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经藏
- 宝积部
-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
去此国土不大远 而有一虫名仁良
其有服食此虫肉 则得免济一切厄
汝等勿恐莫怀惧 睹其虫身恣取肉
终不抱嗔无厌秽 斯是神妙好良药
密迹金刚力士。复语寂意菩萨。尔时彼大国城郡县村落丘聚众疾。诸彼病人。闻此音声咸皆集诣具留大国。到其虫所。取其肌肉各赍来归。以救疗病各得除愈。其虫身肉如故不减。时其国界空野中虫。说是颂曰。
以斯之言要 令众成佛道
使吾妙智慧 究竟无穷尽
周习学禁戒 取肌肉施与
以是至诚辞 速逮正真道
密迹金刚力士曰。如是寂意。其天下阎浮利诸有病者。皆往取是仁良虫肉。悉服食之。疗体之病靡不得瘳。于时其虫愍慈众生。其身如故亦不增减。各各截取复生如故。其身完具亦不缺漏。郡国县邑州城大邦诸有苦患。敢来食此仁良虫肉。皆得安隐。七日之中。使天下人无复疾病众患之难。唯去身病。未消心疾淫怒痴疹。时天下人男女大小。皆得安隐无复身患。各心念言。今我等身以何方便。报答仁良所育慈养。乃能被荷众病得愈。身得安隐永无众患。诸病愈者普共集会。诣具留国到仁良虫所。皆共叉手。为仁良虫说此偈言。
仁为是救护 仁身良医药
咸令我除患 以何报仁养
尔时仁良虫。自没其身现天帝形。为大众人而说颂曰。
如吾今日身 不用众居业
不以饮食供 金银及珍宝
不以好象车 不快马细车
男女诸大小 咸供心和同
皆改往修来 身奉行十善
各相向慈心 展转相愍伤
相见如骨肉 犹如父母子
心不怀害念 乃报其慈养
密迹金刚力士。语寂意菩萨。时彼众人闻。其训诲。宿福所化皆共奉行是十善业。具足清净不令缺漏。如是寂意。时天下人男女大小。奉行十善终身没已。不堕恶趣三厄之难。寿终之后自然得生忉利天上。又天帝释。为讲说法开示大业。皆发无上正真道意。应时悉立不退转地。寂意当了。是则菩萨所修密行。护身清净不惜身命。以己用施开化救济。无数众生。使至大道。佛告寂意菩萨。身所行众密坚固牢强。不可破坏犹如金刚。其身散以众人所学从志律故。虽欲毁之不能破坏。众生以学从学法住一切不坏。所宣言教。火不能烧刀不能伤。其身坚强要不可毁。犹如寂意。其菩萨身。身顺法律调化众生。其菩萨心。不以寂然。不怀妄想。一切众生身悉本无。其己亦然。亦复本空。以了本无己身本无。一切诸法亦复本无。诸法本无。又解己身以归本无。一切诸法亦复本无。诸法本无。己身自然亦归本无。己以本无。过去当来今现在法亦复本无。去来今法以了本无。又复己身亦复本无。过去本无。当来本无。而不错乱。当来本无。不与过去本无相违也。过去本无。不与现在本无相违也。现在本无。不与过去本无相违也。现在本无。不与过去当来相违也。过去当来本无。不与现在本无相违也。其当来本无。不与现在本无相违也。去来今现本无。不与现在本无而相违也。其去来今本无。行者诸阴诸种诸入众衰四大。未曾相违也。设使生死及与无为自然本无。生死本无。以无所行本无自然。无行本无。不违本无。诸行本无自然。又族姓子所谓本无。其本无者等无有异。不离于欲。无所成立。本无诤讼。是诤讼者与诸诤讼亦无所诤。以无所诤其本无者亦无所诤。是则名曰如来本无。如来无像归斯本无。是则名曰如来形像。普现一切诸所色像。是故形像如来形像一切本空。是则名曰如来之像。是故菩萨现一切像。如来未曾造现形像。无像无诤。尔乃普现一切众像。不以本无有所成立。以本无业自观其身诸身本无。自察法身一切诸身皆无有身。观如来身。晓一切身从因缘生以了法身。本所从行因与法身乃成法身。无阴种诸入。则曰法身行平等业。消除众生所见之缘。若有所闻。所更粗细。犹如寂意。耆域医王合集诸药。以取药草作童子形。端正姝好世之希有。所作安谛所有究竟。殊异无比。往来周旋住立安坐。卧寐经行无所缺漏。所显变业。或有大豪国王太子大臣百官贵姓长者。来到耆域医王所。视药童子与共歌戏。相其颜色病皆得除。便致安隐寂静无欲。寂意且观。其耆域医王疗治世间。其余医师所不能及也。如是寂意。若菩萨奉行法身。假使众生淫怒痴盛。男女大小欲相慕乐。即共相娱。贪欲尘劳悉得休息。以得休息于内息想。谓离热欲。因斯受化。皆是菩萨所愿具足。如是寂意。若菩萨行善修法身。斯诸菩萨则是法身。示以饮食充实斯体。不服抟食以安其身。以断众膳。愍伤众生而现复食。不以饭食入于体里。不著身中。又其法身力不增损。菩萨法身不知所生。亦无有死。无终无始。而随习俗现有生死。虽现终没。解一切法悉无所行。示现所生。畅一切法。无为无会。一切诸法。虽有所生悉无所生。皆晓诸行自现其身。诸根阙减。而所游行不毁法身。则以法身法食法力。以法自归了如来身。寂意。欲知如来身者。即虚空身而无等伦。处于三界为最至尊。施于众生身无所归。不可譬喻而无比类。其身清净舍垢无尘。其身本净而无沾污。自然鲜明永无尘冥。本性仁和悉无所生。其身寂然。不为心意识所见拘系。其身自然。犹如幻化野马水月。其身已度空无相愿。其身普周十方虚空。心悉平等了三界本。一切众生无有吾我。其身无底不可限量。无作无想。斯身无著无所思念。所住真谛致不可还。其身无像自然现像。无痛现痛。自然无想而现有想。无生死识而自然现诸生死识。无地水火风因其示现地水火风四大之身。解诸世间一切现法皆虚不实。眼无所见。耳无所闻。鼻无嗅香舌不在味。身不倚行永消众识。意无所受心无转移。无心意识。解了真谛未曾进退。尔时寂意。如来法身若有菩萨。以能逮斯如来等身。靡不周普奉菩萨行。在此三千大千世界。诸四方域郡国县邑州城大邦。悉化其身皆遍现之。一切众魔不能见知菩萨所为。现若不现悉能明了微妙之业。虽无所现。普现一切未曾念行。见闻知识有所修行。开化众生。不以身行失四意止。为众生类。因现其身无常苦空非身之义。解达诸身本法悉寂。为众生现身归坏败。其以报应求于身者。以是退转。以是求报。随四颠倒。其有解睹无作无见。晓知其身。犹如草木墙壁瓦石。为诸众生现清净身。如是寂意。曾为菩萨。从锭光佛授决以来。致于密身清净之体。正使菩萨口有所宣。悉无言说。又有寂意。如来所说随时之宜。因其想念。说菩萨密身之寂静。从是转进而得拔济。所至无际。所谓菩萨身之秘密由得自在。菩萨以宣己身秘密。粗举其要。假欲具说江河沙劫。不能究畅。密迹金刚力士谓寂意菩萨。何谓言密。其言清净随众生类。堕畜生中多少限数。菩萨亦现若干音响言语其察音响现若干辞。顺其众生章句言语。而演言教。随时颁宣而与谈语。说其苦乐善恶之处。其菩萨音一切普入靡所不达。或有歌戏幻化嗔喜。演其音句。随其众生言辞音响。而入训诲。因其一切身意所信心所好乐。菩萨悉解而分别之。各使闻了。寂意菩萨问密迹力士。菩萨所化音响如何。密迹答曰。从其众生一切音响。又菩萨音所顺无限。犹如众生所生之处心念各异。五趣音辞各各不同。不可称计。菩萨如是各从音辞。亦无言辞。是则名曰随众生音无不达之晓无所有。当作是观。一切众响所宣言辞。终竟一切不可思议。言无穷极。是为菩萨所化随时。不可喻尽。自恣颁宣不可计响。或演释梵四天王音。或复恣宣诸天龙神。阿须轮。迦楼罗。真陀罗。揵沓和。摩休勒。人与非人。随众生音上中下声粗细好丑。而演音响喜悦一切。于是颂曰。
以如言辞 多所解决 敷演无数
所说言教 疗以慈心 达入愍哀
宣布广说 喜悦护意 天帝合集
柔软和调 若有闻斯 蔽众音响
因从伎乐 所演悲声 颁宣斯出
经典训诲 诸真陀罗 思好雅颂
其音喻此 普悉具足 闻令欲止
淫心不兴 一切山神 皆好音乐
计于欲界 众诸妙音 诸伎乐出
诸天声响 皆悉起此 诚可爱悦
其法音声 随时方便 所宣歌颂
消嗔恚欲 除去痴慢 自大之行
分别畅了 行所归趣 以闻道术
宣传之故 其在色界 一切诸天
皆能悦可 斯诸天意 因得听闻
殊异言教 在世发意 当成佛道
龙揵陀罗 摩休勒等 一切妓乐
若干种品 德海若宣 微妙音教
众生皆悦 心豫踊跃 入无央数
若干音响 阎浮天下 所居人民
其音普遍 入斯众生 若得闻者
悉得度脱 虚空天神 及此地祇
其声通达 咸至彼间 皆得闻教
莫不悦豫 佥然决疑 悉心欢欣
哀鸾鹄雁 赤嘴鸦音 山鸟孔雀
鹦鹉鹍鸡 雁殊异鸟 耆域鸳鸯
若闻此声 皆可意悦 师子虎狼
熊罴猿猴 麑鹿骡驴 野狐诸兔
象马狗犬 牛羊猪类 闻其音声
可意喜悦 四足二足 诸有形貌
其多诸足 诸无足者 皆乐闻是
解知音声 宣布受诲 舍众邪业
于斯三千 诸国有音 最上中间
及豪下贱 地狱饿鬼 至畜生类
诸天人民 众诸音响 行无妄见
唯念至真 亦无想求 未曾诤讼
奉行所业 志存道心 颁宣令现
当应时节 己以专一 忍众生诤
以音教告 百亿国土 从是通达
江河沙数 不倚财业 心无所行
诸佛国土 所有众魔 此等得闻
斯大和声 悲哀将护 所救如是
出入行步 悉为兴礼 正使众生
有百千亿 其心各抱 若干志念
闻是言辞 不以蔽碍 叉其十指
稽首作礼 卧寐聋哑 口不能言
跛蹇无足 诸大疾病 彼若闻此
微妙善语 宣畅柔和 至好音教
心常怀念 尘劳危厄 口所宣说
亿载尘劳 其得闻是 清净法音
开化乌鸟 致于清凉 口所宣布
众生悉闻 诸佛经法 及诸圣众
布施禁戒 行忍辱事 精进一心
智慧之法 说意所存 功勋众行
亿百千劫 不能畅尽 本际无底
其意无量 演于佛音 所往无极
大宝积经卷第八
大宝积经卷第九
西晋三藏竺法护奉 诏译
密迹金刚力士会第三之二
密迹金刚力士。语寂意菩萨。菩萨所说。口未曾宣污染恶言不仁之辞嗔恚痴言。亦无谀谄。无刚结言崎岖之语调戏俳说无益之文语。不妄笑谗言两舌。不顾男女。不坚硬。无有粗辞卒暴之性。不有怀害。无取舍心。不失仪节志。亦无结心。无所著。无斗讼言。无所倚。无尘劳。无所举。无轻放逸。无自恣。无横理无宜之行。无非时辞。无贪欲。无非恶。无所爱乐。无有处所。亦无非净。无违时。无失节。诸根无毁。音声无瑕。心不怀害亦无偏党。无恣訑。无覆蔽。不诤言语。不有怨嫌。无有结恨。不妄受邪非。无自归。不计吾我。不娆他人。不恼彼己。不宣伤害。无殃罪法。不失所言。无不受行。无不顺业。无不可忍。所宣言和。无种姓事。无轻调之教。去非法之行。不毁法行。不越时节。不违宜度。不宣须臾。不自叹类。不坏他伴。于己得誉不以喜悦。见叹他人亦不愁愦。谨慎守节不轻慢人。不说非宜。不毁有宜。不诽密言。常随时护。不谤明智。不呵贤圣。言不虚妄。不非证明。不入人罪。不求他短。所言转教不伤筋骨。不称他恶。志愿无上。不相颜色。不求异党。不念业便。不行逆事。心常柔顺。密迹力士语寂意。是为菩萨言行相应。以空慌忽神勇为力。功德报应所作果实。宣至诚辞从所作报。假使有人行诣大。树下。若复住立作是观树。以观转问他人言。男子能知此树所生。叶数为有几枚。有大智人。不观树木亦未计数。知彼树叶便口出辞。其数如是。与侣俱坐。亦不计之。既未能度。至于道德即知其数。来在一切而演若干。其人语词等无有异。若有来问大江河沙。能有几沙。一一计之能得几枚几百千亿兆载垓数。水有几升斗斛限数。不可以喻量度。不观其限。亦不数之。悉知江河沙之多少几亿兆载。皆知水升斗斛限。各各为演若干品语。唯大圣知天不能证。诸龙鬼神。阿须轮。迦楼罗。真陀罗。揵沓和。摩休勒。人与非人。声闻缘觉。悉不能证明。独佛世尊乃能知之。以是观之。如来至真等正觉慧不可计量。宣万亿音。众生皆闻各得开解。密迹金刚力士语寂意菩萨。乃往过去久远世时。有一神仙名曰楼夷。尔时之世。有一梵志名曰寂然。时国有一大树。名曰仁贤。其树枝叶华实茂盛。其楼夷神仙常处其下。具足十二岁。数其树叶而复观之。彼于后日。寂然梵志从城中出。往至仁贤树所昼夜游观。饭食已后数树茎叶。又以圣明一心数之。又曰何谓告启神仙。我当数之知有几枚。时寂然梵志。不观其树不数其叶。寻时说颂曰。
有八千垓 八千亿叶 节有九千
六百二十 觚有五枚 二百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