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经藏
- 法华部
- 正法华经
正法华经
假喻旷野五百里路。迥绝无人亦无国君。有一导师聪慧明达。方策密谋隐知远近。将众贾人欲度悬迥。皆俱疲怠不能自前。各思恋曰。予等安处圣兴之土。本国平雅有君长师父。今来远涉极不任进。宁可共还免离苦难。导师愍之。发来求宝中路而悔。设权方便于大旷野。度四千里若八千里。以神足力化作大城。告众商人无怀废退。大国已至可住休息。随意所欲饭食自恣。欲得大宝于此索之。又告比丘。商人见城人民兴盛。快乐无极怪未曾有。离苦获安喜用自慰。无复忧恐饥乏之患。自谓无为如得灭度。停止有日隐知欲厌。即没化城令无处所。告众贾曰。速当转进到大宝地。吾见汝等行疲心惧。故现此城。
又告比丘。如来如是。为人等伦唱道经谊。睹见生死长久艰难虚乏之患。现于三乘。禅定一心使得灭度。又佛从本说有一乘。闻佛讲法不受道慧。若患厌者谓当积行甚为勤苦。如来悉见其心所念志疲懈想。为现声闻缘觉易得。犹如无导化作大城。人民饶裕商者晏息。视如厌玩没之不现。为众商人说幻化城。其导师者谓如来也。大旷野者谓五道生死。众商贾人谓诸学者。将行求宝谓说道慧菩萨行法。中路厌玩不肯进者。谓佛难得累劫积功不可卒成。诱以声闻缘觉易办。化作城者谓罗汉泥洹。没城不现谓临灭度。佛在前立劝发无上正真道意。其罗汉事限碍非真不至大道。若至他方与佛相见。得不退转无所从生。乃为大宝究竟之事。佛语诸比丘。如来说法尔等闻之。谓悉备足。不知所作尚未成办。又如来慧普见世间一切人心。示现泥洹。如来至真等正觉。善权方便说有三乘。尔时世尊欲重解谊。说斯颂曰。
昔有大通 众慧导师 适坐道场
于佛树下 其佛定处 具十中劫
尚未得成 究竟道谊 诸天龙神
阿须伦等 普发精进 供养最胜
雨诸天华 纷纷如降 用散等觉
人中之导 于虚空中 畅发雷震
而以进贡 上尊大圣 最胜在彼
行甚勤苦 所行久长 成无上道
专精思惟 于十中劫 乃成正觉
大通众慧 诸天人民 亿百千垓
一切众生 欢喜踊跃 彼佛本有
诸子十六 皆顺禀受 人中道化
众庶之类 亿百千垓 眷属围绕
造两足尊 前稽首礼 师长圣尊
殷勤启谏 愿说经典 勇猛师子
讲未闻者 饱满我等 及世人民
十六荒域 及此世界 久远空墟
大圣乃兴 梵天宫殿 亘然大明
现众瑞应 悉分别说 东方世界
亿百千垓 五百国土 自然震动
彼有大梵 自处其宫 威神功德
巍巍最上 于时睹见 此本瑞应
寻即造诣 愍伤俗者 则以天华
供散大仁 皆用宫殿 奉上世尊
鼓乐弦歌 赞佛功德 劝谏正导
令转法轮 时人中尊 默然受之
寻为如应 解说经法 南方西方
北方世界 上方下方 四隅境域
亿千垓众 梵天悉来 各献所珍
以为供养 又复下方 诸界梵天
普亦如是 等无有异 皆以宫殿
奉上大圣 嗟叹如来 悉共劝助
愿转法轮 光阐心目 无数亿劫
难得值遇 惟垂示现 往古根力
加哀开[門@為] 甘露法门 普等法眼
分别慧谊 宣扬群典 若干品类
时佛为说 遍示四谛 一切具解
十二因缘 为显无黠 令得眼目
讲说生死 忧苦空患 一切世间
悉从生有 当知因是 致于终没
如来适说 是法欲竟 若干种类
无央数人 八十亿垓 众生之俦
于时听者 住声闻乘 何况余方
立第一地 彼时最胜 所说经法
如江河沙 黎庶清净 都卢志于
声闻之行 导师圣众 计数若兹
一切共算 不能称限 众等品类
一一如是 皆悉若斯 立大上慧
于时至尊 十六圣子 等俱学者
齐共同心 一切出家 咸为沙弥
而悉分别 佛方等经 吾等当成
世之明父 汝党如是 皆得上慧
斯诸众生 悉令如此
又如世尊 为法之眼 最胜至诚
见人心本 幼少为童 常行平等
而为众生 说上尊道 亿百千垓
无底譬喻 示现因缘 寻获报应
分别所兴 诸通敏慧 如诸菩萨
所当造行 于时大圣 为现真谛
显扬宣布 斯正法华 普雨讲说
大方等经 若干千颂 不可思念
无能限量 如江河沙 于时适说
斯之经典 则入静室 三昧等观
八十四万 劫中澹然 世雄尊师
定意如斯 时诸沙弥 觐瞻大圣
在于静室 而不出游 开化人民
无数亿千 觉了禅定 清净无漏
第一始设 于大法座 宣扬说此
仁贤经典 于安住教 流布佛化
如是比像 所造弘广 于江河沙
不可称限 亿百千数 皆听启受
安住之子 一一开导 算诸黎庶
无能限量 于时最胜 灭度之后
悉得觐于 四十亿佛 彼诸学士
适闻斯名 便即供养 两足之尊
有四事行 离垢为贵 悉得佛道
现在十方 斯十六童 皆是佛子
普在八方 敷弘道谊 于彼所说
及听受者 是诸声闻 悉佛弟子
步步各各 若干色像 今当亲近
发大道意 吾身尔时 寤不觉者
皆令一切 咸得听受 尔诸贤者
号声闻子 善权方便 示诸人道
吾前世时 报应如斯 应所说法
是其因缘 假使不忍 修尊佛道
比丘当知 魔所娆因 随其本性
凶弊纵恣 志不奉行 不乐空慧
无数百世 渴不值水 又当愚騃
常处恐惧 无数丈夫 百千之众
发迹而行 欲度旷野 又睹旷野
殊迥艰难 其里计数 五百逾旬
有一大人 贤圣明哲 导师开化
心无所畏 为彼贾人 导示径路
旷野悬邈 多有艰恐 无数亿人
创碍羸惫 各对导师 而自诉讼
吾等疲弊 不能进前 徒类今日
欲退还归 导师聪明 为方便父
谆谆宣喻 诱诲委曲 矜怜闇塞
欲弃宝退 坏败本计 中路规还
吾今宁可 设神足力 化造立作
广大城郭 严庄若干 亿千人民
而立房室 令微妙好 又当复化
大江流河 苑园浴池 华实滋茂
台馆殿宇 墙垣绮[女*(替-曰+貝)] 男女若干
巨亿百千 诱恤勉励 使不恐惧
各自侥庆 欢喜悦豫 今日得至
于此大城 入市所娱 所欲之具
心怀忻然 如得灭度 尔等及吾
诸难以除 以亲亲故 欢悦所安
今日一切 恣所施为 从己所乐
周遍观采 与卿同心 故郑重说
悉来聚集 听闻所说 吾以神足
化作大城 吾时观察 枯燥荆棘
每惧仁等 创楚悔还 即设善权
化现众诸 且宜精志 顺路进前
佛告比丘 吾亦如是 见无央数
亿千众生 患厌勤苦 周旋迷惑
以方便教 而开导之 故佛念斯
如是利谊 厌于佛道 不得灭度
一切道父 而觉了之 贤等事办
今得罗汉 故劝助立 住斯德报
偶察诸贤 得至罗汉 汝等一切
皆弃众苦 一切众会 乃演斯法
诸佛大圣 善权方便 讲说佛教
大仙救护 其乘有一 未曾有二
休息尔等 故分别说 由是教化
此诸比丘 当兴精进 第一英妙
诸仁当志 一切敏慧 菩萨典法
无有灭度 我常发求 成诸通慧
得达十方 最胜之法 颜貌殊妙
相三十二 当得佛道 乃应灭度
诸大导师 说法如是 且令休息
自谓灭度 适得休息 言获无为
缘是之故 畅诸通慧
正法华经卷第四
正法华经卷第五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授五百弟子决品第八
于是贤者邠耨文陀尼子。闻佛世尊敷阐善权示现方便。授声闻决当成佛道。追省往古所兴立行。又瞻如来诸佛境界。得未曾有欢喜踊跃。无衣食想支体解怿。不能自胜。于大正法或悲或喜。即从坐起稽首佛足。寻发心言。甚难及也世尊。未曾有也安住。如来至真等正觉所设方谋甚深甚深。非口所宣。此诸世界有若干品。以无数权随现慧谊。顺化群生分别了法。为此众人说其本原。方便度脱。世尊圣慧。悉知我等行迹志性之所归趣。乃复举喻说古世事及始发意。时满愿子稽首佛足却住一面。归命世尊。瞻戴光颜目未曾眴。
佛言。善哉诚如所云。如来通见一切本际。推其深浅因行授与。如示声闻卑下小乘。淫怒垢除令得休息。乃导菩萨无极之慧。犹如昔者有一导师。行慈多哀怜愍贫厄。衣食不充求乞无获穷无资贿。乃为击鼓普令国境。谁欲入海采珍宝者。人民皆会。复循令言。谁不爱身不嫪父母不顾妻子者。当共入海采求珍宝。人民闻令退还者多。又诸贫乞欲规采宝。无衣覆体无资自济。前却犹豫不能自决。导师知之悉召告曰。设欲入海相给衣粮不使空乏。诸贫欢喜。即奉教命一时上船。望风举帆游入大海。不逢大鱼不触山崖。弊鬼罗刹亦不敢娆。得至龙宫。便从龙王求如意宝。俗人贫厄不自谐活。愿见惠施以救远近。龙王即与随所侥愿。若欲得者悉令来取。导师还令。行取者少不取者多。所以者何。心怀恐怯。到龙王所惧没不还。于时导师告诸贾人。各恣所欲。贾人悉采金银琉璃水精虎珀车磲马瑙。各取满船。导师严敕。还阎浮利。众人从命归到本土。家室亲里。饮食伎乐车马乘从。悉来迎逆。共相娱乐七日七夜。乃归家居。各各相问。得何等宝。少智贫乞但得七宝导师。慧侣获如意珠。师升高楼手执宝珠。周向四方四隅上下。斯珠之德令雨七宝。寻如所言则雨七宝。普遍其国无所不满。其余慧侣分布诸国。四出周行亦雨七宝。少智贫士乃更呼嗟。我俱入海恨不值此。导师告曰。吾敕令卿。卿不往取今何所望。众人弃宝更相合会。共还采宝。诣海龙王求如意珠。即悉得之。还阎浮利亦雨七宝。
佛言。发无上正真道意欲度一切。譬如导师行入大海。愍诸贫匮令入海者。谓为一切讲说经道。望风举帆入大海者。谓学权智。海三难者。谓空无想无愿。海谓生死。得如意珠谓获如来无极法身。众又随从取如意珠。谓闻菩萨道而发大意得无从生。贫劣下人采取七宝各自满船。谓得七觉意。还归乡里家室迎者。谓十方人来受道教。升楼执珠向八方上下。谓得佛道度脱十方。谓诸慧士等分至诸国雨七宝者。谓各诣他方成最正觉。众贫悔还相命入海。谓诸声闻闻有一乘无二道也。尔乃更发无上正真道意。后当成佛各有名号。于是颂曰。
比丘当听 解喻说之 如有导师
愍伤国人 多贫匮乏 常苦汲汲
击鼓巡令 谁欲入海 众人集会
更告之曰 不惜身命 不嫪父母
不顾妻子 当共入海 海中有难
无得变悔 时诸贫乞 亦欲有意
恐不自致 沉吟不决 导师宽恕
给其衣食 时入大海 各求七宝
于是导师 诣龙王宫 并告所领
求如意珠 等侣受教 获如意珠
还归乡里 大小悉迎 于时导师
升高楼上 向于八方 遍雨珍宝
朋党分行 在于异国 亦雨七宝
莫不蒙恩 采七宝者 乃自悔恨
俱行入海 怨不值是 导师告曰
前相敕令 自不肯取 是若等过
何所怨责 即还入海 求如意珠
寻则得之 发意菩萨 得正真道
畏厌生死 便随声闻 奉行空事
无想无愿 得度三界 至泥洹门
见佛世尊 降魔官属 至于无上
正真之道 开化一切 出万亿音
十方群生 莫不受教 天龙鬼神
皆来稽首 发菩萨意 至无从生
或为声闻 断三垢毒 睹见十方
无所挂碍 诸罗汉等 乃自咎悔
俱行学道 何为得斯 坐起行步
懊恼自责 如来然后 现于三乘
善权方便 随顺诱导 道无有二
况乃三乎 诸声闻等 尔乃踊跃
其心霍如 云除日出 佛皆授决
当至大道 国土处所 各有名号
佛告诸比丘。宁见声闻满愿子乎。于比丘众为法都讲。光扬咨嗟诸佛之德。敷陈正典精进劝助。开佛说法讽受奉宣。散示未闻而无懈废阐弘谊趣解畅槃结。应答四部不以厌惓。显诸梵行悉令欢喜。舍除如来菩萨大士辩才质疑。未曾有如满愿子者。于比丘众所取云何。其满愿子。岂独为吾作声闻乘而受法典也。勿造斯观。曾已历侍九十亿佛。从诸世尊启受正要。所在众会常为法讲。宣散经谊分别空慧。志无所著。若说经时无有犹豫。靡不通达未常弊碍。普恒尽心诸佛世尊菩萨神通。毕其形寿令修梵行。于声闻众信意想之。以斯善权利益救济。于无央数亿百千垓群生之类。开化无量阿僧祇人。令发无上正真道意。其所游至皆为黎庶。显畅大道令得佛住。一切所修。常为己身净诸佛土。所行如应开化众生。于诸正觉普现供侍。今于吾世为尊法讲。每受正典论议难及。贤劫之中兴显千佛。又当供养将来世尊。亦皆为尊法之都讲。常为无量无极品类。光益训谊。劝化一切无限蒸民。令发无上正真道意。具足满进菩萨道行。却无数劫当成为佛。号法照曜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当于此土而为大圣。尔时江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土。七宝为地。地平如掌。无有山陵丘墟溪谷荆棘砾石。重阁精舍周匝普满。而用七宝。犹如诸天宫殿丽妙遥相瞻见。天上视世间。世间得见天上。天人世人往来交接。其土无有九十六种六十二见憍慢罗网。一切化生不由女人。净修梵行各有威德。以大神足飞行虚空。常志精进所作备具智慧普达。紫磨金容三十二表。大人之相。是时人民常有二食。一曰法食。二曰乐禅悦豫。是为二食。有无央数亿百千垓诸菩萨众。悉得神通周旋分别坟籍谊理。其声闻等皆逮圣行。行八脱门威曜方便。名德奇雅得度无极。劫名宝明。世界曰善净。佛寿无量劫。灭度之后法住甚久。起七宝塔遍是世界。十方诸佛皆共歌叹斯土功德。佛说如是欲重解义。即而颂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