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一阿含经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盖屋不密  天雨则漏  人不惟行
  漏淫怒痴  盖屋善密  天雨不漏
  人能惟行  无淫怒痴

  尔时。世尊复作是念。此族姓子欲意极多。我今宜可以火灭火。是时。世尊即以神力手执难陀。犹如力人屈伸臂顷。将难陀至香山上。尔时。山上有一岩穴。复有一瞎猕猴在彼住止。是时。世尊右手执难陀而告之曰。汝难陀。颇见此瞎猕猴不。
  对曰。如是。世尊。
  世尊告曰。何者为妙。为孙陀利释种妙耶。为此瞎猕猴妙乎。
  难陀对曰。犹如有人伤极恶犬鼻。复加毒涂。彼犬倍恶。此亦如是。孙陀利释女。今以此瞎猕猴相比。不可为喻。犹如大火[卄/積]焚烧山野。加益以干薪。火转炽然。此亦如是。我念彼释女。不去心怀。
  尔时。世尊如屈伸臂顷。从彼山不现。便至三十三天。尔时。三十三天上诸天普集善法讲堂。去善法讲堂不远。复有宫殿。五百玉女自相娱乐。纯有女人。无有男子。尔时。难陀遥见五百天女。作倡伎乐。自相娱乐。见已。问世尊曰。此是何等。五百天女作倡伎乐。自相娱乐。
  世尊告曰。汝难陀自往问之。
  是时。尊者难陀便往至五百天女所。见彼宫舍。敷好坐具若干百种。纯是女人。无有男子。是时。尊者难陀问彼天女曰。汝等是何天女。各相娱乐。快乐如是。
  天女报曰。我等有五百人。悉皆清净。无有夫主。我等闻有世尊弟子。名曰难陀。是佛姨母儿。彼于如来所。清净修梵行。命终之后当生此间。与我等作夫主。共相娱乐。
  是时。尊者难陀甚怀喜悦。不能自胜。便作是念。我今是世尊弟子。且又复是姨母儿。此诸天女皆当为我作妇。是时。难陀便退而去。至世尊所。
  世尊告曰。云何。难陀。彼玉女何所言说。
  难陀报曰。彼玉女各作是说。我等各无夫主。闻有世尊弟子善修梵行。命终之后。当来生此。
  世尊告曰。难陀。汝意云何。难陀。汝意云何。
  难陀报曰。尔时。即自生念。我是世尊弟子。又且复是佛姨母儿。此诸天女尽当与我作妻。
  世尊告曰。快哉。难陀。善修梵行。我当与汝作证。使此五百女人皆为给使。
  世尊复告。云何。难陀。孙陀利释女妙耶。为是五百天女妙乎。
  难陀报曰。犹如山顶瞎猕猴在孙陀利前。无有光泽。亦无有色。此亦如是。孙陀利在他天女前。亦复如是。无有光泽。
  世尊告曰。汝善修梵行。我当证汝得此五百天人。
  尔时。世尊便作是念。我今当以火灭难陀火。犹如力人屈伸臂顷。世尊右手执难陀臂将至地狱中。尔时。地狱众生受若干苦恼。尔时。彼地狱中有一大镬。空无有人。见已。便生恐惧。衣毛皆竖。前白世尊曰。此诸众生皆受苦痛。唯有此釜而独空无人。
  世尊告曰。此者名为阿毗地狱。
  尔时。难陀倍复恐怖。衣毛皆竖。白世尊曰。此是阿毗地狱。而独自空。亦无罪人。
  世尊告曰。汝难陀自往问之。
  是时。尊者难陀便自问曰。云何。狱卒。此是何狱。此是何狱空无有人。
  狱卒报曰。比丘当知。释迦文佛弟子名曰难陀。彼于如来所。净修梵行。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上。于彼寿千岁。快自娱乐。复于彼终。生此阿毗地狱中。此空镬者即是其室。
  时。尊者难陀闻此语已。便怀怖懅。衣毛皆竖。即生此念。此之空釜。正为我耳。来至世尊所。头面礼足。白世尊曰。愿受忏悔。我自罪缘。不修梵行。触娆如来。
  尔时。尊者难陀便说此偈。
  人生不足贵  天寿尽亦丧
  地狱痛酸苦  唯有涅槃乐

  尔时。世尊告难陀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涅槃者最是快乐。难陀。听汝忏悔。汝愚.汝痴。自知有咎。于如来所。今受汝悔过。后更莫犯。
  尔时。世尊屈伸臂顷。手执难陀。从地狱不现。便至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难陀曰。汝今。难陀。当修二法。云何为二法。所谓止与观也。复当更修二法。云何为二法。生死不可乐。知涅槃为乐。是谓二法。复当更修二法。云何为二法。所谓智与辩也。尔时。世尊以此种种法向难陀说。
  是时。尊者难陀从世尊受教已。从坐起。礼世尊足。便退而去。至安陀园。到已。在一树下结加趺坐。正身正意。系念在前。思惟如来如此言教。是时。尊者在闲静处。恒思惟如来教。不去须臾。所以族姓子。以信牢固出家学道。修无上梵行。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有。如实知之。是时。尊者难陀便成阿罗汉。已成阿罗汉。即从坐起。整衣服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是时。尊者难陀白世尊曰。世尊前许证弟子五百天女者。今尽舍之。
  世尊告曰。汝今生死已尽。梵行已立。吾即舍之。
  尔时。便说偈曰。
  我今见难陀  修行沙门法
  诸恶皆以息  头陀无有失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言。得阿罗汉者。今难陀比丘是。无淫.怒.痴。亦是难陀比丘。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

  闻如是。
  一时。佛在释翅瘦迦毗罗越尼拘留园中。与大比丘五百人俱。
  尔时。大爱道瞿昙弥便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白世尊曰。愿世尊长化愚冥。恒护生命。
  世尊告曰。瞿昙弥。不应向如来作是言。如来延寿无穷。恒护其命。
  是时。大爱道瞿昙弥即说此偈。
  云何礼最胜  世间无与等
  能断一切疑  由是说此语

  尔时。世尊复以偈报瞿昙弥曰。
  精进意难缺  恒有勇猛心
  平等视声闻  此则礼如来

  是时。大爱道白世尊曰。自今以后当礼世尊。如来今敕礼一切众生。意无增减。天上.人中及阿须伦。如来为最上。
  是时。世尊可大爱道所说。即从坐起。头面礼足。便退而去。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声闻中第一弟子广识多知。所谓大爱道是。
  是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九)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此二人。于如来众而兴诽谤。云何为二人。谓非法言是法。谓法是非法。是谓二人。诽谤如来。复有二人不诽谤如来。云何为二。所谓非法即是非法。真法即是真法。是谓二人不诽谤如来。是故。诸比丘。非法当言非法。真法当言真法。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此二人获福无量。云何为二。所谓应称誉者便叹誉之。不应称者亦不称叹之。是谓二人获福无量。复有二人受罪无量。何等为二。所谓可称叹反更诽谤。不应称叹者而更称叹。诸比丘。莫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增壹阿含经卷第九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劝请品第十九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摩竭国道场树下。
  尔时。世尊得道未久。便生是念。我今甚深之法难晓难了。难可觉知。不可思惟。休息微妙。智者所觉知。能分别义理。习之不厌。即得欢喜。设吾与人说妙法者。人不信受。亦不奉行者。唐有其劳。则有所损。我今宜可默然。何须说法。
  尔时。梵天在梵天上。遥知如来所念。犹如士夫屈伸臂顷。从梵天上没不现。来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住。尔时。梵天白世尊曰。此阎浮提必当坏败。三界丧目。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于世。应演法宝。然今复不畅演法味。唯愿如来普为众生广说深法。又此众生根原易度。若不闻者。永失法眼。此应为法之遗子。犹如优钵莲华.拘牟头华.分陀利华。虽出于地。未出水上。亦未开敷。是时。彼华渐渐欲生。故未出水。或时此华以出水上。或时此华不为水所著。此众生类亦复如是。为生.老.病.死所见逼促。诸根应熟。然不闻法而便丧者。不亦苦哉。今正是时。唯愿世尊当为说法。
  尔时。世尊知梵天心中所念。又慈愍一切众生故。说此偈曰。
  梵天今来劝  如来开法门
  闻者得笃信  分别深法要
  犹在高山顶  普观众生类
  我今有此法  升堂现法眼

  尔时。梵天便作是念。如来必为众生说深妙法。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头面礼足已。即还天上。
  尔时。梵天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

  闻如是。
  一时。佛在波罗奈国仙人鹿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此二事。学道者不应亲近。云何为二事。所谓著欲及乐之法。此是下卑凡贱之法。又此诸苦众恼百端。是谓二事学道者不应亲近。如是。舍此二事已。我自有至要之道得成正觉。眼生.智生。意得休息。得诸神通。成沙门果。至于涅槃。
  云何为至要之道得成正觉。眼生.智生。意得休息。得诸神通。成沙门果。至于涅槃。所谓此贤圣八品道是。所谓等见.等治.等语.等业.等命.等方便.等念.等定。此名至要之道。今我得成正觉。眼生.智生。意得休息。得诸神通。成沙门果。至于涅槃。如是。诸比丘。当学舍上二事。习于至要之道。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罗云.迦叶.龙  二难.大爱道
  诽谤.非梵法  二事最在后

  (三)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释提桓因至世尊所。到已。头面礼足。在一面住。白世尊曰。云何比丘断于爱欲。心得解脱。乃至究竟安隐之处。无有诸患。天.人所敬。
  尔时。世尊告释提桓因曰。于是。拘翼。若是比丘闻此空法解无所有。则得解了一切诸法。如实知之。身所觉知苦乐之法。若不苦不乐之法。即于此身观悉无常。皆归于空。彼已观此不苦不乐之变。亦不起想。以无有想。则无恐怖。以无恐怖。则般涅槃。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有。如实知之。是谓。释提桓因。比丘断于爱欲。心得解脱。乃至究竟安隐之处。无有灾患。天.人所敬。
  尔时。释提桓因礼世尊足已。绕三匝而退。
  当于尔时。尊者大目犍连去世尊不远结跏趺坐。正身正意。系念在前。尔时。尊者大目犍连便作是念。向者。帝释得道迹而问事耶。为不得道迹而问义耶。我今当试之。尔时。尊者大目犍连即以神足。如屈伸臂顷。便至三十三天。
  尔时。释提桓因遥见大目犍连远来。即起奉迎。并作是语。善来。尊者大目犍连。尊自不至此。亦大久矣。愿欲与尊论说法义。愿在此处坐。
  是时。目犍连问释提桓因曰。世尊与汝说断爱欲之法。我欲闻之。今正是时。可与我说之。
  释提桓因白言。我今诸天事猥多。或自有事。或复有诸天事。我所闻者即时而忘。昔者。目连。与诸阿须伦共斗。当斗之日。诸天得胜。阿须伦退。尔时。我身躬往自战。寻复领诸天还上天宫。坐最胜讲堂。因斗胜故。故名为最胜讲堂。阶巷成行。陌陌相值。一一阶头。七百楼阁。一一楼阁上。各七玉女。一一玉女各有七使人。愿尊目连在彼观看。
  尔时。释提桓因及毗沙门天王在尊者目连后。往至最胜讲堂所。是时。释提桓因及毗沙门天王。白大目犍连曰。此是最胜讲堂。悉可游看。
  目犍连曰。天王。此处极为微妙。皆由前身所作福祐故。致此自然宝堂。犹如人间小有乐处。各自庆贺。如天宫无异。皆由前身作福所致。
  尔时。释提桓因左右玉女。各各驰走。莫知所如。犹如人间有所禁忌。皆怀惭愧。是时。释提桓因所将玉女亦复如是。遥见大目犍连来。各各驰走。莫知所凑。时。大目犍连便作是念。此释提桓因意甚放逸。我今宜可使怀恐怖。
  是时。尊者大目犍连即以右脚指案地。彼宫殿六变震动。是时。释提桓因及毗沙门天王皆怀恐怖。衣毛皆竖。而作是念。此大目犍连有大神足。乃能使此宫殿六返震动。甚奇。甚特。未曾有是。是时。大目犍连便作是念。今此释身以怀恐怖。我今宜可问其深义。
  云何。拘翼。如来所说除爱欲经者。今正是时。唯愿与我等说。
  释提桓因报言。目连。我前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住。是时。我即白世尊曰。云何比丘断于爱欲。心得解脱。乃至究竟至无为处。无有患苦。天.人所敬。
  尔时。世尊便告我言。于是。拘翼。诸比丘闻法已。都无所著。亦不著色。尽解一切诸法。了无所有。以知一切诸法已。若苦.若乐.若不苦不乐。观了无常。灭尽无余。亦无断坏。彼以观此。已都无所著。已不起世间想。复无恐怖。以无恐怖。便般涅槃。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有。如实知之。是谓。释提桓因。比丘断欲。心得解脱。乃至究竟无为之处。无有患苦。天.人所敬。尔时。我闻此语已。便礼世尊足。绕三匝。即退而去。还归天上。
  是时。尊者大目犍连以深法之语。向释提桓因及向毗沙门具分别之。尔时。目犍连具说法已。犹如士夫屈伸臂顷。从三十三天没不现。便来至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尔时。目犍连即于座上白世尊曰。如来前与释提桓因说除欲之法。唯愿世尊当与我说之。
  尔时。世尊告目犍连曰。汝当知之。释提桓因来至我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尔时。释提桓因问我此义。云何。世尊。比丘断爱欲。心得解脱。尔时。我告释提桓因曰。拘翼。若有比丘解知一切诸法空无所有。亦无所著。尽解一切诸法了无所有。以知一切诸法无常。灭尽无余。亦无断坏。彼已观此。已都无所著。已不起世间想。复无恐怖。已无恐怖。便般涅槃。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有。如实知之。是谓。释提桓因。比丘断欲。心得解脱。尔时。释提桓因即从坐起。头面礼我足。便退而去。还归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