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曜经

  己堕恶道  后受苦报  乃知前习

  作恶不起者。愚人思虑不与善俱。昼夜兴想杀盗淫侄犯十恶行。是故说作恶不起也。如兵所截终不还变有回顾心。何以故尔。愚人自作是念。檀越施主素自贫匮。悭嫉之人反更富贵。是以愚者见此讥变。执意遂坚心不开悟。是故说曰作恶不起如兵所截也。牵往不觉己堕恶道者。不知现世后世所作善恶诸不善行。不虑后当无有覆护。是故说曰牵往不觉己堕恶道也。后受苦报乃知前习者。昔有居士戒敕家人以雉为食。先持雉肉著釜中。然后方觅火煮之。不觉蛇堕釜中居士食法。要当问师。师曰此。不可食不。从师教遂便食之。经宿蛇毒内发。方更问师。师曰。不从我命知当如何。尔时医师向彼而说颂曰。
  贪味遂食毒  不从吾往言
  为毒之所困  后乃自觉悟

  尔时世尊告众会人。当为是离是。夫人为恶死入地狱。修行善者受彼天福。然此众生者有来久不计无常迁变之事。不受如来真实至教。谓恶为善以是为非。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愚心不开悟  习恶不从吾
  受苦地狱痛  后乃忆真教

  后受苦报乃知前习者。地狱烧炙痛。饿鬼饥馑苦。畜生常重苦。是故说曰后受苦报乃知前习也。
  凶人行虐  沈渐数数  快欲为之
  罪报自然

  昔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拘萨罗国波斯匿王在闲堂空室自生想念。何等众生不自念己。时王复重思惟。诸有身口意念恶颠倒者。是谓斯人不自念己。云何众生而自念己。若有众生身口意行清净。是谓斯人为自念己。尔时王波斯匿即从闲堂静室起。即严驾羽宝车将诸营从至世尊所。到已头面礼足在一面坐。须臾退坐前白佛言。向在闲堂静室自生心念。何等众生自念己。何等众生不自念己。时我世尊复重思念。诸有身口意念恶颠倒者。是谓斯人不自念己。云何众生而自念己。若有众生身口意行清净。是谓斯人为自念己。尔时世尊告波斯匿曰。如是如王所言诸有身口意行不清净者其人则不自念己。若有身口意清净者。则为自念己。所以然者。大王当知。诸有不自念己为自减损兴不善法。诸有身口意行清净者。则自为己。所以然者。以其人修清净行故。尔时尊者马声便说斯偈。
  夫人习恶者  不虑后世缘
  为恶自受殃  殃身永不灭

  是故说曰凶人行虐沈渐数数快欲为之罪报自然者。所生之处受其恶报。生地狱中榜笞无量。饿鬼中愚惑为苦。生畜生中偿罪为苦。若生人中行缺为苦。是故说曰快欲为之罪报自然也。
  凡人为恶  不能自觉  愚痴快意
  后受郁毒

  凡人为恶不能自觉者。凡夫愚人恒怀愚惑恣情为恶不能改更。亦不知后受其报。犹如有人行过山险。两边险峻闭眼而过。不知身危或致命终。此凡夫人亦复如是。生盲无智亦不知后当受报。是故说曰凡人为恶不能自觉也。愚痴快意后受郁毒者。有智之士明眼视瞻。犹如一趣之道有大火坑。行人经过先不谙道。明者指授语行人曰。中道有大火坑不得经过。卿等可于此息意勿复前行。诸人意勇不信其语。各共进前皆堕火坑。受痛甚苦号天唤呼悔亦无及。自相谓言。智人所敕不从其教。今受苦痛知当诉谁。此众生颠倒亦复如是。一向趣人道为智人所诃。止道多艰难有郁毒痛。卿等设欲前进必遇此患不免其难。是故说曰愚痴快意后受郁毒也。
  夫人行恶  还自炽然  啼泣流面
  后受其报

  夫人行恶者。纯恶不善不念不喜。是故说夫人行恶也。还自炽然者。若人怀变悔心知有愁忧之恼。昼夜忧思以致烦热。是故说曰夫人行恶还自炽然也。啼泣流面者。昼夜悲泣逢头乱发举声悲泣。是故说啼泣流面也。后受其报者。酸苦无量不可爱乐。兼有愁忧苦恼艰难无数忧虑百千是故说后受其报也。
  吉人行德  相随积增  甘心为之
  福应自然

  吉人行德者。犹如有人行应得至。为天人所恭敬。叹誉其德。称扬善名。四远皆闻。无数诸人皆来供养。是故说吉人行德也。相随积增者。昼夜喜庆无有忧愁。心意欢悦无有烦热。是故说相随积增也。甘心为之福应自然者。若生天身福应自然。宫室百亿五色玄黄快乐无极。若生人间五乐自娱作倡伎乐。以自欢悦心意怡然不兴乱想。是故说甘心为之福应自然。
  戏笑为恶  已作身行  号泣受报
  随行罪至

  戏笑为恶者。善恶之行皆有轻重。身口意造非独一类。或依己身戏笑为恶触娆众生不安其所。或以瓦石刀器共相伤害。或合会彼此由致斗讼。犹如世人好喜斗羊斗鸡斗驼斗牛斗人斗象。或以骂詈来往。见以欢喜不能自胜。若其寿终啼哭受苦。是故说戏笑为恶已作身行号泣受报随行罪至也。
  恶不即时  如[(殼-一)/牛]牛乳  罪在阴伺
  如灰覆火

  恶不即时者。夫人造行报不即应。昔有异国生即应草若以彼草。著乳中者。即成为酪不移时节。是故说曰恶不即时如[(殼-一)/牛]牛乳也。若不尔者其义云何。答曰。愚者被烧然后乃悟。罪在阴伺如灰覆火者。犹若以灰覆火。人不觉足往蹈之。渐渐热彻乃知烧足。此众生类亦复如是。当行恶时甘心悦豫。若寿终后身堕恶道五毒加治。乃自觉悟方知罪至。是故说罪在阴伺如灰覆火也。
  恶不即时  如彼利剑  不虑后世
  当受其报

  恶不即时者。或有众生习其恶本。寿经百年自恃年寿谓为无罪。自相谓言。人之为恶皆谓有罪。我躬行之方便延寿。诸有屠儿猎师自兴诽谤谓。沙门瞿昙行不真实好行妄语虚辞万端。教敕弟子言。诸有杀生伤害人物者。身坏命终当入地狱畜生饿鬼受苦无量。是故世尊躬说偈曰。
  恶为恶所缠  为恶不自觉
  至恶知恶至  受恶恶根原

  时彼屠儿闻佛所说犹不改更。是故说曰。恶不即时如[(殼-一)/牛]牛乳。不虑后世当受其报。报对卒至乃知为恶复当经历地狱饿鬼畜生。是故说不虑后世当受其报也。
  如铁生垢  反食其身  恶生于心
  还自坏形

  如铁生垢者。犹如净铁及明净镜。莹治净洁无有尘垢。然其人藏隐不牢。或在土中或在湿地便生重垢。触便碎散不任本用。犹如利刀人所爱敬。恒自防备不离其身。中便忘误安置不牢。便生尘垢本铁不存。追惟此刀乃无有价。一朝坏败不可任用。是故说如铁生垢反食其身也。彼修行人亦复如是。为贪欲所覆闭。不虑后世殃衅众恼。与恶知识从事。不以善为友。缘是故殃自毁其根。不修梵行淫侄不净。已自招患而受其报。是故说曰恶生于心还自害形也。

    出曜经卷第十一



    出曜经卷第十二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信品第十一

  信惭戒意财  是法雅士誉
  斯道明智说  如是升天世

  信惭戒意财者。世傥有人族姓男族姓女有此信财。惭愧戒意财者。便为亿百千众生于中独尊贵。为人所敬众生乐从不能去离。是故说曰信惭戒意财也。是法雅士誉者。诸佛世尊及辟支佛。皆逮度无极众行不缺。为贤圣所誉。是故说是法雅士誉也。斯道明智说者。明智之人聪明黠慧。能演其道畅说旨要。云何名为道。道者是谁。所谓道者无形无声寻迹不可睹。智者所履非愚所习。清净所修非秽浊所行。是故说曰斯道明智说也。如是升天世者。人欲求福安处无为。有信有惭闻施慧智。皆生天路。或有人偏有信。因信生天者其福不广。或以惭愧因惭愧生天。或以戒因戒生天。或以闻因闻生天。或以施因施生天。或以慧因慧生天。其福不广受福微少盖不足言。或有众生但持戒生天者。唯有一天女一伎乐己身为三。或有诸天共一器食。若持一行而生天者。举手食黑覆口食之。若众行具足而生天者。举手食白在众显现而不匿藏。众戒具足惭愧戒闻生彼天者。玉女营从不可称计。七宝宫殿所欲自恣。作倡伎乐极自欢悦。是故说如是升天世也。
  愚不修天行  亦不誉布施
  信施助善者  从是到彼安

  愚不修天行者。悭嫉妒疑意性局短无惠施心。亦复不造后世良祐福田。复无勇猛诸善德本。是故说曰愚不修天行也。亦不誉布施者。愚痴之人自不布施见施便怒。好修恶业不行善法习近愚法。如所说。愚不好施智者所忌。愚人执心意性刚强。虽欲惠施意终不悟。慧人分别知之不要。是故说曰亦不誉布施也。信施助善者。智人财施意不怯弱。信施受福悭嫉为病。是故说曰信施助善者也。从是到彼安者。若从此间上升于天。天上独王。生于世间豪贵无极。由是自致入灭尽泥洹。无有生老病死诸患。寂然永息亦不著断。是故说曰从是到彼安也。
  信者真人长  念法所住安
  近者意得上  智寿寿中贤

  昔佛在阿罗毗鬼界处。彼国中时有暴鬼名阿罗婆。恒啖生人日数十人奴婢悉尽。时彼国界人民自相谓言。我等为此恶鬼所食。死者狼籍在者无几。我等宜可求谢彼鬼。家家以次日送一人供彼厨宰。然后乃有生路耳。时彼人民如其所言求鬼得恩日送一人。先遣奴婢无复遗余。次遣儿息。时有那忧罗父长者。素鲜儿息即日生一男儿。颜貌殊特世之希有。面如桃华视之无厌。次应食鬼复是其日。时彼长者饶财多宝象马七珍不可称计。金银珍宝车磲马瑙珊瑚琥珀水精琉璃。无价宝物充满库藏长者躬自在街巷求买奴婢。以供彼鬼而不能得。尔时长者向天地诸神自归求哀。奈何亡我所天。吾今日唯生一子满我誓愿。今日次食彼恶鬼。复遥归命如来世尊。当见哀愍拔斯苦难。尔时世尊三达六通。知长者心意烦炽无所恃怙。以其神力至彼鬼界。正值阿罗婆鬼大集鬼众至四王所。时有诃陀罗鬼。将乘虚过彼鬼界上。尽其力势不能得过。内自思惟计吾力势。能移山飞岳倒覆天地。神力所接无所挂碍。吾常由此经过亦无艰难。今日何为有此踬顿。即从空下诣彼鬼舍。遥见世尊光相明著。即前礼足右绕三匝便退而去。到彼大集鬼界。语阿罗婆鬼曰。汝今贤士快得善利。所以然者。瞿昙大沙门在汝界住。恶鬼闻已嗔恚兴盛。心口自语吾行不在。便为沙门所见轻易。语彼轲陀罗鬼曰。吾今还家与沙门共斗。设我得胜则无沙门。若我不如便当自丧不行于世。阿罗婆鬼将军还诣本界。到已语世尊曰。速出沙门不须停住。如来如其语出。还入沙门。如来如其语入。如是至三。世尊告曰。吾以从汝意三出三入。更有进退不从汝意。鬼曰世尊。若沙门不出者当问沙门义。若不报义者。当破沙门腹而饮其血。当使沸血从面孔出。当捉汝臂掉著江表如来告曰。吾亦不见沙门婆罗门梵魔众圣天若非天能破我腹及使沸血从面孔出。汝欲问义者今正是时。吾当与汝一一分别。即以说偈问如来曰。
  人业何者上  何行致欢乐
  何要出要者  何寿寿中上

  世尊以偈告曰。
  信者真人长  念法所住安
  近者意得上  智寿寿中贤

  时彼阿罗婆鬼闻佛真实之义心开意解。即前五体投地自归如来。我今自归大沙门足下。归命法归命比丘僧。自今已始不复杀生。愿为优婆塞。世尊告曰。善来贤士。可从如来修奉五戒。于现法中获无量果报。鬼白佛言。自受鬼身以来。恒食生人不食死人肉血。设当修奉五戒者。云何得全其命。佛告鬼曰。去此直北有无量众生。彼国常宜国主大臣父母宗族。有死亡者以刀画面。或画胸唇血出如涌泉汝可食之。又不毁戒得全性命。即受五戒为优婆塞。尽其寿命不得杀生。亦不念杀亦不教人杀。能者报曰优鼻。为优婆塞尽其寿命。不得不与取。不得念取不得教人取。能者报曰优鼻。为优婆塞尽其寿命。不得淫侄犯他妻妇。不得教人淫侄。能者报曰优鼻。为优婆塞尽其寿命。不得妄语不能教人妄语斗乱彼此。能者报曰优鼻。为优婆塞尽其寿命。不得饮酒。不得尝酒。不得教人饮酒。能者报曰优鼻。时阿罗婆居土那忧罗父躬抱其儿沐浴澡洗。更著新衣将来至鬼界付与鬼将军。尔时彼鬼受已付佛。佛复受已复付其父。以其手手相付。字曰手宝。由儿因缘故说此偈。信者真人长念法所住安。近者意得上智寿寿中贤也。佛契经说。告诸比丘。若见豪贵长者。饶财多宝七珍具足无所缺乏。当念亲近微说道教论施论戒生天之德。如此众行信为原首。是故说曰信为真人长也。念法所住安者。念法之人当受快乐。乐有二义。一者世俗乐。二者第一义乐。世俗乐者天上世间。第一义乐者。贤圣四禅以为乐也。念法之人获此二乐。是故说曰念法所住安也。近者意得上者。生死流转周而复始。唯贵信义真实为上。若人妄语生辄宗族不和穆死入地狱。千具犁牛而耕其舌。生饿鬼畜生苦恼无量。设生为人恒被诽谤言不信用。是故说曰近者意得上也。智寿寿中贤者。受诸果证于世无限。永舍生死寿。前进贤圣之寿。贤圣寿者心常游在百千定意。应机之辩问便能报。是故说曰智寿寿中贤。
  信财乃得道  自致法灭度
  善闻从得慧  一切缚得解

  信财乃得道者。贤圣无疑信终不离三宝。一向念佛修罗汉业。至心念佛所造功德。若人信心向百须陀洹向百斯陀含向百阿那含。不如信心向一阿罗汉。信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皆得生天。信阿罗汉者则信泥洹径路。是故说信财乃得道自致法灭度也。善闻从得慧者。承受师教从本至竟。究畅义味执义思惟不失本际。昔有一比丘名婆耶罗。好习奇异搜求妙术。从师受法义理不失。比丘学术未尽师法。师外遇客醉酒还归。却踞其床床脚即折。恐师颠倒以身担床。终竟一夜至晓。问其弟子。卿作何等。弟子答曰。师昨醉归踞其床床脚折。弟子以身担床耳。师感其意我有技术尽当教卿终不惜也。技术已备师复试其意。师饮盐汤即吐在地。使弟子食之。弟子即欲食之师捉止之卿术已成吉无不利。方忆佛语教诫之言善闻从得慧。信哉斯言一切缚得解者。尽能断诸七使九结诸缚。持入十二因缘。永尽无余已舍已离。是故说曰一切缚得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