情居意。十过去等意。十一十二心意。
  第二依境明差别分六 一明色尘分十。一眼所行色。二内外色。三显等色。四有依光明等色。五五趣差别色。六建立所摄等色。七七种摄受事色。八地分杂等色。九过去等色。十十资具色 二明声尘分十。一耳所行声。二了不了声。三因受等声。四善不善等声。五五趣声。六受教等声。七男女等声。八分二。一圣非圣声分三。一标。二释。三果门。二善不善语业道声。九过去等声。十五乐所摄声分三。一标。二征。三解释 三明香尘分十。一鼻所行香。二内外香。三可意等香。四大等香。五根等香。六食等香。七皮叶等香。八俱生等香。九过去等香。十男女等香 四明味尘分十。一舌所行味。二内外味。三可意等味。四大麦等味。五饮酒等味。六甘苦等味。七苏油等味。八俱生等味。九过去等味。十可嚼等味分二。一可食味。三药味 五明触尘分十。一身所行触。二内外触。三可意等触。四摩等触。五分二。一五趣触。二蚊虻等触。六苦乐等触。七坚鞭等触。八手触等触。九过去等触。十饮食等触 六明法尘分三 一料简分三。一标。二征。三答分三。一实有法分三。一心法。二律非律色。三定生色。二假有法分二。一标。二列数。三无为法分三。一标。二列数。三料简 二列法数分十。一意所行法。二假非假法。三有色等法。四有色假所摄色。五色心所有等法。六受想等法。七受想思等法。八善不善等法。九过去等法。十一随逐生义等法 三总结。
  第三依相尘释名差别分三 一释根名分六。一释眼名。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意 二释境名分六。一释色。二释声。三香。四味。五触。六法 三总结。
  大门第八明善巧相分二 一明坐起因分二。一颂。二长行 二列数。
  大门第九明九事相分四。一标。二征。三列名。四解释分九。一明有情事。二明受用事。三明生起事。四明安住事。五明染净事。六明差别事。七明说者事。八明所说事。九明众会事。
  第三总结有一颂。文义可知。
  第二广解分十七中第三四五合释有寻伺等三地大门分二。一略释。二广解 初略释分三。一问。二答。三略解 二广解分五。一明界施设建立。二明相施设建立。明如理作意施设建立。四明不如理建立。五明杂染等起施设建立。
  五中第一明界施设建立分二。一略释。二广解 略释分三。一问。二答。三略释 二广解分八。一明数建立。二明处建立。三明有情量建立。四明寿建立。五明受用建立。六明生建立。七明自体建立。八明因缘果建立。
  八中第一明数建立分三 一分别界分二。一堕界分三。一问。二答。三结。二非堕界 二配寻伺等地位分三。一配有寻伺。二配无寻唯伺分二。一配地。二明修人。三配无寻伺。三明无寻伺义分二。一有漏界无寻伺义分三。一正义。二征。三说因由分二。一有欲。二无欲。二无漏界摄无寻伺义分二。一明寻伺。二例余。
  八中第二明处建立分三 一建立欲界处分四。一标。二列数分八。一列八热地狱处分二。一问。二答。二八寒处分四。一明住处。二问。三列名。四明二狱处所。三饿鬼处。四非天处。五除傍生。六四大州。七八中州。八六欲天。三料简独一及近地狱分二。一不立处。二人中可得。四总结 二建立色界处分二。一标。二列数分四。一列初静虑分二。一果。二因。二列第二静虑分二。一果。二因。三列第三静虑分二。一果。二因。四列第四静虑分二。一列凡夫分三。一果。二因。三明无想天处。二列圣天分二。一小乘天分三。一明住处。二列名。三明因。二大乘天分三。一明住处。二列名。三明因 三建立无色界处分二。一有处。二无处。
  八中第三明有情量建立分五 一人趣身量分四。一南州。二东州。三西州。四北州 二天趣身量分二。一欲天分六。六天差别故。二色天分四。四静虑差别故 三恶趣身量分三。一地狱 二傍生。三鬼趣 四明非天身量 五明无色天身量。
  八中第四明寿建立者分二 一明寿量分十。一明人寿量分四。四州差别故。二明欲天寿量分六。六天差别故。三明八热地狱寿量分八。一等活。二黑绳。三众合。四号叫。五大号叫。六烧热。七极烧热。八无间。四非天寿量。五明傍生寿量。六明鬼趣寿量。七明八寒地狱寿量。八明近及独一寿量。九明色天寿量分四。四禅差别故。十明无色天寿量分四。四定差别故 第二明差别分二。一明中夭。二明有尸无尸。
  八中第五明受用建立分三。一明受用苦乐。二明受用饮食。三明受用淫欲 初受用苦乐分二。一依五趣明受苦乐。二依异门明受苦乐 依五趣明受苦乐分二。一明受苦。二明受乐 初受苦分二。一略释。二广解分五。
  一明地狱受苦分四 一明八热地狱受苦分八。一明等活受苦分四。一标。二受苦相。三受苦时。四结 二明黑绳受苦分四。一标。二受苦相。三受苦时。四结 三明众合受苦分四。一标。二受苦相分三。一夹石。二铁槽。三崩山苦。三受苦时。四结 四明号叫受苦分四。一标。二受苦相。三受苦时。四结 五明大号叫受苦 六明烧热受苦分四。一标。二受苦相分四。一铁熬。二铁丳。三铁地。四捶斫。三受苦时。四结 七明极烧热受苦分四。一标。二受苦相分三。一三支丳。二铁鍱。三镬汤苦。三受苦时。四结 八明无间受苦分六。一标。二受苦相分六。一四方猛焰。二铁箕。三铁山。四钉舌。五铁丸。六洋铜。三受苦时。四结。五受苦因。六总结 第二明近狱受苦分四。一标。二明受苦相分二。一略标四增处。二广释四增处分四。一煻煨苦。二尸粪苦分二。一俱没。二虫食。三明刀剑等苦分三。一游行刀剑路苦。二刃叶堕落斫截苦。三登铁树苦。四明灰河苦分二。一煎煮苦。二铁丸苦。第三明受苦时。第四答难 第三明寒地狱受苦分八。一明疱狱受苦分三。一标。二受苦相。三结。二疱裂。三喝哳詀。四郝郝凡。五虎虎凡。六青莲花分二。一受苦相。二结。七红莲花分二。一受苦。二结。八大红莲花分二。一受苦相。二结 第四明独一狱受苦分三。一标。二受苦相。三结。
  第二明傍生受苦分三。一更相残害苦。二不自在苦。三明苦因。
  第三明鬼趣受苦分二。一标。二释分三 一明外有障碍分四。一问。二明苦因。三明受苦相分三。一明饥渴相。二明外障。三明自业。四结 二明内有障碍分四。一问。二明内有障相。三明受苦相。四结 三明饮食无有障碍分三。一问。二受苦异门分四。一烧然苦。二食粪秽苦。三食生熟臭秽苦。四食自肉苦。三结。
  第四明人趣受苦分三。一标。二释分八。一俱生苦。二所欲不得苦。三粗疏饮食苦。四逼追求苦。五时节变异苦。六无覆障苦。七黑闇障苦。八变坏苦。三料简。
  第五明诸天受苦分三 一明欲天受苦分三。一标。二明受苦相分三。一死堕苦分二。一明五相。二苦因。二陵蔑苦分三。一标。二征。三答因由。三斫截等苦分七。一标。二征。三答因由。四胜劣。五明诤因。六明何趣摄。七明驱摈。三总结 第二第三合明色无色天受苦分四。一标。二明不受苦因。三明有微细苦因。四明无漏界中无有粗重分二。一明无粗重。二结。
  第二明受乐分五 一明四种地狱 二鬼趣受乐 三大力鬼神及傍生受乐 四明人趣受乐分二。一下。二上分二。一总相分二。一标分二。一胜。二胜因。二明七宝分三。一问。二列名。三辨体相分三。一标。二问。三引经 二别相分四。一金轮分二。一顺化。二告敕。二银轮。三铜轮。四铁轮 五明天趣受乐分三。一明欲天受乐分二。一标。二释分十八。一明形色德。二明久住德。三身德分二。一标。二释。四住处德分二。一标。二释。五所食德分二。一标。二释。六所饮德。七乘骑德分二。一标。二释。八衣服德。九庄严具德分二。一标。二释。十熏香等德。十一大会树德分二。一标。二释分五。一根德。二身。三枝叶。四香。五受用德。十二歌笑等德。十三资具德分二。一标。二释。十四因次明非天及北州受乐德分四。一衣。二食。三无系属。四定胜德。十五明帝释受乐德分二。一标。二释分九。一宫殿德。二天女德。三地界德。四众花德。五街道德。六侍从德分二。一所守德。二能守德。七园苑德分二。一苑德。二地德。八善法堂。九如意石德。十六身光德分三。一明身光。二明昼夜。三明闇相。十七受五欲德分三。一标。二释分五。一声欲。二色欲。三香欲。四味欲。五触欲。三结。十八明人天差别德 二明色天受乐分四。一明初禅乐。二二禅乐。三三禅乐。四四禅乐 三明无色天受乐。
  第二依异所明受苦乐分五 一依六差别明受苦乐分二。一明受苦分四。一总标。二列名。三征。四释分六。一明量。二明柔软。三明总。四明时。五明心。六明所依。二明受乐 二依圣非圣财明受苦乐分三。一标。二释分二。一明非圣财分三。一标。二列名。三释分四。一明适悦。二滋长。三清净。四住持。二明圣财分三。一标。二问。三列名。三明差别分三。一标。二征。三解释分十五。一善恶行二有罪无罪。三遍不遍。四一切时有无。五依三界。六引不引。七有尽无尽。八有夺无夺。九可持不可持。十足不足。十一有怖无怖等。十二有怨无怨。十三有灾无灾。十四有恼无恼。十五断苦不断苦 三依圣慧资养明受苦乐分三。一标。二征。三解释分二。一明受正法德。二明受欲失。各有五门。论文自明 四依三界三受明受苦乐分三。一总标分二。一问。二答。二观三受分三。一乐。二苦。三不苦不乐。皆有问答。论文自明。三配三苦 五依有资味无资味等明受苦乐分三。一明堕界三种喜乐舍解脱。二明建立想受灭乐密意。三明非堕界乐。
  第二明受用饮食分二。一总标。二分别分二。一以触等三食配于三界。二分别段食分二。一总。二别分二。一细。二粗。
  第三明受用淫欲分二 一依趣明分五。一地狱分三。一标。二征。三答。二鬼趣。三傍生。四人趣。五天趣分二。一标。二释分六。一四大王众天。二三十三天。三无烦天。四都史多天。五乐变化天。六他化自在天 二明差别分三。一依州明差别。二依大力鬼神及欲天明差别。三依胎藏明差别分二。一标。二释分三。一地居。二住顶。三空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