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唐-实叉难陀

  了知一切法,  自性无所有,
  如是解法性,  则见卢舍那。
  因前五蕴故,  后蕴相续起,
  于此性了知,  见佛难思议。
  譬如闇中宝,  无灯不可见,
  佛法无人说,  虽慧莫能了。
  亦如目有翳,  不见净妙色,
  如是不净心,  不见诸佛法。
  又如明净日,  瞽者莫能见,
  无有智慧心,  终不见诸佛。
  若能除眼翳,  舍离于色想,
  不见于诸法,  则得见如来。
  一切慧先说,  诸佛菩提法,
  我从于彼闻,  得见卢舍那。”

  尔时,功德慧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诸法无真实,  妄取真实相,
  是故诸凡夫,  轮回生死狱。
  言辞所说法,  小智妄分别,
  是故生障碍,  不了于自心。
  不能了自心,  云何知正道?
  彼由颠倒慧,  增长一切恶。
  不见诸法空,  恒受生死苦,
  斯人未能有,  清净法眼故。
  我昔受众苦,  由我不见佛,
  故当净法眼,  观其所应见。
  若得见于佛,  其心无所取,
  此人则能见,  如佛所知法。
  若见佛真法,  则名大智者,
  斯人有净眼,  能观察世间。
  无见即是见,  能见一切法,
  于法若有见,  此则无所见。
  一切诸法性,  无生亦无灭,
  奇哉大导师,  自觉能觉他。
  胜慧先已说,  如来所悟法,
  我等从彼闻,  能知佛真性。”

  尔时,精进慧菩萨承佛威力,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若住于分别,  则坏清净眼,
  愚痴邪见增,  永不见诸佛。
  若能了邪法,  如实不颠倒,
  知妄本自真,  见佛则清净。
  有见则为垢,  此则未为见,
  远离于诸见,  如是乃见佛。
  世间言语法,  众生妄分别,
  知世皆无生,  乃是见世间。
  若见见世间,  见则世间相,
  如实等无异,  此名真见者。
  若见等无异,  于物不分别,
  是见离诸惑,  无漏得自在。
  诸佛所开示,  一切分别法,
  是悉不可得,  彼性清净故。
  法性本清净,  如空无有相,
  一切无能说,  智者如是观。
  远离于法想,  不乐一切法,
  此亦无所修,  能见大牟尼。
  如德慧所说,  此名见佛者,
  所有一切行,  体性皆寂灭。”

  尔时,善慧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希有大勇健,  无量诸如来,
  离垢心解脱,  自度能度彼。
  我见世间灯,  如实不颠倒,
  如于无量劫,  积智者所见。
  一切凡夫行,  莫不速归尽,
  其性如虚空,  故说无有尽。
  智者说无尽,  此亦无所说,
  自性无尽故,  得有难思尽。
  所说无尽中,  无众生可得,
  知众生性尔,  则见大名称。
  无见说为见,  无生说众生,
  若见若众生,  了知无体性。
  能见及所见,  见者悉除遣,
  不坏于真法,  此人了知佛。
  若人了知佛,  及佛所说法,
  则能照世间,  如佛卢舍那。
  正觉善开示,  一法清净道,
  精进慧大士,  演说无量法。
  若有若无有,  彼想皆除灭,
  如是能见佛,  安住于实际。”

  尔时,智慧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我闻最胜教,  即生智慧光,
  普照十方界,  悉见一切佛。
  此中无少物,  但有假名字,
  若计有我人,  则为入险道。
  诸取著凡夫,  计身为实有,
  如来非所取,  彼终不得见。
  此人无慧眼,  不能得见佛,
  于无量劫中,  流转生死海。
  有诤说生死,  无诤即涅槃,
  生死及涅槃,  二俱不可得。
  若逐假名字,  取著此二法,
  此人不如实,  不知圣妙道。
  若生如是想:  ‘此佛此最胜。’
  颠倒非实义,  不能见正觉。
  能知此实体,  寂灭真如相,
  则见正觉尊,  超出语言道。
  言语说诸法,  不能显实相,
  平等乃能见,  如法佛亦然。
  正觉过去世,  未来及现在,
  永断分别根,  是故说名佛。”

  尔时,真实慧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宁受地狱苦,  得闻诸佛名,
  不受无量乐,  而不闻佛名。
  所以于往昔,  无数劫受苦,
  流转生死中,  不闻佛名故。
  于法不颠倒,  如实而现证,
  离诸和合相,  是名无上觉。
  现在非和合,  去来亦复然,
  一切法无相,  是则佛真体。
  若能如是观,  诸法甚深义,
  则见一切佛,  法身真实相。
  于实见真实,  非实见不实,
  如是究竟解,  是故名为佛。
  佛法不可觉,  了此名觉法,
  诸佛如是修,  一法不可得。
  知以一故众,  知以众故一,
  诸法无所依,  但从和合起。
  无能作所作,  唯从业想生,
  云何知如是?  异此无有故。
  一切法无住,  定处不可得,
  诸佛住于此,  究竟不动摇。”

  尔时,无上慧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无上摩诃萨,  远离众生想,
  无有能过者,  故号为无上。
  诸佛所得处,  无作无分别,
  粗者无所有,  微细亦复然。
  诸佛所行境,  于中无有数,
  正觉远离数,  此是佛真法。
  如来光普照,  灭除众暗冥,
  是光非有照,  亦复非无照。
  于法无所著,  无念亦无染,
  无住无处所,  不坏于法性。
  此中无有二,  亦复无有一,
  大智善见者,  如理巧安住。
  无中无有二,  无二亦复无,
  三界一切空,  是则诸佛见。
  凡夫无觉解,  佛令住正法,
  诸法无所住,  悟此见自身。
  非身而说身,  非起而现起,
  无身亦无见,  是佛无上身。
  如是实慧说,  诸佛妙法性,
  若闻此法者,  当得清净眼。”

  尔时,坚固慧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伟哉大光明,  勇健无上士,
  为利群迷故,  而兴于世间。
  佛以大悲心,  普观诸众生,
  见在三有中,  轮回受众苦。
  唯除正等觉,  具德尊导师,
  一切诸天人,  无能救护者。
  若佛菩萨等,  不出于世间,
  无有一众生,  而能得安乐。
  如来等正觉,  及诸贤圣众,
  出现于世间,  能与众生乐。
  若见如来者,  为得大善利,
  闻佛名生信,  则是世间塔。
  我等见世尊,  为得大利益,
  闻如是妙法,  悉当成佛道。
  诸菩萨过去,  以佛威神力,
  得清净慧眼,  了诸佛境界。
  今见卢舍那,  重增清净信,
  佛智无边际,  演说不可尽。
  胜慧等菩萨,  及我坚固慧,
  无数亿劫中,  说亦不能尽。”

  十住品第十五

  尔时,法慧菩萨承佛威力,入菩萨无量方便三昧。以三昧力,十方各千佛刹微尘数世界之外,有千佛刹微尘数诸佛,皆同一号,名曰法慧,普现其前,告法慧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入是菩萨无量方便三昧。善男子!十方各千佛刹微尘数诸佛,悉以神力共加于汝。又是毗卢遮那如来往昔愿力、威神之力,及汝所修善根力故,入此三昧,令汝说法。为增长佛智故,深入法界故,善了众生界故,所入无碍故,所行无障故,得无等方便故,入一切智性故,觉一切法故,知一切根故,能持说一切法故,所谓:发起诸菩萨十种住。善男子!汝当承佛威神之力而演此法。”
  是时,诸佛即与法慧菩萨无碍智、无著智、无断智、无痴智、无异智、无失智、无量智、无胜智、无懈智、无夺智。何以故?此三昧力,法如是故。是时,诸佛各申右手,摩法慧菩萨顶。法慧菩萨即从定起,告诸菩萨言:
  “佛子!菩萨住处广大,与法界虚空等。佛子!菩萨住三世诸佛家,彼菩萨住,我今当说。诸佛子!菩萨住有十种,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已说、当说、今说。何者为十?所谓:初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具足方便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王子住、灌顶住。是名菩萨十住,去、来、现在诸佛所说。
  “佛子!云何为菩萨发心住?此菩萨见佛世尊形貌端严,色相圆满,人所乐见,难可值遇,有大威力;或见神足;或闻记别;或听教诫;或见众生受诸剧苦;或闻如来广大佛法,发菩提心,求一切智。此菩萨缘十种难得法而发于心。何者为十?所谓:是处非处智、善恶业报智、诸根胜劣智、种种解差别智、种种界差别智、一切至处道智、诸禅解脱三昧智、宿命无碍智、天眼无碍智、三世漏普尽智。是为十。佛子!此菩萨应劝学十法。何者为十?所谓:勤供养佛、乐住生死、主导世间令除恶业、以胜妙法常行教诲、叹无上法、学佛功德、生诸佛前恒蒙摄受、方便演说寂静三昧、赞叹远离生死轮回、为苦众生作归依处。何以故?欲令菩萨于佛法中心转增广;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教故。
  “佛子!云何为菩萨治地住?此菩萨于诸众生发十种心。何者为十?所谓:利益心、大悲心、安乐心、安住心、怜愍心、摄受心、守护心、同己心、师心、导师心。是为十。佛子!此菩萨应劝学十法。何者为十?所谓:诵习多闻、虚闲寂静、近善知识、发言和悦、语必知时、心无怯怖、了达于义、如法修行、远离愚迷、安住不动。何以故?欲令菩萨于诸众生增长大悲;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教故。
  “佛子!云何为菩萨修行住?此菩萨以十种行观一切法。何等为十?所谓:观一切法无常、一切法苦、一切法空、一切法无我、一切法无作、一切法无味、一切法不如名、一切法无处所、一切法离分别、一切法无坚实。是为十。佛子!此菩萨应劝学十法。何者为十?所谓:观察众生界、法界、世界,观察地界、水界、火界、风界,观察欲界、色界、无色界。何以故?欲令菩萨智慧明了;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教故。
  “佛子!云何为菩萨生贵住?此菩萨从圣教中生,成就十法。何者为十?所谓:永不退转于诸佛所,深生净信,善观察法,了知众生、国土、世界、业行、果报、生死、涅槃。是为十。佛子!此菩萨应劝学十法。何者为十?所谓:了知过去、未来、现在一切佛法,修集过去、未来、现在一切佛法,圆满过去、未来、现在一切佛法,了知一切诸佛平等。何以故?欲令增进于三世中,心得平等;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教故。
  “佛子!云何为菩萨具足方便住?此菩萨所修善根,皆为救护一切众生,饶益一切众生,安乐一切众生,哀愍一切众生,度脱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离诸灾难,令一切众生出生死苦,令一切众生发生净信,令一切众生悉得调伏,令一切众生咸证涅槃。佛子!此菩萨应劝学十法。何者为十?所谓:知众生无边、知众生无量、知众生无数、知众生不思议、知众生无量色、知众生不可量、知众生空、知众生无所作、知众生无所有、知众生无自性。何以故?欲令其心转复增胜,无所染著;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教故。
  “佛子!云何为菩萨正心住?此菩萨闻十种法,心定不动。何者为十?所谓:闻赞佛、毁佛,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赞法、毁法,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赞菩萨、毁菩萨,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赞菩萨、毁菩萨所行法,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说众生有量、无量,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说众生有垢、无垢,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说众生易度、难度,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说法界有量、无量,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说法界有成、有坏,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说法界若有、若无,于佛法中,心定不动。是为十。佛子!此菩萨应劝学十法。何者为十?所谓:一切法无相、一切法无体、一切法不可修、一切法无所有、一切法无真实、一切法空、一切法无性、一切法如幻、一切法如梦、一切法无分别。何以故?欲令其心转复增进,得不退转无生法忍;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教故。
  “佛子!云何为菩萨不退住?此菩萨闻十种法,坚固不退。何者为十?所谓:闻有佛、无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有法、无法,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有菩萨、无菩萨,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有菩萨行、无菩萨行,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有菩萨修行出离、修行不出离,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过去有佛、过去无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未来有佛、未来无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现在有佛、现在无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佛智有尽、佛智无尽,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三世一相、三世非一相,于佛法中,心不退转。是为十。佛子!此菩萨应劝学十种广大法。何者为十?所谓:说一即多、说多即一、文随于义、义随于文、非有即有、有即非有、无相即相、相即无相、无性即性、性即无性。何以故?欲令增进,于一切法善能出离;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教故。