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经藏
- 本缘部
- 佛本行集经
佛本行集经
汝今耽著淫欲歌 云何于是不生恼
尔时优波伽摩那婆以偈报彼梵德王言。
大王今者非热恼 上天日炙何所及
唯有求利及失利 此是恼中最为恼
日光虽复大炎炽 此为恼中极下恼
经营种种诸事业 如此名为最大恼
时梵德王。复问优波伽摩那婆言。摩那婆。汝于今者经营何事。而于是处炽热大地而行于路。尔时优波伽即以上事。向梵德王分别说之。
尔时梵德王复告优波伽摩那婆言。摩那婆。止止莫去。我于今者。与汝两钱(即天竺金钱)。其梵德王。遂即与之。尔时优波伽。于梵德边。受其钱已。仍复白彼梵德王言。善哉大王。虽得大王所赐两钱。我今咨王。更乞一枚。通前得三。我向村落。自取一钱。并王所赐。合得四枚。我即得共摩那毗迦供其秋节为五欲乐。其梵德王复告优波伽摩那婆言。汝止莫去。我于今者。与汝八钱遂便与之。其优波伽。受八钱已。复白王言。善哉大王。愿乞欢喜。今者咨王。更乞一钱。即成九枚。复往聚落。自取一钱。合成十枚。如是因缘。我便得共摩那毗迦。受其秋节五欲之乐。
时梵德王复告优波伽摩那婆言。止止莫去。我今与汝一十六钱。王即与钱一十六枚。其受钱已。复白王言。善哉大王。愿乞欢喜。已得王钱一十六枚。今者咨王。更乞一钱。得成十七。复往聚落。自取一钱。合成十八。以是因缘。我即得共摩那毗迦。受五欲乐。
尔时梵德复告彼言。汝摩那婆。止止莫去。我今与汝三十二钱。其受钱已。复白王言。善哉大王。愿乞欢喜。已得王钱三十二枚。今复咨王。更乞一钱。我往聚落。自取一钱。合即总成三十四枚。便得供我摩那毗迦。于其秋节。受五欲乐。
尔时梵德复告彼言。汝摩那婆。止止莫去。我今与汝六十四钱。时优波伽。即受钱已。复白王言。善哉大王。愿乞欢喜。已得大王六十四钱。今者愿王。更与一钱。我今复往彼村聚落。自取一钱。都合得成六十六枚。便供我与摩那毗迦。受于秋节五欲之乐。
尔时梵德复告彼言。汝摩那婆。止止莫去。我于今者。与汝百钱。时优波伽。受百钱已。复白王言。善哉大王。愿乞欢喜。我今已得王钱百枚。今咨大王。更乞一钱。我往聚落。复取一钱。合得成其一百二钱。得供我与摩那毗迦。共受秋节五欲之乐。
尔时梵德复告彼言。汝摩那婆。止止莫去。我当别更与汝一村。以为封禄。而婆罗门。为得为贪。是故其人数至王边。其王即择最上一村与彼为封。彼得封已。遂即勤劬。不辞劳役。犹如奴仆。伏事彼王。先起后眠。行迹和软。所作事业悉称王意。意行端直。如是事王。终不为王有所嫌责。以是因缘。取王颜色。令梵德王欢喜无已。于后复更与优波伽分国半治。王之仓库亦共分半。彼婆罗门。得是优宠。受其五欲具足之乐。无所乏少。如是次第一切所作。悉皆为王捡挍得办。彼婆罗门。但从己家。来至王宫。王恒枕彼膝上而眠。
其梵德王。后于一时。枕优波伽膝上而卧。因即睡著。时优波伽。见王睡已。心作是念。云何一国。乃有二王。并用威势。一仓库内。亦复不合二人共用。我今可觅梵德王。便断其命根。若得杀者。我即独取王位治化。彼优波伽。作是念已。欲取刀时。更作是念。此梵德王。于先为我作此利益。分其半国。与我共治。一切仓库亦悉分半。我今若杀。是无恩义。如是第二。又作是念。云何二人。可得一处共治国化。亦复不合二人共用仓库财物。乃至第三念已还悔。我若杀彼。必当成我无恩义行。
时优波伽。作是念已。举声叫哭。时梵德王。闻此哭声。忽然睡觉。觉已问彼优波伽言。汝今云何作此大声。时优波伽。向梵德王广说前事。时梵德王。而心不信彼优波伽有如此事。而语之言。优波伽。汝应定无如此之事。汝优波伽。莫作是语。时优波伽。寻复语彼梵德王言。大王今者当信我语。我实起发如是恶心。时优波伽。复更思惟。作如是念。我今忽发如是恶心。因何事相。正观思已。作如是言。我发如是恶事相者。莫不由于为五欲故。为王位故。我亦不须贪此王位。亦复不须贪其世乐。我因此事。生是恶心。我今唯可舍家出家。即白王言。大王。今者知我将欲舍家出家。
时梵德王语优波伽。莫作是语。我既与汝分国半治。仓库亦半。我于今者。与汝腹心。无有一人如似汝者。汝若出家。我今心意。定不安乐。其优波伽复语王言。善哉大王。愿垂许我舍家出家。我今决定出家不疑。于我法行莫生留难。时梵德王。又复告彼优波伽言。如汝所乐随意而作。
尔时波罗奈城。有一瓦师。于先出家。行仙人行。依彼城住。时彼仙人。有大威德。已成五通。即能以手摸日月轮。时优波伽。依彼仙人。剃除须发。既出家已。勇猛精进。即成四禅。复得五通。大有威力。亦能以手摸日月轮。其梵德王闻优波伽舍家出家。成就大仙。有大威德。亦能以手摸日月轮。闻已微笑。入于宫内。对诸宫人。而说偈言。
优波造善未经久 已获利益果报深
彼仙善哉得人身 舍弃五欲出家行
尔时宫人。闻梵德王说是偈已。其心皆悉忧愁不乐。遂共白彼梵德王言。大王当知。彼人本昔贩卖博戏。执杖行乞。以自活命。婆罗门人。威力鲜少。是故出家。大王。今者莫学彼人舍弃家国而出家也。
尔时梵德。有剃发师。其人名曰[口*恒]伽波罗。旧来恒可梵德王心。时梵德王。追觅唤彼剃须发师。而敕之言。[口*恒]伽波罗。汝今为我剃治须发。作是语已。于即睡眠。时剃发师[口*恒]伽波罗。见王睡已。便即剃治王之须发。如是治已。而梵德王。睡眠不觉。王后觉已。谓剃发师[口*恒]伽波罗。我已有敕。令汝与我剃治须发。云何不也。作是语已。[口*恒]伽波罗白梵德王。我已治讫。但王睡眠而不觉也。
尔时梵德。取镜自照。见己须发治理已讫。见已生喜。因即敕彼[口*恒]伽波罗。汝当受我最胜村落。我更与汝。称意乐事。
时剃发师[口*恒]伽波罗。白梵德王。我共宫内王之眷属。委曲评论。然后报王。作是语已。拜辞而去。其剃发师[口*恒]伽波罗。本于王宫出入无碍。遂即入宫。白宫人言。王已许我最胜村落以为封邑。诸后妃等。意悉云何。可取已不。尔时妃后。告彼[口*恒]伽波罗言曰。[口*恒]伽波罗。汝于今者何用取王最胜村落。我等现在足能与汝金银珍宝。但我有所嘱托汝事。为我辨不。其剃发师[口*恒]伽波罗。问宫人言。妃等今者有何事业。令我欲办。时诸妃等。即告彼之剃发师言。大王比来每入宫内。恒说一偈。作如是言。
优波造善未经久 而得利益果报深
彼仙善哉得人身 舍弃五欲出家行
我等于时。闻王此偈。即作是念。将恐大王舍位出家。善哉善哉。[口*恒]伽波罗。汝至王边。问斯偈意。其义云何。
尔时[口*恒]伽波罗。即往驰诣梵德王所。到已白言。大王。许我最胜村落。我今不用如此之愿。但欲知王每入宫内于妃后前所说之偈。
优波造善未经久 而得利益果报深
彼仙善哉得人身 舍弃五欲出家行
善哉大王。愿为我说如此偈意。其理如何。今从大王。乞如是愿。
时梵德王。告剃发师[口*恒]伽波罗。我闻优波伽摩那婆。舍半国位而求出家。得成仙人。有大威力。能以手掌。摩日月轮。我今正以五欲醉乱贪著于斯。是故我今仰羡于彼。数入宫内。而说是偈。
时剃发师[口*恒]伽波罗。即入宫内。至妃后边。说如是言。诸妃后等。莫虑大王欲出家也。大王今者定不出家。时彼后妃。闻剃发师[口*恒]伽波罗说此语已。皆悉欢悦。心怀踊跃。遍满其体。不能自胜将诸璎珞。庄严己身。而告之言。[口*恒]伽波罗。我此璎珞。今悉施汝。汝今更莫为活命故造作诸业。[口*恒]伽波罗。见是事已。作如是念。彼优波伽。既舍如此半国王位。而求出家。今梵德王。仰羡于彼。我今何故不作是事。而使一切世间羡我。然此后妃。将诸璎珞。以施我者。我若顺从此后妃意。事必不善。我于今者。亦可舍弃而从出家。[口*恒]伽波罗。作是念已。诣梵德所。而白言曰。大王。许我以前事者。我今意乐舍弃出家。时梵德王。而问之言。[口*恒]伽波罗。汝今意者欲于谁边而出家也。[口*恒]伽波罗白言。大王。我欲往至优波伽边而出家耳。时梵德王。而告之言。[口*恒]伽波罗。如汝意见。随愿而作。
尔时[口*恒]伽波罗。自剃须发。至优波伽仙人之所。于即出家。既出家已。勤劬精进。寻获四禅及以五通。得大威神。有大威德。亦能以手摩日月轮。其梵德王。既复闻彼[口*恒]伽波罗得出家已。成大神仙。有大威力。复能以手摸日月轮。闻此事已。不胜仰羡。欲求见彼。告诸臣言。诸大臣等。我今欲往彼仙人所。共彼相见。时诸臣等。而白王言。大王不然。大王今者不合身自往彼人所。我等遣使。唤彼仙来。时梵德王。报诸臣言。卿等今者应无此理。汝等莫作如是之语。上世已来。无如此法。而有诸仙。身不自在。而从唤也。我等今者身目往彼。此是如法。何以故。彼仙人等。是大福田。堪受供养。我等必须身自至彼。
时梵德王。乘自威德。庄严备办五百乘车。左右围绕。及以五百诸大臣等。从波罗奈出诣向彼诸仙人所。自欲光显于彼世界。
尔时仙人[口*恒]伽波罗。遥见王来。及至白王。善来梵德。希能远至。
尔时彼等五百诸臣。怨恨嗔彼[口*恒]伽波罗。出粗犷言。汝是下贱。淫女所生。秽浊不净。恒洗垢腻。云何今日唤大王名。
时梵德王。止彼臣言。勿作是语。仙法如是。唤人名字。但此仙人。有其戒行。有大威力。时梵德王。即向诸臣。而说偈言。
卿等莫恨此仙人 此仙修行已具足
所有苦事能行故 得度一切苦怖畏
心既得舍一切恶 即非剃除及瓦师
[口*恒]伽波罗已苦行 降伏我故唤名字
现得忍力汝等看 降伏诸根获证果
得诸天人所敬重 即天人中最为胜
尔时梵德王。及宫内诸婇女等。于先顶礼仙人之足。却住一面。而彼五百诸大臣等。寻复顶礼彼仙人足。既顶礼已。然后复礼[口*恒]伽波罗仙人之足。次后亦礼瓦师之足。其梵德王。一面坐已。慰诸仙言。诸尊者辈。身体康和安隐以不。所求活命不至劳也。无人恼乱诸仙人也。
尔时仙等报梵德言。如是大王。此事须忍。但王体内安和已不。一切眷属及诸大臣。国内民庶。悉安隐不。作是语已。彼等诸仙。为梵德王。说法教化。令心欢喜增长功德。时梵德王。蒙彼诸仙说法教化。令心欢喜增长功德。从坐而起。顶礼诸仙。还其本处。
尔时佛告诸比丘言。汝等若有心疑。彼时优波伽者。其人是谁。莫作异见即我身是。
汝等比丘。或有心疑。彼时仙人[口*恒]伽波罗剃发师者。其人是谁。莫作异见。此优波离比丘是也。
汝等比丘。或有心疑。于彼之时。梵德王者。其人是谁。莫作异见。此即输头檀王是也。
汝等比丘。或有心疑。彼时五百诸大臣等。其人是谁。莫作异见。即今五百比丘是也。诸比丘。于时优波离比丘。亦因我得五百大臣。恭敬礼拜。并及得彼梵德王礼。今亦如此。复因我得五百比丘。及输头檀王之所礼拜。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比丘。若欲善知于我声闻弟子之中持律最者。谓优波离比丘是也。
尔时诸比丘。作是念言。其优波离。昔作何业。乘彼业报。生剃发师下贱之家。复作何业。乘其业报。而得出家。受具足戒。获罗汉果。今得如来授其记言。汝诸比丘于我声闻弟子之中。持律最者。谓优波离比丘是也。时诸比丘。作是语已。往诣佛所。白言世尊。其彼长老优波离者。昔作何业。乘彼报故。生剃发师下贱之中。复作何业。乘彼业故。而得出家。受具足戒。得罗汉果。即得如来授其记别。称我声闻弟子之中持律第一。
尔时佛告诸比丘言。汝诸比丘。我念往昔。在于此城。有剃发师。其人娉求称自门户剃发师家娶女为妻。其后不久。产生一子。彼剃发师。寻时遇患。虽加医疗治而不差。因其所患。乃至命终。既命终已。剃发师妻。将彼童儿。付自兄弟。口告之言。此之童儿。是汝[外*男]甥。今将相付。汝等必须教此童儿。自父本业。彼剃发师。闻其姊妹作是语已。受此童儿。遂便教授彼父本业。彼剃发师。恒在王宫。王所敬重。每为国王。剃除须发。不大在外为人剃治。时王敕给白象一头。任所乘驰东西南北。又给金筒。安置剃刀。及余杂事。而敕之言。凡无佛世。有辟支佛。犹如犀牛。独行出时。当作利益。寻于彼时。有辟支佛。头须爪发。悉皆长利。来到彼时剃发师边。而告之言。善哉贤首。愿当与我剃除须发。时剃发师。报辟支佛。作如是言。善哉大仙。若欲然者。听待明日。晨朝早来。必当与仙剃除须发。时彼尊者辟支仙人。闻此语已。寻时还去。过于彼夜。晨朝起时。著衣持钵。还复诣彼剃发师边。作如是言。善哉贤首。今当与我剃除须发。时剃发师。还复白彼辟支佛言。善哉大仙。若必然者。听至日晚。即与仙剃。如是乃至若日西来。还复语言。听待晨朝。若晨朝来。听待日西。如是乃至。晨亦不剃。晚亦不剃。而彼童子。见此尊者辟支仙人。或晨朝来。或日西至。日日恒尔。见已白言。辟支尊者仙。何缘故。或朝或晡。恒来至此。时辟支佛。向彼童子。广说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