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本行集经

  尔时有一阿耆毗伽学道之人。于晨朝起。明星将现。见四青色夜叉而来扫洒竹园。见已即至彼等边。问作如是言。长老云何。汝等是谁。彼等报言。仁者我辈青色夜叉。被四天王驱遣我等。来于此处。扫洒竹园。乃至平正。如来今欲于此安居经一夏坐。以是义故。我等今来料理此处。
  尔时阿耆毗伽道人。见如是事。过夜日出。速疾往至迦兰陀所大长者边。到已语彼迦兰陀言。汝大长者。今若知时。昨夜将尽。明星现时。我见有四青色夜叉。扫洒料理于竹林园。我既见已。至彼等边。借问其言。诸长老辈。汝等是谁。彼报我言。我等是彼青色夜叉。被四天王驱使而来。至于此处。遣于我等。扫此竹园。而语我言。汝等至于竹林园内。乃至修治。使令平正。世尊今欲住此安居。是故我等故来此处。摒挡料理此竹园中。
  尔时阿耆毗伽道人。语长者言。汝今于先将竹林园。奉施沙门瞿昙。受用恐畏。于后摩伽陀王频头娑罗。夺彼园与沙门瞿昙。汝之长者。当于尔时。恐不得施此之功德。汝当不得。徒自虚损。时迦兰陀大富长者。从彼阿耆毗伽道人。闻是言已。即诣佛所。半由旬道。逆逢世尊。其迦兰陀长者。遥见世尊前来。可喜端正。众人喜见。乃至诸相庄严其身。犹如众星庄严虚空。见已即便于世尊所。心生清净。心生欢喜。诣向佛边。到佛所已。顶礼佛足。手执金瓶。以清净水。灌于佛手。
  尔时长者。口作是言。善哉世尊。我住王舍。名迦兰陀。我有一园。称为竹林。去城不远。乃至堪为善人安处。我今将彼园奉世尊。世尊为我受彼园。用慈怜愍故。
  尔时佛告彼长者言。若当有人布施奉佛。或复园林。或复宅地。或余衣服。或余资财空施佛者。然彼之物。于天人中。即成为塔。余不得用。
  佛告长者。汝今若将彼之竹园。布施招提。若在未来。一切大众。皆悉得用。劝汝如是殷重布施。时迦兰陀长者。闻佛如是语已。即白佛言。如世尊教。我不敢违。
  尔时长者重白佛言。世尊。我今将竹林园。布施未来三世一切众僧来者。皆随意用。愿为于我。受用彼园。怜愍我故。是时世尊。从迦兰陀长者之边。受彼竹园。为欲怜愍彼长者故。即说偈颂。而咒愿言。其偈初云。树木杂园。乃至略说。即得生天。此是世尊。最先受施竹园因缘。尔时世尊。在王舍城迦兰陀鸟竹园之内。与大比丘徒众千人。所谓悉是旧仙螺髻梵志出家。

    佛本行集经大迦叶因缘品第四十七上

  尔时去彼王舍大城。不近不远。有于一村。名新竖立。别有一师。作如是言。摩诃僧祇。复作是说。摩伽陀国。王舍大城。有一聚落。其聚落名摩诃娑陀罗(隋言大泽田)。彼处有一娑罗门村。其村还名摩诃娑陀罗。而彼村内。有一大富婆罗门。名尼拘卢陀羯波(隋言堪用树)。彼大长者。巨富饶财。多有驱使。乃至其家。犹如北方毗沙门天宫宅无异。而彼长者大婆罗门。领五百村。处分驱使。受其节度。
  尔时摩伽陀国。频头娑罗王。有一千具犁牛耕地。彼婆罗门。止少一具。不满一千。所以者何。恐畏频头娑罗大王生嫉妒心。所以故减。其婆罗门所有六畜。不可知数。唯数烟火。知其多少。其金钱藏。一切合有二十五窖。而彼大富婆罗门妇。至其园中。游戏观看。彼妇因在一毕钵罗树下而坐。
  尔时彼妇。先旧怀娠。即便在彼树下。而产生一童子。可喜端正。众人乐观。世间无比。犹如金像。而彼童子初生之时。于彼树上。即自然出一妙天衣。彼衣现已。其父母见。作是思惟。此之天衣。必是童子福德故生。是故即因此之瑞相。名毕钵罗耶那(隋言树下生)。而彼童子。从生已来。因树为名。相传即称毕钵罗耶那。尔时父母。与彼童子。各别安置四种奶母。谓抱持奶。乳餔之奶。将游戏奶。看养育奶。而彼四奶。养育洗浴。抱持戏笑。与乳餔饲。令其增长。时毕钵罗耶那童子。而其父母。唯此一儿。爱重之心。暂不听离。若不见时。父母心中。即便不乐。
  尔时童子福德因缘。养育未几。渐向增长。不久之间。成就智慧。乃至稍大。能行能走。而其父母。及胎年数至满八岁。即为其受婆罗门戒。既受戒已。即便付嘱父母家业。诸杂技艺。祭祀法式。悉遣令教。所谓书画算数刻印。及四韦陀诸授记法。世辩言谈。受持杖法。大咒术法。阐陀之论。种种文章。五行星宿。度数阴阳。渧漏知时。一日一夜。凡若干时。如是则凶。如是则吉。又复童子。知地动相。雷鸣震吼。鸟兽鸣呼。飞走惊动。候相尽知。一切诸变。又占相知诸技艺相。知男女相。知六畜相。知人洗净清净之行。知受水法受澡罐法。知受灰法。知唱呗歌。明识吉祥盛衰之相。禳灾解除祭祀火神。大人诸天。悉皆备讫。既自学已。复能教他。受他物时。或施他物。皆悉学得。于世间中。无所不达。无处不知。睿智捷疾。黠慧聪明。敏博辩才。利根多巧。而彼童子。本性质直。常厌世间。知欲不净。心生舍离。以昔曾见诸佛世尊。于彼佛边。种诸善根。修诸功德。已得成就。知诸食相。心多欲入向涅槃门。常欲求出。舍诸烦恼。不受一切世间有为。不受一切生老病死。往昔修行。以烂一切诸业系缚。因此智力。至成熟地一生补处。
  时毕钵罗耶那童子父母见其年渐长成。堪受世欲。如是知已。即告彼言。耶那童子。我欲为儿娉娶女子与儿为侍。作是语已。时毕钵罗耶那童子。白父母言。波波摩摩。我心不乐娶妻畜妇。我意愿乐欲修梵行。
  尔时耶那童子父母。告其子言。我所爱子儿。今先须生子立世。然后任当修于梵行。何以故。此事相承传闻说言。若人无子。无有继后。彼人终不得生天上。时彼童子。报父母言。波波摩摩。我今不用立世相传。亦复不用继续于后。我当梵行。如是父母。再过三过。告毕钵罗耶那童子。作如是言。爱子要须立世娶妇。何以故。畏我等家当绝嗣胤。
  时毕钵罗耶那童子。乃至三过。被其父母如是恼时。即便捉取阎浮檀金。教于工匠。作妇女形。作已将向其父母边。出以示现。向其父母。作如是言。波波摩摩。我不用受五欲之乐。愿修梵行。若必波波摩摩。要欲为我娶妇持立世者。必当须觅如是颜色如阎浮檀金形状者。
  时毕钵罗耶那童子父母。既见如是事已。心大忧愁。怅怏不乐。心作是念。我等何处。能得妇女如阎浮檀金色形者。时拘卢陀大婆罗门。坐于楼上。心里不欢。默然而住。尔时彼家。有婆罗门。为其门师。恒常来往。至彼大富婆罗门家。
  时彼门师婆罗门。来入其家已。而咒愿彼富婆罗门。作如是言。大施檀主。愿汝增加一切财钱。吉祥果报。无所乏少。妻妾子息。愿多增益。复更重问其家人言。汝之大家。今在何处。家人报言。大婆罗门。我大家今在于楼上。心大怅怏。愁忧不乐。默坐而住。
  时彼门师婆罗门。即至于大富婆罗门边。如是白言。愿大施主。增长家计。宿昔何如。于夜卧时食消以不。又复夜共爱人相戏。受于快乐。称意以不。而彼主人富婆罗门。默然不报。彼复问言。汝今何故默然不报。我今如是与汝小来。同苦同乐。汝今何故不共我语。
  时拘卢陀大婆罗门。向其门师婆罗门边。委说前事。说已语彼婆罗门言。我今何处得如是女如阎浮檀金色形者。尔时门师婆罗门。报大婆罗门。作如是言。汝大施主富婆罗门。莫愁莫苦。汝既为我作于施主。我所须者。衣食具度。常从汝得。我为汝觅求于如是阎浮檀形金色之女。汝心莫疑。我觅决得。我须道粮。并及道伴。汝觅与我。我共彼等。相随而去。四方求觅。尔时大富婆罗门。闻如是语已。称其所言。皆悉办具。及徒伴与。时彼门师婆罗门。得种种资粮。相发遣已。即作四色神明伞盖。种种庄挍。立为神明。于其前作种种音乐。前后围绕。或有伞盖底打金。作其神明面。或以银作。或颇梨作神明之面。或琉璃作神明之面。作已别遣三伞盖。行向于余方。其一自随。告彼别道诸人等言。汝辈所至村邑方处。普告一切诸村女言。此是神明阿谁女能施设供养。若供养者。称彼女心所欲求愿。即得成就。汝等当观。其诸女内。若见有女作于金色。汝等当问其姓氏族名字住处。宜速疾来还向我边。如是语已。即便别去。
  时彼门师大婆罗门。即自将一伞盖神明。置于囊裹。及食粮具。诣于他方。或至州村聚落城邑王宫巷陌。所入之处。即将音声乐彼神明。所至之处。有诸女等。闻彼音声。一切悉来。聚集观察。
  尔时彼大婆罗门。见诸女集聚。即从囊中。出神明形。示现女辈。口作是言。汝等女辈。各当供养此之神明。若有女能供养于此神明之者。其女所可有心求愿。即得成就。尔时彼等一切女辈。即将种种涂香末香华鬘散花。从家将来。欲用供养彼之神明。如是方便。渐渐行至毗耶离城。
  尔时去彼毗耶离城不远。有于一大村。名迦罗毗迦(隋言赤黄色)。时彼村内。有一巨富大婆罗门。名迦毗罗(隋言黄赤)。彼婆罗门。富足资财。多饶驱使。乃至彼家。犹如北方毗沙门宫。一种无异。彼婆罗门。有于一女。名跋陀罗迦卑梨耶(隋言贤色黄女)。彼女可喜。端正殊绝。众人乐见。世无有双。不短不长。不粗不细。不白不黑。不紫不青。其在盛年。堪为天下玉女之宝。
  尔时彼处毗耶离城。有一节日。名为燃火。其节日内。有五百女。共来集聚。跋陀罗女身。亦来集在彼会中。尔时彼将伞盖神明大婆罗门。诣向于彼诸女之边。到已从囊即出神明。示现彼等一切诸女。口作是言。汝诸女辈此是天神。最胜最妙。汝等各当供养祭祀。若有女人。供养此神。可有心愿皆悉得成。
  尔时彼等一切诸女。各将种种末香涂香花鬘散花。速走向彼神明之边。口作是言。我今供养此天神明。唯自有彼跋陀罗女。独不肯往近彼神明。而彼一切诸女伴辈。强抱其将往神明边。亦到彼处。其威光力。彼阎浮檀金色之形。即无威光。便失本色。
  尔时彼处跋陀罗女。于女伴边。出力挺身。即便得脱。走向自家。白己父母。作如是言。波波摩摩。愿莫将我与于余人。何以故。我今不用人作夫主。我心中欲修行梵行。尔时彼女所有兄弟。语跋陀罗。作如是言。阿姊阿妹。我等实亦不欲与汝暂时别离。但我等辈。若不嫁汝。于道理中。复不能得世人。或言是女兄弟。必于其边。有邪私意。是故不肯嫁与他人。恐涉此疑。
  是时彼女兄弟。复更作如是言。汝但莫愁。我等若当将汝欲许于他人者。会当为汝多索钱财。而彼人求。若不能办多许钱物。则汝自然不离家居。而彼兄弟。可有人来求彼女者。即作是言。若人欲求我姊妹者。还聚好金。令如女大。乃当相与。
  尔时彼所求女门师大婆罗门。将阎浮金女形行者。既睹于彼跋陀罗女见已。问彼诸别女言。此女是谁。谁家所生。时彼诸女。报于彼客婆罗门言。此处有一最胜巨富大婆罗门。名迦毗罗。彼是其女。
  尔时彼客婆罗门。闻此因缘已。日将欲没。至黄昏时。渐到于彼富婆罗门迦毗罗家。到其家已。从乞寄宿。而彼家人。即便许可。借其宿处。时彼寄宿客婆罗门。过其夜已。至彼后日。于晨朝时。诣迦毗罗婆罗门边。到其边已。即在其前。而咒愿言。愿此仁者婆罗门家。常胜增长。作于如是咒愿毕已。却坐一面。其迦毗罗。问于彼客婆罗门言。仁者昨夜安隐以不。宿昔何如。是时彼客婆罗门。报作如是言。我昨夜中。甚大安隐。快乐无恼。
  尔时彼家跋陀罗女。于晨朝时。从眠卧起。至其父边。到已顶礼于其父足。却立一面。时彼求女客婆罗门。白迦毗罗富婆罗门。作如是言。善哉仁者。此是谁女。其迦毗罗。报彼客言。是我之女。彼婆罗门复问。仁者此女颇有与处以不。迦毗罗言。此女未有许与他处。
  时彼求女客婆罗门。即白主人迦毗罗言。大富仁者。摩伽陀国。有一聚落。名摩诃娑陀罗。彼聚落内有于一村。其村还名摩诃娑陀罗。其中有一大婆罗门。名尼拘卢陀羯波。巨富饶财。彼有一子。名毕钵罗耶那摩那婆。诸义自解。复能教他。于三韦陀。悉皆洞解。复解一事十名之论。及尼干辀书论。往事五明论等。一句半句。一偈半偈。皆能分别。授记世辩。六十种论。解大丈夫诸要相等。一切技艺。无所乏少。尔时彼客婆罗门。说如是语已。白主人言。今劝仁者。将此女与彼摩那婆。持以为妻。是时彼大富婆罗门。及诸儿子。报于彼客婆罗门言。大婆罗门。此女若嫁。索多钱财。有谁能取。客婆罗门。问主人言。索几多财。彼等报言。称此女形。索若干金。
  尔时彼客婆罗门。闻即从袋出彼阎浮檀金女之形。示现于彼父母兄弟讫。作是言。此阎浮檀金色之形。应称是女。汝等当取与我此女。尔时彼女父母兄弟。作如是念。应彼处人闻我此女如是端正。集聚多许阎浮檀金。造作女形。使若干大。
  尔时彼女父母兄弟。共如是言。我等今者若取此形阎浮檀金。不观彼家钱财多少。又不谙悉其国礼仪法则高下。我女脱若至于彼家。当见苦恼。今须密使私观彼家。作是念已。告彼求女婆罗门言。善使仁者大婆罗门。我今欲遣使观彼家法用云何。然后思量可与以不。是时彼客大婆罗门报言。如是任意当观。
  尔时彼客大婆罗门。作是语已。即辞主人。归还本国。到尼拘卢陀羯波婆罗门边。到已白言。善胜仁者大婆罗门。心应欢喜。我求得女如阎浮檀金色形者。彼甚可喜端正无双。众人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