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经藏
- 阿含部
- 增一阿含经
增一阿含经
比丘当知。若彼卵生金翅鸟欲食龙时。上铁叉树上。自投于海。而彼海水纵广二十八万里。下有四种龙宫。有卵种龙。有胎种龙。有湿种龙。有化种龙。是时。卵种金翅鸟。以大翅搏水两向。取卵种龙食之。设当向胎种龙者。金翅鸟身即当丧亡。尔时。金翅鸟搏水取龙。水犹未合。还上铁叉树上。
比丘当知。若胎生金翅鸟欲食龙时。上铁叉树上。自投于海。然彼海水纵广二十八万里。搏水下至值胎种龙。若值卵生龙者。亦能捉之衔出海水。若值湿生龙者。鸟身即死。
比丘当知。若湿生金翅鸟欲食龙时。上铁叉树上。自投于海。彼若得卵生龙.胎生龙.湿生龙。皆能捉之。设值化生龙者。鸟身即死。
若。比丘。化生金翅鸟欲食龙时。上铁叉树上。自投于海。然彼海水纵广二十八万里。搏水下至值卵种龙.胎种龙.湿种龙.化种龙。皆能捉之。海水未合之顷。还上铁叉树上。
比丘当知。若使龙王身事佛者。是时金翅鸟不能食啖。所以然者。如来恒行四等之心。以是故鸟不能食龙。云何为四等。如来恒行慈心。恒行悲心。恒行喜心。恒行护心。
是谓。比丘。如来恒有此四等心。有大筋力。有大勇猛。不可沮坏。以是之故。金翅之鸟不能食龙。是故。诸比丘。当行四等之心。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九)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善知识惠施之时。有四事功德。云何为四。知时而施非不知时。自手惠施不使他人。布施常净洁非不净洁。施极微妙不有秽浊。善知识惠施之时。有此四功德。
是故。诸比丘。善男子.善女人布施之时。当具此四功德。以具此功德。获大福业。得甘露灭。然此福德不可称量。言当有尔许福业。虚空所不能容受。犹如海水不可计量。言一斛.半斛.一合.半合。称数之名。但其福业不可具陈。如是。善男子.善女人所作功德不可称计。获大福业。得甘露灭。言当有尔许福德。是故。比丘。善男子.善女人当具此四功德。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今有四种之人。可敬可贵。世之福田。云何为四。所谓持信.奉法.身证.见到。
彼云何名为持信人。或有一人受人教诫。有笃信心。意不疑难。有信于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亦信如来语。亦信梵志语。恒信他语。不任己智。是谓名为持信人。
彼云何名为奉法人。于是。有人分别于法。不信他人。观察于法。有耶。无耶。实耶。虚耶。彼便作是念。此是如来语。此是梵志语。以是知如来诸法者。便奉持之。诸有外道语者。而远离之。是谓名为奉法人。
彼云何为身证人。于是。有人身自作证。亦不信他人。亦不信如来语。诸尊所说言教亦复不信。但任己性而游。是谓名为身证人。
彼云何名为见到人。于是。有人断三结。成须陀洹不退转法。彼有此见便有惠施。有受者。有善恶之报。有今世.后世。有父。有母。有阿罗汉等受教者。身信作证而自游化。是谓名为见到人。
是谓。比丘。有此四人。当念除上三人。念修身证之法。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九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声闻品第二十八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所。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是时。四大声闻集在一处。而作是说。我等共观此罗阅城中。谁有不供奉佛.法.众作功德者。由来无信者。当劝令信如来.法.僧。尊者大目揵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那律.尊者宾头卢。
尔时。有长者名跋提。饶财多宝。不可称计。金.银.珍宝.砗磲.玛瑙.真珠.虎魄.象马.车乘.奴婢.仆从。皆悉备具。又复悭贪不肯布施。于佛.法.众无有毫厘之善。无有笃信。故福已尽。更不造新。恒怀邪见。无施.无福.亦无受者。亦无今世.后世.善恶之报。亦无父母及得阿罗汉者。亦复无有而取证者。彼长者有七重门。门门有守人。不得使乞者诣门。复以铁笼络覆中庭中。恐有飞鸟来至庭中。
长者有姊名难陀。亦复悭贪不肯惠施。不种功德之本。故者已灭。更不造新。亦怀邪见。无施.无福.亦无受者。亦无今世.后世.善恶之报。亦无父母.得阿罗汉。亦复无有而取证者。难陀门户亦有七重。亦有守门人。不令有来乞者。亦复以铁笼覆上。不使飞鸟来入家中。我等今日可使难陀母笃信佛.法.众。
尔时。拔提长者清旦食饼。是时。尊者阿那律到时。著衣持钵。便从长者舍地中踊出。舒钵向长者。是时。长者极怀愁忧。即授少许饼与阿那律。是时。阿那律得饼已。还诣所在。
是时。长者便兴嗔恚。语守门人言。我有教敕。无令有人入门内。何故使人来入。
时。守门者报曰。门合牢固。不知此道士为从何来。
尔时。长者默然不言。
时。长者已食饼竟。次食鱼肉。尊者大迦叶著衣持钵。诣长者家。从地中踊出。舒钵向长者。时。长者甚怀愁忧。授少许鱼肉与之。是时。迦叶得肉。便于彼没。还归所在。
是时。长者倍复嗔恚。语守门者言。我先有教令。不使人入家中。何故复使二沙门入家乞食。
时。守门人报曰。我等不见此沙门为从何来入。
长者报曰。此秃头沙门善于幻术。狂惑世人。无有正行。
尔时。长者妇去长者不远而坐观之。然此长者妇是质多长者妹。从摩师山中取之。时。妇语长者言。可自护口。勿作是语。言。沙门学于幻术。所以然者。此诸沙门有大威神。所以来至长者家者多所饶益。长者。竟识先前比丘者乎。
长者报曰。我不识之。
时妇报言。长者。颇闻迦毗罗卫国斛净王子名阿那律。当生之时。此地六变震动。绕舍一由旬内。伏藏自出。
长者报言。我闻有阿那律。然不见之耳。
时。妇语长者言。此豪族之子。舍居家已。出家学道。修于梵行。得阿罗汉道。天眼第一。无有出者。然如来亦说。我弟子中天眼第一。所谓阿那律比丘是。次第二比丘来入乞者。为识不乎。
长者报言。我不识之。
其妇语言。长者。颇闻此罗阅城内大梵志名迦毗罗。饶财多宝。不可称计。有九百九十九头耕牛田作。
长者报言。我躬自见此梵志身。
其妇报言。长者。颇闻彼梵志息。名曰比波罗耶檀那。身作金色。妇名婆陀。女中殊胜者。设举紫磨金在前犹黑比白。
长者报言。我闻此梵志有子。名曰比波罗耶檀那。然复不见。
其妇报言。向者。后来比丘即是。其身舍此玉女之宝。出家学道。今得阿罗汉。恒行头陀。诸有头陀之行具足法者。无有出尊迦叶上也。世尊亦说。我弟子中第一比丘头陀行者。所谓大迦叶是。今长者快得善利。乃使贤圣之人来至此间乞食。我观此义已。故作是言。善自护口。莫诽谤贤圣之人。言作幻化。此释迦弟子皆有神德。当说此语。
时。尊者大目揵连著衣持钵。飞腾虚空。诣长者家。破此铁笼。落在虚空中。结跏趺坐。
是时。跋提长者见目犍连在虚空中坐。便怀恐怖。而作是说。汝是天耶。
目连报言。我非天也。
长者问言。汝是干沓和耶。
目连报言。我非干沓和。
长者问言。汝是鬼耶。
目连报言。我非鬼也。
长者问言。汝是罗刹啖人鬼耶。
目连报言。我亦非罗刹啖人鬼也。
是时。跋提长者便说此偈。
为天干沓和 罗刹鬼神耶
又言非是天 罗刹鬼神者
不似干沓和 方域所游行
汝今名何等 我今欲得知
尔时。目连复以偈报曰。
非天干沓和 非鬼罗刹种
三世得解脱 今我是人身
所可降伏魔 成于无上道
师名释迦文 我名大目连
是时。跋提长者语目连言。比丘。何所教敕。
目连报言。我今欲与汝说法。善思念之。
时。长者复作是念。此诸道士长夜著于饮食。然今欲论者。正当论饮食耳。若当从我索食者。我当言无也。然复作是念。我今少多听此人所说。尔时。目连知长者心中所念。便说此偈。
如来说二施 法施及财施
今当说法施 专心一意听
是时。长者闻当说法施。便怀欢喜。语目连言。愿时演说。闻当知之。
目连报言。长者当知。如来说五事大施。尽形寿当念修行。
时。长者复作是念。目连向者欲说法施行。今复言有五大施。是时。目连知长者心中所念。复告长者言。如来说有二大施。所谓法施.财施。我今当说法施。不说财施。
长者报言。何者是五大施。
目连报言。一者不得杀生。此名为大施。长者。当尽形寿修行之。二者不盗。名为大施。当尽形寿修行。不淫.不妄语.不饮酒。当尽形寿而修行之。是谓。长者。有此五大施。当念修行。
是时。跋提长者闻此语已。极怀欢喜。而作是念。释迦文佛所说甚妙。今所演说者。乃不用宝物。如我今日不堪杀生。此可得奉行。又我家中饶财多宝。终不偷盗。此亦是我之所行。又我家中有上妙之女。终不淫他。是我之所行。又我不好妄语之人。何况自当妄语。此亦是我之所行。如今日意不念酒。何况自尝。此亦是我之所行。是时。长者语目连言。此五施者我能奉行。
是时。长者心中作是念。我今可饭此目连。长者仰头语目连言。可屈神下顾就此而坐。
是时。目连寻声下坐。是时。跋提长者躬自办种种饮食与目连。目连食讫。行净水。长者作是念。可持一端[疊*毛]奉上目连。
是时。入藏内而选取白[疊*毛]。欲取不好者。便得好者。寻复舍之。而更取[疊*毛]。又故尔好。舍之。复更取之。
是时。目连知长者心中所念。便说此偈。
施与心斗诤 此福贤所弃
施时非斗时 可时随心施
尔时。长者便作是念。今目连知我心中所念。便持白[疊*毛]奉上目连。
是时。目连即与咒愿。
观察施第一 知有贤圣人
施中最为上 良田生果实
时。目连咒愿已。受此白[疊*毛]。使长者受福无穷。
是时。长者便在一面坐。目连渐与说法妙论。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不净想。出要为乐。诸佛世尊所说之法。苦.习.尽.道。时。目连尽与说之。即于座上得法眼净。如极净之衣易染为色。此跋提长者亦复如是。即于座上得法眼净。以得法.见法.无有狐疑。而受五戒。自归佛.法.圣众。时。目连以见长者得法眼净。便说此偈。
如来所说经 根原悉备具
眼净无瑕秽 无疑无犹豫
是时。跋提长者白目连曰。自今已后恒受我请。及四部众。当供给衣被.饭食.床卧具.病瘦医药。无所爱惜。是时。目连与长者说法已。便从坐起而去。
余大声闻尊者大迦叶.尊者阿那律。语尊者宾头卢言。我等已度跋提长者。汝今可往降彼老母难陀。
宾头卢报曰。此事大佳。
尔时。老母难陀躬作酥饼。尔时。尊者宾头卢到时。著衣持钵。入罗阅城乞食。渐渐至老母难陀舍。从地中踊出。舒手持钵。从老母难陀乞食。是时。老母见宾头卢已。极怀嗔恚。并作是恶言。比丘当知。设汝眼脱者。我终不乞汝食也。
是时。宾头卢即入三昧。使双眼脱出。是时。母难陀倍复嗔恚。复作恶言。正使沙门空中倒悬者。终不与汝食。
是时。尊者宾头卢复以三昧力。在空中倒悬。时。母难陀倍复嗔恚而作恶言。正使沙门举身烟出者。我终不与汝食。
是时。宾头卢复以三昧力举身出烟。是时。老母见已。倍复恚怒。而作是语。正使沙门举身燃者。我终不与汝食也。
是时。宾头卢即以三昧。使身体尽燃。老母见已。复作是语。正使沙门举身出水者。我终不与汝食也。
时。宾头卢复以三昧力。便举身皆出水。老母见已。复作是语。正使沙门在我前死者。我终不与汝食也。
是时。尊者宾头卢即入灭尽三昧。无出入息。在老母前死。时。老母以不见出入息。即怀恐怖。衣毛皆竖。而作是语。此沙门释种子。多所识知。国王所敬。设闻在我家死者。必遭官事。恐不免济。并作是语。沙门还活者。我当与沙门食。是时。宾头卢即从三昧起。
时。母难陀复作是念。此饼极大。当更作小者与之。时。老母取少许面作饼。饼遂长大。老母见已。复作是念。此饼极大。当更作小者。然饼遂大。当取先前作者持与之。便前取之。然复诸饼皆共相连。时。母难陀语宾头卢曰。比丘。须食者便自取。何故相娆乃尔。
宾头卢报曰。大姊当知。我不须食。但须母欲有所说耳。
母难陀报曰。比丘。何所戒敕。
宾头卢曰。老母今当知。今持此饼往诣世尊所。若世尊有所戒敕者。我等当共奉行。
老母报曰。此事甚快。
是时。老母躬负此饼从尊者宾头卢后往至世尊所。到已。头面礼足。在一面立。
尔时。宾头卢白世尊曰。此母难陀是跋提长者姊。悭贪独食不肯施人。唯愿世尊为说笃信之法。使得开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