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一阿含经

  佛告诸比丘。若有人淫泆无度。好犯他妻。便堕地狱.饿鬼.畜生中。若生人中。闺门淫乱。是故。诸比丘。常当正意。莫兴淫想。慎莫他淫。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佛告诸比丘。于此众中。我不见一法修行已。多修行已。受人中福。受天上福。得泥洹证。所谓不他淫。身体香洁。亦无邪想。
  佛告诸比丘。若有人贞洁不淫。便受天上.人中之福。是故。诸比丘。莫行邪淫以兴淫意。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此众中。我不见一法修行已。多修行已。成地狱行。饿鬼.畜生行。若生人中。口气臭恶。为人所憎。所谓妄语。诸比丘。若有人妄言.绮语.斗乱是非。便堕畜生.饿鬼中。所以者何。以其妄语故也。是故。当至诚。莫得妄语。是故。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此众中。我不见一法修行已。多修行已。受人中福。受天上福。得泥洹证。云何为一法。所谓不妄语也。诸比丘。其不妄语者。口气香芬。名德远闻。是故。诸比丘。当行莫妄语。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九)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此众中。我不见一法修行已。多修行已。受畜生.饿鬼.地狱罪。若生人中。狂愚痴惑。不识真伪。所谓饮酒也。诸比丘。若有人心好饮酒。所生之处。无有智慧。常怀愚痴。如是诸比丘。慎莫饮酒。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此众中。无有一法胜此法者。若修行已。多修行已。受人中福。受天上福。得泥洹证。云何为一法。所谓不饮酒也。诸比丘。若有人不饮酒。生便聪明。无有愚惑。博知经籍。意不错乱。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第五地狱经  此名不善行
  五者天及人  令知次第数

    增壹阿含经有无品第十五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知有此二见。云何为二。所谓有见.无见。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此二见习已.诵已。终不从其法。如实而不知。此则非沙门.婆罗门。于沙门。则犯沙门法。于婆罗门。则犯婆罗门法。此沙门.终不以身作证而自游戏。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此二见诵读.讽念。知舍。如实而知。此则沙门持沙门行。婆罗门知婆罗门行。自身取证而自游戏。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更不复受有。如真知之。是故。诸比丘。于此二见不应习行。不应讽诵。尽当舍离。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此二见。云何为二见。所谓有见.无见。彼云何为有见。所谓欲有见.色有见.无色有见。彼云何为欲有见。所谓五欲是也。云何为五欲。所谓眼见色。甚爱敬念。未曾舍离。世人宗奉。若耳闻声。鼻嗅香。口知味。身知细滑。意了诸法。是谓有见。彼云何名为无见。所谓有常见.无常见.有断灭见.无断灭见.有边见.无边见.有身见.无身见.有命见.无命见.异身见.异命见。此六十二见。名曰无见。亦非真见。是谓名为无见。是故。诸比丘。当舍此二见。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此二施。云何为二。所谓法施.财施。诸比丘。施中之上者不过法施。是故。诸比丘。常当学法施。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此二业。云何为二业。有法业.有财业。业中之上者。不过法业。是故。诸比丘。当学法业。不学财业。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五)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此二恩。云何为二。所谓法恩.财恩。恩中之上者。所谓不过法恩也。是故。诸比丘。当修行法恩。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愚者有此二相像貌。云何为二。于是。愚者所不能办者而办之。垂办之事厌而舍之。是谓。诸比丘。愚者有此二相像貌。复次。比丘。智者有二相像貌。云何为二。于是。智者所不能办事亦不成办。垂办之事亦不厌舍。是故。诸比丘。愚者二相像貌当舍离之。当念修行智者二相。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此二法。内自思惟。专精一意。当礼如来。云何为二法。一为智慧。二为灭尽。是谓。比丘。内自思惟。专精一意。当礼如来。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此二法。内自思惟。专精一意。当礼法宝。亦礼如来神庙。云何二法。有力.有无畏。是谓。比丘。有此二法。内自思惟。专精一意。当礼法宝及如来神庙。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九)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此二法。内自思惟。专精一意。礼如来寺。云何为二法。如来与世间人民无与等者。如来有大慈大悲。矜念十方。是谓。比丘。有此二法。内自思惟。专精一意。礼如来寺。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二因二缘起于正见。云何为二。受法教化。内思止观。是谓。比丘。有此二因二缘起于正见。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见及二施  愚者有二相
  礼法如来庙  正见最在后

    增壹阿含经火灭品第十六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难陀在舍卫城象华园中。是时。尊者难陀在闲静处。便生是念。如来出世甚为难遇。亿劫乃出。实不可见。如来久远长夜时乃出耳。犹如优昙钵花时乃出现。此亦如是。如来出世甚为难遇。亿劫乃出。实不可见。此处亦难遇。一切诸行悉休息止。爱尽无余。亦无染污。灭尽泥洹。
  尔时。有一魔行天子。知尊者难陀心中所念。便往至孙陀利释种女所。飞在虚空。以颂而嗟叹曰。
  汝今发欢喜  严服作五乐
  难陀今舍服  当来相娱乐

  尔时。孙陀利释种女闻天语已。欢喜踊跃。不能自胜。便自庄严。修饰房舍。敷好坐具。作倡妓乐。如难陀在家无异。尔时。王波斯匿集在普会讲堂。闻难陀比丘还舍法服。习于家业。所以然者。有天在空中告其妻曰。是时。王波斯匿闻是语已。便怀愁忧。即乘驾白象。往至彼园。到已。便入华象池中。遥见尊者难陀。便前至难陀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尔时。尊者难陀告波斯匿曰。大王。何故来至此间。颜色变异。复有何事来至吾所。
  波斯匿报曰。尊者当知。向在普集讲堂。闻尊者舍法服。还作白衣。闻此语已。故来至此。不审尊者何所敕告。
  是时。难陀含笑徐告王曰。不见不闻。大王何故作此语耶。大王。岂不从如来边闻。我诸结已除。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胞胎。如实而知。今成阿罗汉。心得解脱。
  波斯匿曰。我不从如来闻难陀比丘生死已尽。得阿罗汉。心得解脱。所以然者。有天来告孙陀利释种女曰。是时。孙陀利夫人闻此语已。便作倡妓乐。修治服饰。敷诸坐具。我闻此语已。便来至尊者所。
  难陀告曰。王不知不闻。何故大王而作是语。诸有沙门.婆罗门无不乐此休息乐.善逝乐.沙门乐.涅槃乐。而不自观此淫火之坑。复当就者此事不然。骨犹如锁。肉如聚石。犹蜜涂刀。坐贪小利。不虑后患。亦如果繁折枝。亦如假借不久当还。犹如剑树之薮。亦如毒害药。亦如毒药。如毒华果。观此淫欲亦复如是。意染著者此事不然。从火坑之欲乃至毒果。不观此事。欲得度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者。此事不然。以不度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而欲得入无余泥洹界而般泥洹者。此事不然。大王当知。诸有沙门.婆罗门观察此休息乐.善逝乐.沙门乐.涅槃乐。此事不然。彼以作是观察。解了淫坑之火。犹如骨锁.肉聚.蜜涂利刀.果繁折枝.假借不久。亦如剑树.毒树。如毒害药。悉观了知。此则有处。已解了知淫火所兴。便能得渡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此事必然。彼已渡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此事必然。云何。大王。以何见何知而作是说。今我。大王。已成罗汉。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母胞胎。心得解脱。
  尔时。王波斯匿心怀欢喜。善心生焉。白尊者难陀曰。我今无狐疑如毛发许。方知尊者成阿罗汉。今请辞还。国事众多。
  难陀对曰。宜知是时。
  尔时。王波斯匿即从坐起。头面礼足。便退而去。波斯匿王去未几时。时彼魔天来至尊者难陀所。住虚空中。复以此偈向难陀曰。
  夫人面如月  金银璎珞身
  忆彼姿容颜  五乐恒自娱
  弹琴鼓弦歌  音响甚柔软
  能除诸愁忧  乐此林间为

  是时。尊者难陀便作是念。此是魔行天人。觉知此已。复以偈报曰。
  我昔有此心  淫泆无厌足
  为欲所缠裹  不觉老病死
  我度爱欲渊  无污无所染
  荣位悉是苦  独乐真如法
  我今无诸结  淫怒痴悉尽
  更不习此法  愚者当觉知

  尔时。彼魔行天人闻此语便怀愁忧。即于彼没不现。
  尔时。众多比丘以此因缘。具白世尊。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端正比丘者。无有胜难陀比丘。诸根澹泊。亦难陀比丘是。无有欲心。亦是难陀比丘。无有嗔恚。亦是难陀比丘。无有愚痴。亦是难陀比丘。成阿罗汉。亦是难陀比丘。所以然者。难陀比丘端正。诸根寂静。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声闻中弟子端正者。难陀比丘是。诸根寂静。是亦难陀比丘。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此二法涅槃界。云何为二。有余涅槃界.无余涅槃界。彼云何名为有余涅槃界。于是。比丘灭五下分结。即彼般涅槃。不还来此世。是谓名为有余涅槃界。彼云何名为无余涅槃界。于是。比丘尽有漏成无漏。意解脱.智慧解脱。自身作证而自游戏。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更不受有。如实知之。是谓为无余涅槃界。此二涅槃界。当求方便。至无余涅槃界。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乌喻。亦当说猪喻。善思念之。吾当演说。
  对曰。如是。世尊。是时。诸比丘从佛受教。
  世尊告曰。彼云何名为人喻如乌。犹如有人在寂静处。恒习淫欲。作诸恶行。后便羞耻。便自悔过。向人演说。陈所作事。所以然者。或为诸梵行人。所见讥弹。此人习欲。作诸恶行。彼作诸恶行已。向人悔过。自知羞耻。犹如彼乌恒患苦饥。便食不净。寻即拭觜。恐有余鸟见言此乌食不净。此亦如是。若有一人在闲静处。习于淫欲。作不善行。后便羞耻而自悔过。向人演说陈所作事。所以然者。或为诸梵行人所见记识。此人习欲。作诸恶行。是谓名为人犹如乌。
  彼云何名为人如猪。若有一人在闲静处。长习淫欲。作诸恶行。亦不羞耻。复非悔过。向人自誉。贡高自用。我能得五欲自娱。此诸人等不能得五欲。彼作恶已。不羞耻。此人喻如猪恒食不净。卧于不净。便自跳踉向于余猪。此亦如是。若有一人习于淫欲。作诸恶行。亦不羞耻。复非悔过。向人自誉。贡高自用。我能得五欲自娱。此诸人不能得五欲自娱。是名为人如猪。是故。诸比丘。当舍远离。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