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积经

  若能了于眼  自性无所住
  是人住总持  智者应亲近
  若能了于眼  无转无色相
  是人住总持  智者应亲近
  若能了于眼  无生性寂灭
  是人住总持  智者应亲近
  若能了于眼  自性离名相
  诸佛无能说  称叹及表示
  是人住总持  智者应亲近
  若能了于眼  自性离名相
  无有能思惟  受持及演说
  是人住总持  智者应亲近
  如是总持性  非文字诠辩
  无有诸方所  亦非心所到
  是法无欢喜  亦不住嗔恚
  不动如山王  虽说无所得
  总持实无有  乃至我亦无
  若我自性空  总持亦无有
  总持自性空  愚者计为有
  由是妄分别  不闻生忧恼
  若分别贪性  及以总持空
  如是二分别  毕竟不可得
  若了空性空  总持亦非有
  乃至菩提分  三摩地亦空
  若有能了知  总持及空性
  乃至三摩地  于眼亦了知
  若于眼尽边  如实善了知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生边  如实善了知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边际  如实善了知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寂静  如实善了知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流转  如实善了知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无有  如实善了知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无生  如实善了知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寂灭  如实善了知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变异  如实知尽边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变异  如实知生边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变异  如实知边际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变异  如实知寂静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变异  如实知流转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变异  如实知无有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变异  如实知无生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变异  如实知寂灭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耳鼻舌身心  六尘并四大
  乃至世生名  一切皆如是
  若于眼前际  无变无异相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于眼尽边  无变无异相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于眼生边  无变无异相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于眼边际  无变无异相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于眼寂静  无变无异相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于眼流转  无变无异相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于眼无有  无变无异相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于眼无生  无变无异相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于眼寂灭  无变无异相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耳鼻舌身心  六尘并四大
  乃至世生名  一切皆如是
  贪嗔痴忿慢  嫉诳悭忧恼
  过失垢毒箭  暴流黑白业
  不生亦不灭  不去亦不来
  不动亦不异  非作亦非行
  非明亦非闇  非流舍暴流
  无尽及无住  非行非不行
  非字非攀缘  非出亦非入
  分别妄想等  六十二诸门
  各随其义理  一切皆如是
  若知眼前际  乃至于上下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知眼尽边  乃至于上下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知眼生边  乃至于上下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知眼边际  乃至于上下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知眼寂静  乃至于上下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知眼流转  乃至于上下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知眼无有  乃至于上下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知眼无生  乃至于上下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知眼寂灭  乃至于上下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耳鼻舌身心  六尘并四大
  乃至世生名  一切皆如是
  于地不变异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于地无生相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于地无灭相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于地证入相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于地出离相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于地无愿相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于地无住相  不来亦不去
  无边与无尽  相应不相应
  离名字计度  观察与流转
  无有及修治  无言说表示
  寂静无所依  念住并正断
  神足及根力  觉支无畏道
  如是诸地法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若于我无入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若于我无出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若于我无相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若于我无愿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若于我无住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若于我无生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若于我无灭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若于我文字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若我离文字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知眼前后际  远离于断常
  因缘自性空  导师方便说
  若演说法时  分别于眼相
  是人妄分别  不名真说法
  若思惟法时  分别于眼相
  是人妄分别  不名思惟法
  若修习法时  分别于眼相
  是人妄分别  不名修习法
  若了眼空性  即不趣菩提
  诸佛于是人  常现前说法
  若不了知眼  亦不了知色
  若能了知眼  于色亦了知
  若能了于眼  于色亦了知
  若于色了知  于眼亦能了
  耳鼻舌身心  六尘并四大
  乃至世生名  一切皆如是
  若演说法时  分别于因相
  是人妄分别  不名为说法
  若演说法时  分别寂静相
  是人妄分别  不名为说法
  若演说法时  分别于道相
  是人妄分别  不名为说法
  若演说法时  分别于空相
  是人妄分别  不名为说法
  若演说法时  分别于积集
  是人妄分别  不名为说法
  若演说法时  分别于事物
  是人妄分别  不名为说法
  若演说法时  分别眼摄取
  是人妄分别  不名为说法
  于眼不了知  是则生贪欲
  若能了知眼  贪欲则不生
  耳鼻舌身心  六尘并四大
  乃至世生名  一切皆如是
  若演说法时  分别种种果
  是人妄分别  不名为说法
  不退于志愿  了达于性空
  得诸三昧门  彼能善说法
  不退于志愿  于眼离分别
  以无分别故  彼能善说法
  不了眼性空  亦迷眼自性
  以不了知故  是不应说法
  若了眼性空  即知眼自性
  以能了知故  是人应说法
  不了眼性空  亦迷句自性
  以不了知故  是不应说法
  若了眼性空  即知句自性
  以能了知故  是人应说法
  不了眼性空  亦迷文自性
  以不了知故  是不应说法
  若了眼性空  即知文自性
  以能了知故  是人应说法
  不了眼性空  亦迷名自性
  以不了知故  是不应说法
  若了眼性空  即知名自性
  以能了知故  是人应说法
  不了眼性空  亦迷色自性
  以不了知故  是不应说法
  若了眼性空  即知色自性
  以能了知故  是人应说法
  不了眼性空  依世相分别
  不能善随顺  调伏诸众生
  若了眼性空  不依相分别
  即能善随顺  调伏诸众生  不了眼有无  处众而说法
  是人贪利养  一切无信受
  若了眼有无  处众而说法
  是人不贪著  一切皆信受
  不了眼性空  而处于法座
  虽说多譬喻  一切无信受
  若了眼性空  而处于法座
  所说诸譬喻  一切皆信受
  耳鼻舌身心  六尘并四大
  乃至世生名  一切皆如是

  尔时世尊说是经已。月光童子及诸大众。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四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五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一


  开化长者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于室罗筏国雨安居。过三月恣举已。作衣服竟。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游化诸国。是薄伽梵。成就广大微妙名称。出现世间。为诸天人之所赞颂。所谓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深住自证具足神通。威德映蔽诸天世间魔王梵王阿素洛等。常为众生说微妙法。开示初善中善后善。文义巧妙纯一圆满清白梵行。时四部众。国王大臣。种种外道。沙门婆罗门。及诸长者。天龙药叉。人非人等。以无量上妙衣服饮食卧具医药种种供具奉献如来。
  尔时世尊。大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渐次游行至摩揭陀国。诣王舍大城住鹫峰山。时王舍城中有大长者。名曰贤守。已曾亲觐过去诸佛宿殖善根。福感通被大族大富。资产财宝无不具足。时彼长者闻大沙门出释氏宫。证于无上正等菩提。与诸大众来游此国。彼佛世尊。有如是等广大名称出现世间。十号具足。成就通慧说微妙法。乃至圆满清白梵行。时彼长者作是思惟。我今当往鹫峰山王。为欲奉见彼如来故。若我见者必获善利。作是念已。与五百长者出王舍城将往佛所。尔时世尊于日初分。服僧伽胝执持衣钵。诸苾刍僧侍从围绕。在大众前威仪严整。进止安庠正智而行。顾视屈申端严殊异。为化众生现乞食法。方欲入城处于中路。时贤守等五百长者。遥见如来。威严超挺众所乐观。成就金色之身大丈夫相三十有二。诸根寂定神虑憺怕。逮得上胜调顺寂止。摄护诸根如大龙象。清净无挠如澄泉池。足蹈七宝所成百千亿叶红莲华上。为诸无数天人药叉之所供养。雨大天华散如来上。其华若流弥满于地。诸长者等既睹世尊。以无量百千功德庄严从远而来。叹未曾有。以清净心往如来所。顶礼佛足却住一面。
  尔时贤守等五百长者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来神力映夺天仙吉祥魔梵。如来威德具大名称。圆光妙色蔽诸大众。世尊体相如大金山。容貌端严无等等者。世尊成就一切世间甚希奇法。我惟世尊威德如是。观何等相。弃舍家法。悟大菩提。尔时贤守长者。即于佛前而说颂曰。
  我昔曾闻最胜尊  吉祥妙色大名称
  今睹威光胜所闻  如真金像备众德
  如来色像喻金山  高广严净观无厌
  威德庄严苾刍众  犹如满月处众星
  世尊顶相无能见  高显映发逾山王
  顶髻周圆渐次敛  其相平偃犹天盖
  绀发软腻而右旋  如安缮色帝青宝
  鲜净光逾孔雀项  我今瞻仰无厌足
  面貌端严额平正  眉相皎净若天弓
  白毫映彻无瑕秽  光洁照曜如星王
  发喜净眼甚微妙  众睹皆生欣乐心
  我今奉观无暂舍  顶礼净眼世间依
  鼻相高平修旦直  渐广圆成如铸金
  唇相丹晖极清净  喻频婆果末尼等
  妙齿鲜白含光润  等鹤牛乳莲华根
  坚密齐平极明净  调顺奢摩他所感
  齿及随齿根深固  龂际上下皆齐整
  佛牙光白最超胜  如彼雁行王处中
  善逝广长之舌相  覆面薄净如莲华
  赤铜赤色末尼宝  含晖皎镜如初日
  世尊耳相极端严  梵世天人不闻见
  乔答摩种狻猊颔  无畏犹如师子王
  我观善逝咽喉相  能引世间甘露味
  清净映彻无瑕秽  具大神力不思议
  颈前横约修旦直  处中都无孅杂文
  现人中胜天中天  恒食味中第一味
  肩膊充圆悉成满  胸臆雄猛威容盛
  人中尊相世未闻  如山顶日光流照
  手足两肩及项后  七处光净恒平满
  修臂佣圆象王鼻  双掌垂下摩于膝
  上身广厚如兽王  瞿陀树相周圆满
  那罗延力合成身  具足大力及忍力
  无垢身毛皆上靡  随现一孔一毛生
  烟尘不污如莲华  右旋相成而细软
  我昔传闻隐密相  阴藏深如天马王
  髀腨周圆渐次敛  其相犹如天鹿王
  足厚隆起跟圆长  手相网鞔如雁王
  平满孅长二十指  赤铜甲色如莲华
  双跖千辐金轮相  光净微妙具庄严
  如来游步于世间  瞿拉坡相不相触
  去地四指蹈空行  众宝红莲随足现
  顾视安行象王步  进趣端肃如天主
  大圣威严无所畏  处众逾于师子王
  妙色映蔽毗沙门  威光超胜百千日
  梵世天人尚无等  何况出过如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