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本行集经

  时彼大富婆罗门。问于彼求女婆罗门言。大婆罗门。仁者。何处得见是女。彼婆罗门。即报之言。彼女舍去毗耶离城。其间不远。有于一村。名迦毗罗。其内有一富婆罗门。名迦毗罗。彼婆罗门。有女名曰跋陀罗迦卑梨耶。
  尔时毕钵罗耶那父母。闻是事已。心大欢喜。遍满其体。不能自胜。是时尼拘卢陀羯波大婆罗门。即便置立从己坐村连接。乃至毗耶离城其间步地半由旬。道安一牛群。并造客舍。如是处处安置讫了。时迦毗罗大婆罗门。告于彼等。当牧牛人。作如是言。汝等各应如是备拟。若其有人。从毗耶离城来于此。彼等所须一切诸物。汝等迎接供奉彼人。勿令乏短。
  尔时跋陀罗卑梨耶女兄弟。从其家出。向摩伽陀。至王舍城。彼等值初第一牛群所居之处。彼处诸人。曲躬出迎。口作是言。善来人辈。从于何方。远来到此。即引将入客舍之中。以诸香汤与令澡浴。复以种种香涂其身。复将种种无价之衣。与其令著。复将种种杂好香花。结用作鬘。置其头上。然后别将种种甘美肴膳饮食。与其令啖。所谓唼[口*束]嚼啮尝啜。种种味具。皆悉充足。自恣饱已。始告语言。此中即是我等牛舍。可停一宿。后日早起。随意而行。时彼等客。问牛子言。此谁牛舍。牛子报言。此是尼拘卢陀羯波富婆罗门牧牛之舍。故为仁等。客行安立。恐畏仁等行来疲乏。饥渴困极。所须不得。而彼客人。一夜安卧。后日起行。如是次第值于第二牛群之舍。如是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悉皆如是出迎承接。复口白言。汝等仁辈。从何远来。乃至令宿一夜。安乐眠卧。后日随意而行。
  时彼等客问主人言。如是牛舍。可有几许。牛子报言。从彼摩诃娑陀罗村已来。至于毗耶离城。半由旬间。置一牛舍。尔时跋陀罗迦卑梨耶女兄弟。共闻如此语已。即作是念。彼人牛舍。尚有若干。其余钱财。更何须说。我等从此应须回反还向本家。我等当以我之姊妹。嫁与彼家。以为其妇。
  时彼兄弟。即遣使人告彼大富婆罗门言。汝来可取我之姊妹为汝新妇。作是语已。从彼回还。时毕钵罗耶摩那婆。闻于使人以得称其心意之女。闻已即作如是念言。我今应当自往观看彼女。实有如是德行智慧以不。是时毕钵罗耶童子。即便至己父母之边。长跪白言。庵婆多多。我心实亦不用五欲愿修梵行。而尊长今既强为我求于匹对。是故我今自应往彼次第乞食。观看彼女。实如使人言语以不。
  时其父母。即告子言。若知时者。汝当自行。而彼童子。即便辞行。次第乞食。渐渐至迦卑罗迦村。时彼国内。有如是法。若有沙门。若婆罗门。来乞食者。女手将食。出与彼人。尔时跋陀罗女。即从其家。自将食出。授与彼客摩那婆手。
  尔时毕钵罗耶。见彼女已。作如是念。此决定应是彼女也。是时其女。自手授与彼摩那婆饭食讫已。顶礼其足。却住一面。时摩那婆。问彼女言。仁者善女。有嫁处未。
  尔时彼女。即便报言。仁者摩那婆。摩伽陀国。有一聚落。其聚落名摩诃羯波。彼处有一婆罗门村。彼村有一富婆罗门。名尼拘卢陀羯波。彼有一子。名毕钵罗耶。我之父母。以将我许与彼为妻。
  尔时毕钵罗耶。即便报彼跋陀罗女。作如是言。善女。我闻彼摩那婆。内心不用行于五欲。愿修梵行。是时彼女。即便咨白摩那婆言。大婆罗门。我今得闻如是言者。甚大欢喜。我亦不用行于五欲。愿修梵行。今日许他。此是父母世间之意。我实不用。今强以我。随同世人。适彼为妻。
  尔时毕钵罗耶童子。闻是语已。问彼女言。谓仁善女。汝昔曾见毕钵罗耶摩那婆不。彼女报言。善摩那婆。我未曾见。时摩那婆。复更重语于彼女言。谓汝善女。即我是彼毕钵罗耶摩那婆身。我实不用行于五欲。我今内心愿行梵行。此之事情。是我父母眷属之意。直是父母。故强与我。取汝为妻。尔时跋陀罗女。闻是语已。即便白彼摩那婆言。善哉仁者大摩那婆。我得是言。甚大欢喜。仁必不用世五欲者。今莫久住。速宜取我。莫令于彼有无梵行世间之人而求索我。尔时毕钵罗耶。得是语已。即从彼处回还向家。至父母边。到已长跪白父母言。庵婆多多。我实不用行世五欲。愿修梵行。二尊为我欲娶妇者。但速疾为我迎彼妇来。
  尔时毕钵罗耶父母。即共迦卑罗迦大婆罗门。立于言契。交关下财。随索多少办具种种饮食杂味。无价璎珞。妙宝衣等。选求吉祥善好宿日。多赍财宝。往彼迎取跋陀罗迦卑罗之女。与儿作妻。迎入家已。于一室内。铺二合榻。既安置已。而彼二人。在一室内。各各收[僉*殳]不相染触。
  尔时毕钵罗耶父母。闻此事已。作如是念。彼之二人。在一室内。不相染触。此事云何。即更方便。却一合榻。止留一榻。其既同眠。自应相合。而彼二人。犹不相触。若毕钵罗耶。著于睡眠。其跋陀罗女。即起经行。若跋陀罗女。著于睡眠。其毕钵罗耶。即复经行。如是更互周历年载。终不同寝。

    佛本行集经卷第四十五



    佛本行集经卷第四十六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大迦叶因缘品中

  尔时跋陀罗身。正著睡眠。其夫起立经行之时。彼地方所。有一黑蛇。欲得行过。时跋陀罗。既著睡眠。而其一手。悬垂床梐。毕钵罗耶。见于黑蛇。欲从彼过。跋陀罗手。既垂下悬。心作是念。畏彼黑蛇蜇螫其手。即衣裹手。擎跋陀罗臂安床上。
  尔时跋陀罗。以触臂故。睡眠即觉。心生恐怖。愁忧不乐。意中疑怪。即便咨白毕钵罗耶。作如是言。贤善圣子。仁于前时。可不与我有是要誓。我意不喜行于五欲。愿修梵行。今为何故。发如是心。毕钵罗耶报言。如是我不行欲。跋陀罗言。圣子。今若不行于欲。何故向者忽触我臂。
  尔时毕钵罗耶。依实报言。向有黑蛇。从此而过。我见汝臂。悬在床前。我于彼时。作如是念。恐畏彼蛇吐毒螫汝。我于彼时以衣裹手擎持汝臂。安置床上。实不故触。如是次第。彼之二人。一处居止。经十二年。同在室内。各不相触。过十二年。后有一时。毕钵罗耶父母命终。家业既广。即便经营。毕钵罗耶。身自捡挍家外田作。其跋陀罗。修缉家内所有一切资生之业。
  尔时毕钵罗耶。曾于一时。语跋陀罗。作如是言。贤善仁者。汝处分教压乌麻油。今欲将与诸牛等饮。其跋陀罗。即报夫主。如圣子教。我不敢违。闻是教已。唤诸使女。而告之言。汝等速疾压乌麻油。圣子欲将饮于诸牛。
  尔时使女。闻跋陀罗如是言已。即将乌麻。置日中晒。而见诸虫。百千蠕动。见已各各共相谓言。我等当得无量诸罪。或复有言。我等今者知有何罪。此之罪过。属跋陀罗。其使我等作如是事。跋陀罗闻诸使女等作是言已。即语之言若有如是众罪过者汝等当更莫压于油。尔时跋陀罗。遣人摒挡彼乌麻已。入于室内。闭门思惟。心中不乐。低头默然。寂静而坐。其毕钵罗。捡挍田地。观看回还。见诸众生。受彼种种无量苦恼。复睹诸牛受于困厄。作使驱逐暂不得停。见已忧恼。低头默然。作是思惟。呜呼一切诸众生辈。受是苦恼。还至其家。心大忧愁。颜色不乐。低头念坐。
  其跋陀罗。见毕钵罗如是忧恼低头思惟。见已到边。到已白言。圣子。何故如是忧愁。心内不乐。低头而坐。仁今可不作如是念。我处分汝跋陀罗令使人压油。不为我压。以此因缘。心不乐也。彼即报言。贤善仁者。我今不以如此因缘。心中不乐。低头而住。我于今朝。从此而去。捡挍田作。见诸众生。受种种苦。来去行住。不得暂安。复见诸牛。种种作事。不曾停息。我见是已。作如是念。呜呼呜呼。诸众生等。乃受是苦。我以是故。心中不乐。低头而住。
  时跋陀罗。复报夫言。善仁圣子。我今亦见如是大患。其夫问言。贤善仁者。汝见何患。其跋陀罗。次第即说如是因缘。尔时毕钵罗耶。语跋陀罗女。作如是言。贤善仁者。住在家内。难行清净。无缺无犯。无损无害。终不能尽。一形一命。可得称心。修行梵行。
  其跋陀罗报言。圣子。是故我等二人。详共舍家出家。是时毕钵罗耶。即便报彼跋陀罗言。贤善仁者。汝今且住。我当求师。若寻得已。当告汝知。汝于后时。舍家出家。
  尔时毕钵罗耶。即唤家内所有作使诸男女等。而告之言。汝辈可有当我钱财。或复谷米。皆属汝等。皆放为良。我欲出家修行梵行。为厌离故。
  尔时毕钵罗耶。取己白[疊*毛]无价之衣。即时用作彼僧伽梨。即请一人。剃其须发。而作是言。世间可有大阿罗汉而出家者。我今随其出家修道。当于彼时。世间未有一阿罗汉。唯除如来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
  尔时世尊。于晨朝时。明相现已。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毕钵罗耶迦叶。当于是日。夜分已过。日始初出。寻亦出家。是毕钵罗耶迦叶。生于大迦叶种姓之内故。于世间得迦叶名。彼出家已。于聚落内。次第乞食。渐次而行。复一时间。次第游行。到摩伽陀国。摩伽陀聚落。至那荼陀村王舍大城。其间忽见如来在彼一神祇处。尔时是神。名曰多子。在于彼坐。甚大端正。其身正直。犹如虚空之内众宿庄严。迦叶见已。即得清净。得无二想。我于今者。必见教师。我于今者。必见婆伽婆。我于今者。必见一切智。我于今者。必见世尊一切见者。我见世尊。我见无碍知见者。我见世尊。彼大迦叶。如是得净心已。心心相续。正念不散。顶礼世尊足下已毕。右膝著地。在于佛前。白佛言。世尊。我是世尊声闻弟子。唯愿世尊。与我为师。我是世尊声闻弟子也。是故论者而说偈言。
  彼见佛在多子树  犹如金像光显赫
  其心内发一切智  合掌欢喜向世尊
  于彼林处礼佛足  合掌尊前作是言
  唯愿世尊为我师  犹如闇处燃灯照

  尔时世尊。告迦叶言。迦叶。若有声闻弟子。如是一心正念已讫。言是我师。如是之心。尊重供养。而彼教师。不知言知。不见言见。彼人以此虚妄语故。受是尊重供养之者。彼人头破作于七分。然大迦叶。我今知实言知。见实言见。我为声闻诸弟子等说法之时。说于因缘。非无因缘。非无开遮。非但开遮亦现神通。非唯现通。亦有开遮。非无开遮。
  复次迦叶。我于彼时。说于因缘。乃至亦有开遮。非无开遮。如我所说。应奉行之。勿得违也。随顺我言。若如是者。于当来世。长夜获得自利益事。得大安乐也。
  复次迦叶。汝应如是学。迦叶。汝若欲学如是行者。于梵行人内下中上所。应起敬重惭愧之心。迦叶。汝应如是学也。
  复次迦叶。汝于彼时。常起正念。勿暂。舍离。迦叶。汝于此事。复应当学。
  复次迦叶。汝于彼时。于五阴中。应观生灭之相。所谓此是色。此是色生。此是色灭。此是受。此是想。此是行。此是识。此是识生。此是识灭。迦叶。汝于是处。应如是学。
  于时长老摩诃迦叶。既蒙世尊作是教已。生是不净。常乞食食。经于七日。至于八日。如教生智。于时世尊。如是教已。从座而起。于是长老摩诃迦叶。侍送世尊。
  尔时世尊。行路未久。便在路侧。到一树下。到彼树已。然其长老摩诃迦叶。取己身上僧伽梨衣。四叠敷地。而白佛言。世尊。是座为世尊设。怜愍我故。佛坐是座。作是语已。于时世尊。便坐彼座。坐已佛告长老摩诃迦叶言。迦叶。如此僧伽梨。极为微妙。最胜最软。时长老迦叶。白佛言。世尊。善哉善哉。世尊。今者怜愍我故。受我是座。
  于时世尊。告彼长老摩诃迦叶。作如是言。迦叶。汝能持我所著粪扫衣不。于时长老摩诃迦叶。白佛言。唯然世尊。我能持彼如来所著粪扫衣耳。
  于时世尊。即授长老摩诃迦叶粗粪扫衣。世尊便受摩诃迦叶所著妙服。于世间中。有人作疑。颇有世尊。怜愍他故。显示大德福利之事。至于富势。在先弃舍。而受粗布粪扫之衣。彼所疑者。唯应说此。摩诃迦叶声闻弟子是也。乃至能从如来。受彼粗粪扫衣。其长老迦叶。乃至得阿罗汉果。尽于形寿。彼长老摩诃迦叶。不舍此想。是故世尊。授于彼记。汝等比丘。若欲知我声闻弟子少欲知足行于头陀悉具足者。所谓长老摩诃迦叶比丘是也。
  尔时世尊。复一时间。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于时世尊。告诸比丘言。诸比丘。我于昔时。离诸欲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于初禅。是时摩诃迦叶比丘。亦复如是。离诸欲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行。
  我于尔时。灭于觉观。内清净心一处。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第二禅。是时摩诃迦叶比丘。亦复如是。亦灭觉观。乃至入于第二禅行。
  诸比丘。我于尔时。离喜行舍忆念正智。受于身乐。如贤圣所叹。已舍诸事。住于安乐。入三禅行。是摩诃迦叶比丘。亦复如是。离喜行舍忆念正智。受于身乐。如贤圣所叹。已舍诸事。住于安乐入三禅行。
  诸比丘。我于尔时。欲断诸苦断舍诸乐。先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入四禅行。是迦叶比丘。亦复如是。断苦断乐。先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入四禅行。
  汝等比丘。我于尔时。正以慈心。遍于一方。入定安住。如是第一第二第三。至第四方。如是上下。于一切处一切世间。以于慈心。遍满一切。入定安住。广大无量。无有怨恨。不生毒害。是时摩诃迦叶比丘。亦复如是。乃至无有怨恨。不生毒害悲喜之心。亦复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