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经藏
- 阿含部
- 增一阿含经
增一阿含经
诸贤当知。年少比丘于三处便有羞耻。云何为三。世尊弟子常乐寂静之处。尔时声闻不作是学。年少比丘便有羞耻。世尊教人当灭此法。然彼比丘不灭此法。年少比丘便有羞耻。于中复起乱想之念。意不专一。年少比丘便有羞耻。是谓。诸贤。贪著于财。不著于法。
诸比丘白舍利弗曰。云何比丘贪著于法。不著于财。
舍利弗曰。于是。比丘。世尊乐寂静之处。声闻亦学如来乐寂静之处。世尊所说当灭此法。诸比丘便灭此法。不懈怠。亦不乱。所应行者便修行之。所不应行者便不行之。诸贤当知。长老比丘于三处便有名称。云何为三。世尊乐寂静之处。声闻亦乐寂静之处。长老比丘便有名称。世尊教人当灭此法。尔时比丘便灭此法。长老比丘便有名称。于中不起乱想之念。意常专一。长老比丘便有名称。
诸贤当知。中比丘于三处便有名称。云何为三。世尊乐寂静之处。声闻亦乐寂静之处。中比丘便有名称。世尊教人当灭此法。尔时比丘便灭此法。中比丘便有名称。于中不起乱想之念。意常专一。中比丘便得名称。
诸贤当知。年少比丘于三处便有名称。云何为三。于是。比丘。世尊乐寂静之处。年少比丘亦乐寂静之处。年少比丘便有名称。世尊教人当灭此法。尔时比丘便灭此法。年少比丘便有名称。于中不起乱想之念。意常专一。年少比丘便有名称。
诸贤当知。贪之为病。甚大灾患。嗔恚亦然。贪淫.嗔恚灭者。便得处中之道。眼生.智生。诸缚休息。得至涅槃。悭疾为病。亦复极重。烦恼烧煮。憍慢亦深。幻伪不真。无惭.无愧。不能舍离。淫欲败正。慢.增上慢亦复不舍。此二慢灭。便得处中之道。眼生.智生。诸缚休息。得至涅槃。
比丘白曰。云何。尊者舍利弗。处中之道。眼生.智生。诸缚休息。得至涅槃。
舍利弗言。诸贤当知。所谓贤圣八品道是。所谓正见.正治.正语.正行.正命.正方便.正念.正三昧。是谓。诸贤。处中之道。眼生.智生.诸缚休息。得至涅槃。
尔时。众多比丘闻尊者舍利弗所说。欢喜奉行。
(四)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所。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尔时。世尊到时。著衣持钵。入罗阅城乞食。在一街巷。尔时。彼巷有一梵志妇。欲饭食婆罗门。即出门。遥见世尊。便往至世尊所。问世尊曰。颇见婆罗门不。
尔时。尊者大迦叶先在其巷。世尊便举手指示曰。此是婆罗门。
是时。梵志妇熟视如来面。默然不语。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无欲无恚者 去愚无有痴
漏尽阿罗汉 是谓名梵志
无欲无恚者 去愚无有痴
以舍结使聚 是谓名梵志
无欲无恚者 去愚无有痴
以断吾我慢 是谓名梵志
若欲知法者 三佛之所说
至诚自归彼 最尊无有上
尔时。世尊告大迦叶曰。汝可往为此梵志妇。便现身。得免宿罪。
是时。迦叶从佛受教。往至梵志妇舍已。就座而坐。是时。彼婆罗门妇便供办肴膳种种饮食。以奉迦叶。
是时。迦叶即受食饮。欲度人故。而为彼人说此达嚫。
祠祀火为上 众书颂为最
王为人中尊 众流海为上
众星月为首 照明日为先
四维及上下 于诸方域境
天与世间人 佛为最尊上
欲求其福者 当归于三佛
是时。彼梵志妇闻此语已。即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前白大迦叶曰。唯愿梵志恒受我请。在此舍食。
是时。大迦叶即受彼请。在彼处受彼食。是时。婆罗门妇见迦叶食讫。更取一卑座。在迦叶前坐。是时。迦叶以次与说微妙之法。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不净。断漏为上。出家为要。尊者大迦叶已知彼梵志妇心开意解。甚怀欢喜。诸佛所可常说法者。苦.习.尽.道。
是时。尊者大迦叶悉为梵志妇说之时。梵志妇即于座上诸尘垢尽。得法眼净。犹如新净白亵。无有尘垢。易染为色。时梵志妇亦复如是。即于座上得法眼净。彼已得法.见法。分别其法。无有狐疑。已逮无畏。自归三尊。佛.法.圣众。受持五戒。是时。尊者大迦叶重为梵志妇说微妙法已。即从坐起而去。
迦叶去未久时。妇夫婿来至家。婆罗门见妇颜色甚悦。非复常人。时。婆罗门即问其妇。妇即以此因缘具向夫婿说之。时。婆罗门闻是语已。便将其妇共诣精舍。往至世尊所。时。婆罗门与世尊共相问讯。在一面坐。婆罗门妇头面礼世尊足。在一面坐。时。婆罗门白世尊曰。向有婆罗门来至我家。今为所在。
尔时。尊者大迦叶去世尊不远。结跏趺坐。正身正意。思惟妙法。
尔时。世尊遥指示大迦叶曰。此是尊长婆罗门也。
婆罗门曰。云何。瞿昙。沙门即是婆罗门耶。沙门与婆罗门岂不异乎。
世尊告曰。欲言沙门者。即我身是。所以然者。我即是沙门。诸有奉持沙门戒律。我皆已得。如今欲论婆罗门者。亦我身是。所以然者。我即是婆罗门也。诸过去婆罗门。所持法行。吾已悉知。欲论沙门者。即大迦叶是。所以然者。诸有沙门律。迦叶比丘皆悉包揽。欲论婆罗门者。亦是迦叶比丘。所以然者。诸有婆罗门奉持禁戒。迦叶比丘皆悉了知。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我不说梵志 能知咒术者
唱言生梵天 此则不离缚
无缚无生趣 能脱一切结
不复称天福 即沙门梵志
尔时。婆罗门白世尊曰。言结缚者。何等名为结乎。
世尊告曰。欲爱是结。嗔恚是结。愚痴是结。如来者无此欲爱。永灭无余。嗔恚.愚痴亦复如是。如来无复此结。
婆罗门曰。唯愿世尊说深妙法。无复有此诸结缚著。
是时。世尊渐与彼婆罗门说微妙之论。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不净。断漏为上。出家为要。尔时。世尊知彼婆罗门心开意解。甚怀欢喜。古昔诸佛常所说法。苦.习.尽.道。尔时世尊尽为婆罗门说之。
时。婆罗门即于座上诸尘垢尽。得法眼净。犹如新净白亵。无有尘垢。易染为色。时婆罗门亦复如是。即于座上得法眼净。彼已得法.见法。分别其法。无有狐疑。已逮无畏。自归三尊。佛.法.圣众。受持五戒。为如来真子。无复退还。
尔时。彼婆罗门夫妇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五)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所。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尔时。王阿阇世有象。名那罗只梨。极为凶弊暴虐。勇健能降外怨。缘彼象力。使摩竭一国。无不靡伏。
尔时。提婆达兜便往至王阿阇世所。到已。而作是说。大王当知。今此象恶。能降伏众怨。可以醇酒。饮彼象醉。清旦。沙门瞿昙必来入城乞食。当放此醉象。蹋蹈杀之。
时。王阿阇世闻提婆达兜教。即告令国中。明日清旦。当放醉象。勿令人民在里巷游行。
是时。提婆达兜告王阿阇世曰。若彼沙门瞿昙有一切智。知当来事者。明日必不入城乞食。
王阿阇世曰。亦如尊教。设有一切智者。明日清旦不入城乞食。
尔时。罗阅城内男女大小事佛之者。闻王阿阇世清旦当放醉象害于如来。闻已。各怀愁忧。便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住。白世尊曰。明日清旦。愿世尊勿复入城。所以然者。王阿阇世今有教令。敕语城内人民之类。明日勿复在里巷行来。吾欲放醉象。害沙门瞿昙。设沙门有一切智。明日清旦不入城乞食。唯愿世尊勿复入城。伤害如来。世人丧目。无复救护。
世尊告曰。止。止。诸优婆塞。勿怀愁恼。所以然者。如来之身非俗数身。然不为他人所害。终无此事。诸优婆塞当知。阎浮里地东西广七千由旬。南北长二十一千由旬。瞿耶尼纵广八千由旬。如半月形。弗于逮纵广九千由旬。土地方正。郁单越纵广十千由旬。土地圆如满月。正使此四天下醉象满其中。如似稻.麻.丛林。其数如是。犹不能得动如来毫毛。况复得害于如来。终无此事。
则舍四天下。复有如千天下.千日月.千须弥山.千四海水.千阎浮提.千瞿耶尼.千弗于逮.千郁单越.千四天王.千三十三天.千兜术天.千艳天.千化自在天.千他化自在天。此名千世界。乃至二千世界。此名中千世界。乃至三千世界。此名三千大千世界。满其中伊罗钵龙王。犹不能动如来一毛。况复此象欲害如来哉。终无是处。所以然者。如来神力不可思议。如来出世。终不为人所伤害也。汝等各归所在。如来自当知此变趣。尔时。世尊与四部众广为说微妙之法。时。优婆塞.优婆斯闻正法已。各从坐起。头面礼足。便退而去。
尔时。世尊清旦著衣持钵。欲入罗阅城乞食。是时。提头赖吒天王将干沓和等。从东方来。侍从世尊。是时。毗留勒王将拘槃茶众。侍从如来。西方毗留波叉将诸龙众。侍从如来。北方天王拘毗罗将罗刹鬼众。侍从如来。是时。释提桓因将诸天人数千万众。从兜术天没。来至世尊所。时。梵天王将诸梵天数千万众。从梵天上来至世尊所。释.梵.四天王及二十八天。大鬼神王各各相谓言。我等今日当观二神。龙象共斗。谁者胜负。
时。罗阅城四部之众遥见世尊将诸比丘入城乞食。时城内人民皆举声唤曰。王阿阇世复闻此声。问左右曰。此是何等声响。乃彻此间。
侍臣对曰。此是如来入城乞食。人民见已。故有此声。
阿阇世曰。沙门瞿昙亦无圣道。不知人心来变之验。王阿阇世即敕象师。汝速将象饮以醇酒。鼻带利剑。即放使走。
尔时。世尊将诸比丘诣城门。适举足入门。时。天地大动。诸神尊天在虚空中散种种之华。时。五百比丘见醉象来。各各驰走。莫知所如。时。彼暴象遥见如来。便走趣向。侍者阿难见醉象来。在世尊后。不自安处。白世尊曰。此象暴恶。将恐相害。宜可远之。
世尊告曰。勿惧。阿难。吾今当以如来神手降伏此象。
如来观察暴象不近不远。便化左右作诸师子王。于彼象后作大火坑。时。彼暴象见左右师子王及见火坑。即失尿放粪。无走突处。便前进向如来。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汝莫害于龙 龙现甚难遇
不由害龙已 而得生善处
尔时。暴象闻世尊说此偈。如被火燃。即自解剑。向如来跪双膝。投地以鼻舐如来足。时。世尊伸右手摩象头。而作是说。
嗔恚生地狱 亦作蛇蚖形
是故当舍恚 更莫受此身
尔时。神尊诸天在虚空中。以若干百千种花散如来上。是时。世尊与四部之众.天.龙.鬼神说微妙法。尔时。见降象男女六万余人诸尘垢尽。得法眼净。八万天人亦得法眼净。时。彼醉象身中刀风起。身坏命终。生四天王宫。
尔时。比丘.比丘尼。诸优婆塞.优婆夷。及天.龙.鬼神。闻世尊所说。欢喜奉行。
(六)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难陀著极妙之衣。色曜人目。著金厕履屣。复抆饰两目。手执钵器。欲入舍卫城。尔时。众多比丘遥见尊者难陀著极妙之衣。入舍卫城乞食。尔时。众多比丘便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于一面坐。须臾退坐。白世尊曰。向者。难陀比丘著极妙之衣。色曜人目。入舍卫城乞食。
尔时。世尊告一比丘。汝速往至难陀比丘所。如来呼卿。
对曰。如是。世尊。时。彼比丘受世尊教。头面礼足而去。往至难陀比丘所。到已。语难陀曰。世尊呼卿。
是时。难陀闻比丘语。即来至世尊所。到已。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是时。世尊告难陀曰。汝今何故著此极妙之衣。又则著履屣。入舍卫城乞食。时。尊者难陀默然不语。
世尊复重告曰。云何。难陀。汝岂不以信牢固出家学道乎。
难陀对曰。如是。世尊。
世尊告曰。汝今族姓子不应律行。以信牢固出家学道。何由复著极妙之衣。摩治形服。欲入舍卫城乞食。与彼白衣有何差别。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何日见难陀 能治阿练行
心乐沙门法 头陀度无极
汝今。难陀。更莫造此如是之行。
尔时。尊者难陀及四部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难陀不堪行梵行。欲脱法衣。习白衣行。
尔时。众多比丘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众多比丘白世尊曰。难陀比丘不堪行梵行。欲脱法服。习居家行。
尔时。世尊告一比丘。汝往至难陀所。云。如来唤卿。
对曰。如是。世尊。
时。彼比丘受世尊教。即从坐起。礼世尊足。便退而去。至彼难陀比丘所云。世尊唤难陀。
对曰。如是。
尔时难陀比丘寻随此比丘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是时。世尊告难陀曰。云何。难陀。不乐修梵行。欲脱法衣。修白衣行乎。
难陀对曰。如是。世尊。
世尊告曰。何以故。难陀。
难陀对曰。欲心炽然。不能自禁。
世尊告曰。云何。难陀。汝非族姓子出家学道乎。
难陀对曰。如是。世尊。我是族姓子。以信牢固出家学道。
世尊告曰。汝族姓子。此非其宜。以舍家学道修清净行。云何舍于正法欲习秽污。难陀当知。有二法无厌足。若有人习此法者终无厌足。云何为二法。所谓淫欲及饮酒。是谓二法无厌足。若有人习此二法。终无厌足。缘此行果。亦不能得无为之处。是故。难陀。当念舍此二法。后必成无漏之报。汝今。难陀。善修梵行。趣道之果。靡不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