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灌顶七万二千神王护比丘咒经

  三界度苦人  解脱八罗网
  杀生多夭命  恶心亦如斯
  剥夺人财物  惟得以为佳
  此人亿劫来  今身不自知
  窃盗非好名  真是不足为
  事师当如法  勿有懈怠辞
  背叛设轻慢  骂詈生狐疑
  灾厄从中生  卜易问良医
  祸害自然生  未有忻乐时
  何不奉正法  归命自发露
  悔过洗恶心  无不获济度
  心行既不定  不为神所护
  宗室多死亡  夜见恶梦寤
  所作辄不善  还自中其身
  若能归正觉  解脱罪苦身
  魔邪之所作  鬼魅之所亲
  僻偝好骂詈  动起惊四邻
  堕落于水中  魂魄随流浪
  作鬼属河神  长有萍泊忧
  苦谪不能堪  复还从家求
  灾耗四面起  生见无尽休
  前行作五逆  常不信正法
  邪心逐异道  每事怀余因
  宗室相嫌恨  小语呼天神
  怨对相牵引  众堕地狱身
  汝家多财物  咒咀更相欺
  今日得重病  皆是宿生疑
  汤药不得行  此病不可治
  大小乱相向  诸神不护之
  六畜疫所害  非是人所治
  皆从业缘报  绮语多所欺
  不孝违师父  常轻怀狐疑
  一到入地狱  亿劫无出期
  精进莫杀生  杀者心不仁
  后罪短命死  不得复人身
  拘罗诸罪过  苦恼不生忻
  正念不放逸  专心畏于神
  军中何足贪  刀兵若在头
  四面无所见  惟有诸髑髅
  但当念道德  何能为他忧
  保还得安隐  不使空劳躯
  汝前取妇时  相视如鸳鸯
  和合共为家  必令保久长
  不悟忽中道  便欲相夭伤
  斗诤不脱时  财物亦消亡
  正觉久灭度  沙门承遗教
  苦行修功德  受训金颜貌
  浊世罪众生  轻贱为未效
  百事不吉祥  坐生诸殃考
  夫欲修仁义  皆应净心行
  常念于正觉  世世不遭横
  三界拔苦恼  宗族蒙福庆
  自归无上道  所生值众圣
  常念受罪人  获报得命夭
  不见好可论  祸害相缠绕
  众魔共娆试  邪心增其表
  杀生祠诸鬼  业报真不少
  改更归魔道  必当破汝家
  子孙多疾病  恒与官相罗
  治生不得利  无事生罪瑕
  缘汝业行恶  误计信于邪
  所作不如法  恒与恶相连
  所求垂应得  忽便致流迁
  往往非一事  悉是罪所延
  祸至亦不赊  必当在来年
  专心既无定  夜卧生梦寤
  唯见罪自缠  不见受福路
  财物悉流散  倾家无归诉
  若能奉正觉  终身不遭遇
  一母生十子  房室各各立
  长大异计业  毫利不相及
  恩爱起斗乱  财色致忧悒
  两舌相诽谤  县官相连习
  常见愚劣人  不信于三宝
  纵逸无所畏  杀生而无道
  怨对自在近  不得终耆老
  若能不为此  每事无不好
  念此无知人  饮毒求自活
  杀生倒祠神  意怙为恃赖
  返逆不恭敬  适意以为快
  天神不营护  众魔作祸害
  车牛出入行  前后皆吉利
  神母与汝愿  所作悉如意
  但当弘目心  勿思众魔事
  所向无挂碍  位官自然至
  善行多恩福  禄位自显昌
  常无疾病忧  所作皆吉祥
  游处他方土  善神自扶将
  亲友蒙其祐  乐报真未殃
  疾病当除愈  魔鬼不能加
  善心向三宝  福禄自无遐
  功德渐渐胜  流布宗室家
  正真定可修  莫信于众邪
  但当念修善  慎勿行五逆
  虽为吏所呼  县官不能责
  慈心念清净  能拔诸忧厄
  如水洗尘滓  恶气无遗迹
  何忽坏道心  邪行以自立
  轻慢于三宝  谓言是不急
  世世受其殃  相见辄号泣
  念子获其报  地狱实难入
  五逆无所知  至老无儿息
  倒祠天下神  十方皆周极
  遂不果其愿  魔魅所隐匿
  乃至世世生  不得所求力
  勿与恶人好  致令生斗诤
  咒咀汝儿子  祸炽如火盛
  遂为灾所害  危厄儿身命
  三宝可归心  梵天怀钦咏
  念此孤遗子  一身在军中
  远离旧乡土  逍遥逐异风
  虽在他封境  梵释所兴隆
  言归保安隐  亲友亦欢颙
  慎莫怀忧恼  福德至无穷
  官禄自到前  更生升天宫
  咸同识宿命  皆习众圣风
  庠序而无为  积福致兴隆
  莫作不善行  信义当温厚
  积财不欲施  谏言不肯受
  奴婢作口舌  无事生怨咎
  悭贪所结缚  窃盗言无有
  汝欲结姻媾  才伎不具足
  既无好行迹  夫婿不拘录
  常怀轻贱心  每言辄毁辱
  进退无宜体  怨恨声相续
  何意相斗诤  口舌纷纭生
  县官更互起  忧苦辄身婴
  悔过灭罪垢  梵释常相营
  命终升天堂  善神悉来迎
  华色不久停  会当有萎落
  人生如电过  恒恐奄忽著
  忧畏长时有  欢乐暂缠缚
  婚娶当及吉  必好莫前却
  汝昔有恩福  神明所祐佐
  令汝有男女  强健无轗轲
  不能重修善  还奉正真化
  必当获福利  迹行无秽污
  汝昔归三宝  至心皆清净
  中为人所误  回心向邪影
  意业起烦恼  邪心自然秉
  还返向正真  梵天乃总领
  前世无福田  今身不获好
  所作不吉祥  终日怀忧恼
  罪报既无穷  可归于三宝
  持戒不毁犯  自致无上道
  愚痴不信法  纵逸无所畏
  百苦缠身形  出辄遇祸崇
  诽谤说人恶  善事则隐讳
  五逆无慈心  后堕畜生类
  精勤奉正真  昼夜修六度
  斋戒消魔鬼  功德亦流布
  行善无恶缘  戒神常拥护
  梵天说神策  吉祥不相误
  汝欲入山林  求取诸异药
  直心行四等  豺狼为退却
  伏藏及珍宝  悉令汝经略
  善神相营卫  不令有遗落
  汝欲案礼法  恶子严教呵
  朝夕礼三宝  情性令柔和
  譬如有大树  覆荫甚众多
  汝莫自促促  保令事无他
  人生于世间  各有宿身缘
  负债作奴婢  罪根相牵连
  以偿其宿罪  世世有对冤
  斯由宿身来  积行相缠绵
  若能专精进  便当守一心
  世世得福报  终不入魔林
  现在无罪垢  功德日滋深
  子孙乐相向  禄位自来任
  子欲远治生  慎莫信他语
  但正一心念  释梵为等侣
  所求自如意  大利天当与
  存情向三宝  众圣之所许
  慎莫作偷盗  偷盗非好名
  贪心取他物  后报作畜生
  以偿其宿罪  轮转靡不经
  出入不自由  锁械其身形
  得善无恶缘  戒神常拥护
  梵天说神策  吉祥不相误
  佛语梵天大王。汝今以为一切人民。说此神策竟。利益一切功德不少。令诸疑惑各得开解。我今当演善神灌顶章句以为劝助。若有人民闻策之者。或信不信令得正念。使一切魔不得破坏生嫉恶心。设有恶意自然消灭。说是语竟。梵王请佛唯愿说之。于是世尊即说灌顶无上偈颂。神名如是。
  地神毕栗絺毗
  水神阿婆提婆多
  火神帝沙陀提婆哆
  风神婆由驮提婆哆
  山神阿迦奢提婆哆
  三头神坻梨尸弃提婆哆
  六眼神毗摩提婆哆
  五头神般阇尸弃
  佛告阿难梵天大王等。若四辈弟子欲为人行此神策法时。当以竹帛书此上偈。以五色彩作囊盛之。若欲卜时探取三策。至于七策审定无疑。澡漱口齿莫食酒肉及啖五辛。出策之法不得过七人。后设探者众事不中不护人也。梵王说已。佛于众中印可善哉。四众闻说梵王神策。净心欢喜作礼奉行。

  灌顶经卷第十



  佛说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卷第十一

    东晋天竺三藏帛尸梨蜜多罗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鸠尸那竭国娑罗双树间。尔时世尊般涅槃时。十方国土无央数众。天龙八部悉皆悲号叹息。禽兽杂类悉皆如是。来到佛所稽首作礼毕讫却坐。世尊告曰若有疑者今皆当问。正觉灭度多所矜愍。设有问者为究竟说。
  尔时他方国土有一菩萨名曰普广。从座而起稽首作礼。而白佛言四辈弟子。临终之日若已终者。愿欲往生十方国土。修何功德而得往生。
  佛告普广菩萨摩诃萨。汝能愍念四辈弟子及未来世诸众生等。问此愿生因缘之福。汝今谛听吾当为汝而演说之。
  佛告普广菩萨摩诃萨。若四辈弟子若临终时若未终者。愿生东方香林刹者。其佛号曰入精进菩萨。无央数国土庄严。若人临终之日。愿生彼者随愿往生。
  佛告普广菩萨摩诃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临终之日。愿生东南方金林刹者。其佛号曰尽精进菩萨。无央数国土庄严。若人临终愿生彼者随愿往生。
  佛告普广菩萨摩诃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临终之日。愿生南方乐林刹者。其佛号曰不舍乐菩萨。无央数国土庄严。若人命终愿生彼者随愿往生。
  佛告普广菩萨摩诃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临终之日。愿生西南方宝林刹者。其佛号曰上精进菩萨。无央数国土庄严。若临终时愿生彼者随愿往生。
  佛告普广菩萨摩诃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临终之日。愿生西方华林刹者。其佛号曰习精进菩萨。无央数国土庄严。若人临终愿生彼者随愿往生。
  佛告普广菩萨摩诃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临终之日愿生西北方金刚刹者。其佛号曰一乘度菩萨。无央数国土庄严。若人临终愿生彼者随愿往生。
  佛告普广菩萨摩诃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临终之日。愿生北方道林刹者。其佛号曰行精进菩萨。无央数国土庄严。若人临终愿生彼者随愿往生。
  佛告普广菩萨摩诃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临终之日。愿生东北方青莲刹者。其佛号曰悲精进菩萨。无央数国土庄严。若人临终愿生彼者随愿往生。
  佛告普广菩萨摩诃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临终之日。愿生下方水精刹者。其佛号曰净命精进菩萨。无央数国土庄严。若人临终愿生彼者随愿往生。
  佛告普广菩萨摩诃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命终之日。愿生上方欲林刹者。其佛号曰至诚精进菩萨。无央数国土庄严。若人临终愿生彼者随愿往生。
  佛告普广菩萨摩诃萨。若四辈男女临终之日。愿生十方佛刹土者。当洗除身体著鲜洁之衣。烧众名香悬缯幡盖。歌咏三宝读诵尊经。广为病者说因缘。譬喻言辞微妙经义。苦空非身四大假合。形如芭蕉中无有实。又如电光不得久停。故云色不久鲜当归败坏。精诚行道可得度苦。随心所愿无不获果。
  佛又复告普广菩萨摩诃萨。十方妙土通洞无穷不可度量。诸佛如来所居净土。亦复无量不可称数。今我于此大众之中。为诸四辈未来之世像法众生。说是十方诸佛国土及佛名号。不可称说略演少耳。普广菩萨摩诃萨又白佛言。世尊十方佛刹净妙国土有差别不。佛言普广无差别也。普广又白佛言。世尊何故经中赞叹阿弥陀刹。七宝诸树宫殿楼阁。诸愿生者。皆悉随彼心中所欲应念而至。
  佛告普广菩萨摩诃萨。汝不解我意。娑婆世界人多贪浊。信向者少习邪者多。不信正法不能专一。心乱无志实无差别。令诸众生专心有在。是故赞叹彼国土耳。诸往生者悉随彼愿无不获果。
  普广菩萨复白佛言。若四众男女。若命未终若已终者。我今当劝修诸福业。得生十方诸佛刹也。佛言善哉普广菩萨摩诃萨。随意教导十方人也。普广菩萨语四辈言。若人临终未终之日。当为烧香然灯续明。于塔寺中表刹之上。悬命过幡转读尊经竟三七日。所以然者命终之人。在中阴中身如小儿。罪福未定应为修福。愿亡者神使生十方无量刹土。承此功德必得往生。亡者在世若有罪业应堕八难。幡灯功德必得解脱。若善愿应生父母在异方不得疾生。以幡灯功德。皆得疾生无复留难。若得生已。当为人作福德之子。不为邪鬼之所得便种族豪强。是故应修幡灯功德。诸过命者修行福业。至心恳恻应代亡者。悔过众罪罪垢即灭。为亡者修福。如饷远人无不获果。譬如世间犯罪之人。心中思惟望诸亲属。求诸大力救其危厄。今日烧香望得解脱。为亡者称其名号修诸功德。以福德之力缘是解脱亦复如是。径生十方无愿不得。
  普广菩萨又白佛言。若人在世不归三宝不行法戒。若其命终应堕三涂受诸苦痛。其人临终方欲精诚归命三宝。受行法戒悔过罪衅。发露忏谢改更修善。临寿终时闻说经法。善师化导得闻法音。欲终之日生是善心得解脱不。佛言普广菩萨摩诃萨。若有男子善女人等。临终之时得生此心。无不解脱众苦者也。所以者何如人负债依附王者。债主便畏不从求财。此譬亦然天帝放赦阎罗除遣。及诸五官伺候之神。反更恭敬不生恶心。缘此福故不堕恶道解脱厄难。随心所愿皆得往生。
  普广菩萨复白佛言。又有众生不信三宝不行法戒。或时生信或时诽谤。或时父母兄弟亲族。卒得病苦缘此命终。或堕在三涂八难之中。受诸苦恼无有休息。父母兄弟及诸亲族。为其修福为得福不。佛言普广。为此人修福七分之中为获一也。何故尔乎。缘其前世不信道德。故使福德七分获一。若以亡者严身之具。堂宇室宅园林浴池以施三宝。此福最多功德力强。可得拔彼地狱之殃。以是因缘便得解脱。忧苦之患长得度脱。往生十方诸佛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