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曜经

  是以言语者  必使己无患
  亦不克众人  是为能善言

  是以言语者。言先自惟不自克伐。使今世后世必无苦患。若今身为恶犯王者法。或财产田业没入于宫。或为盗贼劫掠。居业日耗所愿必乖。若至后身死入地狱畜生饿鬼。地狱五毒不可堪忍。畜生刍蒿负重为役。饿鬼饥馑形[戀-心+足]极苦。若欲吐言当念谨慎。使今世后世永无苦患。为无数众生见辄爱念。死生天上受福自然。是故说曰是以言语者必使己无患也。亦不克众人者。或有狂夫妄谗良善。使彼兴恚以致丧身。言说真诚不讥彼短则无所克。是故说曰亦不克众人也。是为能善言者。人修善行言必有验。或说泥洹趣要正路。顺从佛教种天之福。是故说是为能善言也。
  言使投意可  亦令得欢喜
  不使至恶意  出言众悉可

  言使投意可者。人之处世当习方俗。或相颜而出语。或听彼进趣而后报。恒适彼人意良宜得所。或现威怒怯怕时人。或现羸弱伏从于人。将护其意令彼得所。是故说曰言使投意可也。亦令得欢喜者。出言向人必使有益。前人闻者倍用欢喜。不被骂詈来彼骂辱。是故说曰亦令得欢喜也。不使至恶意者。不施怨于人造不善行。亦不种地狱饿鬼畜生之行造恶业者。当受三报。是故说曰不使至恶意也。出言众悉可者。与人从事恒当谦恭卑下。正使言论得胜。当自鄙不如。是故说曰出言众悉可也。
  至诚甘露说  说法无有上
  谛说义如法  是为立道根

  至诚甘露说者。与人说法当修诸功德。如来法者甚深微妙。善住安隐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泥洹为灭尽。能意御乱。与人说法不怀懈怠。是故说曰至诚甘露说也。说法无有上者。出言真正辄有所度。趣道之要由是通达。是故说曰说法无有上也。谛说义如法者。如念真实本际清净。亦不颠倒不怀虚诈。如法者名句身句味句。真如法性亦不变易。是故说曰谛说义如法也。是为立道根者。无漏善法永离尘垢。至解脱门逮无碍道。是为立道根也。
  说如佛言者  是吉得灭度
  为能断苦际  是谓言中上

  说如佛言者。说四意止究生死原系念专意。或说意断精进不懈。或说神足兼逮定。或说根义于中逮慧根。或说力义成就于力。或说觉意令达觉法。或说八直道分别八道。亦复说若干众法名身句身味身如来。或说八十千诸度使众生类乘此度而度彼岸。是故说曰说如佛言者。是吉得泥洹者。永寂之处吉无不利。脱众苦患离诸结使。亦复脱于生老病死忧戚难祸。是故说曰是吉得泥洹也。为能断苦际者。所谓苦者五盛阴。身牵致冥室不睹慧明。苦有八相。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阴苦。阿僧祇众生涉历苦涂至永寂处。如今众生履行妙观。越苦境界至无为岸者。皆由佛恩。是故说曰为能断苦际也。是谓言中上者。所出言教无能过上。亦非二乘所能逮及。旷济无量亦无边福。是故说曰是谓言中上也。

    出曜经行品第九

  一法过去  谓妄语人
  不免后世  无恶不更

  昔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像如经行。渐渐以次至罗云房中。时罗云遥见世尊。即从坐起更拂拭坐具清净水。世尊至房偏踞罗云床。取清净水洗手足。留少残水告罗云曰。汝见留此水不。唯然已见。佛告罗云。沙门执行亦复如是。不知惭愧无有耻辱。罗云当知。设有比丘。如此行者。无恶不更无痛不遭。犹此恶垢水不可净用。尔时世尊躬自写水于地告罗云曰。汝见吾写水在地不乎。唯然已见。其有至诚执意妄语不知惭愧无有耻辱。如此之行无恶不涉。尔时世尊手执水器覆地语罗云曰。汝见我覆此器不。唯然已见。若有至诚执意妄语人。不知惭愧无有羞辱。如此之类无恶不涉。尔时世尊告罗云曰。汝今当作是学。弹指戏笑之间不得妄语。况至诚妄语乎。如是罗云当作是学。是故说曰一法过去谓妄语人。二百五十戒威仪内禁七法所说。犯一法者则受其愆。是故说曰一法过去谓妄语人也。不免后世者。已舍后世功勋善本。夫人妄语众人证知。况言重作罪涉历艰苦无不周遍。是故说曰不免后世无恶不更。
  宁啖烧铁  吞饮洋铜
  不以无戒  食人信施

  宁啖烧铁者。犹如铁丸猛父烧赤。取而吞之。烧唇烧舌烧咽烧腹下过虽有此苦自致死亡。不缘此入地狱饿鬼畜生受苦无量。是故说曰宁啖烧铁吞饮洋铜也。不以无戒食人信施者。不持戒人外荷法服内怀奸诡。信无实行自大憍人。少有所知夸世自誉。受人信施谓宜应尔。不虑后世万毒加形。见诸持梵行人兴轻蔑心。死辄堕恶身口意不具。亦不修威仪礼节。出入行来违失禁限。见人得养生嫉妒心。死辄受困无罪不受。是故说曰不以无戒食人信施也。
  若人畏苦  亦不乐苦
  勿造恶行  念寻变悔

  若人畏苦者。己身畏苦不得施苦于人。施苦于人者后受其报。是身如地随其所种各获其果。众生之类亦复如是。随其种罪后受其报。人心不同犹如形像。罪苦追身无有脱者。是故说曰若人畏苦亦不乐苦也。勿造恶行者。不得为恶加被一切。夫人自利乃得利人。不能自益安得益人。若处闹中若在闲静。若大若小。可见不可见。当远离于恶如避劫烧。是故说曰勿造恶行念寻变悔也。
  至诚为恶  已作当作
  不免于苦  欲避何益

  至诚为恶者。或复有人已作当作方作。已作过去方作现在当作未来。三世作恶不知苦至。是故说至诚为恶已作当作也不免于苦者。众生之类心好为恶。不知后罪报至。若于现身犯王者禁。随罪轻重料简决断。此内法禁亦复如是。习恶不自觉纵情弛意是。故说不免于恶欲避何益也。死王阎罗遣狱卒阿傍。迎罪人魂神。身被五系。将至阎罗王所。王问罪人。汝颇见第一天使不耶对曰不见。王问罪人。云何男子。汝生在人间时。经过村落城郭郡县。见诸男女父母怀抱未能离大小便。父母推燥处湿。沐浴澡洗澥浣衣裳。汝为见不。对曰已见。王告罪人曰。汝何不作是虑。于现法中见善恶报当自谨慎。净身口意修诸善法。罪人报曰。处在人间放意自恣愚不识真。本我所造今受其报。王告罪人。如卿来语。卿本自造今当受报。使放逸人知禁制难犯。汝所作罪业非父母为。亦非兄弟五亲沙门婆罗门所造。尔时阎罗王以此第一天使教诫。次复第二天使教诫之。汝颇见第二天使不耶。对曰不见。王问罪人。云何男子。汝在人间经过村落郡县城邑。见诸男女疾病困笃坐床褥上或坐或卧。罪人报曰。已见。云何男子。汝何不作是念。于现在法中其罪如此。当自谨慎净身口意修诸善法。罪人报曰。处在人间放逸自恣愚不识真。本我所造今受其殃。王告罪人。如卿所说。卿本自造今当受报。使放逸人知制难犯。汝所作罪非父母为。亦非兄弟五亲沙门婆罗门所造。亦非诸天世人教卿所作。尔时王以此第二天使教诫已。次与第三天使重教诫之。汝颇见第三天使不耶。对曰不见。王问罪人。云何男子。汝在人间经过村落城郭郡县。见诸老人柱杖呻吟行步脊偻头白齿落饮食苦竭命在旦夕。汝为见不。罪人对曰。唯然见之。王问罪人。云何男子。汝何不作是念。于现法中其事如此。当自谨慎净身口意修诸善法。罪人报曰。处在人间放逸自恣愚不识真。本我所造今受其殃。王告罪人。如卿所说。卿本自造今当受报。使放逸人知禁制难犯。汝所作罪非父母为。亦非兄弟五亲沙门婆罗门所造。亦非诸天世人教卿使作。时阎罗王以此第三天使教诫已。次以第四天使重教诫之。汝颇见第四天使不。对曰不见。王问罪人。云何男子。汝在人间经过城郭郡县村落。见诸男女有终亡者。或死经一日二日乃至七日。身体膀胀脓血流出。或为乌鹊虎狼所见啖食。汝见不耶。罪人报曰。唯然见之。云何男子。汝何不作是念。于现法中其事如此。当自谨慎净身口意修诸善法。罪人报曰。处在人间放逸自恣愚不识真。本我所造今受其殃。王告罪人。如卿所说。卿本自造今当受报。使放逸人知禁制难犯。汝所作罪。亦非父母兄弟五亲沙门婆罗门所造亦非诸天世人教卿使作。时阎罗王以此第四天使教诫已。次以第五天使重教诫之。汝颇见第五天使不。对曰不见。王问罪人。云何男子。汝在人间经过城郭郡县村落。见诸男子偷盗作贼为王所缚。或截手截脚或截耳截鼻或生剥其皮或拔头筋或以锯锯颈或以长橛刺臗从口出或融铜灌身或支节解其形或倒悬于树。经于七日以箭射杀。或生革络头反缚野地上弃之旷野。或开腹抽肠以草充之。汝为见不。对曰。唯然见之。云何男子。汝何不作是念。于现法中其事如此。当自谨慎净身口意修诸善法。罪人报曰。处在人间放逸自恣愚不识真。本我所造今受其报。王告罪人。如卿所说。卿本自造今当受报。使放逸人知禁制难犯。汝所作罪。亦非父母兄弟五亲沙门婆罗门所造。亦非诸天世人教卿使作。时阎罗王以此第五天使教诫已。即以罪人付狱卒。将诣镬汤所随罪轻重。使入百三十六镬汤。经历劫数受苦难量。是故说曰欲避何益也。
  非空非海中  非入山石间
  莫能于此处  避免宿恶殃

  昔佛在释翅瘦迦惟罗越国尼鸠类园中。尔时流离王集四种兵。欲往攻伐舍夷国。将诸营从退父王位自立为王。有一恶臣名曰耶利。白流离王。王本为王子时。至舍夷外家舍。到佛精舍为释子所毁辱。时王见敕若我为王便启此事。今时已到兵马兴盛。即敕严驾欲往报怨。佛知其意先至道侧坐枯树下。时流离王躬率兵马。往伐舍夷国。道遇如来即前礼觐前白世尊。此间多诸好树枝叶繁茂。何以舍之坐枯树下。佛告王曰。五亲荫厚不可舍离。昔此树茂枝叶炽盛。曾经过此得树荫力。王寻退还。还诣兵众告语上下。我等宜还不应前进。所以然者。如来今日为彼五亲。必佐神力不可攻伐臣佐白王。如来岂能恒坐树下乎。如来见流离王去后。知此宿缘不可得避。此宿命智观其所由。观诸释种必当受苦即从坐而去。还至比丘僧中在众而坐。时大目连见如来怜愍五亲如有忧悒。往到佛所前白佛言。今流离王攻舍夷国。念其中人当遭辛苦。欲以方便救接彼国。一者举舍夷国著虚空中。二者举舍夷国著大海中。三者举舍夷国著须弥山腹里四者举舍夷国人。著此地下他方世界。令流离王不知其处。佛告目连。知卿虽有此智德神足无量。安隐舍夷国人耳。何能安处宿对人耶。于是目连礼已便退。尔时世尊与诸大众。敷演其义。欲使正法久存于世。示现宿对永不可避。大众闻其所说怅然悲泣。愍流离王当报宿缘。在于大众而说颂曰。
  非空非海中  非入山石间
  莫能于是处  避免宿恶殃
  众生有苦恼  不得免老死
  唯有仁智者  不念人非恶

  众生有苦恼者。若见他人非法之事觉寤。比丘专念五法。然后兴发人意。云何为五。一者谓为前人契经不流利。二者戒不成就。三者定意不具。四者愚无黠慧。五者诸漏不尽。是故说曰众生有苦恼不得免老死也。唯有人智者。欲止彼人当自谨慎。己自为秽复止他者。为人所讥嗤其所为。是故智者终已远离。缚中牢者莫若缘对。缚处在泥犁无有系缚者。随罪轻重各受其报。是故说曰唯有仁智者不念人非恶也。
  妄证求赂  行己不正  怨谮良人
  以枉治士  罪缚斯人  自投在坑

  妄证求赂者。或有众生不自量己内不思惟。恒求人短。见非则喜见善不从。所行众事以邪为正。是故说曰妄证求赂行己不正也。怨谮良人者。或有良善之人。意在贪学。衣不盖形食不充口。为愚者所轻障塞其德不使显现。缘是致咎。复当经历百三十六地狱。从一地狱至一地狱。其中受苦不可称计。以融铜为食。以釜汤为室。以脓血为盛馔。以髓脑为脂泽。毕彼罪已来入畜生。受形若干志趣不同。或高或下。食以刍草担负重载。皆由先世抵突所致。若生饿鬼以空气充腹以针刺腹。内气泄出寻还满腹。犹如罗縠观空表里悉现。是故说怨谮良人以枉治士也。罪缚斯人者。行对追身如影随形。奔趣五道涉苦无量。所至到处不离四缚五结。设处为人恒在牢狱系闭。身被考掠求死不得。是故说曰罪缚斯人自投于坑也。
  夫士为行  好之与恶  吝自为身
  终不败亡

  夫士为行者。一切有形众生之类。心念口言身口意行。是故说夫士为行也。好之与恶者。或善不善若好若丑若苦若乐。或苦痛乐痛。斯名善恶皆由行兴。是故说好之与恶也。各自为身者。人为善恶若苦若乐若好若丑尽。当受报无免之者。善生天上恶入地狱。是故说各自为身。终不败亡也。夫善恶之行犹形影相追。受对由行终不毁败。正使天焦地融须弥崩颓海水枯涸日月堕地星宿凋落善恶之报终不毁败。于是颂曰。
  动转屈申  影常亲附  或起或住
  不离其形  不但影随  形亦随影
  犹行善恶  终不相离  是故说终
  不败亡也

  好取之士  自以为可  没取彼者
  人亦灭亡

  好取之士者。夫人自善其身不当念彼长短。亦莫讥别。择地取要。若诡欺于人虚妄不实。于百千生没彼生此。恒为人欺展转受报不离缚著。随本作行今受其报。如种果树苦得苦果甜得甜果。善恶之报亦复如是。善受天福恶报地狱。是故说曰好取之士自以为可没彼取者人亦没亡也。
  作恶不起  如兵所截  牵往不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