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续藏
- 古逸部
- 瑜伽师地论分门记
瑜伽师地论分门记
第二明善知识教授初业作意修行人相分四。一总问。二略答分二。一标。二释。三列名分五如论。四别释分二。一总问。二广答分五。一答修厌离相分三如论。二答修欣乐相分三。一总标。二广解分七如论。三总结。三答观过患相分六。一总标。三列名。三明体相。四明别过。五显□过。五明安心处。四答修光明相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四如论。五答了别事相分七如论。
第三明教授劝修不净等五观之相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二。一欢修不净观分二 一观自他内外身不净分七大门如论。二观受心法三不净分三。一明正义分三。一明往时修相。二明行时修相。三明还时修相。二明胜利。三总结 二例劝修余四观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差别分四。一明慈观大门分三如论。二明缘起观大门分三如论。三明界差别观分四。一观六界自相分六。一明地界自相分二如论。二明水界自相分二如论。三火界自相。四风界自相。五明空界自相。六明识界自相。二分折六界。三明假相修。四明真相修。四明出入息观分六如论。
第四解释经句分二。一标经句。二别释经文分三。一明安住炽然相。二明正知具念相。三明调伏一切世间贪忧相。
第五明修五观胜利分七。一明难觉了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明易了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标。二释。三明非损恼相分二。一明正义。二明果利分二。一明断粗重利。二明得轻安利。四明除遣诸烦恼胜利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五明身心欢喜俱行胜利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六明心于所缘寂静行转胜利分二。一立所治。二立能治。七明堕在有作意数胜利分四。一明正义。二征。三答所以。四结。
第六明初业作意相分三。一总标。二别释。三总结 别释分九 一明得色界少分定等胜利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二明得净惑所缘加行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三明猛利贪缠而不生起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四明少分对治能除上品所治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五如论 五明轻安疾起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六明粗重之性不能逼恼相 七明诸盖不得现行相 八明不乐忧虑作意相 九明虽从定起不离轻安相 三总结。
声闻地第二广解中第四广解得果瑜伽处分二。一略释。二广解 初文分四 一立生起 二以颂略释分十一。一明七作意相。二明离欲四静虑相。三明四无色定。四明无心二定。五明五道相。六明色无色二定生差别相。七明离欲等相。八明四谛十六行相。九明现观相。十明修道相。十一明究竟果相 三明七作意等要义分四。一总标。二征问。三列名。四别释分二。一立因分二。一依世道立因。三依出世道立因。二显果分二。一显轻安果。二显加行果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明世间加行果。二明出世加行果 四问答分别分二。一总问。二广答分五。一略答。二征问。三列名分四如论。四总结。五广解分四。一总标。二别释分二。一明具缚。二明不具缚。三征问。四重答分四。一依欲界明趣世道。二例余六定明趣世道。三依静虑等三法明趣世道。四依生差别及相二法明趣世道。
第二广解分十一。一明世间道七种作意相。二引经明离欲四静虑相。三引经明无色四定相。四广辨无心二定相。五广明世道五神道相。六广明世道生差别相。七广明世道离贪等诸相。八依出世道了相作意明观察诸谛行相。九依出世道胜解作意明如实通达相。十依远离作意等广分别修相。十一依出世道加行究竟果作意明究竟果相。
初文分五。一明七种作意体相。二明七作意受何喜乐等相。三明七作意业用。四明六作意分四之相。五例明余七种作意遍至非想非非想处相。
初明七作意体相分四。一总标。二征问。三列名分七如论。四别释分七 第一明了相作意分二。一明了粗相。二了静相 初文分八。一总问。二略答。三征问。四重答。五征问。六答列名分六如论。七别释分六 一明寻思欲界粗义合三。一问。二答分四如论。三结 二明寻思诸欲粗事分二。一问。二答分二如论 三明诸欲粗相分二。一明自相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广解分三。一标。二列名。三别释分三如论。四总结二明共相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四明寻思诸欲粗品分三。一总问。二广答分六。一明正义。二立喻。三法合。四指文。五引证分二。一标。二释。六广等过患分十六论。三总结 五寻思诸欲粗时分三。一问。二答分四如论。三结 六明寻思诸欲粗理分三。一问。二答分四。一明观待道理。二明作用道理分三。一外作用。二内作用。三结劝。三明证成道理分三。一圣教量二现量。三比量。四明法尔道理。三结 八明总结 二明静相分四。一总标。二别释分二。一明无粗性。一明有静性。三结。四明总结 第二明胜解作意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第三明远离作意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第四明摄乐作意分三。一立因。二显果分七如论。三结 第五明观察作意分三。一立因。二显果分四。一明思念。二明诚法。三明见断相。四明修断行。三结 第六明加行究竟作意分三。一立因。二显果分三。一立正义。二答难。三释加行究竟名。三结 第七明加行究竟果作意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第二明七作意受何喜乐等相分三 一依远离摄乐二作意明受喜乐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二依加行究竟明受喜乐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三依加行究竟果明受喜乐相分三。一立因。二显果分三如论。三结释名 第三明七种作意业用分七如论。
第四明六作意分四之相分二 一明正义分四。一明了相及胜解摄相分二。一标。二释。下三准此。二明远离及加行究竟摄相。三明摄乐摄相。四明观察摄相 二总结分二。一标。二释。
第五例明余七种作意遍至非想非非想处义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三 第一明从初静虑入第二静虑义分三。一依了相作意明观粗相分八。一明了相作意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自相分二。一明寻相。二明伺相。三明共相。四明寻求事。五明寻求时。六合明观黑品胜利及观待道理。七明作用道理。八明总结。二依了相作意明观静相。三例明余六作意相 第二例明余上地七种作意渐次入义 第三明粗相遍在下地义分三。一标。二释分二。一依苦住。二依寿量明粗义。三配六事分二。一标。二释。
二广解中大门分十一中第二引经明离欲四静虑相分四 一释初静虑经句分十。一明离欲义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明欲。二明离。二明恶不善法义分三。一标。二释。三结。三明有寻伺义分三。一标。二释。三结。四明离义。五明生义。六明喜乐义分三。一标。二释。三结。七明初义分三。一标。二释。三结。八明静虑义分三。一标。二释。三结。九明具足义。十明安住义分三。一标。二释。三结 二释第二静虑经句分八。一明寻伺寂静等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心一趣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三明无寻伺义。四明定义。五明生义分三如论。六明喜乐义分三如论。七明第二义。八明具足安住义 三释第三静虑句分七。一明离喜欲义。二明安住舍义。三明舍无有义。四明正念知义。五明有身受乐义。六明诸圣宣说等义。七明圣义 四释第四静虑经句分四。一明断乐义分五。一明正义。二征问。三列名。四解释。五结。二明不苦不乐义分四。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标。二解释分四如论。三明意趣。四总结。三明舍念清净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四明第四具足安住义。
二广解中大门分十一中第三引经明四无色定相分五 一释空无边处经句分五。一明色想出过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有对想灭没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三明种种想不作意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四明入无边定义分三如论。五明具足安住义分四。一立因。二显果。三结。四别释分三。一明近分所缘二明根本所缘。三明近分缘地下义 二释识无边处经句分二。一明超过空无边处等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具足安住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三释无所有处经句分二。一明无所有胜解分三。一立因分二。一标。二释。二显果。三结。二明具足安住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四释非想非非想处经句分三。一明非有想义分四。一立因。二显果。三结。四解释。二明非想非非想义分三。一标。二释。三结。三明具足安住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五明入定相分三。一明入四静虑义。二明入四无色定相。三明加行相。
二广解中大门分十一中第四广辩二无心定分五 一总标 二列名 三明入定人之差别分二。一明入无想定人分二。一标。二释。二明入灭尽定人分二。一标。二释 四明作意方便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二。一明无想定方便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明灭尽定方便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五明作意修相分二。一明无想定修相分七。一立所治。二立能治。三立心行不行位。四明作意。五明断位。六明灭位。七明总结。二明灭尽定修相分八。一明地位。二明作意。三明出离相。四明心不行位。五明入人差别。六明暂住义。七所灭之法。八明总结。
二广解中大门分十一中第五广明世道五神通相分六。一总标。二征问。三略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四列名分五如论。五明通因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六明以何加行得何等果分六。一标。二征问。三列名分十二如论。四别释分十 一明轻举想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标。二释 二明柔软想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三明空界想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标。二释 四明身心符顺想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七如论 五明胜解想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依变明胜解想 二依化明胜解想。三依五想业用明胜解想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明胜解想作用分二。一明现化胜解作用。二明隐化胜解作用。二明轻举等四想作用分三。一明正义分三如论。二总结。三别释住梵世分二。一标。二释 六明先所受行次第随念想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七明种种品类集会音声想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三。一立所缘境分二。一有情声。二非情声。二明修相。三显果德 八明光明色相想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分二。一明正义分二。一依日月光等明光明想。二依善不善等业用明光明想。二结。二显果 九明烦恼所作色变异想分二。一总标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别释分五。一明贪变异相分三。一标。二释。三结。二明嗔变异相分三。三明痴变异相分三。四例明余烦恼变异相。五明心差别智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十合明解脱等三想分二。一指文。二明果利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七如论 五明差别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二。一明圣神通差别相。二明非圣神通差别相六明结 二广解中大门分十一中第六明世道生差别相分三 一明色界天生差别分五。一明初静虑天生差别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三如论。二明第二静虑天生差别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三如论。三明第三静虑天生差别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三如论。四明第四静虑异生天生差别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三如论。五明五净居天生差别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五如论 二明无色天生差别分三。一立因。二显果分四如论。三释名 三明无想天生差别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二广解中大门分十一中第七广明世道离欲者相分三。一总问。二广答分二十二如论。三总结。
二广解中大门分十一中第八依出世道了相作意明观察诸谛行相差别义分二。一明生起分二。一标。二释。二立了相作意等正义分三 一总标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二列名分五。一列苦谛四行相分二。一标。二释。二列集谛四行相分二。一标。二释。三列灭谛四行相分二。一标。二释。四列道谛四行相分二。一标。二释。五总结 三广解释分三。
一明四谛十六行相分五。一明苦谛四行相。二明集谛四行相。三明灭谛四行相。四明道谛四行相。五总结。
第一明苦谛四行相分六。一总标。二征问。三列名分十如论。四别释。五总结。六明四行摄十行义 别释分十。
一二合明变异行及灭坏行无常分三 一依圣教量明无常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三。一略释。二列名。三广解分二。一明有情世间无常。二明器世间无常分二。一明正义。二结 二依现量明观无常分五。一总标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征问。三略答。四列名。五别释列名分三。一列内事名分二。一标。二释。二列外事名分三。一总标。二别释分十六如论。三总结。三列变异无常事名分三。一总标分二。一标。二释。二征问。三答列分二。一列十五事名分十五如论。二列八种变异因缘名分四。一总问。三列名分八如论。三别释分八如论。四总结 五别释分二。
一明观内十五事分二。一明正义。二总结 初文分十五 一明分位所作变坏无常性分四。一问。二答。三征。四答所以 二明寻思显色无常性分四。一问。二答。三征。四答所以 三明形色无常性分二。一问。二答 四明兴衰所作无常性分四。一问。二答。三征。四答所以 五明支节变异无常性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标。二释 六明劬劳变异无常性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标。二释 七明他所损害无常性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标。二释 八明寒热变异无常性分二。一问。二答分三。一明寒变异相。二明热变异相。三明思念 九明威仪变异无常性分二。一问。二答 十明触对变异无常性分二。一问。二答分四。一依乐受明无常二例依余二受明无常。三观过患。四明思念 十一明杂染变异无常性分四。一问。二答分四。一明烦恼有无。二明有染无染。三明变坏不变坏性。四明思念。三征。四答所以 十二明疾病变异无常性分二。一问。二答 十三明终没变异无常性分二。一问。二答 十四明内青瘀等变异无常性分二。一问。二答 十五明一切不现尽灭变异无常性分四。一问。二答。三征。四答所以 第二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