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积经

  闻是法已  当无障碍  于诸佛法
  最上无疑  诸少福者  不得听闻
  诸多福者  闻是经典  少福之人
  虽闻不信  多福闻已  顶戴如鬘
  诸少福者  言非圣教  当坠恶趣
  如盲堕坑  多福之人  闻生欢喜
  当往善趣  如酥滴水  诸薄福者
  闻生忧恼  受苦长夜  不脱黑暗
  虽得少闻  复为魔娆  谤佛菩提
  速入地狱

  复次舍利子。诸佛如来。具足成就清净妙智。乃至能知四众之心。若一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于当来世正法灭时。或有听闻如是经典随顺领受。或有闻已轻毁诽谤。或有众生全不听闻。如是一切如来净智悉能了知。舍利子。若有菩萨摩诃萨。及余一切诸有众生。闻已领受如是经典。精进修习当得成就四种无障清净之法。何等为四。一者成就尸罗无障清净。二者成就具足无难清净。三者成就逢值诸佛亲事供养无障清净。四者成就见慈氏佛初得见已无障清净。舍利子。彼诸众生闻是经已。如上所说诸妙善根。随其方便必当获得。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修行正勤波罗蜜多故成就四种无上清净之法。
  复次舍利子。于当来世正法灭时。有诸菩萨摩诃萨。安住大乘。修行正勤波罗蜜多者。于是经典勤加修学。发大精进听闻受持。书写读诵穷寻旨趣广为他说敷扬开显。尔时当有十障碍法。出现世间。诸有智者深当觉知。不应随转。但当发起勇猛精进受持是经。舍利子。何等名为十种障碍。智者觉知不应随转。舍利子。有诸苾刍发勤精进。于是经典求闻诵习。尔时恶魔。令持经者口噤不语。便于是经不得建立。是名第一障碍之法。诸有智者深当觉知不应随转。又舍利子。有诸苾刍发勤精进。于是经典求闻诵习。尔时恶魔。令持经者患其眼目。便于是经不得建立。是名第二障碍之法。诸有智者深当觉知不应随转。又舍利子。有诸苾刍发勤精进。于是经典求闻诵习。尔时恶魔。令持经者身诸支节一时皆病。便于是经不得建立。是名第三障碍之法。诸有智者深当觉知不应随转。又舍利子。有诸苾刍发勤精进。于是经典求闻诵习。尔时恶魔。令持经者于其住处心不喜乐寻欲舍弃。便于是经不得建立。是名第四障碍之法。诸有智者深当觉知不应随转。又舍利子。有诸苾刍发勤精进。于是经典求闻诵习。
  尔时恶魔。令持经者互生忿恚为忿坏心相加残害。便于此经不得建立。是名第五障碍之法。诸有智者深当觉知不应随转。又舍利子。有诸苾刍发勤精进。于是经典欲求诵习。尔时恶魔。令持经者起言诤事。起斗讼事。起讥刺事。起乖离事。起嗔骂事。由是事故彼此口中互生矛槊互相言讼。互相残害。互相乖竞。由起如是诤竞事故。便生障碍。于是经典不得流转。起意造作诸余事业。是名第六障碍之法。诸有智者深当觉知不应随转。又舍利子。有诸苾刍发勤精进于是经典欲求诵习。尔时恶魔。将坏灭故作诸形相。或俗人形。或出家形。来至其所娆乱其意。令于是经不能受持反加谤毁。复更起心乐余事业。是名第七障碍之法。诸有智者深当觉知不应随转。又舍利子。当来之世正法欲灭。尔时有诸年少苾刍。于是经典起清净信心生爱乐在我法律中。为行毗利耶波罗蜜多故。发勤精进。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深心安住。又于是经恭敬听闻。既得闻已生大欢喜。时诸年少苾刍。当为邬波柁耶。及阿遮利耶。二本学师之所障碍。令于自法不生乐欲。是时二师而语之言。汝所持经此非佛语非佛菩提非是正法非毗奈耶非大师教。时彼苾刍。闻师教诲信受领解。于佛菩提即便弃舍。是时二师重语苾刍。汝等应当精进修学。如我所说若法若律。时诸苾刍信受领已。先所修习增上善根。为师所坏皆悉断灭。舍利子。彼诸苾刍断善根已。复为恶魔之所诳惑。由诳惑故于佛正教造障法业。临命终时恶境现前惛痴迷乱。乃至夭死都皆集现。而复重兴感地狱业。舍利子。如是当来诸不善事。如来于此悉能了知。又舍利子。当来之世。有诸年少苾刍。于是经典起诸恶见。诽谤不信。凡所游履经行往来以种种言常兴谤毁。如来于此悉能了知。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发勤精进。住大乘者。当于尔时应起四想。何等为四。一者应当发起自调伏想。二者应观自身所作事业。不应观他所有诸事。三者于彼有情起悲愍想。四者住空闲处。于自他心起随护想。舍利子。如是四想住大乘者。若被诽谤应当发起。又舍利子。当来之世。无量众生受诸邪见。于彼演说正法。苾刍信受者少不怀敬重请问经义。又不供养亲近往来。亦不承事返生凌蔑。于说非法。苾刍信受者多得大势力。为诸众生所共敬重请问经义。供养称赞是非法者。因此缘故复于是经毁谤讥笑。舍利子。当尔之时。诸众生等。于是经典不欣乐者。闻斯毁谤倍不欣乐。诸欣乐者被谤毁故。便于此经舍离乐欲教离乐欲。诸苾刍等转更炽盛。致令转读是经典者。于众会前不得开示。是名第八障碍之法。诸有智者应当觉知不应随转。又舍利子。当来之世有诸苾刍。贪爱所蔽多行劫盗。欣乐世间三种弊法。何等为三。一者欣乐追求世间衣钵。二者欣乐追求世间饮食。三者欣乐追求世间戏论绮饰文颂。如是三法是名第九障碍之法。诸有智者应当觉知不应随转。又舍利子。当来之世正法灭时。有诸菩萨安住大乘。行毗利耶波罗蜜多故。于是经典。发勤勇猛增上精进书写受持研寻读诵。广为他人开示演说。彼诸人等。当为诸魔之所执持。烦恼业障之所覆蔽。喜世间业。乐世间业。方便勤求世间事业。于世谈论喜乐转增。方便勤求世间谈论喜乐睡眠。方便勤求喜于众乱乐于众乱。方便勤求乐著众乱。于是经典不能受持。又不转读研寻其义。亦不为他广敷开示。舍利子。于佛教中无有所余。能为内损无有所余能速毁灭。唯除懒惰诸恶苾刍。是名第十障碍之法。诸有智者应当觉知不应随转。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正法灭时多障碍  当兴种种恶魔业
  于白净法不修习  亦不乐求胜涅槃
  薄少智慧具恶觉  不求安住于正法
  备行种种非法行  游诸恶趣定无疑
  彼诸众生临命终  无有能为救护者
  又彼亲教及传授  命终当堕三恶趣
  百千拘胝那庾劫  为求世利涉诸苦
  常为三火所烧然  云何令彼速解脱
  我已证成无等觉  转于微妙梵法轮
  诸天世间不能转  今故为转度众生
  如是彼时诸群生  舍我世间难得法
  习近恶魔诸品类  当受无边极重苦
  障彼习行施戒等  菩提圣道之因缘
  若有精勤于佛教  当迷惑彼正道路
  诸有听闻如是法  宣说无我诸空理
  安住此法正行时  恶魔当为彼障碍
  谓此最胜此真实  于非胜实胜实想
  反加谤毁佛正教  当知速堕于地狱
  若有众生于佛所  深起坚牢爱恭敬
  听闻如是正法已  欢喜随顺而称赞
  恶魔知彼既生喜  与诸眷属同愁怖
  便与种种惊畏相  于彼人所生留难
  或当变作苾刍形  诈现相亲窃言议
  谓此非正菩提道  何故在此而奔趣
  有诸众生于是经  将发坚固住正勤
  又被诱附而轻弄  用斯废舍不修学
  既被魔罗所惑乱  随魔意转而拘执
  乃告此经非正法  便于寂灭永弃舍
  彼又弃舍大导师  复不勤求无上法
  又复发生我爱已  速疾趣彼地狱中
  尔时当有少众生  乐欲勤求此空法
  不得和合同修习  乃各流散他方土
  如是无上最胜法  诸当闻者皆轻毁
  持法者怖远逃避  是相当兴未来世
  此国全无持法者  远方虽有未为多
  纵有受持此经者  悉皆捐舍无咨问
  世间依怙圣教中  如是甚深无上法
  无量障碍在未来  了然犹如现在住
  时有持法贤善者  不顾身命住空闲
  修习演宣如是法  速疾往升于善趣


    大宝积经卷第四十五



    大宝积经卷第四十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十二毗利耶波罗蜜多品第九之二

  复次舍利子。当来之世。法欲灭时复有菩萨摩诃萨。安住大乘。行毗利耶波罗蜜多者。见如是等诸恶众生。诽谤毁灭是正法已。倍增振发勇猛正勤大精进力。于是经典大菩萨藏微妙法门。殷勤听受书持读诵。广为他人开示演说。舍利子。如是菩萨摩诃萨。当于尔时应起四想。何等为四。舍利子。所谓我父宝藏不久当灭。由为此故。佛薄伽梵释迦牟尼如来应正等觉。于百千那庾多拘胝无数大劫。精勤修习难行苦行。方乃获是正法宝藏。是故我当发勤精进。奉持此藏遍持此藏。极当遍持广通此藏。欲令法宝久不灭故。舍利子。譬如有人唯有一子。怜念爱重具大福相。观无厌足。是人后时欲有所趣。而携此子将涉危难。恐颠坠故以手执持。又等遍持极等遍持。勿令我子堕险难处。如是舍利子。彼善男子亦复如是。深怀奉信敬重于我。不舍如是无上法宝。志恒希求清净寂灭。虽经恶世。而能摄受最胜正法。舍利子。我今以此菩提因缘无上正法。付嘱是人。又舍利子。譬如世间大军战时。少有众生。为护众故处于前阵。唯有果敢雄猛丈夫。合率骁勇抗拒勍敌。为护己众处大军前。振威而住。如是舍利子。于当来世正法灭时。怀正法者当现前时。有诸众生发起深心。欣乐寂灭。而能于是无上法宝。乃至受持少分要义。当知是人亦复如是。被于正勤坚固甲胄。奋发勇猛大精进力。摧碎诸魔所有军阵。何以故。舍利子。若有众生。于是经典。乃至受持一四句颂。不生诽谤随喜赞叹。言此经典真是佛说。于多人前广宣显示者。当知是人即为随喜赞说去来现在诸佛所说经法。舍利子。如来不说是人但得少分功德果报。我说是人乃能成就如虚空量大功德聚。何以故。舍利子。我说是等名为善人。如是善人甚为难得。谓知恩者及报恩者。舍利子。如是知恩及报恩者。当知是为人中珍宝。又舍利子。于当来世正法灭时。诸恶魔等威势现时。若有众生于如来所信重不舍。受持是经无有远离。我说是人第一丈夫。为善丈夫。为胜丈夫。为健丈夫。为大丈夫。当知是人则为如来胜法朋侣。非为诈现朋恶党者。当知是人行实行者。如是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应当修习坚固正行。乃至命终中无暂废。于诸佛所当勤卫护。乃至命终中无暂废。于正法所当勤摄受。乃至命终中无暂废。甚深空法当勤信解。乃至命终中无暂废。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所起四法。若有成就如是四法。菩萨摩诃萨。于当来世法欲尽时。谤正法时。灭正法时。犯戒徒党大强盛时。炽然追求顺世外道恶咒术时。劫浊乱时。有情浊时。寿命浊时。烦恼浊时。诸见浊时。菩萨摩诃萨。当于尔时应住三处而为依止。何等为三。所谓应住阿兰若处。应住诤息灭处。应住佛菩提处。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当来恶世住于三处。应如是持。是则具足毗利耶波罗蜜多故。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于最胜法不远离  为尽生老病死苦
  常勤精进无妄念  当速成就自他利
  若有于是善说法  闻已安住正思惟
  当知我为彼大师  彼则是我真弟子
  若不听闻如是法  设闻不住正思惟
  是人当趣诸恶道  犹彼众流归大海
  百千拘胝那庾劫  诸佛出现甚为难
  虽复暂遇不亲奉  当随恶魔自在转

  复次舍利子。乃往过去九十一劫当于尔时。有佛出世。名曰胜观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善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舍利子。彼佛法中有六苾刍。行诸恶行恒相随逐。一名善见。二名善乐。三名欢喜。四名调善。五名苏逾遮。六名火天授。舍利子。是六苾刍恒说非法。有我有人有常有断。结固周旋更相信任。趣深隐所同共谋议。我等应当各各诱化人别百家用为徒党。又令百家传告眷属。如是展转亲姻传告。或当至于五十百等。作是议已便往教化。若村若城郊野店肆。或至王都及余邦国。一一诸家悉皆往趣。既到彼已不说正法。于佛世尊先行毁谤。舍利子。彼恶苾刍云何毁谤。舍利子。诸恶苾刍告众人言。世间决定有我有众生有寿命者。有数取者。若诸世间定无有我及诸法者。谁去谁来谁坐谁卧谁语谁默。谁能行施。谁是所受。谁能受用。谁受苦乐。谁有能受不苦不乐。若有人来语汝等言。世间决定无我无众生无寿命者。无数取者。当知是人为汝等怨。非汝善友。舍利子。尔时诸恶苾刍重更诱化妇人丈夫及以男女。作如是言。若有人说无我等法。当知其人为不善者。为暴恶者。是汝恶友非汝善友。复更化言。汝等诸人是聪慧者。深能领解我所说义。自今已往。若诸恶友非善友来。当为汝说。世间决定无我等法。汝等不应辄相亲昵交顾往还承事供养。舍利子。诸恶苾刍行如是化。于半月间人各诱得。满五百家归从其见。舍利子。尔时有诸苾刍。是阿罗汉。永离一切烦恼垢秽。而是胜观如来应正等觉真实弟子。为乞食等诸因缘故。诣彼诸恶苾刍所化之家。暂至其门。便为妇人丈夫及诸男女。所共毁骂非理诃责。以粗恶言面陈挫辱。为诸苾刍。而说颂曰。
  汝等不能知正法  汝等迷失于圣道
  汝等退舍于净教  汝等皆当堕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